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互助會的第一次活動
重生之我隻想做個貪財好色的俗人 作者:糧滿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活動前的準備工作還是很繁瑣的,要聯係車輛,要準備勞動工具,要安排大家吃住,要購買一批糧油米麵零食餐具調料等等。方宇慶幸自己事先在互助會成立了財務部,後勤部和策劃部,還讓五十多名成員加入了這些部門,方宇把任務都交給他們去組織和準備,自己總算是沒有累趴下。
讓方宇高興的是幾乎所有互助會成員都報名參加這次幫扶活動,報名人數接近300人了,特別是緬甸老撾留學生,她們都想幫助自己的國人。策劃部把報名的成員分成了六個小組,每組40多人,第一周先去三個小組,第二周再去三個小組。
周五的中午,由三位雲大年輕老師帶隊,三組成員分乘三部大班車,還有三部裝滿物資的大貨車,分別向瑞麗市和猛納縣出發,方宇也坐在去瑞麗的車上了。
車子在下午就到了瑞麗市的麗晶賓館,大家要在這休息一晚,明早再進入緬甸。麗晶賓館是瘋子起的名字,他是從港片中得到的靈感,方宇雖然感覺有些庸俗,但也懶得再改了。麗晶賓館隻有50多個床位,除了帶隊的老師可以單住,同學們則需要擠擠再打些地鋪才能勉強安頓下來,不過大家都是年輕人又是同學,也都不計較這些小困難了。
晚飯是集體去隔壁小飯店吃的,人多熱鬧大家都吃得很香。很多同學都沒來過瑞麗市,晚飯後紛紛自由組成小團隊在市區閑逛,方宇則和李鵬李東去了在建的玉石城考察。
第二天一大早,眾人吃過早餐後,坐上大班車從姐告口岸進入了緬甸。車子行駛了幾公裏,在緬甸木姐分道揚鑣,一組去達亞村,另一組去達旺村,方宇就在去達亞村的車上。
大部份中國同學都沒來過緬甸,連帶隊的周老師也是第一次,大家一路上新奇的看個不停議論紛紛,緬甸同學也熱情的給大家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這次沒有軍人設卡了,車子一路暢通無阻,雖然都是沙石路,但隻用了大半個小時就到了達亞村。
敏明同學的家就在達亞村,也是這次幫扶活動的對象。他家比上次去的阿米呢家要好得多,房子很大但都是木材建的,也沒有什麽家具和電器。敏明給大家介紹,他家是克欽族的,也就是雲南的景頗族。他家有8口人,除了父母,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麵還兩個妹妹。兩個哥哥都去當兵了,姐姐也嫁在隔壁村,兩個妹妹一個叫娜鴿,另一個叫莉亞,分別隻有15歲和13歲。
敏明家再大也容納不了這麽多同學,何況還有很多村民和小孩來看熱鬧。周老師讓敏明先帶去看看他家的田地和山坡,再安排具體工作。方宇他們則把帶來的零食分給圍觀的小孩子們,還告訴圍觀的村民,等下隻要一起勞動的,每人都能領到十斤大米和一斤麵條。
這是互助會原先製定好的辦法,緬甸村民都比較佛係,很多人有吃的就不去勞動了,互助會的物資不能都白送,要養成村民跟著勞動才有收獲的好習慣。平時這些村民辛苦勞作一天都掙不了幾塊錢,現在互助會給出了一天十斤大米一斤麵條的獎勵,在場的村民紛紛表示要參加,立即有村民迴家叫人或拿工具了。
同學們也順路去其他村民家參觀,當大家看到有些村民住的是四處漏風的竹籬笆房,房內空空如也一樣家具都沒有,就連蚊帳都是撿來的袋子縫合拚湊的,家裏好幾個小孩都沒衣服穿還都赤著腳。有些中國女生再也忍不住哭了,她們直到現在才真正認識到什麽叫家徒四壁,什麽叫衣不遮體,她們不能想象現在還有這麽貧窮的地方,更不敢想象自己如果出生在這裏過的怎樣的生活。方宇上一次在阿米呢家就看到過這樣的景象,已經不覺得驚訝了。
敏明和周老師他們很快就迴來了,給同學們和村民都安排了具體工作。由三十多人在地勢較平的田地勞作,還有六十多人去山坡挖深坑,準備種上橡膠樹苗。聽完安排,互助會成員和村民們近百人拿上勞動工具就開始行動了,連小朋友們都爬上山坡幫忙除草了。
互助會還留下了三名能幹的同學,在幾位村民的幫助下開始宰殺兩隻本地土豬,這次還特意從雲南帶來了醬料,讓緬甸村民們嚐嚐中國的味道。村民們聽到這是為大家準備的午餐都有些驚訝,他們平時每天都隻吃兩餐,吃飯時間是上午九點和下午五點。當他們知道中國人一天吃三餐,有些人還要吃夜宵時,紛紛感歎怪不得中國人高一些也白一些。
周老師就在田地指導大家勞作,村民們都是第一次見識中國式的耕種方式,深耕開植蔗溝下化肥,種大豆甘蔗套玉米。坡上的村民也第一次知道了種小橡膠樹苗挖坑要大約50公分深,種下後三到五天要淋水一次,樹幹基部周圍土地要進行蓋草。
種植大豆甘蔗和玉米還有橡膠樹,是互助會多次討論得出的方案,大豆甘蔗和玉米每年都能快速成熟,而橡膠樹要到7,8年後才可以割膠,這樣短期和長期的經濟效益就能很好的結合了。
剛開始的時候,村民和同學們對耕種方式不熟悉而進度比較緩慢,在大家不斷學習後進度就很快了。等到中午開飯的時候,坡上的樹坑已經挖了近百個,田地也開墾近兩畝了。
由於沒有機械都是手工勞作,再加上緬甸天氣又炎熱,大家都累得夠嗆,很多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沁濕了。村民和緬甸同學紛紛到山邊的小河裏穿著衣服衝涼,方宇也穿著衣服帶頭跳下了下去。
宰殺的那兩隻都是本地小香豬,每隻也就4,50斤這樣子,很多人圍著那兩口大鍋輪流搶食,很有當年大鍋飯的味道。小朋友們則非常喜歡吃同學們帶來的方便麵,連湯水都喝得幹幹淨淨的。
飯後大家隻休息了一個小時,然後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因為還要趕迴國內住宿,所以到下午四點多就收工了。結束的時候,三畝多的田地已經耕種好了,坡上的也種下了近兩百棵橡膠樹苗。後勤部的同學當場就把承諾的大米和麵條分給了村民們,還告訴大家明天繼續。
讓方宇高興的是幾乎所有互助會成員都報名參加這次幫扶活動,報名人數接近300人了,特別是緬甸老撾留學生,她們都想幫助自己的國人。策劃部把報名的成員分成了六個小組,每組40多人,第一周先去三個小組,第二周再去三個小組。
周五的中午,由三位雲大年輕老師帶隊,三組成員分乘三部大班車,還有三部裝滿物資的大貨車,分別向瑞麗市和猛納縣出發,方宇也坐在去瑞麗的車上了。
車子在下午就到了瑞麗市的麗晶賓館,大家要在這休息一晚,明早再進入緬甸。麗晶賓館是瘋子起的名字,他是從港片中得到的靈感,方宇雖然感覺有些庸俗,但也懶得再改了。麗晶賓館隻有50多個床位,除了帶隊的老師可以單住,同學們則需要擠擠再打些地鋪才能勉強安頓下來,不過大家都是年輕人又是同學,也都不計較這些小困難了。
晚飯是集體去隔壁小飯店吃的,人多熱鬧大家都吃得很香。很多同學都沒來過瑞麗市,晚飯後紛紛自由組成小團隊在市區閑逛,方宇則和李鵬李東去了在建的玉石城考察。
第二天一大早,眾人吃過早餐後,坐上大班車從姐告口岸進入了緬甸。車子行駛了幾公裏,在緬甸木姐分道揚鑣,一組去達亞村,另一組去達旺村,方宇就在去達亞村的車上。
大部份中國同學都沒來過緬甸,連帶隊的周老師也是第一次,大家一路上新奇的看個不停議論紛紛,緬甸同學也熱情的給大家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這次沒有軍人設卡了,車子一路暢通無阻,雖然都是沙石路,但隻用了大半個小時就到了達亞村。
敏明同學的家就在達亞村,也是這次幫扶活動的對象。他家比上次去的阿米呢家要好得多,房子很大但都是木材建的,也沒有什麽家具和電器。敏明給大家介紹,他家是克欽族的,也就是雲南的景頗族。他家有8口人,除了父母,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麵還兩個妹妹。兩個哥哥都去當兵了,姐姐也嫁在隔壁村,兩個妹妹一個叫娜鴿,另一個叫莉亞,分別隻有15歲和13歲。
敏明家再大也容納不了這麽多同學,何況還有很多村民和小孩來看熱鬧。周老師讓敏明先帶去看看他家的田地和山坡,再安排具體工作。方宇他們則把帶來的零食分給圍觀的小孩子們,還告訴圍觀的村民,等下隻要一起勞動的,每人都能領到十斤大米和一斤麵條。
這是互助會原先製定好的辦法,緬甸村民都比較佛係,很多人有吃的就不去勞動了,互助會的物資不能都白送,要養成村民跟著勞動才有收獲的好習慣。平時這些村民辛苦勞作一天都掙不了幾塊錢,現在互助會給出了一天十斤大米一斤麵條的獎勵,在場的村民紛紛表示要參加,立即有村民迴家叫人或拿工具了。
同學們也順路去其他村民家參觀,當大家看到有些村民住的是四處漏風的竹籬笆房,房內空空如也一樣家具都沒有,就連蚊帳都是撿來的袋子縫合拚湊的,家裏好幾個小孩都沒衣服穿還都赤著腳。有些中國女生再也忍不住哭了,她們直到現在才真正認識到什麽叫家徒四壁,什麽叫衣不遮體,她們不能想象現在還有這麽貧窮的地方,更不敢想象自己如果出生在這裏過的怎樣的生活。方宇上一次在阿米呢家就看到過這樣的景象,已經不覺得驚訝了。
敏明和周老師他們很快就迴來了,給同學們和村民都安排了具體工作。由三十多人在地勢較平的田地勞作,還有六十多人去山坡挖深坑,準備種上橡膠樹苗。聽完安排,互助會成員和村民們近百人拿上勞動工具就開始行動了,連小朋友們都爬上山坡幫忙除草了。
互助會還留下了三名能幹的同學,在幾位村民的幫助下開始宰殺兩隻本地土豬,這次還特意從雲南帶來了醬料,讓緬甸村民們嚐嚐中國的味道。村民們聽到這是為大家準備的午餐都有些驚訝,他們平時每天都隻吃兩餐,吃飯時間是上午九點和下午五點。當他們知道中國人一天吃三餐,有些人還要吃夜宵時,紛紛感歎怪不得中國人高一些也白一些。
周老師就在田地指導大家勞作,村民們都是第一次見識中國式的耕種方式,深耕開植蔗溝下化肥,種大豆甘蔗套玉米。坡上的村民也第一次知道了種小橡膠樹苗挖坑要大約50公分深,種下後三到五天要淋水一次,樹幹基部周圍土地要進行蓋草。
種植大豆甘蔗和玉米還有橡膠樹,是互助會多次討論得出的方案,大豆甘蔗和玉米每年都能快速成熟,而橡膠樹要到7,8年後才可以割膠,這樣短期和長期的經濟效益就能很好的結合了。
剛開始的時候,村民和同學們對耕種方式不熟悉而進度比較緩慢,在大家不斷學習後進度就很快了。等到中午開飯的時候,坡上的樹坑已經挖了近百個,田地也開墾近兩畝了。
由於沒有機械都是手工勞作,再加上緬甸天氣又炎熱,大家都累得夠嗆,很多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沁濕了。村民和緬甸同學紛紛到山邊的小河裏穿著衣服衝涼,方宇也穿著衣服帶頭跳下了下去。
宰殺的那兩隻都是本地小香豬,每隻也就4,50斤這樣子,很多人圍著那兩口大鍋輪流搶食,很有當年大鍋飯的味道。小朋友們則非常喜歡吃同學們帶來的方便麵,連湯水都喝得幹幹淨淨的。
飯後大家隻休息了一個小時,然後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因為還要趕迴國內住宿,所以到下午四點多就收工了。結束的時候,三畝多的田地已經耕種好了,坡上的也種下了近兩百棵橡膠樹苗。後勤部的同學當場就把承諾的大米和麵條分給了村民們,還告訴大家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