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些好事要苦苦等待,有些好事卻不期自來。
劉義總算迴來了。一家人歡歡喜喜吃團圓飯,家裏多出一個女兒,話題多了,笑聲也多了,馮嫽和燁子親如姐妹,又像一雙小燕子,她倆分別給劉義夫婦夾菜送食,時而相互喂食爭食,時而交鬢耳語,銀鈴般的咯咯笑聲嫋嫋的飄出窗外。
“劉隊長家裏好熱鬧啊!”話音剛落,一個年約三十七八歲的中年男子跨門而入。
劉義瞧著這位不速之客,六尺身材,身穿官服,模樣英俊瀟灑,氣質精明幹練,大惑不解地問:“大人是找我嗎?咱們素不相識,返青大人自我介紹一下。”
來客拱手施禮,笑容滿麵地說:“在下洛陽人氏,姓桑,名弘羊。在京城大農府衙供職,奉朝廷之命,隨大農令顏異大人到郡國巡察公務,體察民情。剛才拜見過王爺,聽說劉隊長長年在外奔波勞累,可嘉可敬!今日劉隊長難得與家人團聚,想必不亦樂乎,就順便過來看看,可否討杯薄酒,同喜同樂?”
“歡迎歡迎!桑大人請上坐!燁子,快給桑大人備茶具、斟滿酒。”劉義熱情招唿這位京城貴人。
桑弘羊剛剛坐定,燁子接過母親取來的茶具,輕輕放在客人麵前,擺放妥當,又穩穩地將酒杯斟滿。看上去多一滴則溢,少一滴則欠。正要走開又轉身把自己放好的茶具調換了一下位置,茶杯移至右邊,放筷子的小碟移至左邊,酒杯位於正中。一雙纖柔靈巧的小手在客人麵前舞動,不僅沒有碰觸酒杯,連放筷子、碟子、茶杯時都無半點聲響。燁子後退半步,吐氣若蘭、嗓音清亮的說:“大人請慢用。”
桑弘羊炯炯目光聚焦著燁子的一舉一動,直到燁子像一隻翻飛的蝴蝶圍桌桌子繞了一圈,盈步輕落在對麵座位上,忽然發現客人目不轉睛地凝視自己,嫣然一笑,埋頭不語。白裏透紅的臉蛋燦若鮮桃。坐在旁邊的女孩濃眉大眼,蔥鼻高聳,秀麗中透出一股沉著冷穩的英氣,直麵桑弘羊審視的目光毫無怯意,也不移目避讓。從兩個女孩並肩而作的參差姿態上,桑弘羊不難分辨出這個女孩應該是燁子的姐姐。
劉義和桑弘羊舉杯對飲過第一杯酒,曾氏忙將桑弘羊的酒杯續滿酒,又勸他品嚐親手烹飪的菜肴。桑弘羊大大方方的邊吃邊誇,還不時地勸孩子們一起用餐。
劉義看這位京城高官並無官架子,言語平易近人,可親可敬,酒次間暗自思忖:早就聽說這位桑大人世代商賈,精於計算而十三歲就入宮做了皇上的近侍,經常陪伴皇上出入宮廷,現又隨大農令巡視諸侯王國,想必是聖上身邊的紅人,大農令府衙的重臣,這麽顯赫的人物怎麽會不請自來呢?到我這等下人家中做客?還是微服私訪?實在有點蹊蹺!劉義對他不知底細,更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想想還是隻管盡主人之禮,待他說出正事時務必小心應答才是。
三杯酒下肚,桑弘羊放下筷子哈哈一笑,比劃著對劉義說:“好酒好菜都比不上劉隊長的女兒好啊!”
“大人何出此言?”劉義大惑不解。
“劉隊長兩個女兒個個光彩照人,宛然一幅純柔清雅、大家閨秀的氣韻,不僅長得靚麗,而且天質聰慧。初次到你家討擾,杯酒未沾,小女竟已看出我是個左撇子,你說她又多機靈?”
“大人不說我倒沒在意。”劉義莞爾一笑,不以為然地說:“大人取笑了,恐怕是小女忙中出錯巧合了吧?”
“不不!我看見她擺茶具的時候,輕如繡花、快如穿梭,落地無聲,樣樣東西恰到其位,怎能說忙中出錯呢?叫他自己說是怎麽看出來的?”桑弘羊也很想知道答案。
“大人入座時撩衣襟、挪椅子時都是先出左手。”燁子據實相告,赧然偷笑。
“哈哈哈……。”眾人都開懷大笑,其樂融融。
馮嫽忍不住急切的問桑弘羊:“大人方才說你在京城為官,小女子打聽一個人可否?”
“京城那麽大,不可能都人是。不過皇宮和朝廷中的知名人士大都知曉,不知你要打聽什麽人,隻管說來聽聽。”
“遊擊將軍蘇建,大人是否認識?他現在健在嗎?”馮嫽想從這個京城官員口中證實一下蘇建是否已經去世。
“哦!我雖然不認識,確實久仰大名。他的情況還是知道一些。元朔六年,他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使人有將軍,因翮侯趙信輕敵冒進,中了敵軍的埋伏,,趙信那廝貪生怕死投敵了,蘇建率部拚死突圍,隻有他一個人逃了出來,那一仗漢朝失去了趙信、蘇建兩軍,罪當斬首,聖上念他往日多有戰功,此番忠勇可嘉,令其出金贖罪,削為平民。兩年後又起用為代郡太守,死在太守任上已有多年了。蘇將軍留有三個兒子,被聖上召為‘任子’,就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滿三年可以保舉一個子弟入宮為官。蘇武三個兒子現在都在皇宮中做郎官。姑娘我知道的就這麽多了。你還想打聽什麽,大哥理當效勞。”桑弘羊和藹可親的介紹,口氣宛如大哥哥與小妹妹聊天。
“那博望侯張騫呢?想必大人也知道他的下落了。”馮嫽仍不死心的追問。
“當然知道噢,鑿空西域、功在千秋的張大行嘛,那麽赫赫有名怎會不知道呢?五年前聖上又任命他為中郎將出使西域時,我在宮中任侍中,送他們出行時我也在場。聖上親自送出城門,三百多人的使團,每人備馬兩匹,攜帶上萬頭牛羊和大批絲綢漆器,這是他第二次出使西域了。他可是漢朝和西域三十六國的友好使者。張騫的任務是出使烏孫國,聯盟共同抗擊匈奴,他的副使還出訪了更遠的西方國家,開辟了漢朝和西域的黃金商道絲綢之路。改日有空,我給你們好好講講他的故事,講講西域的許多事情,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呢,保管你們聽得睡不著覺……”桑弘羊口惹懸河的侃起龍門陣。
“大人!”馮嫽打斷桑弘羊過度興奮的闊談,急不可耐地追問:“大人快說他現在哪裏就夠了”。
桑弘羊嘿嘿一笑,自責的說:“失禮失禮!酒一多廢話也就多了,倒把姑娘要打聽的事忘到腦後了!張騫去年才迴到長安,聖上任命他為大行令,就是朝廷專管少數民族事務的最高長官。隻可惜兩個月前因病去世了。”
馮嫽聽到這裏,一言不發,默默流淚,心中充滿哀傷和絕望。
桑弘羊凝視片刻,大惑不解的問劉義:“你們和蘇建將軍、張大行有過交往嗎?”見劉義眉峰緊蹙,搖頭否認,又納悶的轉問馮嫽:你為何要打聽這二人的下落呢?“
滿屋子出奇的沉寂,沉寂的如同默哀。
“還是我來告訴大人吧。
燁子明白姐姐的心事,知道她現在正被絕望籠罩,一邊撫摸著馮嫽激顫的雙肩,一邊徐徐介紹馮嫽的身世遭遇,聽得人人心酸不已。
劉義替馮嫽求情道:“這孩子好命苦!唯一的親人到現在還不知道下落。大人既是京城的大官,現又到各地巡察,勞你費心通過蘇將軍和張將軍的家屬或者老部下打聽一下,也許他哥哥找不到妹妹,就去投奔張將軍都說不定。如果是那樣就有可能還活著。”
“大人一定要幫忙,我和姐姐在此先謝有禮了!”燁子說著拉起馮嫽離席,一同跪拜,向桑弘羊行施叩首大禮。
桑弘羊慌忙上前扶起兩個女孩,熱淚盈眶的鄭重承諾:“兩位姑娘放心,請劉隊長放心,我桑弘羊一定不負重托。此番巡察代郡也在行程計劃之內,從明日起,公務之餘所到之處一定沿路打聽命一定幫你們找道馮剛。”
劉義夫婦齊聲致謝。
桑弘羊沉吟片刻,轉而對馮嫽說:“你父親為國捐軀,死得何等壯烈,迴到京城我還要向聖上奏明,厚葬你父。若能找到你哥哥,我定將她收為義子撫養成人,一定讓你們兄妹二人相見團聚。不如過些日子你先跟我迴京城,就住在我府上。哥哥的事找到再說。你看好嗎?”
“不不!我在這很好。我和燁子妹妹已經結為金蘭,叔叔阿姨已認我做女兒,我和燁子已經滴血為誓,此生永不不分離。大人的好意我心領了。若能找到我哥哥就替我報個平安,如果萬一不在人世也隻好聽天由命了。”馮嫽決絕堅毅的迴答,說到後來,聲淚俱下、泣不成聲。
兩個小姑娘摟在一起抽攣抖動,嗚咽聲聲。
劉義擺手示意,曾氏把兩個姑娘帶進內屋。
劉義勸說:“桑大人,我們接著喝,接著聊。”
“罷了罷了!已經上頭了。來日方長嘛!”桑弘羊起身告辭。
劉義送到門口,納悶地問:“大人真的沒什麽事嗎?我送大人一段路,有什麽事盡管吩咐。”
桑弘羊阻攔說:“不用送了。我自己可以走迴去,明日我到東海郡巡察,楚王已作安排,我們一路同行,車上再聊不遲。”
夜半時分,江充悄悄溜進楚王妃綠珠的寢宮。
“別這樣好不好?表哥!”綠珠一把推開死皮賴臉的江充,極力閃躲迴避,又畏於江充知根知底的特殊關係,隻得耐著性子好言勸說:“其他事我都依你了,你老這樣還讓不讓我做人啊!”
江充繞著圈子窮追不舍,終於把綠珠攬在懷裏,一邊調情一邊解釋:“最後一次!下不為例!今兒可是王爺叫我來的,你怕什麽?”
“她叫你來的?不可能!他可是個老陳醋壇子,吃著碗裏看桌盆裏,你也不是個好東西……”綠珠半推半就,一麵呻吟一麵嬉耍。
疾風驟雨過後,綠珠才問:“真是他叫你來的?不會是叫我再去找劉義老婆吧?早對你說過了,根本沒門!”
自從綠珠當了王妃之後,多次提出和江充斷絕私情,江充讓綠珠拉皮條勾搭曾氏,綠珠吹了不少枕頭風,才說通劉純把曾氏提升為織室領班,綠珠給曾氏挑明之後,不料曾氏根本不領情,從此對綠珠退避三舍,甚至以告發王爺相脅,綠珠隻好作罷。江充還不死心,又叫綠珠去勾搭張來發,想讓張來發出麵給曾氏施加壓力,綠珠不幹,江充威脅要向王爺道出他倆假冒表兄妹的實情。綠珠隻得就範。
張來發老牛吃了嫩草,還對曾氏也動了念頭。張來發利用工作之便,經常半夜遛到織室值班室,對曾氏挑逗猥褻,曾氏愈發警覺,每每刻意安排女伴隨時攪局,因而一直不能得手。張來發仗著掌握了楚王府的命脈,逼迫劉純答應,不管得到王妃成姬或是劉義老婆,就保證兌現劉義一家的財產繼承權。聰明絕頂的張來發擺平了劉純,再三向曾氏獻媚,乃至寫下血書交給曾氏,曾氏總是借口推托、設法躲避,逼急了就以死相挾,張來法隻好收斂淫威,常常和綠珠打的火熱。隻因張來發不知她的底細,故而綠珠不怕張來發,反而對張來發心存幻想。
綠珠知道江充心裏最重要的就是對趙王太子劉丹複仇,利用楚王劉純支付的重金往來於京城買通官道,綠珠料定,憑江充的智商和才幹,早晚會飛黃騰達,離開楚王府遠走高飛,抓住張來發就好比給自己上了雙保險。不怕將來王爺知道自己和江充的底細。王府的地細知道的越多,綠珠對劉義一家愈發同情,所以對江充逼她勾搭曾氏的勾當十分不情願。畢竟她也是出身下層人家,經曆坎坷,畢竟劉義有皇家血脈,自己和劉義一家無冤無仇呢。
“這次不同。王爺的命運就捏在你手裏了!咱們是拴在同一根藤上的螞蚱,王爺出了事,你也沒有好果子吃,難道你甘心再幹依門賣俏、四處賣唱的老行當嗎?”江充指明利害關係。
綠珠追問之下,江充和盤托出眼下的計劃。張來發聽到風聲,說是朝廷要整治鹽鐵經營,改革幣製,嚴厲打擊官商勾結、嚴懲盜鑄錢幣的不法分子,劉純慌了陣腳,派江充進京打探消息,以防不測。江充趁機向劉純勒索一大筆金銀財寶,進京後加快自己打通官道的計劃。江充用重金賄賂了廷尉府張湯心腹屬吏魯謁居,趁機告發了趙王劉彭祖私營鹽鐵、盜鑄錢幣以及太子丹與親姐妹淫亂等罪行,得到廷尉府的重視,搖身一變任用為朝廷住邯鄲鹽鐵巡查官。
這次江充迴來準備大幹一場,借機向太子丹複仇,故而急著上任,前往邯鄲收集太子丹的罪證舉狀上京告禦狀,一心要搬倒劉彭祖,將太子丹置於死地而後快。
江充在京師己打探到可靠消息,楚王府有人給朝廷寫了匿名信,告發楚王府盜鑄錢幣、投機倒把等罪行,他還親眼看過那封匿名信,斷定絕非大字不識幾個的劉義所為,迴返途中又與朝廷欽差大農令顏異一路同行,知道顏異的來路和使命。
楚王府接風酒宴上顏異話裏有話,劉純嗅出了殺機,頓時不知所措。酒宴一結束,就立即召集張來發和江充商議對策,最後決定雙管齊下。
一方麵江充利用走馬上任,把趙王府的種種罪行先行曝光,引起朝廷重視,來個障眼法,相比之下楚王府的罪行還在其次;
另一方麵對顏異施以重金和美人計,拉其下水,再由張來發部署秘密監視劉義和桑弘羊的行蹤,伺機下手,銷毀賬簿、殺死寫匿名信上告的王府掾史。
說到匿名信的舉報人,張來發一口咬定是劉義所為,劉純堅執不信,江充卻裝迷糊,隻說他不識字,雇人寫下匿名信也非難事,搞得劉純將信將疑,隻吩咐張來發:涉嫌告密的掾史可殺,劉義殺不得,罪證不實,將來宗正府查辦起來會惹麻煩。
劉純還許諾隻要熬過這道難關,事成之後,將劉義應得的財產對半分給江充和張來發。江充不要,說是我絕非貪才之人,此去邯鄲和趙王較量,勢必有一場曠日持久的惡官司要打,隻求王爺解囊相助。事成之後必然調入京城,我要那些背不動、搬不走的財產何用?趙王先倒,樹大招風,你楚王府這兒不就太平無事了嗎?眼下隻有在大農令身上多下些本錢,依我之見,美女先行,重金在後,隻要顏異那老兒上了賊船,後邊的事都好辦。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呢!
為了保全楚王寶座,劉純隻得忍痛割愛,依計而行。
江充一番話聽得綠珠心驚肉跳,把江充視為救命稻草,更加纏綿不已。江充不耐煩地說:“快更衣走吧!王爺和大農令在那邊恭候多時了,你還磨蹭什麽?隻要你拿出床上的絕活,保管大家萬無一失。”
劉義總算迴來了。一家人歡歡喜喜吃團圓飯,家裏多出一個女兒,話題多了,笑聲也多了,馮嫽和燁子親如姐妹,又像一雙小燕子,她倆分別給劉義夫婦夾菜送食,時而相互喂食爭食,時而交鬢耳語,銀鈴般的咯咯笑聲嫋嫋的飄出窗外。
“劉隊長家裏好熱鬧啊!”話音剛落,一個年約三十七八歲的中年男子跨門而入。
劉義瞧著這位不速之客,六尺身材,身穿官服,模樣英俊瀟灑,氣質精明幹練,大惑不解地問:“大人是找我嗎?咱們素不相識,返青大人自我介紹一下。”
來客拱手施禮,笑容滿麵地說:“在下洛陽人氏,姓桑,名弘羊。在京城大農府衙供職,奉朝廷之命,隨大農令顏異大人到郡國巡察公務,體察民情。剛才拜見過王爺,聽說劉隊長長年在外奔波勞累,可嘉可敬!今日劉隊長難得與家人團聚,想必不亦樂乎,就順便過來看看,可否討杯薄酒,同喜同樂?”
“歡迎歡迎!桑大人請上坐!燁子,快給桑大人備茶具、斟滿酒。”劉義熱情招唿這位京城貴人。
桑弘羊剛剛坐定,燁子接過母親取來的茶具,輕輕放在客人麵前,擺放妥當,又穩穩地將酒杯斟滿。看上去多一滴則溢,少一滴則欠。正要走開又轉身把自己放好的茶具調換了一下位置,茶杯移至右邊,放筷子的小碟移至左邊,酒杯位於正中。一雙纖柔靈巧的小手在客人麵前舞動,不僅沒有碰觸酒杯,連放筷子、碟子、茶杯時都無半點聲響。燁子後退半步,吐氣若蘭、嗓音清亮的說:“大人請慢用。”
桑弘羊炯炯目光聚焦著燁子的一舉一動,直到燁子像一隻翻飛的蝴蝶圍桌桌子繞了一圈,盈步輕落在對麵座位上,忽然發現客人目不轉睛地凝視自己,嫣然一笑,埋頭不語。白裏透紅的臉蛋燦若鮮桃。坐在旁邊的女孩濃眉大眼,蔥鼻高聳,秀麗中透出一股沉著冷穩的英氣,直麵桑弘羊審視的目光毫無怯意,也不移目避讓。從兩個女孩並肩而作的參差姿態上,桑弘羊不難分辨出這個女孩應該是燁子的姐姐。
劉義和桑弘羊舉杯對飲過第一杯酒,曾氏忙將桑弘羊的酒杯續滿酒,又勸他品嚐親手烹飪的菜肴。桑弘羊大大方方的邊吃邊誇,還不時地勸孩子們一起用餐。
劉義看這位京城高官並無官架子,言語平易近人,可親可敬,酒次間暗自思忖:早就聽說這位桑大人世代商賈,精於計算而十三歲就入宮做了皇上的近侍,經常陪伴皇上出入宮廷,現又隨大農令巡視諸侯王國,想必是聖上身邊的紅人,大農令府衙的重臣,這麽顯赫的人物怎麽會不請自來呢?到我這等下人家中做客?還是微服私訪?實在有點蹊蹺!劉義對他不知底細,更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想想還是隻管盡主人之禮,待他說出正事時務必小心應答才是。
三杯酒下肚,桑弘羊放下筷子哈哈一笑,比劃著對劉義說:“好酒好菜都比不上劉隊長的女兒好啊!”
“大人何出此言?”劉義大惑不解。
“劉隊長兩個女兒個個光彩照人,宛然一幅純柔清雅、大家閨秀的氣韻,不僅長得靚麗,而且天質聰慧。初次到你家討擾,杯酒未沾,小女竟已看出我是個左撇子,你說她又多機靈?”
“大人不說我倒沒在意。”劉義莞爾一笑,不以為然地說:“大人取笑了,恐怕是小女忙中出錯巧合了吧?”
“不不!我看見她擺茶具的時候,輕如繡花、快如穿梭,落地無聲,樣樣東西恰到其位,怎能說忙中出錯呢?叫他自己說是怎麽看出來的?”桑弘羊也很想知道答案。
“大人入座時撩衣襟、挪椅子時都是先出左手。”燁子據實相告,赧然偷笑。
“哈哈哈……。”眾人都開懷大笑,其樂融融。
馮嫽忍不住急切的問桑弘羊:“大人方才說你在京城為官,小女子打聽一個人可否?”
“京城那麽大,不可能都人是。不過皇宮和朝廷中的知名人士大都知曉,不知你要打聽什麽人,隻管說來聽聽。”
“遊擊將軍蘇建,大人是否認識?他現在健在嗎?”馮嫽想從這個京城官員口中證實一下蘇建是否已經去世。
“哦!我雖然不認識,確實久仰大名。他的情況還是知道一些。元朔六年,他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使人有將軍,因翮侯趙信輕敵冒進,中了敵軍的埋伏,,趙信那廝貪生怕死投敵了,蘇建率部拚死突圍,隻有他一個人逃了出來,那一仗漢朝失去了趙信、蘇建兩軍,罪當斬首,聖上念他往日多有戰功,此番忠勇可嘉,令其出金贖罪,削為平民。兩年後又起用為代郡太守,死在太守任上已有多年了。蘇將軍留有三個兒子,被聖上召為‘任子’,就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滿三年可以保舉一個子弟入宮為官。蘇武三個兒子現在都在皇宮中做郎官。姑娘我知道的就這麽多了。你還想打聽什麽,大哥理當效勞。”桑弘羊和藹可親的介紹,口氣宛如大哥哥與小妹妹聊天。
“那博望侯張騫呢?想必大人也知道他的下落了。”馮嫽仍不死心的追問。
“當然知道噢,鑿空西域、功在千秋的張大行嘛,那麽赫赫有名怎會不知道呢?五年前聖上又任命他為中郎將出使西域時,我在宮中任侍中,送他們出行時我也在場。聖上親自送出城門,三百多人的使團,每人備馬兩匹,攜帶上萬頭牛羊和大批絲綢漆器,這是他第二次出使西域了。他可是漢朝和西域三十六國的友好使者。張騫的任務是出使烏孫國,聯盟共同抗擊匈奴,他的副使還出訪了更遠的西方國家,開辟了漢朝和西域的黃金商道絲綢之路。改日有空,我給你們好好講講他的故事,講講西域的許多事情,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呢,保管你們聽得睡不著覺……”桑弘羊口惹懸河的侃起龍門陣。
“大人!”馮嫽打斷桑弘羊過度興奮的闊談,急不可耐地追問:“大人快說他現在哪裏就夠了”。
桑弘羊嘿嘿一笑,自責的說:“失禮失禮!酒一多廢話也就多了,倒把姑娘要打聽的事忘到腦後了!張騫去年才迴到長安,聖上任命他為大行令,就是朝廷專管少數民族事務的最高長官。隻可惜兩個月前因病去世了。”
馮嫽聽到這裏,一言不發,默默流淚,心中充滿哀傷和絕望。
桑弘羊凝視片刻,大惑不解的問劉義:“你們和蘇建將軍、張大行有過交往嗎?”見劉義眉峰緊蹙,搖頭否認,又納悶的轉問馮嫽:你為何要打聽這二人的下落呢?“
滿屋子出奇的沉寂,沉寂的如同默哀。
“還是我來告訴大人吧。
燁子明白姐姐的心事,知道她現在正被絕望籠罩,一邊撫摸著馮嫽激顫的雙肩,一邊徐徐介紹馮嫽的身世遭遇,聽得人人心酸不已。
劉義替馮嫽求情道:“這孩子好命苦!唯一的親人到現在還不知道下落。大人既是京城的大官,現又到各地巡察,勞你費心通過蘇將軍和張將軍的家屬或者老部下打聽一下,也許他哥哥找不到妹妹,就去投奔張將軍都說不定。如果是那樣就有可能還活著。”
“大人一定要幫忙,我和姐姐在此先謝有禮了!”燁子說著拉起馮嫽離席,一同跪拜,向桑弘羊行施叩首大禮。
桑弘羊慌忙上前扶起兩個女孩,熱淚盈眶的鄭重承諾:“兩位姑娘放心,請劉隊長放心,我桑弘羊一定不負重托。此番巡察代郡也在行程計劃之內,從明日起,公務之餘所到之處一定沿路打聽命一定幫你們找道馮剛。”
劉義夫婦齊聲致謝。
桑弘羊沉吟片刻,轉而對馮嫽說:“你父親為國捐軀,死得何等壯烈,迴到京城我還要向聖上奏明,厚葬你父。若能找到你哥哥,我定將她收為義子撫養成人,一定讓你們兄妹二人相見團聚。不如過些日子你先跟我迴京城,就住在我府上。哥哥的事找到再說。你看好嗎?”
“不不!我在這很好。我和燁子妹妹已經結為金蘭,叔叔阿姨已認我做女兒,我和燁子已經滴血為誓,此生永不不分離。大人的好意我心領了。若能找到我哥哥就替我報個平安,如果萬一不在人世也隻好聽天由命了。”馮嫽決絕堅毅的迴答,說到後來,聲淚俱下、泣不成聲。
兩個小姑娘摟在一起抽攣抖動,嗚咽聲聲。
劉義擺手示意,曾氏把兩個姑娘帶進內屋。
劉義勸說:“桑大人,我們接著喝,接著聊。”
“罷了罷了!已經上頭了。來日方長嘛!”桑弘羊起身告辭。
劉義送到門口,納悶地問:“大人真的沒什麽事嗎?我送大人一段路,有什麽事盡管吩咐。”
桑弘羊阻攔說:“不用送了。我自己可以走迴去,明日我到東海郡巡察,楚王已作安排,我們一路同行,車上再聊不遲。”
夜半時分,江充悄悄溜進楚王妃綠珠的寢宮。
“別這樣好不好?表哥!”綠珠一把推開死皮賴臉的江充,極力閃躲迴避,又畏於江充知根知底的特殊關係,隻得耐著性子好言勸說:“其他事我都依你了,你老這樣還讓不讓我做人啊!”
江充繞著圈子窮追不舍,終於把綠珠攬在懷裏,一邊調情一邊解釋:“最後一次!下不為例!今兒可是王爺叫我來的,你怕什麽?”
“她叫你來的?不可能!他可是個老陳醋壇子,吃著碗裏看桌盆裏,你也不是個好東西……”綠珠半推半就,一麵呻吟一麵嬉耍。
疾風驟雨過後,綠珠才問:“真是他叫你來的?不會是叫我再去找劉義老婆吧?早對你說過了,根本沒門!”
自從綠珠當了王妃之後,多次提出和江充斷絕私情,江充讓綠珠拉皮條勾搭曾氏,綠珠吹了不少枕頭風,才說通劉純把曾氏提升為織室領班,綠珠給曾氏挑明之後,不料曾氏根本不領情,從此對綠珠退避三舍,甚至以告發王爺相脅,綠珠隻好作罷。江充還不死心,又叫綠珠去勾搭張來發,想讓張來發出麵給曾氏施加壓力,綠珠不幹,江充威脅要向王爺道出他倆假冒表兄妹的實情。綠珠隻得就範。
張來發老牛吃了嫩草,還對曾氏也動了念頭。張來發利用工作之便,經常半夜遛到織室值班室,對曾氏挑逗猥褻,曾氏愈發警覺,每每刻意安排女伴隨時攪局,因而一直不能得手。張來發仗著掌握了楚王府的命脈,逼迫劉純答應,不管得到王妃成姬或是劉義老婆,就保證兌現劉義一家的財產繼承權。聰明絕頂的張來發擺平了劉純,再三向曾氏獻媚,乃至寫下血書交給曾氏,曾氏總是借口推托、設法躲避,逼急了就以死相挾,張來法隻好收斂淫威,常常和綠珠打的火熱。隻因張來發不知她的底細,故而綠珠不怕張來發,反而對張來發心存幻想。
綠珠知道江充心裏最重要的就是對趙王太子劉丹複仇,利用楚王劉純支付的重金往來於京城買通官道,綠珠料定,憑江充的智商和才幹,早晚會飛黃騰達,離開楚王府遠走高飛,抓住張來發就好比給自己上了雙保險。不怕將來王爺知道自己和江充的底細。王府的地細知道的越多,綠珠對劉義一家愈發同情,所以對江充逼她勾搭曾氏的勾當十分不情願。畢竟她也是出身下層人家,經曆坎坷,畢竟劉義有皇家血脈,自己和劉義一家無冤無仇呢。
“這次不同。王爺的命運就捏在你手裏了!咱們是拴在同一根藤上的螞蚱,王爺出了事,你也沒有好果子吃,難道你甘心再幹依門賣俏、四處賣唱的老行當嗎?”江充指明利害關係。
綠珠追問之下,江充和盤托出眼下的計劃。張來發聽到風聲,說是朝廷要整治鹽鐵經營,改革幣製,嚴厲打擊官商勾結、嚴懲盜鑄錢幣的不法分子,劉純慌了陣腳,派江充進京打探消息,以防不測。江充趁機向劉純勒索一大筆金銀財寶,進京後加快自己打通官道的計劃。江充用重金賄賂了廷尉府張湯心腹屬吏魯謁居,趁機告發了趙王劉彭祖私營鹽鐵、盜鑄錢幣以及太子丹與親姐妹淫亂等罪行,得到廷尉府的重視,搖身一變任用為朝廷住邯鄲鹽鐵巡查官。
這次江充迴來準備大幹一場,借機向太子丹複仇,故而急著上任,前往邯鄲收集太子丹的罪證舉狀上京告禦狀,一心要搬倒劉彭祖,將太子丹置於死地而後快。
江充在京師己打探到可靠消息,楚王府有人給朝廷寫了匿名信,告發楚王府盜鑄錢幣、投機倒把等罪行,他還親眼看過那封匿名信,斷定絕非大字不識幾個的劉義所為,迴返途中又與朝廷欽差大農令顏異一路同行,知道顏異的來路和使命。
楚王府接風酒宴上顏異話裏有話,劉純嗅出了殺機,頓時不知所措。酒宴一結束,就立即召集張來發和江充商議對策,最後決定雙管齊下。
一方麵江充利用走馬上任,把趙王府的種種罪行先行曝光,引起朝廷重視,來個障眼法,相比之下楚王府的罪行還在其次;
另一方麵對顏異施以重金和美人計,拉其下水,再由張來發部署秘密監視劉義和桑弘羊的行蹤,伺機下手,銷毀賬簿、殺死寫匿名信上告的王府掾史。
說到匿名信的舉報人,張來發一口咬定是劉義所為,劉純堅執不信,江充卻裝迷糊,隻說他不識字,雇人寫下匿名信也非難事,搞得劉純將信將疑,隻吩咐張來發:涉嫌告密的掾史可殺,劉義殺不得,罪證不實,將來宗正府查辦起來會惹麻煩。
劉純還許諾隻要熬過這道難關,事成之後,將劉義應得的財產對半分給江充和張來發。江充不要,說是我絕非貪才之人,此去邯鄲和趙王較量,勢必有一場曠日持久的惡官司要打,隻求王爺解囊相助。事成之後必然調入京城,我要那些背不動、搬不走的財產何用?趙王先倒,樹大招風,你楚王府這兒不就太平無事了嗎?眼下隻有在大農令身上多下些本錢,依我之見,美女先行,重金在後,隻要顏異那老兒上了賊船,後邊的事都好辦。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呢!
為了保全楚王寶座,劉純隻得忍痛割愛,依計而行。
江充一番話聽得綠珠心驚肉跳,把江充視為救命稻草,更加纏綿不已。江充不耐煩地說:“快更衣走吧!王爺和大農令在那邊恭候多時了,你還磨蹭什麽?隻要你拿出床上的絕活,保管大家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