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話的年輕將領叫鍾茂,乃鍾家子弟,雖說從輩分上來看,他比鍾天朗矮一輩,他是鍾文道三弟鍾文勤的孫子,但和鍾天朗一樣,被譽為鍾家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
將門傳承和文官集團有一點很相似,雙方在培養下一代接班人時,都需要吹捧,需要造勢。
但軍中的環境有著自己的特殊性,首先沒那個本事,你就很難扛得起大梁,麾下兵馬都不會服你。
雖說大幹自西南土司大規模叛亂被平定之後沒有再出現第二次那種規模的亂局,但也並非是歌舞昇平。
事實上,大幹固然富有,地大物博,但大幹的農民起義可以說是此起彼伏,外加西南土司和北羌部落時不時地也來那麽一下,仗,還是有的打的。
文官被吹出虛名之後,還能去清閑衙門掛掛職,若是家裏勢力運作得當,說不得還能去翰林院裏待個幾年鍍鍍金。
但隻聽說過泥胎官老爺可很少聽說過泥胎武將,但凡泥胎做的,估摸著早就戰死了。
當然了,鍾天朗作為鍾文道的兒子,自然會得到西軍上下最大的資源扶持,與之相比,鍾茂得到的扶持就要遜色太多了。
否則,也不可能會負責接這個率領尾後人馬北上的差事。
是個人都清楚,早早地上前線,才能早早地找到仗來打,才能揚名,才能更容易獲得功勳。
所以鍾天朗是跟在老鍾相公身邊一起頭一批北上的,且曾雪夜入燕,連挑多座軍寨,已打出了聲名大漲幹軍威風。
而他鍾茂,就得在後頭領八千西軍步卒順帶押運著器械以及路上被滁郡節度使強行加派的糧草一起慢悠悠地上路。
其實,在他麵前的這個年輕將領,也是和自己一樣的待遇,但對方明顯在未來的發上,會比自己更好。
且對方先前一手的布置,也著實讓鍾茂感到佩服。
這個年輕人,姓祖,叫祖東成。
其父,就是祖家軍的締造者,祖竹明,人稱祖大帥。
鍾茂清楚,此時的祖家軍,在幹國東南一帶的影響力可以說是極大,假以時日,說不得又是一個位於東南類似如今西軍的一座藩鎮!
放在以前,可能朝堂上的諸位相公是不會允許出現這種局麵的,官家肯定也不會同意,但如今燕人在北邊頻頻製造摩擦,局勢顯得無比緊張之下,文官再傻也不會在此時去打壓武將的權柄,當然了,該分化還是會分化,但不至於和當初對付刺麵相公一般,先高掛起來,再尋由頭動手。
要是祖家軍真能建藩,自己眼前的這位祖東成,必然是下一代的東南藩鎮領袖。
「鍾兄謬讚了,其實我本不想在先前動用床弩。」祖東成嘆了口氣說道。
鍾茂點點頭。
兩個年輕人,雖然出身背景不同,但自幼受父輩薰陶,且本就是資質上佳,所以在軍事上,自然有著屬於自己的理解。
鍾茂清楚,燕軍騎兵忽然的出現,本就已經使得麾下兵馬人心惶惶。再加上燕人掠陣拋射,更是給己方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若是不以手段克製一下,讓燕人放點兒血,可能麾下兵馬的士氣,就得陷入低落,甚至可能直接出現潰散的情況。
底牌這種東西,自然是得該藏著,越晚使用越好,隻是局麵如此,已然容不得猶豫了。
鍾茂率領的這八千西軍,作為運輸部隊,自然不算西軍裏的精銳。
另外這裏還有五千北河郡剛剛招募成軍的敢戰士,乃是從北河郡廂軍之中挑選出來的精壯,但大幹的廂軍歷來廢弛,人數雖然眾多,但往往起到的是在出現災亂時補入流民防止出現民變的作用。
軍隊是拿來維穩的,但在廂軍這邊,它的維穩作用更為徹底。
至於那近萬的上京禁軍,架勢脾氣倒是不小,但鍾茂清楚,花花架子居多罷了。
否則,前些日子各路大軍開拔時,也不會出現號稱八十萬禁軍的上京衛戍大營,差點連十萬兵馬都沒能湊出來的笑話。
不過,這些日子,官家連連發怒,禁軍將門被貶謫了好多個,終於使得禁軍上層人物開始慌亂了。
另外的,就是祖家軍這七千後軍,祖家軍第一批開赴北方的是五萬大軍,祖竹明親領,到了北方後,祖竹明又調自己兒子率後軍繼續北上,攜帶著不少軍械。
祖家軍一直有兩個傳統,一是重軍陣,二是重軍械。
各種連弩、砲車、戰車等等,在戰場上,往往能夠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幹國東南一帶海匪泛濫,甚至還有海邊岸上大族和海匪勾連成勢,曾一度糜爛東南局勢,祖家軍就是在那時應運而生,十年時間,逐步使得海波平定。
在鍾茂和祖東成身後,還站著一位銀甲年輕將領,此人名叫竇國明,竇家是開國武將勛貴,在禁軍之中影響力極大。
這次一萬禁軍北上,就是由他率領。
在竇國明身後兩側,左邊,站著一位長須漢子,年歲在三十左右,體格如猿,最擅那馬上功夫,姓韓,家排老五,人稱韓老五。
右側乃一國字臉將領,年歲上比在場的諸位衙內要大上一些,但比韓五要年輕,姓樂,名煥,最擅長槍功夫。
韓老五其實是西軍出身,不過早年間在西軍過得並不得誌,甚至一度被打壓得不得不離開西軍,入了北河郡的廂軍,可以說是從野戰部隊進了預備役的感覺。
將門傳承和文官集團有一點很相似,雙方在培養下一代接班人時,都需要吹捧,需要造勢。
但軍中的環境有著自己的特殊性,首先沒那個本事,你就很難扛得起大梁,麾下兵馬都不會服你。
雖說大幹自西南土司大規模叛亂被平定之後沒有再出現第二次那種規模的亂局,但也並非是歌舞昇平。
事實上,大幹固然富有,地大物博,但大幹的農民起義可以說是此起彼伏,外加西南土司和北羌部落時不時地也來那麽一下,仗,還是有的打的。
文官被吹出虛名之後,還能去清閑衙門掛掛職,若是家裏勢力運作得當,說不得還能去翰林院裏待個幾年鍍鍍金。
但隻聽說過泥胎官老爺可很少聽說過泥胎武將,但凡泥胎做的,估摸著早就戰死了。
當然了,鍾天朗作為鍾文道的兒子,自然會得到西軍上下最大的資源扶持,與之相比,鍾茂得到的扶持就要遜色太多了。
否則,也不可能會負責接這個率領尾後人馬北上的差事。
是個人都清楚,早早地上前線,才能早早地找到仗來打,才能揚名,才能更容易獲得功勳。
所以鍾天朗是跟在老鍾相公身邊一起頭一批北上的,且曾雪夜入燕,連挑多座軍寨,已打出了聲名大漲幹軍威風。
而他鍾茂,就得在後頭領八千西軍步卒順帶押運著器械以及路上被滁郡節度使強行加派的糧草一起慢悠悠地上路。
其實,在他麵前的這個年輕將領,也是和自己一樣的待遇,但對方明顯在未來的發上,會比自己更好。
且對方先前一手的布置,也著實讓鍾茂感到佩服。
這個年輕人,姓祖,叫祖東成。
其父,就是祖家軍的締造者,祖竹明,人稱祖大帥。
鍾茂清楚,此時的祖家軍,在幹國東南一帶的影響力可以說是極大,假以時日,說不得又是一個位於東南類似如今西軍的一座藩鎮!
放在以前,可能朝堂上的諸位相公是不會允許出現這種局麵的,官家肯定也不會同意,但如今燕人在北邊頻頻製造摩擦,局勢顯得無比緊張之下,文官再傻也不會在此時去打壓武將的權柄,當然了,該分化還是會分化,但不至於和當初對付刺麵相公一般,先高掛起來,再尋由頭動手。
要是祖家軍真能建藩,自己眼前的這位祖東成,必然是下一代的東南藩鎮領袖。
「鍾兄謬讚了,其實我本不想在先前動用床弩。」祖東成嘆了口氣說道。
鍾茂點點頭。
兩個年輕人,雖然出身背景不同,但自幼受父輩薰陶,且本就是資質上佳,所以在軍事上,自然有著屬於自己的理解。
鍾茂清楚,燕軍騎兵忽然的出現,本就已經使得麾下兵馬人心惶惶。再加上燕人掠陣拋射,更是給己方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若是不以手段克製一下,讓燕人放點兒血,可能麾下兵馬的士氣,就得陷入低落,甚至可能直接出現潰散的情況。
底牌這種東西,自然是得該藏著,越晚使用越好,隻是局麵如此,已然容不得猶豫了。
鍾茂率領的這八千西軍,作為運輸部隊,自然不算西軍裏的精銳。
另外這裏還有五千北河郡剛剛招募成軍的敢戰士,乃是從北河郡廂軍之中挑選出來的精壯,但大幹的廂軍歷來廢弛,人數雖然眾多,但往往起到的是在出現災亂時補入流民防止出現民變的作用。
軍隊是拿來維穩的,但在廂軍這邊,它的維穩作用更為徹底。
至於那近萬的上京禁軍,架勢脾氣倒是不小,但鍾茂清楚,花花架子居多罷了。
否則,前些日子各路大軍開拔時,也不會出現號稱八十萬禁軍的上京衛戍大營,差點連十萬兵馬都沒能湊出來的笑話。
不過,這些日子,官家連連發怒,禁軍將門被貶謫了好多個,終於使得禁軍上層人物開始慌亂了。
另外的,就是祖家軍這七千後軍,祖家軍第一批開赴北方的是五萬大軍,祖竹明親領,到了北方後,祖竹明又調自己兒子率後軍繼續北上,攜帶著不少軍械。
祖家軍一直有兩個傳統,一是重軍陣,二是重軍械。
各種連弩、砲車、戰車等等,在戰場上,往往能夠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幹國東南一帶海匪泛濫,甚至還有海邊岸上大族和海匪勾連成勢,曾一度糜爛東南局勢,祖家軍就是在那時應運而生,十年時間,逐步使得海波平定。
在鍾茂和祖東成身後,還站著一位銀甲年輕將領,此人名叫竇國明,竇家是開國武將勛貴,在禁軍之中影響力極大。
這次一萬禁軍北上,就是由他率領。
在竇國明身後兩側,左邊,站著一位長須漢子,年歲在三十左右,體格如猿,最擅那馬上功夫,姓韓,家排老五,人稱韓老五。
右側乃一國字臉將領,年歲上比在場的諸位衙內要大上一些,但比韓五要年輕,姓樂,名煥,最擅長槍功夫。
韓老五其實是西軍出身,不過早年間在西軍過得並不得誌,甚至一度被打壓得不得不離開西軍,入了北河郡的廂軍,可以說是從野戰部隊進了預備役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