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接下來的好幾天,李泰都是不請自來。
要說對這位四皇子,郭善絕沒什麽反感。相反,長久的這麽相處,他從先前對李泰的冷漠態度變為了對李泰的不好意思,再後來,便真把李泰當做一個朋友了。
能不當朋友麽?整個長安城有幾個人跟郭善玩兒的來啊?
寧姐兒對他跟對弟弟似的,王蘇蘇沒事兒也不往這邊跑,她本身性子就有點孤僻冷傲。整個府上同齡的下人們又把他當主子,至於胡老漢。別提了,老頭子壓根兒就不是個能給郭善帶來快樂的人。
但行樂並不是非得跟朋友在一起;
比如王孫貴胄常以青樓地得樂,西門慶之流以跟美婦幽會得樂,而一些書生則以塌上安心讀書而得樂,但郭善就跟普天下的大部分百姓一樣,以春種後的秋收而樂。
郭善不事農務,但他吃的穿的卻跟農作物息息相關。
沒瞧見府上的吃穿用度完全靠的都是那千頃良田嗎?郭善是不屑去學其他府上的貴人們已剝削門下的佃戶們來擴充府庫的,所以早前他才耗費心思把後世的犁畫出貢獻給了門下務農的佃戶,又購來大量的耕牛來增加名下佃戶的工作效率。
這其中沒有去取半點酬勞,甚至於自個兒還虧了一筆錢出去。
但當來到自己的莊戶上看見家家戶戶都有耕牛,佃戶耕作效率事半功倍後郭善就樂了。
他不得不樂,因為這種成就感絕對不是一首臥龍吟鎖能取代的了的。
大手一揮,馬車上的郭善在距離田野頗遠的灞橋下看著灞河對麵的田野,就對胡管家開始問話了:“胡管家,我讓你辦的學堂怎麽樣了?”
胡管家一聽這話,臉就又變成了菊花,苦著聲音道:“少爺,您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咱們現在,哪兒還有錢去籌辦學堂?”
郭善聽了沉默了一下,不甘心的問:“難道咱們府上,就擠不出一點銀子嗎?”
望著田野上已經長出來的麥子,還有那些務農的佃戶們擦著汗水說笑,再有一幫孩提圍著相互追逐嬉戲,郭善明顯感覺這次佃戶們的愁容比起上一次要少了許多。這刺激了郭善想要做善人的心,他渴望從別人臉上收獲到笑容。
胡管家雖然也感受到了佃戶們的笑容,但是他更多的是對賬本上所欠巨資的無奈。立刻明言說:“少爺,咱們名下佃戶就有數百戶人家。如果興辦學堂,子弟會有多少人?設置場地的費用,紙墨筆硯的花銷,而且按照少爺的要求,琴棋書畫也是他們的課程之一。書畫方麵還好想些,但琴,這隻是大富人家才買得起的。雖說咱們家在整個長安城也是少有的富貴人家,但也不至於折騰的出這麽多錢來。還有請來的先生,請來打掃庭院的雜役,還有書院的廚娘這些哪些不要錢?非千貫不能。而且這隻是初始,而越到後期所要的花銷還要更大。老奴算了算,這些費用足夠讓長安城一般的富貴人家傷筋動骨,三年足夠讓一個富貴人家變為窮戶。”
說到痛處,胡老漢那已經是聲淚俱下了:“少爺,咱們府上別說給置辦學堂了。等月末給府上的下人們發了工錢,還不知道下個月的工錢該往哪兒去借呢?”
郭善臉立刻就黑了。
瞧這老家夥哭的,把周圍的人都引過來圍觀了。知道的該表揚一下老家夥的忠心,不知道的還不知道怎麽說自己虐待下人呢。
“好了,這我知道了。大街上的,哭哭啼啼的像什麽話?”郭善不樂了,早知道今兒不跑這兒來,跟李泰一起去吃酒都好想些。
但來都來了,郭善又不想打道迴府。
迴去多沒意思啊,孤零零的一個人守著宅院看著天空發呆?李泰今兒來找自己自己沒答應陪他出去耍子,這會兒估計那廝正跟他別的狐朋狗友廝混呢。
“老奴也是一時情急。”老東西也知道在大街上哭著不像話,很丟自家少爺的麵子,所以訕訕的解釋了一句。
瞧他那委屈樣兒!
郭善氣樂了,道:“得,我錯了成不?您是大爺,這學堂咱現在暫時不開了成不?”
胡老頭嚇了一跳,忙道:“少爺怎麽能拿身份隨便開玩笑?奴才是早在官府做了備案的,一世都是郭家的管家,在您麵前怎麽敢稱爺?那是觸犯王法的。”
郭善就覺得自己跟胡老漢沒啥共同語言,他也不解釋了,黑著臉往灞橋上走。
車夫慌忙打馬跟隨,胡老漢求郭善上馬車,那樣才符合他身份。郭善哪兒願意上馬車啊?闊步往自家田園上走。
先前是隔遠了看,現在卻是親臨自家的田地裏。
看著長出來的麥子,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稻田,郭善覺得空氣都清新極了。
郭善獨自撇開了胡老漢,一個人跑到了田野上,敕令胡老漢不許跟著。
踩著長著雜草的田埂,從沒覺得過的自由與快樂。想當初極小的時候在鄉下爺爺家,自己就喜歡帶著妹妹一起去抓田螺。那時候,無憂無慮的日子讓現在的自己羨慕極了。
“咦?老人家是您?”郭善行到中途,停下了腳步看著坐在不遠田埂處的老漢。
那老漢抬起頭來,瞧見是郭善,一眼也認出了郭善來:“小郎君,是你啊?這次也是來這兒耍的嗎?”
“在家裏太悶了,跑過來瞧瞧。您忙著呢?”郭善問。
“蟲兒太多咧,來幫田苗除除蟲。”
郭善笑了,建議道:“大爺,我教您些法子就不那麽費力了。”
老頭瞧著郭善,反笑道:“小郎君能有什麽好法子教老頭?”
“您可別不信,小時候我可跟我奶奶一起去地裏幹過活的,這除蟲也做過。”郭善說。
“小郎君也用種地?”他看著郭善那一身穿著,腰間的玉佩都叮叮當當的響,這樣富有還需要種地?
郭善繼續笑著,也不解釋,隻說:“那還不能種地嗎?咱們朝廷不也有些官自個兒也種地兒,貞觀二年的時候陛下爺還親自去種地呢。”
老頭嗬嗬笑了,不以為意。
郭善也不以為忤,道:“咱們大唐不總鬧蟲災嗎?這蟲兒啊,因為沒殺絕,才會越來越多。它們吃莊稼,這不等於搶咱們的食物嗎?可蟲吃莊稼,但也有蟲吃蟲啊。我聽說一些地方專門養些不吃莊稼而專吃蟲的動物。大爺,可別告訴我您不知道青蛙啊。”
“打小就瞧見過的。”老頭沒明白郭善意思。
“那就對了,你瞧青蛙吃蟲才生長。一隻青蛙一天能吃多少隻蟲您知道不?我爺爺就計算過呢,一隻青蛙能吃差不多百隻,一年足有萬多隻。您要在田裏養上那麽一些,您瞧哪知蟲能害到你來?”
老頭一愣:“一隻青蛙能吃這麽多蟲?這怎麽計算出的,你爺爺真神了。”他開始誇獎郭善的爺爺了。
郭善是又羞又怒啊。
一來這統計也不是他爺爺做的,他爺爺當初抗戰過,但是個大字兒不識的武夫,會跟你計算這些東西?還有啊,自己明明談的是青蛙的重要性,不是來吹噓自己爺爺多厲害的。你這老頭,難道就聽不出來嗎?
郭善覺得又可氣又想哭,這剛還準備繼續跟這老頭掰扯呢。那邊更可氣的跑來了,還邊跑邊喊:“少爺,您怎麽坐在這兒了,可別髒了您的衣服。”
轉眼一瞧,郭善臉色黑了起來。
胡管家不知道什麽時候跑了過來,現在正在田埂上領著一幫仆人往自己這邊跑呢。
“本少爺在這兒坐坐,跟人聊聊天難道還不成嗎?胡管家你是不是管的太寬了?”郭善大為不悅。
胡管家氣喘籲籲的停下身,委屈巴拉的道:“少爺您想要玩兒,灞河邊上,莊子上哪兒都能玩的,可您跑到這地裏。這,哪兒是您玩兒的地兒啊。”
“這裏是本少爺的田宅,本少爺想來玩兒就來了。你還別繼續跟我瞎扯,告訴你,今兒我還就在這兒玩著不走了。”
“胡管家?”老頭一眼認出了胡管家,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可郭善怎麽瞧,也怎麽覺得有點獻媚的味道。
“老寧,除草呢?這位,是我家少爺,是少東家。”胡管家不敢在郭善麵前充大,很快就把郭善曝露了。
郭善這玩兒微服私訪正興起呢,你丫個沒眼力勁兒的就跑來瞎攪和,成何體統?
郭善覺得,以後再沒機會在田埂上跟這些佃戶們聊天打屁了。以後恐怕自己一來,人家就會認為你是來監察的。
沒瞧見人老人臉色都變了嗎?
“原來,原來是少東家。”老寧拘謹的勾著腰,瞧著郭善。
郭善嘴皮扯出個難看的笑容,嗬嗬笑了笑,隨口說:“不興叫少東家,你隻管叫我小郎君就成。”
“那怎麽成?少爺,可沒這規矩。”胡老漢立刻開始‘進諫’了。
郭善臉立刻黑了,以後還能不能帶著老家夥愉快的玩耍了。
“蟲災肆虐,我曾經就聽說長安城曾蝗災漫天。蛙能吃蟲,胡管家,你明兒就找人跟佃戶們說說在田野間多放幾隻青蛙。如果數目不夠,向其他地方買也行。”
被胡老漢那一聲叫後,現在佃戶們哪幾個還不認得他這位地主啊?得,還是別在田埂上瞎晃悠了。以前晃悠時人家不認識你還能跟你實話說上一兩句兒,現在都認得你了,你還指望人家跟你再向以前那樣嘮嗑兒?
郭善興致缺缺,幹脆遠離了田野站在自家莊戶上居高心下的看著下方的人。
胡老漢愁眉苦臉,他就知道自家少爺跑這兒來一趟肯定又會想出許多古怪的法子來。不過好在,郭善現在提的要求在他的可承受範圍之內。
但接下來的要求,就不太容易接受了。
“田野既然靠著灞河,就不該再有旱田。近水樓台先得月,難道灞河這麽好的水渠都不能利用嗎?我瞧著距離灞河遠的田地取水十分困難,需想想辦法。對了,為何我就沒瞧見水車?”
胡管家問了:“何為水車?”
“水車,類似於風車,借助水的力量自行轉動我明白了,水車現在推廣的還不夠完善,我明明記得府上就有記錄水車的古籍的。或許朝廷的司農寺沒有重視到,或者是不知道水車的信息。而戰爭頻繁之後人口的遷徙,許多農作物已經失傳一會兒迴去翻翻書,咱們在不便於取水的地方建設水車,足可以利益一方百姓。”
胡管家的腿都發抖了,不知道是被氣的還是被嚇得。
郭善自顧自的繼續瞧著田野上,又緩緩開口了:“自古以來不乏能工巧匠,隻可惜這個時代文化的傳播實在是太慢了,朝廷對於農事方麵的推廣又不夠完善。如果現在有風車,有很多先進些的農作物的話,農人也不至於這麽忙了。”
郭善歎了口氣,胡管家鬆了口氣。他以為他家少爺又要下達什麽命令呢。
郭善沒讓胡老漢失望,還沒等胡管家氣兒鬆完就下令了:“水車要盡快完善,青蛙也需要盡快引進,另外學堂也必須及早的建立起來。咱們再窮,不能窮教育。”
“少爺,不行啊。錢呢?這一切哪一樣不需要錢?”胡老漢都氣急了,哆嗦著跟郭善道:“您隻知道花錢,可咱們府上哪兒有那麽多錢來?就算有,早晚也得給你敗壞光了不可。少爺如果非要花錢,那隻能賣地了。又不許賣地,那這不是變著法兒的為難老奴嗎?”
胡老漢都要氣哭了,跟個委屈的小孩兒似的。
郭善看的無語,忍不住道:“我又沒說不想法子錢嘛,沒有可以賺。光想著吃佃戶的租那一輩子也隻能做個小地主了,我早想過了,收租不是長久計。”
接下來的好幾天,李泰都是不請自來。
要說對這位四皇子,郭善絕沒什麽反感。相反,長久的這麽相處,他從先前對李泰的冷漠態度變為了對李泰的不好意思,再後來,便真把李泰當做一個朋友了。
能不當朋友麽?整個長安城有幾個人跟郭善玩兒的來啊?
寧姐兒對他跟對弟弟似的,王蘇蘇沒事兒也不往這邊跑,她本身性子就有點孤僻冷傲。整個府上同齡的下人們又把他當主子,至於胡老漢。別提了,老頭子壓根兒就不是個能給郭善帶來快樂的人。
但行樂並不是非得跟朋友在一起;
比如王孫貴胄常以青樓地得樂,西門慶之流以跟美婦幽會得樂,而一些書生則以塌上安心讀書而得樂,但郭善就跟普天下的大部分百姓一樣,以春種後的秋收而樂。
郭善不事農務,但他吃的穿的卻跟農作物息息相關。
沒瞧見府上的吃穿用度完全靠的都是那千頃良田嗎?郭善是不屑去學其他府上的貴人們已剝削門下的佃戶們來擴充府庫的,所以早前他才耗費心思把後世的犁畫出貢獻給了門下務農的佃戶,又購來大量的耕牛來增加名下佃戶的工作效率。
這其中沒有去取半點酬勞,甚至於自個兒還虧了一筆錢出去。
但當來到自己的莊戶上看見家家戶戶都有耕牛,佃戶耕作效率事半功倍後郭善就樂了。
他不得不樂,因為這種成就感絕對不是一首臥龍吟鎖能取代的了的。
大手一揮,馬車上的郭善在距離田野頗遠的灞橋下看著灞河對麵的田野,就對胡管家開始問話了:“胡管家,我讓你辦的學堂怎麽樣了?”
胡管家一聽這話,臉就又變成了菊花,苦著聲音道:“少爺,您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咱們現在,哪兒還有錢去籌辦學堂?”
郭善聽了沉默了一下,不甘心的問:“難道咱們府上,就擠不出一點銀子嗎?”
望著田野上已經長出來的麥子,還有那些務農的佃戶們擦著汗水說笑,再有一幫孩提圍著相互追逐嬉戲,郭善明顯感覺這次佃戶們的愁容比起上一次要少了許多。這刺激了郭善想要做善人的心,他渴望從別人臉上收獲到笑容。
胡管家雖然也感受到了佃戶們的笑容,但是他更多的是對賬本上所欠巨資的無奈。立刻明言說:“少爺,咱們名下佃戶就有數百戶人家。如果興辦學堂,子弟會有多少人?設置場地的費用,紙墨筆硯的花銷,而且按照少爺的要求,琴棋書畫也是他們的課程之一。書畫方麵還好想些,但琴,這隻是大富人家才買得起的。雖說咱們家在整個長安城也是少有的富貴人家,但也不至於折騰的出這麽多錢來。還有請來的先生,請來打掃庭院的雜役,還有書院的廚娘這些哪些不要錢?非千貫不能。而且這隻是初始,而越到後期所要的花銷還要更大。老奴算了算,這些費用足夠讓長安城一般的富貴人家傷筋動骨,三年足夠讓一個富貴人家變為窮戶。”
說到痛處,胡老漢那已經是聲淚俱下了:“少爺,咱們府上別說給置辦學堂了。等月末給府上的下人們發了工錢,還不知道下個月的工錢該往哪兒去借呢?”
郭善臉立刻就黑了。
瞧這老家夥哭的,把周圍的人都引過來圍觀了。知道的該表揚一下老家夥的忠心,不知道的還不知道怎麽說自己虐待下人呢。
“好了,這我知道了。大街上的,哭哭啼啼的像什麽話?”郭善不樂了,早知道今兒不跑這兒來,跟李泰一起去吃酒都好想些。
但來都來了,郭善又不想打道迴府。
迴去多沒意思啊,孤零零的一個人守著宅院看著天空發呆?李泰今兒來找自己自己沒答應陪他出去耍子,這會兒估計那廝正跟他別的狐朋狗友廝混呢。
“老奴也是一時情急。”老東西也知道在大街上哭著不像話,很丟自家少爺的麵子,所以訕訕的解釋了一句。
瞧他那委屈樣兒!
郭善氣樂了,道:“得,我錯了成不?您是大爺,這學堂咱現在暫時不開了成不?”
胡老頭嚇了一跳,忙道:“少爺怎麽能拿身份隨便開玩笑?奴才是早在官府做了備案的,一世都是郭家的管家,在您麵前怎麽敢稱爺?那是觸犯王法的。”
郭善就覺得自己跟胡老漢沒啥共同語言,他也不解釋了,黑著臉往灞橋上走。
車夫慌忙打馬跟隨,胡老漢求郭善上馬車,那樣才符合他身份。郭善哪兒願意上馬車啊?闊步往自家田園上走。
先前是隔遠了看,現在卻是親臨自家的田地裏。
看著長出來的麥子,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稻田,郭善覺得空氣都清新極了。
郭善獨自撇開了胡老漢,一個人跑到了田野上,敕令胡老漢不許跟著。
踩著長著雜草的田埂,從沒覺得過的自由與快樂。想當初極小的時候在鄉下爺爺家,自己就喜歡帶著妹妹一起去抓田螺。那時候,無憂無慮的日子讓現在的自己羨慕極了。
“咦?老人家是您?”郭善行到中途,停下了腳步看著坐在不遠田埂處的老漢。
那老漢抬起頭來,瞧見是郭善,一眼也認出了郭善來:“小郎君,是你啊?這次也是來這兒耍的嗎?”
“在家裏太悶了,跑過來瞧瞧。您忙著呢?”郭善問。
“蟲兒太多咧,來幫田苗除除蟲。”
郭善笑了,建議道:“大爺,我教您些法子就不那麽費力了。”
老頭瞧著郭善,反笑道:“小郎君能有什麽好法子教老頭?”
“您可別不信,小時候我可跟我奶奶一起去地裏幹過活的,這除蟲也做過。”郭善說。
“小郎君也用種地?”他看著郭善那一身穿著,腰間的玉佩都叮叮當當的響,這樣富有還需要種地?
郭善繼續笑著,也不解釋,隻說:“那還不能種地嗎?咱們朝廷不也有些官自個兒也種地兒,貞觀二年的時候陛下爺還親自去種地呢。”
老頭嗬嗬笑了,不以為意。
郭善也不以為忤,道:“咱們大唐不總鬧蟲災嗎?這蟲兒啊,因為沒殺絕,才會越來越多。它們吃莊稼,這不等於搶咱們的食物嗎?可蟲吃莊稼,但也有蟲吃蟲啊。我聽說一些地方專門養些不吃莊稼而專吃蟲的動物。大爺,可別告訴我您不知道青蛙啊。”
“打小就瞧見過的。”老頭沒明白郭善意思。
“那就對了,你瞧青蛙吃蟲才生長。一隻青蛙一天能吃多少隻蟲您知道不?我爺爺就計算過呢,一隻青蛙能吃差不多百隻,一年足有萬多隻。您要在田裏養上那麽一些,您瞧哪知蟲能害到你來?”
老頭一愣:“一隻青蛙能吃這麽多蟲?這怎麽計算出的,你爺爺真神了。”他開始誇獎郭善的爺爺了。
郭善是又羞又怒啊。
一來這統計也不是他爺爺做的,他爺爺當初抗戰過,但是個大字兒不識的武夫,會跟你計算這些東西?還有啊,自己明明談的是青蛙的重要性,不是來吹噓自己爺爺多厲害的。你這老頭,難道就聽不出來嗎?
郭善覺得又可氣又想哭,這剛還準備繼續跟這老頭掰扯呢。那邊更可氣的跑來了,還邊跑邊喊:“少爺,您怎麽坐在這兒了,可別髒了您的衣服。”
轉眼一瞧,郭善臉色黑了起來。
胡管家不知道什麽時候跑了過來,現在正在田埂上領著一幫仆人往自己這邊跑呢。
“本少爺在這兒坐坐,跟人聊聊天難道還不成嗎?胡管家你是不是管的太寬了?”郭善大為不悅。
胡管家氣喘籲籲的停下身,委屈巴拉的道:“少爺您想要玩兒,灞河邊上,莊子上哪兒都能玩的,可您跑到這地裏。這,哪兒是您玩兒的地兒啊。”
“這裏是本少爺的田宅,本少爺想來玩兒就來了。你還別繼續跟我瞎扯,告訴你,今兒我還就在這兒玩著不走了。”
“胡管家?”老頭一眼認出了胡管家,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可郭善怎麽瞧,也怎麽覺得有點獻媚的味道。
“老寧,除草呢?這位,是我家少爺,是少東家。”胡管家不敢在郭善麵前充大,很快就把郭善曝露了。
郭善這玩兒微服私訪正興起呢,你丫個沒眼力勁兒的就跑來瞎攪和,成何體統?
郭善覺得,以後再沒機會在田埂上跟這些佃戶們聊天打屁了。以後恐怕自己一來,人家就會認為你是來監察的。
沒瞧見人老人臉色都變了嗎?
“原來,原來是少東家。”老寧拘謹的勾著腰,瞧著郭善。
郭善嘴皮扯出個難看的笑容,嗬嗬笑了笑,隨口說:“不興叫少東家,你隻管叫我小郎君就成。”
“那怎麽成?少爺,可沒這規矩。”胡老漢立刻開始‘進諫’了。
郭善臉立刻黑了,以後還能不能帶著老家夥愉快的玩耍了。
“蟲災肆虐,我曾經就聽說長安城曾蝗災漫天。蛙能吃蟲,胡管家,你明兒就找人跟佃戶們說說在田野間多放幾隻青蛙。如果數目不夠,向其他地方買也行。”
被胡老漢那一聲叫後,現在佃戶們哪幾個還不認得他這位地主啊?得,還是別在田埂上瞎晃悠了。以前晃悠時人家不認識你還能跟你實話說上一兩句兒,現在都認得你了,你還指望人家跟你再向以前那樣嘮嗑兒?
郭善興致缺缺,幹脆遠離了田野站在自家莊戶上居高心下的看著下方的人。
胡老漢愁眉苦臉,他就知道自家少爺跑這兒來一趟肯定又會想出許多古怪的法子來。不過好在,郭善現在提的要求在他的可承受範圍之內。
但接下來的要求,就不太容易接受了。
“田野既然靠著灞河,就不該再有旱田。近水樓台先得月,難道灞河這麽好的水渠都不能利用嗎?我瞧著距離灞河遠的田地取水十分困難,需想想辦法。對了,為何我就沒瞧見水車?”
胡管家問了:“何為水車?”
“水車,類似於風車,借助水的力量自行轉動我明白了,水車現在推廣的還不夠完善,我明明記得府上就有記錄水車的古籍的。或許朝廷的司農寺沒有重視到,或者是不知道水車的信息。而戰爭頻繁之後人口的遷徙,許多農作物已經失傳一會兒迴去翻翻書,咱們在不便於取水的地方建設水車,足可以利益一方百姓。”
胡管家的腿都發抖了,不知道是被氣的還是被嚇得。
郭善自顧自的繼續瞧著田野上,又緩緩開口了:“自古以來不乏能工巧匠,隻可惜這個時代文化的傳播實在是太慢了,朝廷對於農事方麵的推廣又不夠完善。如果現在有風車,有很多先進些的農作物的話,農人也不至於這麽忙了。”
郭善歎了口氣,胡管家鬆了口氣。他以為他家少爺又要下達什麽命令呢。
郭善沒讓胡老漢失望,還沒等胡管家氣兒鬆完就下令了:“水車要盡快完善,青蛙也需要盡快引進,另外學堂也必須及早的建立起來。咱們再窮,不能窮教育。”
“少爺,不行啊。錢呢?這一切哪一樣不需要錢?”胡老漢都氣急了,哆嗦著跟郭善道:“您隻知道花錢,可咱們府上哪兒有那麽多錢來?就算有,早晚也得給你敗壞光了不可。少爺如果非要花錢,那隻能賣地了。又不許賣地,那這不是變著法兒的為難老奴嗎?”
胡老漢都要氣哭了,跟個委屈的小孩兒似的。
郭善看的無語,忍不住道:“我又沒說不想法子錢嘛,沒有可以賺。光想著吃佃戶的租那一輩子也隻能做個小地主了,我早想過了,收租不是長久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