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詩是唐時大詩人劉禹錫被貶南方時所作;是極少摒棄傷春悲秋之調的詩詞之一,原本我並不十分喜歡,但今天才見到秋天帶給人的歡喜。胡管家,你看,春種粟一粒,農夫農婦盼的不就是今天?每到豐收,家家戶戶也都能過上一個好年。”郭善一邊說著話,一邊提著袍擺走在田埂之上。
胡老漢緊緊跟在郭善身後,笑著道:“少爺說的是,今年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不光是咱們家,其他莊戶上的收成長勢也非常好。依老奴來看,今年咱們莊戶上的收成會多出去年的一倍。等到十月,咱們那空虛的府庫又會充盈起來,甚至比前兩年的積蓄加起來還要多。這莊戶們收成好了,咱們的收成也會很好。”
郭善一笑,站住身子迴望他道:“沒錯,莊戶們好了咱們這些收租的才會更好過。誰都知道《漢書·酈食其傳》裏就說過一句大家都常聽過的話,叫做‘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這個王不單指的是皇上,而那些依靠百姓莊客過活的雇主亦是。如果沒有百姓的擁護,失去天下根本的皇上就會淪為亡國之君。如果沒有佃農們的租子,失去勞動力的地主就之能任由田園荒蕪。所以王上想要不亡國,地主不想失去勞動力,就必須讓臣民擁護他。可如何才能讓子民順服?那自然是不能讓他們挨餓。這是一個上位者行事的最基本準則,然而古往今來卻沒有誰去真正實施。”
他說著話,走著路,人已漸漸有些氣喘。
到底是過了很長一段養尊處優的日子,公子病終究顯露了出來。
一旁的丫鬟小悠慌忙上前攙住郭善,他看了一眼隻比他高了不過半個頭的小悠一眼,男子漢的尊嚴一起,微窘的輕輕推開了小悠的攙扶繼續上路:“我嚐聽人說‘一個人富不算是富,一個家族的人都富,那才是富。’,所以我絕不吝惜讓身邊的人都過上好日子。”
爬到草堂書院,郭善已經氣喘如牛了。
顧不上矜持,他勾著身喘著氣往迴看。一望無際的稻田,遙遙可見長安城和來時行過的灞橋:“到底是墮落了,這區區一段路竟然也差點征服不下。”
等氣喘勻了,翻眼望向胡老漢道:“現在是下課時間嗎?”
望著莊園上‘草堂書院’的匾額,胡老漢迴到:“現在正是晌午,想來書院的學子們都迴去吃飯了。學院還有門房,要不讓老奴去問問?”
“去問問。”郭善看著書院緊閉的大門。
“讓婢子去問吧。”丫鬟小悠慌忙站出,將郭善點頭後才盈盈婷婷的去了。
看著女孩兒往草堂書院而去的背影郭善有些出神,不知在想些什麽。胡老漢說:“少爺這是想小姐了?”
郭善點了點頭,歎了口氣:“也不知道小綰在她表哥家過的怎麽樣。”
胡老漢怔怔落淚道:“少爺,您別有心了,小心傷了自個兒的身子。小姐她心性良善,肯定有天老爺佑護著她的。”
“少爺,門房說學生們是被許師帶出去的,咱們來遲了一步。”這邊胡老漢剛落淚,那邊小悠就走了迴來。
“許倩?那蘇蘇姑娘和寧姐兒呢?”郭善疑惑道。
“門房說了,王姑娘和寧姑娘今早就去了琴行,許要晚上才能迴來。少爺,您看?”她望向郭善。
“咱們是來瞧學生的,問問門房,學生們都被許娘子帶去了哪兒,咱們去瞧瞧。”郭善道。
“少爺,您瞧那兒。”胡老漢瞪著眼,根本不在意自己臉上沒擦幹的髒兮兮黏糊糊的涕淚,而是瞪著眼抬手指著遠處田園向裏灞橋不遠處的灞河岸邊。那兒一群孩子在田園打滾,隱約能聽到風裏飄來幾個孩子的叫喊聲。
“許姐姐也在那兒,少爺,就是她們了。”小悠喜笑道。
郭善臉一黑,腿肚子都有些打顫了;早知道這幫學生就在灞橋那邊,自己還會犯賤走這麽長的路爬這麽陡的坡麽?
“走,去瞧瞧。”咬牙,郭善當先往下走,身子一晃被胡老漢一把攙扶住了。
三個人這就往小徑下走,胡老漢和小悠一人一邊兒攙著郭善,給他省力呢。一段路走下來,郭善臉都丟盡了,發誓要把丟還給徐老頭的武藝重新拾起來。
“這許倩也真是的,少爺讓她來教書她卻帶著孩子到這邊來玩兒了。”胡老漢知道自家少爺平素也就好那麽點麵子,看見郭善一路走下來臉色由紅轉黑,這才把責任一下子推在許倩身上給郭善留臉呢。
郭善的臉用得著他胡老漢來留嗎?他有著自知之明呢。聽了胡老漢的話臉更黑了,憤憤道:“是我教她帶學生出來學畫畫的,胡管家是不是覺得我教的方法不對?”
胡老漢臉一下變了,委屈道:“老奴哪兒敢說少爺的不是?誒喲,少爺,等等我。”急忙追向拂袖而去的郭善。
郭善剛臨近灞河,就有眼尖的幾個年長的孩子一眼認出了這位衣著不俗的郭少爺。
三個頗懂事的少年怯怯的望了一眼郭善,忙叫了一聲郭少爺。其中一個比較機靈的,一看見郭善轉身就跑了。
郭善有些納悶兒,這孩子跑什麽跑?
抬眼一掃,正好小悠湊上來抬起手指著那逃跑少年所去的方向,跟他說:“少爺,您瞧,許姐姐在那兒。”
小悠早前跟著唐綰,是唐綰的貼身丫鬟。機敏不必說,也頗為忠誠。一來因為唐綰的緣故,二來她也確實不同於不識字的婢子,所以哪怕唐綰走後她依然在郭家屬於特殊的。她跟胡老漢都知道陋室是郭善開的,自然也知道許倩跟郭善是主從關係。
果然看她抬手所指處,許倩正坐在灞河邊兒上跟學生說話。她今兒穿的不像在陋室那樣豔麗,隻是一身簡單的常服,頭上沒有那許多繁重的頭飾,此女雖然著裝簡單了些,但憑她那誘人的身段郭善一眼就能認出她來。
“走,去瞧瞧。”郭善跟小悠說話,卻沒管胡老漢。
沒等郭善上去搭話,先前轉身就跑的少年已經把郭善的到來‘匯報’給了許倩。許倩扭頭望向郭善,忙起迎了上來。聽她講課的幾個學生也相繼站了起來望向郭善這邊。
“奴家見過郭公子。”她上前微蹲行禮,然後露出一口皓齒笑著道:“公子怎麽來了這兒?”
郭善雙手交叉還了個禮,迴笑著說:“學院開設了好久,除早先外我已經很久沒來這兒看了,今天一有空就撇下了酒樓的事走了過來。許娘子這是在教學畫畫?”
許倩點頭,忙側身請郭善去河邊坐。
郭善也不推辭,跟她步伐就去了先前她呆著的地方。
學生們不懂規矩,不知道院主來了該讓座。許倩很有自知之明,在沒有外人的情況下把位置讓了出來。
郭善一屁股坐在她先前坐過的還稍有些溫熱的皮質墊子上後抬起頭才問:“你怎麽不坐?”臉一黑,看那一幫學生沒有一個人肯貢獻墊子的。
“奴家就不坐了。”許倩笑了笑,道。
雖說兩人是主仆關係,但郭善還真不好意思翹著二郎腿霸占人家的座位呢。本身,地主、奴隸主這倆詞兒在後世就屬於貶義的了。
“老奴這就去取墊子。”胡老漢這管家不是白當的,立刻轉身就走。郭善道:“不用了”
郭善也還真有些不忍心讓這老頭跑那麽遠的路。但胡老漢沒聽到郭善的話,已經興衝衝的跑開了。
“隻是欠個屁股的事兒,哪裏用得著再跑上一裏地的路?這墊子你坐罷,本少爺就坐在地上就成。”郭善起身,把墊子拿起遞向許倩。
許倩忙道:“公子富貴人家出身,怎麽好坐在這髒亂的地上?”
郭善不以為意,已經不由分說的把手撤了迴去幹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那邊許倩的婢子很明眼的上茶,郭善也不管大唐的茶如何難喝了。舉杯就灌了一口,潮紅著臉道:“不瞞你說,先前不知道你們在這兒。我跟胡管家還有小悠白去了一趟書院才又來的這兒,這一去一來可累死我了,現在就想好好坐坐。”
許倩笑了笑,親自給郭善空出的茶杯倒滿,笑著道:“公子這是來找蘇蘇妹妹的吧?”
“主要是來瞧瞧陋室的學生的”望了望四周,田野上一幫孩子沒了許倩的管教後都跑開胡鬧玩耍去了,郭善問許倩道:“你對現在的陋室怎麽看?”
許倩苦笑了一下:“不瞞公子,奴家既沒聽說過哪個女子做過塾師,自己也有教學的經驗。學院的狀況如何,奴家也不太清楚。”
“這話說得也是我也知道你們現在的教學想來十分乏力。這大部分書院的學生都沒有入學的經驗。而且他們年齡不一,年長的有些癡鈍,年少的又調皮貪玩兒。或者可以說,他們來這兒本就是來玩兒的。”
許倩沒有說話,郭善眯了眯眼又衝她說:“不過,這種局麵總會打破的,萬事開頭難嘛;”他把許倩給他倒滿的茶喝完後許倩又笑著續給他倒了一杯,不過已經解渴的郭善是不打算再喝唐朝的茶的了。
“我也想來這書不太好教,孩子們畢竟喜歡玩兒更勝於喜歡學。但咱們總得把喜歡學的先教會了,如果大家都學的乏了,咱們可以帶著大家一起玩兒。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兒,不是一時的事兒。咱們不是為了讓學子們應舉才教學,咱們隻是為了使他們增長智慧才施的教。至於想要應舉的學子,不用咱們督促他們也總會努力學習的。”郭善笑著說了一句,跟著許倩聊了起來。
就著清爽的和風,在河邊喝茶,到是覺得陽光更加明媚可人了。
兩人說了一陣的話,郭善又問及了一些學堂的事以及陋室的事後便不想打攪許倩教學。便瞧著她召集學子一起畫畫,可那些丁點兒大的孩子哪兒那麽喜歡畫畫啊?剛開始還拿著木板對著紙上畫了一輪太陽,後麵就隻是拿著筆在紙上塗鴉了。
郭善加入了教學的大潮,跟著那些年紀似乎跟他同等卻又似乎比他還小的小屁孩兒們說了幾句,然後親自提著毛筆畫了一隻烏龜。這是他唯一幾個少有的能夠讓人認出所畫之物的畫了,不至於讓他丟很大的麵子。但畫出那隻難看的烏龜後在小悠的竊笑下郭善直接丟下筆發誓不再畫畫,眼看學子們沒了學習的性質,郭善幹脆鼓著拍子讓大家夥兒唱歌。
按照學院的安排,音樂老師和舞蹈老師是由寧姐兒一肩承擔的。但郭善早就跟寧姐兒說清楚了,教啥也不能教青樓裏那些不健康的曲目。
如果你要是開個學院教人孩子唱十八摸,那第二天人家孩子家長不找你麻煩才怪。
當郭善問‘你們老師教過你們什麽歌,你們又會唱什麽歌呀?’
數十張小嘴齊齊吼出了‘臥龍吟’三個字。
人是群居動物,當有一兩個孩子和歌後其他的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跟著哼起來。尤其是唱歌這種本身不費腦不費事兒的事兒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種樂趣。
於是,第一個類似於大合唱的歌聲演奏就在灞河,在這灞河田園間繚繞。
數十個稚子,數十個人的聲音。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詩是唐時大詩人劉禹錫被貶南方時所作;是極少摒棄傷春悲秋之調的詩詞之一,原本我並不十分喜歡,但今天才見到秋天帶給人的歡喜。胡管家,你看,春種粟一粒,農夫農婦盼的不就是今天?每到豐收,家家戶戶也都能過上一個好年。”郭善一邊說著話,一邊提著袍擺走在田埂之上。
胡老漢緊緊跟在郭善身後,笑著道:“少爺說的是,今年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不光是咱們家,其他莊戶上的收成長勢也非常好。依老奴來看,今年咱們莊戶上的收成會多出去年的一倍。等到十月,咱們那空虛的府庫又會充盈起來,甚至比前兩年的積蓄加起來還要多。這莊戶們收成好了,咱們的收成也會很好。”
郭善一笑,站住身子迴望他道:“沒錯,莊戶們好了咱們這些收租的才會更好過。誰都知道《漢書·酈食其傳》裏就說過一句大家都常聽過的話,叫做‘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這個王不單指的是皇上,而那些依靠百姓莊客過活的雇主亦是。如果沒有百姓的擁護,失去天下根本的皇上就會淪為亡國之君。如果沒有佃農們的租子,失去勞動力的地主就之能任由田園荒蕪。所以王上想要不亡國,地主不想失去勞動力,就必須讓臣民擁護他。可如何才能讓子民順服?那自然是不能讓他們挨餓。這是一個上位者行事的最基本準則,然而古往今來卻沒有誰去真正實施。”
他說著話,走著路,人已漸漸有些氣喘。
到底是過了很長一段養尊處優的日子,公子病終究顯露了出來。
一旁的丫鬟小悠慌忙上前攙住郭善,他看了一眼隻比他高了不過半個頭的小悠一眼,男子漢的尊嚴一起,微窘的輕輕推開了小悠的攙扶繼續上路:“我嚐聽人說‘一個人富不算是富,一個家族的人都富,那才是富。’,所以我絕不吝惜讓身邊的人都過上好日子。”
爬到草堂書院,郭善已經氣喘如牛了。
顧不上矜持,他勾著身喘著氣往迴看。一望無際的稻田,遙遙可見長安城和來時行過的灞橋:“到底是墮落了,這區區一段路竟然也差點征服不下。”
等氣喘勻了,翻眼望向胡老漢道:“現在是下課時間嗎?”
望著莊園上‘草堂書院’的匾額,胡老漢迴到:“現在正是晌午,想來書院的學子們都迴去吃飯了。學院還有門房,要不讓老奴去問問?”
“去問問。”郭善看著書院緊閉的大門。
“讓婢子去問吧。”丫鬟小悠慌忙站出,將郭善點頭後才盈盈婷婷的去了。
看著女孩兒往草堂書院而去的背影郭善有些出神,不知在想些什麽。胡老漢說:“少爺這是想小姐了?”
郭善點了點頭,歎了口氣:“也不知道小綰在她表哥家過的怎麽樣。”
胡老漢怔怔落淚道:“少爺,您別有心了,小心傷了自個兒的身子。小姐她心性良善,肯定有天老爺佑護著她的。”
“少爺,門房說學生們是被許師帶出去的,咱們來遲了一步。”這邊胡老漢剛落淚,那邊小悠就走了迴來。
“許倩?那蘇蘇姑娘和寧姐兒呢?”郭善疑惑道。
“門房說了,王姑娘和寧姑娘今早就去了琴行,許要晚上才能迴來。少爺,您看?”她望向郭善。
“咱們是來瞧學生的,問問門房,學生們都被許娘子帶去了哪兒,咱們去瞧瞧。”郭善道。
“少爺,您瞧那兒。”胡老漢瞪著眼,根本不在意自己臉上沒擦幹的髒兮兮黏糊糊的涕淚,而是瞪著眼抬手指著遠處田園向裏灞橋不遠處的灞河岸邊。那兒一群孩子在田園打滾,隱約能聽到風裏飄來幾個孩子的叫喊聲。
“許姐姐也在那兒,少爺,就是她們了。”小悠喜笑道。
郭善臉一黑,腿肚子都有些打顫了;早知道這幫學生就在灞橋那邊,自己還會犯賤走這麽長的路爬這麽陡的坡麽?
“走,去瞧瞧。”咬牙,郭善當先往下走,身子一晃被胡老漢一把攙扶住了。
三個人這就往小徑下走,胡老漢和小悠一人一邊兒攙著郭善,給他省力呢。一段路走下來,郭善臉都丟盡了,發誓要把丟還給徐老頭的武藝重新拾起來。
“這許倩也真是的,少爺讓她來教書她卻帶著孩子到這邊來玩兒了。”胡老漢知道自家少爺平素也就好那麽點麵子,看見郭善一路走下來臉色由紅轉黑,這才把責任一下子推在許倩身上給郭善留臉呢。
郭善的臉用得著他胡老漢來留嗎?他有著自知之明呢。聽了胡老漢的話臉更黑了,憤憤道:“是我教她帶學生出來學畫畫的,胡管家是不是覺得我教的方法不對?”
胡老漢臉一下變了,委屈道:“老奴哪兒敢說少爺的不是?誒喲,少爺,等等我。”急忙追向拂袖而去的郭善。
郭善剛臨近灞河,就有眼尖的幾個年長的孩子一眼認出了這位衣著不俗的郭少爺。
三個頗懂事的少年怯怯的望了一眼郭善,忙叫了一聲郭少爺。其中一個比較機靈的,一看見郭善轉身就跑了。
郭善有些納悶兒,這孩子跑什麽跑?
抬眼一掃,正好小悠湊上來抬起手指著那逃跑少年所去的方向,跟他說:“少爺,您瞧,許姐姐在那兒。”
小悠早前跟著唐綰,是唐綰的貼身丫鬟。機敏不必說,也頗為忠誠。一來因為唐綰的緣故,二來她也確實不同於不識字的婢子,所以哪怕唐綰走後她依然在郭家屬於特殊的。她跟胡老漢都知道陋室是郭善開的,自然也知道許倩跟郭善是主從關係。
果然看她抬手所指處,許倩正坐在灞河邊兒上跟學生說話。她今兒穿的不像在陋室那樣豔麗,隻是一身簡單的常服,頭上沒有那許多繁重的頭飾,此女雖然著裝簡單了些,但憑她那誘人的身段郭善一眼就能認出她來。
“走,去瞧瞧。”郭善跟小悠說話,卻沒管胡老漢。
沒等郭善上去搭話,先前轉身就跑的少年已經把郭善的到來‘匯報’給了許倩。許倩扭頭望向郭善,忙起迎了上來。聽她講課的幾個學生也相繼站了起來望向郭善這邊。
“奴家見過郭公子。”她上前微蹲行禮,然後露出一口皓齒笑著道:“公子怎麽來了這兒?”
郭善雙手交叉還了個禮,迴笑著說:“學院開設了好久,除早先外我已經很久沒來這兒看了,今天一有空就撇下了酒樓的事走了過來。許娘子這是在教學畫畫?”
許倩點頭,忙側身請郭善去河邊坐。
郭善也不推辭,跟她步伐就去了先前她呆著的地方。
學生們不懂規矩,不知道院主來了該讓座。許倩很有自知之明,在沒有外人的情況下把位置讓了出來。
郭善一屁股坐在她先前坐過的還稍有些溫熱的皮質墊子上後抬起頭才問:“你怎麽不坐?”臉一黑,看那一幫學生沒有一個人肯貢獻墊子的。
“奴家就不坐了。”許倩笑了笑,道。
雖說兩人是主仆關係,但郭善還真不好意思翹著二郎腿霸占人家的座位呢。本身,地主、奴隸主這倆詞兒在後世就屬於貶義的了。
“老奴這就去取墊子。”胡老漢這管家不是白當的,立刻轉身就走。郭善道:“不用了”
郭善也還真有些不忍心讓這老頭跑那麽遠的路。但胡老漢沒聽到郭善的話,已經興衝衝的跑開了。
“隻是欠個屁股的事兒,哪裏用得著再跑上一裏地的路?這墊子你坐罷,本少爺就坐在地上就成。”郭善起身,把墊子拿起遞向許倩。
許倩忙道:“公子富貴人家出身,怎麽好坐在這髒亂的地上?”
郭善不以為意,已經不由分說的把手撤了迴去幹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那邊許倩的婢子很明眼的上茶,郭善也不管大唐的茶如何難喝了。舉杯就灌了一口,潮紅著臉道:“不瞞你說,先前不知道你們在這兒。我跟胡管家還有小悠白去了一趟書院才又來的這兒,這一去一來可累死我了,現在就想好好坐坐。”
許倩笑了笑,親自給郭善空出的茶杯倒滿,笑著道:“公子這是來找蘇蘇妹妹的吧?”
“主要是來瞧瞧陋室的學生的”望了望四周,田野上一幫孩子沒了許倩的管教後都跑開胡鬧玩耍去了,郭善問許倩道:“你對現在的陋室怎麽看?”
許倩苦笑了一下:“不瞞公子,奴家既沒聽說過哪個女子做過塾師,自己也有教學的經驗。學院的狀況如何,奴家也不太清楚。”
“這話說得也是我也知道你們現在的教學想來十分乏力。這大部分書院的學生都沒有入學的經驗。而且他們年齡不一,年長的有些癡鈍,年少的又調皮貪玩兒。或者可以說,他們來這兒本就是來玩兒的。”
許倩沒有說話,郭善眯了眯眼又衝她說:“不過,這種局麵總會打破的,萬事開頭難嘛;”他把許倩給他倒滿的茶喝完後許倩又笑著續給他倒了一杯,不過已經解渴的郭善是不打算再喝唐朝的茶的了。
“我也想來這書不太好教,孩子們畢竟喜歡玩兒更勝於喜歡學。但咱們總得把喜歡學的先教會了,如果大家都學的乏了,咱們可以帶著大家一起玩兒。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兒,不是一時的事兒。咱們不是為了讓學子們應舉才教學,咱們隻是為了使他們增長智慧才施的教。至於想要應舉的學子,不用咱們督促他們也總會努力學習的。”郭善笑著說了一句,跟著許倩聊了起來。
就著清爽的和風,在河邊喝茶,到是覺得陽光更加明媚可人了。
兩人說了一陣的話,郭善又問及了一些學堂的事以及陋室的事後便不想打攪許倩教學。便瞧著她召集學子一起畫畫,可那些丁點兒大的孩子哪兒那麽喜歡畫畫啊?剛開始還拿著木板對著紙上畫了一輪太陽,後麵就隻是拿著筆在紙上塗鴉了。
郭善加入了教學的大潮,跟著那些年紀似乎跟他同等卻又似乎比他還小的小屁孩兒們說了幾句,然後親自提著毛筆畫了一隻烏龜。這是他唯一幾個少有的能夠讓人認出所畫之物的畫了,不至於讓他丟很大的麵子。但畫出那隻難看的烏龜後在小悠的竊笑下郭善直接丟下筆發誓不再畫畫,眼看學子們沒了學習的性質,郭善幹脆鼓著拍子讓大家夥兒唱歌。
按照學院的安排,音樂老師和舞蹈老師是由寧姐兒一肩承擔的。但郭善早就跟寧姐兒說清楚了,教啥也不能教青樓裏那些不健康的曲目。
如果你要是開個學院教人孩子唱十八摸,那第二天人家孩子家長不找你麻煩才怪。
當郭善問‘你們老師教過你們什麽歌,你們又會唱什麽歌呀?’
數十張小嘴齊齊吼出了‘臥龍吟’三個字。
人是群居動物,當有一兩個孩子和歌後其他的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跟著哼起來。尤其是唱歌這種本身不費腦不費事兒的事兒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種樂趣。
於是,第一個類似於大合唱的歌聲演奏就在灞河,在這灞河田園間繚繞。
數十個稚子,數十個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