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郭善嚇了一跳,忙說:“自打跟楊家娘子解了婚約後便找了一門親事,主要是怕人嘮叨。”


    “怕人嘮叨?”長孫皇後臉色更難看,聲音也更冷了:“你是想說,怕我嘮叨你?”


    郭善想要吐血,自己什麽時候有過這話啊?忙矢口否認:“臣絕沒有這樣的想法,臣說的是實話啊娘娘。”


    看郭善的樣子真的不像是說謊,但長孫皇後卻不可能信郭善。


    旁邊李婆婆看事情要糟,恐怕有意幫助郭善,所以為了不讓氣氛冷場,忙問郭善說:“是哪家的女子?你有憑證麽?”


    郭善好一陣無語。對啊,自己找的媳婦兒是哪家的女子?


    他不敢猶豫,隨口道:“那女子那女子娘娘也見過的。”


    長孫皇後眉頭一皺:“哦?我也見過?”


    郭善忙點頭,道:“不知道娘娘記得起否,一次在曲江上泛舟時我與杜荷起了爭執。那時正是中秋節,我與三個女子再江上泛舟”


    長孫皇後皺眉頭,似乎在迴憶。郭善提醒她說:“對了,和順公主當時也在。隻是那時在您的船上”


    長孫皇後恍惚迴憶起了,問話道:“那三個女子都是你的妻子?”


    郭善惡寒,他哪有那本事啊?


    忙搖頭,說道:“嗯,其中兩個不是。”


    這自然也是廢話了,可廢話必須得變成真話。


    其中兩個不是,那麽自然有一個是了。可許倩、寧姐兒、王蘇蘇究竟誰是呢?郭善仔細想了一下,寧姐兒年紀比自己大太多,肯定說她跟自己有婚約長孫皇後也不會信。許倩嘛是美婦一個,嫁過人了,更不可能跟自己有婚約。那麽對,就是王蘇蘇。


    其實,不用排除法郭善也會說是王蘇蘇,因為這廝對王蘇蘇一直存著點兒不正當的念想呢。


    “那姑娘姓王名蘇蘇,自小擅長琴棋書畫,詩書子集無一不通。臣早年進長安城無依無靠時多考她的接濟,她對臣極好,臣也極喜歡她。”


    長孫皇後笑了:“你懂得什麽叫喜歡?”


    如果自己不懂得什麽叫喜歡的話那麽就不會不娶李雪雁了。


    郭善不敢違拗長孫皇後,卻也當然不會隨便屈服,郭善道:“臣此次進宮就是想象娘娘稟報此事,以免娘娘不知道,恐怕會誤了大事。皇上已下旨讓和順公主下嫁與我,無奈我有了婚約,既然我有了妻子那就沒法兒再娶和順公主了。要不然,可得按大唐律令入獄了。”


    眼看長孫皇後臉色不善,而郭善還要滔滔不絕的說惹人生氣的話。李婆婆忙站了出來,跟郭善道:“小郭大人先迴去吧,莫要再惹娘娘生氣。”


    郭善還要張嘴,猛然李婆婆懷裏的新城公主‘哇’的一下哭了起來,許是被說話聲音給吵醒了。


    郭善嚇了一跳,就看長孫皇後綠了臉的指著自己喝道:“滾出去滾”


    也不知道她為什麽發這麽大的火,大抵是她認為好心替自己辦事兒而自己不領情所以她生氣了吧。也或許,她認為她讓自己的侄女嫁給自己已經夠給自己麵子了,然而自己卻不識好歹,所以她暴怒了吧?


    郭善不敢惹盛怒下的長孫皇後,他還是第一次看見長孫皇後發火呢,覺得長孫皇後發火比李世民更可怕。


    就這樣,郭善被趕了出來。


    計劃失敗,郭善又是鬱悶又是惶恐又是無語。得,嬰兒車和香水什麽都全都特麽白送了,枉費自己好不容易打造出來的東西連王蘇蘇她們都沒見過就送進宮裏來


    郭善鬱悶迴頭,打算出宮,碰巧撞上田橋。


    大蟲吃小蟲,小蟲吃蝦米。長孫皇後是大蟲,郭善惹不起。但田橋這個小蝦米郭善自然是惹得起的,很不痛快的衝著一臉嬉笑的田橋喝道:“傻樂什麽?有沒有辦事兒的樣子?”


    田橋也不知道自家‘叔叔’怎麽的吃了槍藥,不敢違拗,哭喪著臉求饒:“侄兒知錯了。”


    見田橋放了軟話,郭善反而不好繼續拿他當出氣筒使了,冷哼一聲說:“事情辦好了?”


    田橋笑嘻嘻道:“一會兒教坊就會把樂器送出宮去。”


    郭善皺眉,道:“為什麽不在出宮時順便帶出去?”


    田橋忙迴答:“皇上在教坊聽樂,我就沒敢在教坊打擾。”


    郭善一愣,李世民在教坊?


    郭善雙眼一亮,擺手對田橋道:“我正好找皇上有事兒,你先退下吧。”說完,不等田橋說話郭善就屁顛兒屁顛兒的跑開了。


    a計劃失敗,郭善還有b計劃可以行使。反正無論如何兩個計劃都得試試看能不能成功,隻是郭善也覺得恐怕b計劃不怎麽行得通的。


    但再怎麽說也不能稀裏糊塗的就娶了李雪雁吧?以後娶這麽個公主在家裏呆著,然後一輩子守著她沒有享受到愛情的婚姻是不完整的,更何況郭善可不敢娶公主,娶公主迴家就跟找了個看管自己的娘迴家一樣,是要不得的。


    李世民果如田橋所說一樣在教坊聽樂。這禽獸坐在庭院裏讓人給他扇扇子,下麵有女樂翩翩起舞,又有鼓吹手吹奏輕靈的音樂。他自個兒呢?打著盹兒享受著。


    郭善倒不敢打擾他,隻是上前找到指揮跳舞的王博士說明自己找皇上有事兒,請她一會兒通稟。


    足足等一首曲子吹奏完,李世民睜開眼時王博士才上前輕聲說:“皇上,協律郎大人過來了。”


    李世民一愣,‘嗬’的樂了一聲道:“那小子來了?在哪兒?”


    在李世民左顧右盼時郭善忙上前參見道:“臣郭善見過皇上。”


    李世民嗯了一聲,喜滋滋問道:“朕將和順公主下嫁給你,你不在家好好呆著怎得跑這裏來了?”


    郭善忙道:“臣知道公主降世故而備了些小物什獻給了公主臣又知道大軍出發攻打吐穀渾,所以又準備了一件物什想要獻給朝廷。”


    李世民眼睛一眯,收了笑容問道:“什麽東西?”


    郭善從袖子裏拿出一個鐵筒奉上,道:“千裏眼。”


    這廝的袖子裏不知道繡了多少荷包,啥東西似乎都往裏麵塞。


    李世民一把接過郭善遞上來的鐵筒,好奇說:“什麽千裏眼?”


    翻了翻看了看,也沒覺得手裏這物什有什麽殺傷力。


    郭善忙跟他解釋道:“皇上,您旋開蓋子把筒子拉長再看看遠處。”


    李世民依言,翻看了一下鐵筒,才發現上麵有蓋子。當旋開時發現裏麵有玻璃般的物什。拉扯了一下,又發現鐵筒加長了一小段,依郭善所說,他舉起鐵筒對著眼睛往遠處望。旋即大驚坐立而起,看著笑嘻嘻的郭善。


    聽郭善跟他解釋道:“這‘千裏眼’雖不至於誇張到能憑它看見千裏之外,但確實可以借它看見數裏甚至數十裏外的風吹草動。有它在,偵察敵情便會方便許多。”


    其實就是特麽望遠鏡,扯了個‘千裏眼’的名字還挺能嚇唬人。


    如果有電話有技術的話,郭善指不定搞個‘順風耳’給李世民呢。


    拿著‘千裏眼’李世民沉吟了起來,過了良久,他一拍扶手高興道:“好,好”


    一連說了兩聲好,然後看著郭善道:“這東西怎麽做出來的?要花多少錢?”


    郭善立刻道:“這東西不貴,但想要製作卻頗為麻煩。皇上如果願意,臣會讓人立刻多打造一些。”


    李世民道:“你聽朕旨意,去將作監找將作監的人多造這‘千裏眼’,朕要讓朕的軍士們拿它來震懾敵人。”


    見李世民臉色不錯,郭善忙稱‘是’。忽然他臉色一變,一臉高興化作一臉悲傷,噗通跪地道:“皇上,救臣一命啊。”


    這廝一見李世民十分喜歡他的禮物,於是借機說事兒。有別於a計劃的b計劃,就這麽朝著李世民炸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三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如並收藏唐朝三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