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朱明王朝的政權日漸穩固,國家治理逐漸成為核心議題。朱元璋和馬秀英夫妻二人深知,與功勳宿將的聯絡至關重要,這不僅能穩定人心,還能進一步鞏固皇權。因此,他們開始著手策劃一場盛大的婚禮,以加強皇室與功勳家族之間的聯係。


    朱標,作為王朝的太子,已經到了婚配的年紀。經過深思熟慮,朱元璋和馬秀英決定讓朱標迎娶已故猛將常遇春之女常氏。這一決策背後蘊含著深遠的政治考量。常遇春是淮西功勳集團的重要人物,他的後人成為太子妃,無疑是對這一集團長遠利益的保障。


    在婚禮籌備期間,朱元璋和馬秀英通過各種方式安排朱標與常氏見麵。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接觸,雙方都很滿意。隨後,朱元璋與常遇春的遺孀商定了婚期,定在當年的四月。隨著婚期的臨近,朱元璋下旨賜婚,整個朝廷都沉浸在喜慶的氛圍中。


    文武官員們對這場婚禮都寄予了厚望。文官們欣喜於太子地位的鞏固,他們相信大婚後的太子將逐漸參與政事,為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武官們則高興於皇帝對功勳宿將的重視,他們認為這證明了皇帝並未忘記那些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兄弟們。而朱棣幕後操作的福記也因為這場婚宴而賺了大錢。


    然而,在這場婚禮的喜慶氛圍中,也有人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們知道朱元璋在鞏固政權的過程中手段狠辣,不會顧及所謂的兄弟之情。同時,他們也對朱標的未來充滿了擔憂。盡管朱標貴為太子,但他的命運並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朱棣作為朱元璋的兒子之一,一直在思考朱標的死因。他懷疑朱標是因病去世,但究竟是什麽病能夠讓一個年輕力壯的太子一命嗚唿呢?朱棣心中充滿了疑惑。他也曾寄希望於朱標能夠長命百歲,這樣他或許能夠更輕鬆地推行自己的理想。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朱棣從年輕時變成孤兒後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於萬一或者模棱兩可的事情上。因此他始終保持著警惕和清醒的頭腦在政治鬥爭中尋求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之路。


    1正月十五,皇宮中洋溢著喜慶的氣息。淮西的武將們,帶著家眷,應邀進入宮中,拜見皇後,恭賀新年。


    朱元璋與馬秀英並肩而坐,他們端莊威嚴,眼神深邃。在眾多武將麵前,他們展現出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與信任。馬秀英在眾將領心中早已樹立起了不可動搖的威信,她的智慧與膽識讓眾人敬畏。在這個大明帝國中,能夠一唿百應的除了朱元璋,還有她。


    大殿內,燈火璀璨,氣氛莊重。武將們與家眷們井然有序地肅立著,他們的眼神中帶著幾分敬畏,不敢隨意亂瞄。以徐達為首的武將們向皇帝皇後行過最隆重的禮節後,便安靜地站在一旁,靜待著馬秀英的訓示。


    馬秀英麵帶微笑,她的笑容宛如春風般溫暖:“今日我們在此歡聚一堂,感謝各位兄弟能抽出寶貴的時間,與我一同慶祝這喜慶的節日。標兒如今已經長大成人,這一切多虧了各位的悉心教導和關愛。如今他已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還娶了位好媳婦。”


    眾人聞言都笑了起來,目光都投向了朱標。這位太子自小就備受眾人疼愛,如今更是儀表堂堂,威風凜凜。他與常氏的結合,是所有人都看在眼裏的美滿。


    隨後,馬秀英又讓自己的幾個孩子出來與大家見麵。這些孩子都已年滿十歲,經過宋濂的悉心教導,他們的舉止得體、氣度非凡。特別是朱棣,他站在那裏,英姿颯爽,氣宇軒昂,讓人眼前一亮。


    武將們對朱棣的印象尤為深刻。這孩子雖然年紀輕輕,但身高已與朱標相仿。他眉宇間流露出的英氣和堅毅的神情,彰顯出與眾不同的氣質。在宋濂的熏陶下,他的禮節氣度絲毫不輸於朱標。這不由得讓武將們想起了他之前的輝煌事跡。


    這時,一位與藍玉挨著的將領低聲對藍玉說:“前兩年聽說這個燕王風頭挺盛的,文官中有人擔憂會威脅到太子地位。後來不知道怎麽低調了。今天一見好像是不輸於太子。”


    藍玉聽後不滿地反駁道:“哼,風頭好又如何?就能當太子?上位要換太子也得問問這幫弟兄答應不答應。”


    那名將領聽後不由得愣了一下,他看了看四周發現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私語才放下心來對藍玉說:“你小聲點不要命了嗎?這可是在皇宮裏。”然後選擇性的和藍玉拉開了距離。


    隨後,幾位帶了子女的武將紛紛上前引薦自己的孩子。徐達作為眾將領之首,自然也不例外。他自豪地介紹了自己的子女,首先介紹的便是與朱棣同齡的徐輝祖。這孩子麵如冠玉,英姿勃發,舉止彬彬有禮,顯然繼承了父親的風範。


    朱元璋看著徐輝祖,心中不禁感慨萬分。他明白,自己這些大老粗能夠生出如此出色的兒子,恐怕還真是得益於祖宗的庇佑。雖然他從不認為打下這江山是祖宗的保佑,但他深信,祖宗一定在佑護著他的子女和家庭。


    朱棣在一旁默默觀察著這個未來的勁敵,也是自己最親近的人之一。他已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要重點關注徐輝祖的成長與動態。


    當徐達介紹到自己的長女徐妙雲時,朱棣近40歲的心突然受到了觸動。他目不轉睛地望著這個含苞待放的女孩,無論前世今生,都未曾有過這樣的感覺。或許,這便是緣分使然。


    徐妙雲緩緩走到龍椅前,向朱元璋夫婦行了個淑女禮,徐妙雲在眾人麵前,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嬌嫩而不失莊重。她的舉止風度中透露出一種從容不迫的優雅,眉宇間流露出的聰慧和堅毅,彰顯出與眾不同的氣質。


    當她緩緩向朱元璋夫婦行禮時,她的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麽自然流暢,仿佛經過千錘百煉。那端莊的儀態和謙遜的態度,瞬間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朱元璋與馬秀英對視一眼,眼中滿是讚賞。他們能看出徐妙雲的內在品質和教養,明白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孩。


    朱元璋心中暗讚:“此女風度翩翩,舉止得體,不愧是名門之後。”他對徐妙雲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心中已將她視為未來兒媳婦的最佳人選。


    而馬秀英則是看著徐妙雲心生喜歡,她明白這個女孩的睿智與善良將為皇室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她堅信,徐妙雲將成為朱家的一股強大助力。


    在這一刻,徐妙雲的風度與智慧已深深征服了朱元璋和馬秀英的心。他們明白,這個女孩不僅擁有出眾的外貌,更有著內在的才華與品質。而這樣的女子,正是他們所期待的未來兒媳婦的最佳人選。又向各位皇子致意。見到這一幕,朱樉的眼中幾乎流露出了一絲貪婪。朱棣心中暗想,如果這小子敢對徐妙雲有任何不敬之舉,他絕對會讓他知道在打架方麵誰才是真正的老大。不過,他也明白,這個女孩最終會成為自己的伴侶。


    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夫婦笑逐顏開,他們心中早已認定了徐妙雲為自己的兒媳婦。朱元璋高興之餘更是懊惱地想到,如果這女孩再大幾歲,也許她就能成為自己的嫡長兒媳,這個國家未來的國母。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徐妙雲最終真的成為了大明國母。而且在史書上的風評絲毫不遜色於自己的馬皇後,也許朱棣曾經因為自己的行為被文官黑過。但是徐皇後真的做到了史書都要稱讚的地步有多麽優秀。


    隨後的武將們相繼引薦了自己的子女。雖然他們的子女在才華和氣質上都不如徐達的兒子和女兒,但都各有特色,展現出了不俗的教養和天賦。


    朱元璋與馬秀英對視一眼,心領神會。他們明白,這些孩子都是未來大明帝國的希望。朱元璋隨即宣布:“今日各位兄弟與我一同,家眷們與皇後同行。孩子們就由太子帶領,咱們前往新修的禦花園漫步一番。”


    眾人齊聲遵命,氣氛頓時變得輕鬆愉悅。朱標領著眾皇子與武將子女向前方走去,他們的步伐輕快,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禦花園中繁花似錦,香氣襲人,仿佛在歡迎著他們的到來。


    朱元璋與馬秀英相視一笑,心中滿是欣慰。他們看到這些孩子在這新修的禦花園中歡快地玩耍,心中也感到了無比的喜悅。這不僅是對孩子們的關愛,更是對他們未來充滿信心的期許。


    這一刻,眾人沉浸在這歡聚的氣氛中,共同感受著這份難得的溫馨與和諧。大明帝國的未來在他們心中已然熠熠生輝,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與希望。


    走在禦花園中,原本按照長幼次序行走的朱棣,刻意地走到了徐妙雲身邊,不經意地將徐輝祖擠到了一旁。他一臉笑容地向徐妙雲問好:“妙雲妹妹,我叫朱棣,很高興認識你。”


    朱棣的心裏不禁泛起一絲甜蜜。在前世單身的日子裏,他從未有過這樣的心動感覺。這一世,他決心要將這個美麗的少女搞定,提前享受愛情的甜美。心境雖老,但朱棣對自己的感情卻充滿了純真與執著。


    徐妙雲微笑著迴禮,聲音婉轉動聽:“參見燕王殿下,剛才已經聽你自薦過了。我還經常聽爹爹提起你呢。”


    朱棣心中一喜,趕緊追問:“哦,是嗎?不知道徐達叔叔怎麽評價我的。”


    徐妙雲認真地迴答:“因為你做的詠蛙詩,還有宋濂老師也時常誇獎你。”


    朱棣感到有些奇怪,徐達怎麽會知道這些的。徐妙雲解釋道:“是父親時常請宋濂老師來指導我和哥哥的學業,我們聽說的。哥哥還有點不服氣呢。”


    朱棣忽然明白了為什麽徐輝祖日後會如此針對自己。不過,這些都是日後的事情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與這個小美女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聯係。他決定要率先展開攻勢,讓這個美麗的少女在心中占據一席之地。兩人的話題就此展開,朱棣與徐妙雲聊得愈發投機。


    朱標已經到了懂情愛的年紀,畢竟他已經成家了。他也明白父母今天的舉動背後的意願。於是,他刻意地將其他孩子引導到一邊,為朱棣和徐妙雲創造獨處的空間。


    這一幕被朱元璋和馬秀英看在了眼裏,兩人對視一笑,心中滿是欣慰。他們看到朱棣和徐妙雲之間逐漸升溫的感情,感到十分高興。


    朱棣今天也是拚了,為了自己的幸福,他使出了渾身解數。作為前世頂級的銷售員和談判專家,他深知如何與人建立良好的溝通與關係。如今,他的口才再次上線,為朱棣和徐妙雲的感情發展助力。


    徐妙雲在朱棣的陪伴下,感到既愉悅又有些害羞。她既保持著少女的天真爛漫,又展現出相對成熟的穩重。然而,畢竟她還是個孩子,麵對朱棣的甜言蜜語,她不禁笑逐顏開,心中也有些許期待。


    朱棣承諾帶她去皇城外福記小吃店品嚐美食,這讓她更加期待未來的相處時光。在朱標和其他兄弟的陪伴下,他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時光。


    午時已至,朱元璋夫婦設宴款待眾人。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朱元璋端著酒杯緩緩走到徐達麵前,神情莊重。


    朱元璋深情地看著徐達,開口道:“我觀察妙雲,她將來必定有大富貴,很可能會成為我的兒媳婦。你可要好好教養她啊!”


    此言一出,全場立刻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徐達身上。徐達心中一驚,完全沒想到朱元璋會如此直截了當地說出這樣的話。自己的寶貝閨女竟然在這個年齡就被皇帝惦記為兒媳婦,這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然而,他深知朱元璋的話不能輕易反駁。於是,徐達隻得一臉尬笑,以掩飾自己的尷尬和緊張。他的內心五味雜陳,既有對女兒未來的期待,也有對未知命運的擔憂。


    朱元璋似乎看出了徐達的內心矛盾,他輕輕拍了拍徐達的肩膀,以示安撫。這個簡單的動作讓徐達感到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仿佛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支持。朱元璋微笑著看著徐達,沒有再多說什麽,但他的眼神已經明確地表達了一個意思:這個事情就這樣定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這個特殊時刻的氛圍,朱棣也默默地望著父親和徐達之間的互動,心中泛起一絲漣漪。他知道,自己與妙雲之間的緣分已經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被注定了。


    徐達出征後的日子裏,徐妙雲的生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馬秀英頻頻召她入宮,而每一次,朱棣都在場。宮中的生活雖然充滿了規矩和禮儀,但馬秀英巧妙地為他們創造了許多獨處的機會。


    有一次,馬秀英借著賞花的名義,讓徐妙雲和朱棣一同前往禦花園。兩人漫步在花叢中,輕風拂麵,花瓣隨風飄舞,仿佛為他們的相遇增添了一份浪漫。朱棣與徐妙雲相談甚歡,他談吐風趣,知識淵博,讓徐妙雲不禁為之傾倒。


    而在宮外的福記小吃,成為了他們另一次難忘的記憶。朱棣借著送徐妙雲出宮的名義,帶著她來到了這個熟悉的地方。雖然福記小吃的老板已經換人,但店裏的管事還是原來的人。在德海的精心安排下,他們得到了一個安靜的角落,享受著美食。


    徐妙雲品嚐著各種小吃,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朱棣看著她,心中暖流湧動,他輕輕地為她擦拭嘴角的油漬,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他深情地望著她,許下了承諾:“無論你身處何地,我都會盡我所能,為你提供一切所需。”


    徐妙雲被朱棣的真誠所打動,心中泛起漣漪。她知道,這個男人是真心對她好,而她也願意為他付出自己的全部。


    隨著時間的推移,徐妙雲與朱棣的感情日漸加深。他們秘密傳書,互訴心聲。每一次相見,都讓他們的心更加貼近。而徐母謝氏察覺到了女兒的變化,她心中明了,女兒已經情愫暗生。


    “有些事情是無法阻擋的。”謝氏輕輕歎了口氣,她知道女兒的幸福隻能自己去爭取。而朱棣與徐妙雲之間的感情,也在這種互相理解和支持中越發堅定。


    在這個動蕩的時代裏,他們的故事成為了宮廷中一段美麗的傳說。無論前方的道路多麽艱難,他們都已經做好了麵對一切的準備。因為愛情,已經讓他們變得無比堅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樂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焚琴煮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焚琴煮魚並收藏永樂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