“朱高煦,朕要你在刑部不僅僅是一個尚書,更是一個改革者。”朱棣的目光如炬,直視著朱高煦。


    朱高煦恭敬地低下頭,迴答道:“父皇,兒子定不負重托,竭盡全力在刑部推行改革。”


    朱棣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朕要你建立的那支半軍事化隊伍,不僅僅是用來破案和處理械鬥,更是要讓他們成為大明的穩定之錨,確保百姓安居樂業。朕要他們既有軍人的紀律和戰鬥力,又有文官的細膩和公正。”


    朱高煦思索片刻,答道:“父皇,兒子明白您的意思。我會嚴格選拔人員,確保他們既有強健的體魄,又有敏銳的洞察力。同時,我也會加強他們的訓練,讓他們既能夠迅速破案,又能夠應對突發情況。關於這些人員的核心,我會從以往帶的軍士裏麵選拔一部分”


    朱棣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很好。朕相信你的能力。記住,這支隊伍不僅僅是為了應對眼前的問題,更是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你要用心去做,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朱高煦鄭重地迴答道:“是,父皇。兒子定當竭盡所能,不負所托。”


    高煦,朕要你在刑部推行的治安隊伍組建,若是成功,那將是震古爍今的偉業,堪稱華夏史上第一次,其意義不亞於組建一支新軍。”朱棣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對朱高煦說道。


    朱高煦一聽,心中激動不已,連忙附和道:“父皇英明,此事若能成功,必將成為我大明的一大亮點,兒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所托!”


    朱棣微微點頭,似乎對朱高煦的迴答頗為滿意。他話鋒一轉,不經意地問道:“那麽,待你功成之時,朕該如何封賞你呢?”


    朱高煦一聽封賞二字,心中不由得一動。但他隨即意識到,這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必須小心應對。


    他努力平複心中的激動,恭敬地迴答道:“父皇,兒臣不求封賞,隻求能為大明江山盡忠職守,守護百姓安寧。”


    朱棣笑了笑,似乎對朱高煦的迴答並不完全滿意。他話鋒一轉,又問出了一個更為尖銳的問題:“高煦,你大哥已被立為太子,你和你三弟尚未封王。對於此事,你心中可有想法?”


    朱高煦一聽這個問題,頓時冷汗直冒。他深知這是一個送命題,稍有不慎就可能引來父皇的不滿。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迴答道:“父皇,兒臣心中並無任何想法。兒臣深知太子之位乃國家大事,父皇自有明斷。至於封王之事,更是父皇恩賜,兒臣不敢有絲毫非分之想。”


    朱棣看著朱高煦緊張的神情,心中不由得暗笑。他故意加重了語氣,又問道:“那你對太祖高皇帝的封藩製度怎麽看呢?你是否有意成為一個像朕一樣的藩王呢?”


    這個問題讓朱高煦更加緊張了。


    他趕緊跪下,誠惶誠恐地迴答道:“皇祖父的封藩製度乃是大明立國之本,兒臣豈敢妄加評判。至於成為藩王之事,更是兒臣不敢奢望的。兒臣能夠參與朝政,擔任尚書一職,已經是父皇對兒臣的極大恩賜了。兒臣定當恪盡職守,不負父皇所望。”


    朱棣看著跪在地上的朱高煦,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


    他扶起朱高煦,溫和地說道:“高煦,你無需如此緊張。朕隻是想要聽聽你的想法而已。你能夠如此謙遜謹慎,朕很欣慰。隻要你繼續為大明江山盡忠職守,朕自然不會虧待你的。”


    朱高煦聽了朱棣的話,心中一陣激動。他知道自己這次算是過了這一關,但他也深知,未來的路還很長,自己必須繼續努力,才能贏得父皇的信任和重用。


    “高煦,朕曾聽聞,向西而去,不知幾千裏之遙,有一廣袤大洲,其地物產豐富,土地肥沃,適宜耕種,且地域之遼闊,不遜於中原。


    待我大明江山穩固,國庫充盈之時,朕有意派遣鄭和率水師前往一探究竟。若此洲真實存在,朕有意將你和高遂封往那裏,並遷徙一批藩王共同前往,開疆拓土,繁衍生息。”朱棣用手輕輕拍打著牆上的地圖,手掌所指之處,正是後世的美洲大陸。


    他轉過頭,望著朱高煦,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笑著說:“北平如今所種植的玉米和番薯,皆是從那遙遠之地傳來。你可知曉其中深意?”


    朱高煦心中暗自緊張,但麵上卻強作鎮定,他抹了抹額頭滲出的冷汗,附和道:“父皇英明神武,胸懷天下。兒子雖愚鈍,但也願效仿父皇,成為開疆拓土的英雄。若父皇有命,兒臣定當義不容辭,前往那未知之地,為大明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


    朱棣聽了朱高煦的迴答,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他點了點頭,讚揚道:“你有此壯誌,不枉我對你的一番心意。”


    然而,話鋒一轉,朱棣又說道:“為君者,不必非在大明。那倭人小國,竟敢自稱天皇,實在可笑。我兒乃大明皇子,血統高貴,他日未嚐不可在那遠方之地開國建製,稱帝稱王。”


    朱高煦一聽此言,心中頓時一驚。他深知這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稍有不慎就可能引來大禍。


    他趕緊低下頭,恭敬地迴答道:“父皇,兒臣豈敢有此非分之想。兒臣隻願為大明盡忠職守,守護江山社稷。若父皇有命,兒臣願前往封地,為一方百姓造福,但求一封邑,安度餘生。”


    朱棣看著朱高煦謹慎的迴答,心中暗自點頭。他知道這個兒子雖然勇猛善戰,但在政治上還是比較幼稚的。不過,他也明白,對於這樣的兒子,不能過於逼迫,需要慢慢引導。


    於是,他溫和地說道:“高煦,你無需過於緊張。朕隻是說說而已。你隻需記住,無論身在何處,都要為大明江山盡忠職守,守護百姓安寧。隻要你做到這一點,朕自然不會虧待你的。”


    朱高煦聽了朱棣的話,心中長籲一口氣!真特麽累,比打仗累多了,還危險!真的是一個大“驚喜”


    朱棣說,目前你的首要任務就是以刑部為主體,在金陵和北平進行試驗,建立一支治安隊伍!你迴去組織刑部的有關人等形成一個方案上奏!我們再商議具體的落實,要考慮人員的來源,待遇等問題!最主要的是忠誠,是忠誠於朕。忠誠於大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樂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焚琴煮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焚琴煮魚並收藏永樂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