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按理說郭善吵架的次數不少,闖禍的次數也不少。但那說啥都是上不了台麵的,別看他在朝堂上聲嘶力竭,但很明顯沒說上多少深刻的哲理出來。跟那些經常玩兒文章的人比,郭善百句話裏也少蹦出一個‘之乎者也’出來,人家確是十句話裏幾乎七句是‘子曰’‘聖人雲’‘古人有雲’打頭。


    李世民很煩躁的重重的拍了拍桌子,實在忍受不下去這種混亂的局麵了。當然,或許是他看見形勢一邊倒的都不想‘開戰’,所以就讓康公公宣布退朝。


    明眼的人都知道陛下恐怕是想開戰的,甚至有的人隱約覺得郭善跳出來‘鼓動開戰’就是陛下的意思。這是拿郭善來試一試大臣們心頭的想法呢,但一看見幾乎所有的朝臣都反對開戰,所以才不滿的讓退朝。


    郭善政治覺悟低,還看不出這些高深層次的政治鬥爭,也沒意識到那許多。說到底,協律郎出身的他在太常寺的事兒上大大小小的還算精通,但談到國家大事方麵的事兒,他郭善還是個欠缺經驗的人,談到政治鬥爭方麵的事兒,還沒跟人家鬥爭過的郭善也是完全沒有鬥爭經驗的。


    朔朝會下來,各自都散了。估摸著對於吐穀渾的事兒還得第二天常朝上議論,不過那都不關郭善這一類不能參加常朝的人的事兒了。其實誰都明白,真正要拿主意,還是得那幾個有能量的一撥人。皇上在乎的是那些有能量的人的意見,像其他那些小官吏的意見,皇上不在乎也在乎不過來。


    翌日,郭善早早的到了太常寺。


    因為是初二,往後的朝議幾乎沒他什麽事兒了。一般品級小的和不再重要部門任職的官兒隻有每月的朔日和望日,每年幾個大朝會需要去上朝覲見皇上外平時是沒有機會去參加朝會的。郭善年紀輕,官職低,距離權力中心遠,遠遠還不夠格去參加朝議。


    國家大事兒他做不了主也沒機會做主,而需要做的無非是把太常寺上麵交代的事兒都給處理清楚。有趣的一點是去年年底時李世民讓郭善建立的一個太常寺下轄的小部門漸漸有了起色,且人氣漸望,竟有獨成一司的征兆。


    這個小部門的名字叫做‘梨園’,而事實上曆史上的梨園生成卻是在唐玄宗時,遠遠後於李世民執政時期。郭善不知道他這麽早搞了這麽個梨園出來會不會影響到曆史,也不知道自己這個‘梨園’跟曆史上的那個‘梨園’會不會產生衝突或者直接聯係在一起。


    但不得不承認,郭善管不了那麽多也想不了那麽多。李隆基想要稱帝還早著呢,隔著李治登基武則天登基才輪到李隆基。不管自己的梨園跟曆史上的那個是否有衝突,那也礙不著他郭善啥事兒了,等他李隆基登基時自己都八十二歲左右了,指不定活不到那麽久呢?


    沒想那麽多,也沒法兒想那麽多,畢竟這梨園不是他郭善要建設的,是李世民心血來潮讓郭善再太常寺裏瞎鼓搗的。


    到了太常寺,找到了自己的小場地,郭善就開始檢查自己手下們是否辦事兒妥帖了。


    雖說現在這個‘梨園’規模不大,體製不正規,而且隻有自己一個人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但分量不足不代表人數不多,相較於以前在太常寺的協律郎任上稀裏糊塗的辦公而言,郭善現在名下梨園管著兩百來號人,已經讓郭善自信心膨脹。


    坐在樹下,不用他吩咐就有人上來沏茶。那女樂工在太常寺摸爬滾打這麽多年了,是個眼力勁兒十足的人,一看小郭大人眉頭一皺,就忙不倒茶了。再看小郭大人小眼睛瞥向旁邊的果盤兒,這名女樂心裏一動,不動聲色的拎起果盤兒上的草莓恭恭敬敬的往郭善嘴裏塞。


    郭善一張嘴,咬破紅嫩的果肉,汁水從嘴裏都要溢了出來,女樂很有眼力價的忙從胸口處掏出手絹兒給郭善嘴角的汁液擦幹。


    郭善很愜意的‘嗯’了一聲,眉頭微皺,怎麽一帕子的奶汁味兒?掃了掃那女樂可觀的胸脯,郭善恍然大悟。


    他似乎忘記了曾經自己是如何痛罵地主的腐敗,痛罵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反封建反迷信的了。因為這廝幾個月下來,享受到了真正權力的味道,才知道為啥那麽多人喜歡爭權。梨園建立了快四個月了,已經讓郭善從頭到腳都腐蝕了,這廝徹頭徹尾的墮落了。


    “王助教,這兩天訓練的怎麽樣了?”郭善問。


    那女樂立刻把眼睛眯成了縫兒,笑嘻嘻的道:“都勤勉的很,大人要不要檢查檢查?”


    郭善‘嗯’了一聲,道:“行,讓他們隨便來一曲吧。”


    女樂笑眯眯的點了點頭,然後才緩慢的後退轉身。不麵對郭善時,就對著下麵的眾男女一板臉,沉聲說:“大人要考校你們的曲樂,瞧瞧你們是否技藝都精進了。都打起精神來,拿出你們最好的一麵給大人看,別讓大人失望。”


    下麵的人都應了聲‘是’,女樂轉過身笑著問郭善:“大人,您瞧?您隨便點個曲目?”


    按理說郭善先前說隨便來一首那就隨便來一首就成了,但王助教卻不這麽做。


    摸爬滾打這麽多年,心眼兒多著呢。先前問第一遍是請示,再問第二遍才顯示的出自己對郭大人的尊重,這樣大人才會心裏舒坦,大人心裏舒坦了自己想要當上博士就不是夢想了。雖說下署裏的博士不是朝廷裏正兒八經的官兒,但卻是地位身份的象征,而且太常寺下太樂署和鼓吹署裏好多九品的官兒都是從博士裏升上去的呢。


    王助教原本連助教都不算呢,她是撞大運在李世民突然建立梨園需要填充樂人時被選進來的。就因為梨園根基薄,她技藝比起其他人精湛許多,所以才得到了郭善的賞識破格提拔成了助教。要是按照正規程序走,她年紀才不到三十歲,又沒有什麽關係,想要當上助教也得熬上幾年才能爭取。


    都說考進士難,太常寺樂人們想要晉升其實比那更難。王助教剛當上助教,嚐到了權力的味道了,怎麽著也要爭取當上博士。當博士,還不是郭善一句話的事兒?要知道協律郎管的就是樂人的考核。


    郭善,王助教一番心思沒白費。郭善果然愣了愣,想了一會兒就道:“就來春鶯囀吧。”


    之所以要點‘春鶯囀’,不是這曲目比其他的好看。相反,在太常寺呆了半年多了,各種舞蹈看過不知道多少遍,早厭了。郭善無非是想起自己剛入宮剛入仕時第一次給達官貴人們獻舞就是‘春鶯囀’,那時候是人家坐在上麵看他在下麵羞恥的跳。現在他好不容易坐在上麵了,就尋思著讓下麵的人跳了。


    王助教笑著應了,轉過身衝著下麵的人道:“春鶯囀。”


    梨園的一切設計的還不夠正規,因為是獨立出來的官署,雖然名義上歸太常寺管轄但實則已經跟太常寺沒有多大幹係了。所以,無論跳舞的,鼓吹的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人,全部夾雜在了一起。不像太常寺那麽分工什麽鼓吹署,太樂署。


    王助教一聲喊,下麵唿啦啦一群人開始彈奏,有人上場跳舞。


    郭善躺在椅子上,皺了皺眉。細心的王助教才發現原來是太陽移動時光照發生了變化,正好強光刺激著郭善的眼球了。


    身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下屬,身為一個有上進心的下屬是不需要領導吩咐就要給領導排憂解難的。她立刻從旁邊拿過扇子,舉起來給郭善遮陽。


    郭善嘴上不說什麽,還是舒服的‘嗯’的一聲。


    但說到底,郭善還沒腐敗到那種境地呢,道:“不用給我擋太陽。”


    王助教笑著不吭聲。


    郭善道:“你也休息一會兒成不?”


    王助教這才收了手。


    這次跟先前那次境況不同,但還是一樣的。


    郭善第一次拒絕,她之所以不收手是考慮到郭善可能是謙虛一下。但第二次郭善發話了那就代表了郭善是真不要她擋太陽。如果那個時候還不收了扇子,那就是不尊重郭大人了。


    收了扇子,王助教甜甜的笑著道:“大人,您瞧著可還成?”


    春鶯囀也表演到了尾聲,郭善點了點頭。


    到底在太常寺呆的時間不少了,功課也做過不少。春鶯囀他早就耳熟能詳,多少還是能評點幾句。但自知自個兒底蘊的郭善也沒把話說太多,怕說出了什麽不該說的話惹人笑話。


    當領導的嘛,少說話才能表現得出自己的威嚴,才不容易出錯。


    舒舒服服的在太常寺呆了一天,直到散值時間到了郭善才晃晃悠悠出了皇宮。


    迴了府上,小悠立刻給備上了飯菜,道:“老爺,您快吃飯吧,您上值辛苦了。”


    郭善確實上值很‘辛苦’,看了看桌子上的飯郭善摸了摸圓滾滾的肚子。暗罵自己在太常寺裏隻顧著聽曲兒和吃東西了,現在飯也吃不下。


    搖頭,郭善道:“不餓。”


    小悠忙拿出草莓,說:“這是時下剛摘的水果,您瞧?”


    郭善擺了擺手,他在太常寺的草莓也吃的不少。


    打了個飽嗝,郭善暗想‘自己現在,是不是太腐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三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如並收藏唐朝三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