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霧氣太過濃厚,更多的部分我也看不到,能看到的部分顯示它利用腹部當做跳板,弓起背又瞬間彈下去,使得整個身體像蛤蟆一樣一蹦一跳地往前飛躍,隻是似乎它並不擅長使用這樣的方式追擊獵物,彈跳的方式和落地點都控製得不是很舒暢,但是即便如此,每一次躍動的距離都非常的長,以至於僅僅跳動兩三下之後就追上了我們的步伐。
「兩個彎道後就讓你看不到我的車尾燈!」
我信誓旦旦的將檔位掛進5檔,輕踩油門控製著車輛越來越快,時速表的指針在100的數字上來迴抖動。
我本以為我的速度已經達到了蜈蚣的上限,卻沒想到大蜈蚣居然依舊緊緊地跟了上來,根本不知道身體有多長的大家夥重重的砸落在車身邊,除了傳來猛烈的撞擊聲之外,還揚起了比濃霧更加遮掩視線的塵土。
我控製著裝甲肌肉車左躲右閃,兩邊都是粗壯大樹的道路根本沒有多大的餘地給我容錯,再加上車身又重,稍微晚一些拐彎就會讓車身撞到樹上,從我的角度看出車窗,我能看到一棵一棵大樹就這麽貼著我的車尾從我眼前掠過,樹上的樹葉還因為我的車身帶動的氣流而發出「沙沙」的聲音。
一些小彎道過後是一條筆直的道路,在我的記憶中,這條直路的盡頭是一個非常大的彎道,這條彎道要貼著一座不算高的山腰轉上一圈,所以這個大彎道的一側是懸崖,一側是峭壁。
我皺了一下眉頭,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我雙手握著方向盤,用力的踩住油門,心跳的速度和車速都非常的快,我的腦子裏開始反複的構思如何利用那個彎道懸崖來做一些事情。
此時的光線非常充足,但是霧氣濃厚,可見度隻有差不多60到80米的樣子,按照高速公路上可見度在100米以下時速不得超過40來看,我這妥妥的屬於危險駕駛了。在身後有兩把槍同時開火的情況下,我依舊能聽到前方裝甲肌肉車的發動機發出巨大的轟鳴,以及腳下輪胎壓在鋪上落葉和沙土的路麵上傳出的非常大的胎噪聲,一段一段的火焰從排氣管中「噗噗噗」地噴出,仿佛它在用這樣的方式來告訴我,它已經做好準備了。
後視鏡中大蜈蚣不斷扭動和彈跳的身體越逼越緊,我怎麽也想不出這麽長的身體它是如何利用的,如果我能把這一段視頻拍下來,恐怕足夠那些生物學家和物理學家研究幾個世紀了。
這輛車的檔位隻有5個檔,雖然重踩油門後時速依舊可以增加,但車身超重的情況下速度太快並不是什麽好事,此時的我已經有些察覺轉動方向盤需要的力量非常大了,而且隻要稍微動一下,整個車身就仿佛在河水裏隨水波漂動的木筏,根本不聽使喚。
這條路我走過一次,知道大概的長度,雖然有濃霧隔著看不到,但我預感差不多應該就快要到達大彎懸崖路段了。大蜈蚣還在我身後越追越近,黑貓和納斯爾手中的槍持續射擊到就連槍管都發紅了,子彈如雨點一般打在蜈蚣的身上,然而第一節身體被穿透打爛之後,蜈蚣果斷的將它拋棄,轉而第二節變成第一節,繼續玩命一般的追擊。
前有萬丈深淵,後有追兵強敵,我們再一次陷入了困境。
肌肉車再以這種速度繼續行駛下去,如果遇到懸崖彎道肯定會失控摔下去,所以我不得不鬆開踩油門的腳,轉而開始輕踏刹車。隨著我有節奏地踩踏刹車,輪胎也發出相同節奏的刺耳打滑聲,但是時速表卻實實在在的往下降,而大蜈蚣也非常輕鬆地就追上了我們。
大蜈蚣追上我們之後肯定會發動攻擊,然而我們的車怎麽說也是裝甲車,雖然裝甲的強度可能並不足以抵擋大蜈蚣反複的攻勢,但是隻要我穩住車身,或許能堅持著撐過懸崖彎道。
想是這麽想,但是現實又一次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這隻大蜈蚣是人變的,雖然不見得多聰明,但作為人最基本的常識還是有的。它並沒有選擇直來直往的攻擊我車上的裝甲,轉而像甩鞭子一樣甩動前半段的身體,將一節一節由屍體組成的蜈蚣身體狠狠地甩擊在車身的左側麵。我隻聽見非常大的「嘭」的一聲響,整個車身居然就這麽往右偏移了半個車道的距離,右側的輪胎差一點就壓上山體的碎石而翻車,我甚至能夠聽到輪胎碾過山腳下碎石發出的「嘎巴嘎巴」的聲音。
車身的一側已經看到山體了,說明我們離懸崖彎道恐怕也就幾十米的距離了。為了不至於在大蜈蚣的下一次攻擊中直接衝上山體,我又控製著肌肉車行駛在道路的中間位置。
裝甲肌肉車在道路的中間壓著雙黃線行駛著,前方濃霧依舊彌漫,可見度還在60多的樣子徘徊,為了不至於衝下懸崖,我不得不再一次下降車速,但即便如此,沉重的車身依舊不能有效的控製,稍微旋轉方向盤還是會讓車身不受控製的扭動。
大蜈蚣又一次揮動屍鞭,我咬著牙死死的抓住方向盤,眼睛盯著前方即將出現的懸崖彎道,準備用蠻力和幸運來承載這一次攻勢。
這一次我又想得太過輕鬆,大蜈蚣並沒有和上一次一樣繼續擊打車身,而是像美國警察經常使用的美式截停一樣從左往右甩動身體撞擊我的車尾,這一次的撞擊直接讓我的車頭往左拐,而車尾則向右翻,整輛車近乎於徹底的失控。而我所需要麵對的問題不僅如此,當汽車進入懸崖路段的時候,此時的濃霧厚度瞬間下降,可見距離已經超過百米,而就在前方不到百米的位置,彎道上的金屬護欄映入了我的眼簾,而護欄後麵就是萬丈深淵。
我們的超重的裝甲肌肉車正以每小時60公裏左右的速度以往左側滑失控的方式撞向往右拐的彎道護欄。
我會開車,並不代表我會賽車,這種汽車完全失控的情況雖然我也在以往的任務中經曆過,但那都是普通的標準車,並不是這種加裝了裝甲,改造了動力的末日車。
一輛車被設計生產出來,它要經過多重詳細的測試,對於車身的重量分布,動力的輸出和效率都有非常嚴格的標準,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和穩定。末日之下被粗糙工具改造出來的汽車則沒有這些要求,隻要踩油門能動,打方向能拐,那就是一輛好車。
完全沒轍的我幹脆死馬當活馬醫吧,我咬著牙拉起手刹,同時使出吃奶得勁猛地往右打方向。絕大多數的手刹都隻有後刹,這輛車應該也不會太過特殊。
我坐在肌肉車的駕駛室,看著眼前的景物幾乎是橫著從我的右邊掠過到左邊,而副駕那邊的窗外,彎道之後的懸崖越來越近。我就這麽死死的抓著打到底的方向盤,心裏一遍一遍的祈禱著車身能夠迴正,而車身的後方,巨大的蜈蚣此時正像蛇發動攻擊前的預備工作一樣弓起了身體,似乎隨時準備為我衝下懸崖而送上一程。
也不知道是我的祈禱起到了作用,還是上天覺得讓我這麽痛快就死了太過無聊,肌肉車在我的控製下居然奇跡般的迴正了。隻是我們還不能高興的太早,畢竟前方不到50米的距離就是懸崖峭壁,摔下去絕對比被大蜈蚣吃掉也好不上多少。
趁著肌肉車迴正的這股慣性,我又放下了手刹,汽車又馬上以車頭朝右,車尾朝左的方式側滑撞向護欄,但這一次至少和彎道的方向統一了。
我馬上踩離合降擋,然後又猛地一腳地板油,方向往左打到死,車輛以輪胎動力和摩擦力為向心力,以彎道的圓心為中心,就在即將撞上金屬護欄的時候開始有控製的讓汽車往前側滑,如果非要用一個比較簡單直觀的方式來描述這種情況的話,或許就是漂移吧。
從理論上來說,漂移最好的布局應該是前置後驅大馬力,不過那是建立在高觀賞性和高出彎速度上來說的,隻要你願意,就算是後八輪的重卡也能飄。這輛肌肉車前置四驅,原車的穩定性和提速能力都非常優秀,根本不需要用漂移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出彎速度,但是我車上裝了厚重的金屬盔甲,稍微帶一點彎就能漂起來,似乎用不著什麽熟練的技巧。
經過幾秒鍾的漂移行駛,厚重的車尾裝甲不出意外的撞上了也很厚重的金屬護欄,這裏的護欄似乎是為了防止車輛速度過快衝下懸崖而設立的,所以在強度和剛度上相比其他的護欄要好得多,即便如此,厚實的裝甲依舊將護欄上那些鑽進地下的鉚釘都撬了出來,整個護欄居然被撞得脫離懸崖的固定,懸空在了懸崖之上。
我從駕駛室往外看去,整個車身的左後方似乎都懸空了,汽車以右前方翹起,左後方下陷的方式沿著懸崖的邊緣勉強掠過。
我的腳死死的踩著油門,整輛車就靠著左前輪和右後輪貼著地麵加速轉動提供向心力,但這兩個輪胎在此時也不負眾望,在金屬護欄的幫助下整輛車居然並沒有衝下懸崖,而是沿著邊緣的位置奇跡般地拐了過來。
此時如果我身後的大蜈蚣有表情的話,估計就和當年在秋名山下山路上眼睜睜的看著熊貓色的ae86高速超過自己之後用慣性漂移通過彎道的高橋啟介一樣。
這種情況夠我吹一輩子了,但我絕不打算再來一次。
「兩個彎道後就讓你看不到我的車尾燈!」
我信誓旦旦的將檔位掛進5檔,輕踩油門控製著車輛越來越快,時速表的指針在100的數字上來迴抖動。
我本以為我的速度已經達到了蜈蚣的上限,卻沒想到大蜈蚣居然依舊緊緊地跟了上來,根本不知道身體有多長的大家夥重重的砸落在車身邊,除了傳來猛烈的撞擊聲之外,還揚起了比濃霧更加遮掩視線的塵土。
我控製著裝甲肌肉車左躲右閃,兩邊都是粗壯大樹的道路根本沒有多大的餘地給我容錯,再加上車身又重,稍微晚一些拐彎就會讓車身撞到樹上,從我的角度看出車窗,我能看到一棵一棵大樹就這麽貼著我的車尾從我眼前掠過,樹上的樹葉還因為我的車身帶動的氣流而發出「沙沙」的聲音。
一些小彎道過後是一條筆直的道路,在我的記憶中,這條直路的盡頭是一個非常大的彎道,這條彎道要貼著一座不算高的山腰轉上一圈,所以這個大彎道的一側是懸崖,一側是峭壁。
我皺了一下眉頭,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我雙手握著方向盤,用力的踩住油門,心跳的速度和車速都非常的快,我的腦子裏開始反複的構思如何利用那個彎道懸崖來做一些事情。
此時的光線非常充足,但是霧氣濃厚,可見度隻有差不多60到80米的樣子,按照高速公路上可見度在100米以下時速不得超過40來看,我這妥妥的屬於危險駕駛了。在身後有兩把槍同時開火的情況下,我依舊能聽到前方裝甲肌肉車的發動機發出巨大的轟鳴,以及腳下輪胎壓在鋪上落葉和沙土的路麵上傳出的非常大的胎噪聲,一段一段的火焰從排氣管中「噗噗噗」地噴出,仿佛它在用這樣的方式來告訴我,它已經做好準備了。
後視鏡中大蜈蚣不斷扭動和彈跳的身體越逼越緊,我怎麽也想不出這麽長的身體它是如何利用的,如果我能把這一段視頻拍下來,恐怕足夠那些生物學家和物理學家研究幾個世紀了。
這輛車的檔位隻有5個檔,雖然重踩油門後時速依舊可以增加,但車身超重的情況下速度太快並不是什麽好事,此時的我已經有些察覺轉動方向盤需要的力量非常大了,而且隻要稍微動一下,整個車身就仿佛在河水裏隨水波漂動的木筏,根本不聽使喚。
這條路我走過一次,知道大概的長度,雖然有濃霧隔著看不到,但我預感差不多應該就快要到達大彎懸崖路段了。大蜈蚣還在我身後越追越近,黑貓和納斯爾手中的槍持續射擊到就連槍管都發紅了,子彈如雨點一般打在蜈蚣的身上,然而第一節身體被穿透打爛之後,蜈蚣果斷的將它拋棄,轉而第二節變成第一節,繼續玩命一般的追擊。
前有萬丈深淵,後有追兵強敵,我們再一次陷入了困境。
肌肉車再以這種速度繼續行駛下去,如果遇到懸崖彎道肯定會失控摔下去,所以我不得不鬆開踩油門的腳,轉而開始輕踏刹車。隨著我有節奏地踩踏刹車,輪胎也發出相同節奏的刺耳打滑聲,但是時速表卻實實在在的往下降,而大蜈蚣也非常輕鬆地就追上了我們。
大蜈蚣追上我們之後肯定會發動攻擊,然而我們的車怎麽說也是裝甲車,雖然裝甲的強度可能並不足以抵擋大蜈蚣反複的攻勢,但是隻要我穩住車身,或許能堅持著撐過懸崖彎道。
想是這麽想,但是現實又一次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這隻大蜈蚣是人變的,雖然不見得多聰明,但作為人最基本的常識還是有的。它並沒有選擇直來直往的攻擊我車上的裝甲,轉而像甩鞭子一樣甩動前半段的身體,將一節一節由屍體組成的蜈蚣身體狠狠地甩擊在車身的左側麵。我隻聽見非常大的「嘭」的一聲響,整個車身居然就這麽往右偏移了半個車道的距離,右側的輪胎差一點就壓上山體的碎石而翻車,我甚至能夠聽到輪胎碾過山腳下碎石發出的「嘎巴嘎巴」的聲音。
車身的一側已經看到山體了,說明我們離懸崖彎道恐怕也就幾十米的距離了。為了不至於在大蜈蚣的下一次攻擊中直接衝上山體,我又控製著肌肉車行駛在道路的中間位置。
裝甲肌肉車在道路的中間壓著雙黃線行駛著,前方濃霧依舊彌漫,可見度還在60多的樣子徘徊,為了不至於衝下懸崖,我不得不再一次下降車速,但即便如此,沉重的車身依舊不能有效的控製,稍微旋轉方向盤還是會讓車身不受控製的扭動。
大蜈蚣又一次揮動屍鞭,我咬著牙死死的抓住方向盤,眼睛盯著前方即將出現的懸崖彎道,準備用蠻力和幸運來承載這一次攻勢。
這一次我又想得太過輕鬆,大蜈蚣並沒有和上一次一樣繼續擊打車身,而是像美國警察經常使用的美式截停一樣從左往右甩動身體撞擊我的車尾,這一次的撞擊直接讓我的車頭往左拐,而車尾則向右翻,整輛車近乎於徹底的失控。而我所需要麵對的問題不僅如此,當汽車進入懸崖路段的時候,此時的濃霧厚度瞬間下降,可見距離已經超過百米,而就在前方不到百米的位置,彎道上的金屬護欄映入了我的眼簾,而護欄後麵就是萬丈深淵。
我們的超重的裝甲肌肉車正以每小時60公裏左右的速度以往左側滑失控的方式撞向往右拐的彎道護欄。
我會開車,並不代表我會賽車,這種汽車完全失控的情況雖然我也在以往的任務中經曆過,但那都是普通的標準車,並不是這種加裝了裝甲,改造了動力的末日車。
一輛車被設計生產出來,它要經過多重詳細的測試,對於車身的重量分布,動力的輸出和效率都有非常嚴格的標準,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和穩定。末日之下被粗糙工具改造出來的汽車則沒有這些要求,隻要踩油門能動,打方向能拐,那就是一輛好車。
完全沒轍的我幹脆死馬當活馬醫吧,我咬著牙拉起手刹,同時使出吃奶得勁猛地往右打方向。絕大多數的手刹都隻有後刹,這輛車應該也不會太過特殊。
我坐在肌肉車的駕駛室,看著眼前的景物幾乎是橫著從我的右邊掠過到左邊,而副駕那邊的窗外,彎道之後的懸崖越來越近。我就這麽死死的抓著打到底的方向盤,心裏一遍一遍的祈禱著車身能夠迴正,而車身的後方,巨大的蜈蚣此時正像蛇發動攻擊前的預備工作一樣弓起了身體,似乎隨時準備為我衝下懸崖而送上一程。
也不知道是我的祈禱起到了作用,還是上天覺得讓我這麽痛快就死了太過無聊,肌肉車在我的控製下居然奇跡般的迴正了。隻是我們還不能高興的太早,畢竟前方不到50米的距離就是懸崖峭壁,摔下去絕對比被大蜈蚣吃掉也好不上多少。
趁著肌肉車迴正的這股慣性,我又放下了手刹,汽車又馬上以車頭朝右,車尾朝左的方式側滑撞向護欄,但這一次至少和彎道的方向統一了。
我馬上踩離合降擋,然後又猛地一腳地板油,方向往左打到死,車輛以輪胎動力和摩擦力為向心力,以彎道的圓心為中心,就在即將撞上金屬護欄的時候開始有控製的讓汽車往前側滑,如果非要用一個比較簡單直觀的方式來描述這種情況的話,或許就是漂移吧。
從理論上來說,漂移最好的布局應該是前置後驅大馬力,不過那是建立在高觀賞性和高出彎速度上來說的,隻要你願意,就算是後八輪的重卡也能飄。這輛肌肉車前置四驅,原車的穩定性和提速能力都非常優秀,根本不需要用漂移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出彎速度,但是我車上裝了厚重的金屬盔甲,稍微帶一點彎就能漂起來,似乎用不著什麽熟練的技巧。
經過幾秒鍾的漂移行駛,厚重的車尾裝甲不出意外的撞上了也很厚重的金屬護欄,這裏的護欄似乎是為了防止車輛速度過快衝下懸崖而設立的,所以在強度和剛度上相比其他的護欄要好得多,即便如此,厚實的裝甲依舊將護欄上那些鑽進地下的鉚釘都撬了出來,整個護欄居然被撞得脫離懸崖的固定,懸空在了懸崖之上。
我從駕駛室往外看去,整個車身的左後方似乎都懸空了,汽車以右前方翹起,左後方下陷的方式沿著懸崖的邊緣勉強掠過。
我的腳死死的踩著油門,整輛車就靠著左前輪和右後輪貼著地麵加速轉動提供向心力,但這兩個輪胎在此時也不負眾望,在金屬護欄的幫助下整輛車居然並沒有衝下懸崖,而是沿著邊緣的位置奇跡般地拐了過來。
此時如果我身後的大蜈蚣有表情的話,估計就和當年在秋名山下山路上眼睜睜的看著熊貓色的ae86高速超過自己之後用慣性漂移通過彎道的高橋啟介一樣。
這種情況夠我吹一輩子了,但我絕不打算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