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唐綰走了,最終跟著青年走了。
郭善以為小姑娘會哭的,但她卻一句話沒說,一滴淚也沒有流。
郭善的心冷卻了一半,想來她的心也冷卻了大半。
至始至終,郭善都不知道唐綰去的哪兒。是在長安城,還是離開了長安城。而他也沒問,他想,她的那位表親定然不想郭善發問的,因為怕一個窮小子去糾纏自家的表妹。
滿府的人知道事情真相的就沒有一個,他們隻知道小姐被她家表兄接走了,但是她們自個兒卻不知道小姐家的表兄是哪一家的。
“胡管家?蘇蘇姑娘呢?”郭善從臥室出來,就穿了單薄的睡衣,憔悴著個臉聲音嘶啞的跟被女人蹂躪過似的。這一嗓子喊出來,真不知道這廝找王蘇蘇做什麽。
打小姐走後,一天裏少爺不露一次麵兒了,這一剛出來就找王姑娘,難道?
胡老漢立刻摒棄了心中的想法,他覺得這不是自家少爺好不好色的問題,這是自家少爺身子發沒發育的問題。再有色心,已少爺現在的年齡不至於對王姑娘做出什麽齷齪事。
“蘇蘇姑娘都沒來過了,少爺找她?要不要我差人請王姑娘過來?”胡老漢問。
身份不一樣了,王蘇蘇現在處於最落魄的階段。找她隻需要用下人去喚,登門拜訪會低了自己的身份。這是所有人的想法,但郭善不這麽想。事實上他腦子裏想的什麽大夥兒都猜不出來,隻知道他猶豫了一下,搖頭拒絕了:“算了,不管她了。對了,那幾天我交代的買酒樓的事兒辦的咋樣?”
郭善開始問話了,幾個路過的丫鬟都停下了身,她們正想問一下小姐既然從府衙裏出來了那以前交代辦的事兒到底還辦不辦了?
“少爺,酒樓辦的很妥帖,三層的樓閣,後院兒的酒窖挺大。老奴在買下酒樓時特意把酒曲和酒匠都給買了下來。”老漢笑的很賤。他是頭一次把郭善交代的任務完美交差,所以有些得意。
“誰讓你把酒曲和酒匠買下的?你以為本少爺是要開酒樓麽?”郭善怒了,瞪眼兒怒的。
胡老漢看著憔悴臉上止不住怒意的少爺,心裏那個委屈的啊。前先還以為您買酒樓真是為了救小姐呢,現在小姐都迴來了,可見您買酒樓的用意並不是為了小姐。那這買酒樓不為了辦酒樓,還是為了什麽?
“把酒樓的匾換了,改名‘陋室’。招人的幌子也摘了,不許用酒樓稱唿。著,買十名極美貌的外地樂人充入陋室已作端茶送水之用。價錢高些沒什麽,但必須個個有才學。分三等,識字的隻能算是末等女婢,若能熟讀詩文,通曉典籍的算是中等女婢,而上等女婢非得能自個兒作詩才行。”
這哪裏是找婢子?分明就是科考嘛。
胡老漢的汗都要流下來了,他覺得少爺分派的這個任務太艱巨了。
“另外。”郭善瞧了瞧左右,最後拉著胡老漢一個人進了屋子,對他淡淡的道:“悄悄散播消息出去,一說‘黃袍客辦了一間世間沒有的酒樓’,二說‘黃袍客要已文會友’,三說‘黃袍客要在酒樓出現,但並不以文會友’”
在胡老漢一愣一愣之間,郭善已把話說完。又瞧著胡老漢還有些發傻,郭善握了握他的大手,囑咐道:“你隻管悄悄把這三樣消息傳出去,無論是勾欄地,還是茶館酒館,再或者是百姓家總而言之,我要長安城的所有人都記起黃袍客。”
胡老漢瞧著臉色有些潮紅的郭善,不安的問道:“少爺這是又打算做甚?”
“某,要告官。”郭善咬牙狠狠的輕聲道。
這句話嚇的胡老漢一陣肝顫,忍不住退了兩步,最後幹脆上來勾著身子求著自家的少爺,可憐巴巴的道:“少爺,您這又是要鬧哪門子的事兒?這小姐不是已經迴來了嗎?”
“可寧姐兒還沒迴來。以前小綰在,我不敢太過放肆,哪怕這大唐讓我極度失望,我也不敢有半分怨言。可現在小綰跟他表哥走了,那我就不再害怕什麽了。胡管家你知不知道,其實我自個兒也很惶恐。惶恐的是妥協成為習慣後我將會變成一個怯懦的人,因為我骨子裏就不想做個被人壓榨的愚夫。你知不知道,我對這個國度有幾分熱愛?我對我身邊的人有幾分熱愛?所以,我不想我的腦海裏隻存在對它們的失望。我要讓朝廷,聽聽它們子民的聲音,讓身居皇宮的那位陛下,聽聽他的子民們的聲音。”
聽著自家少爺的胡言亂語,胡老漢雖然聽不懂在說些什麽,但是他知道,小姐走後,自家少爺瘋了。
郭善瘋了,確實是瘋了。接下來的三天不僅僅他把自己弄瘋了,且還把滿府的下人們都弄的有些發瘋。
廚娘們在辛勤的學習做菜,灞河外的山莊經常叮叮咚咚的傳出音樂。鐵匠鋪當當的打造著從郭府拿出的稀奇古怪的圖紙上的器物,匠人們用牛皮製造著大小不一的戰鼓。
一切,都是造反的節奏啊。
胡老漢憂心忡忡,三天下來似乎老了三十歲。他兒子則不然,粗壯著身子成天拿著大鐵錘在山莊的院子胡亂揮舞,老漢曾經問自家兒子成天瞎揮個錘子做啥?他兒子很誠懇的迴答‘少東家要造反,為兒的願替父出征’。
‘蠢貨,造女兒的反?快迴屋睡覺去。’
用現代話來翻譯,胡老漢分明就是說‘造你妹的反,滾你個小犢子快迴家睡你的覺去。’。
老漢險些沒氣瘋,覺得自家少爺瞎胡鬧就罷了,自己兒子跟著瞎起什麽哄。話說,自家少爺真是準備造反?不造反他幹嘛要搞戰鼓?但若真說是造反,卻也不像啊?
老漢抱著三摞紙進了山莊找到了郭善。
這三天裏,郭善一直在山莊裏住著呢。
人顯得精神了許多,在院子裏蹦蹦跳跳的扭屁股。胡老漢就知道自家少東家又在做他所謂的‘體操’。胡老漢不明白體操是啥玩意兒,就隻覺得少東家這扭屁股的動作做得有辱斯文。
剛做完體操的郭善抹了抹汗,接過了胡老漢剛印刷出來的‘傳單’。看了一遍後有些不滿意,忍不住問‘這上麵的字跡怎麽這麽不清楚?’
胡老漢能算數,但怎麽識字兒,看了一遍後也覺得有些字確實很模糊。他道:“這已經是最好的印刷坊趕工出來的了。”
郭善聽言不說啥了,能用後世的打印術來要求現在的印刷術麽?隻能怪現在印刷術還不夠先進,瞧,錯別字都有,而且一張錯張張都錯。
“少爺,您要這紙文何用?”抱著這一堆傳單,老漢還不明白郭善是啥意思呢。
郭善卻沒作答,反問道:“現在長安城裏的人大抵都知道黃袍客是誰了吧?”
“聽說了黃袍客名字的人挺多,但挺多人知道後反而越發不清楚黃袍客了。”胡老漢聽言有些發笑。
笑容有些賤。
確實,黃袍客起先可是成名了一小陣兒。
說起來他沒啥功績,但是現在滿長安城用的黃袍客燈籠都是黃袍客發明的。算起來也沒啥本事,但是韓翃的詩就是他給傳出去的。誰都不知道黃袍客是誰,但是都聽過他的那一首‘臥龍吟’。
本來流言不至於漫無邊際,但是這三天郭善有意無意的做了幕後推手,於是有些人開始重新想起了這麽一位人來。又因為郭善的誤導,於是有些人開始說黃袍客是女的,有的人說黃袍客是個老人,有人說黃袍客其實是前朝的皇族子孫。
說啥的都有,所以深知黃袍客隻是個小孩兒的胡老漢就有些啼笑皆非。
“府裏有人說我是黃袍客沒有?或者懷疑我是黃袍客的?”郭善問。
胡老漢嗬嗬一笑,道:“早有人冒名過黃袍客了,所以真偽便不好分辨了。再說,說少爺您是黃袍客,誰肯信哪?”
郭善一笑,真李逵變成假李逵了。
“把這個流傳出去,先從宜賓樓開始。”郭善開始下命令了,把一小疊紙從院子樹下的案桌上拿起遞給了胡老漢。
“少爺,這又是啥?”
“虯髯客傳。”郭善一笑。
虯髯客傳,原是唐傳奇小說之一。作者並不確定,但此篇小說極具曆史意義,是少有的經典小說。篇幅雖短,但寥寥幾筆就把虯髯客這虯髯大漢‘畫’了出來,再有風塵三俠之一的紅拂女乃及李靖也在其中,這更增加了小說的傳奇性。而文章中提到的翩翩少年李世民,雖非主角卻有龍虎之姿,顯露崢嶸。
郭善隻知道自己當初看這篇傳記時挺仰慕裏麵的人物,但是卻不知道這篇文章在現世出現會引起什麽樣的轟動。
畢竟,文章中提到的人物無一不是名動天下的。比如軍神李靖,再有英武的二殿下李世民?最最關鍵的,還是有他黃袍客。隻不過美中不足者,則是篇幅中提到的黃袍客卻是一個老道。
但,這不正符合時下人們心目中黃袍客的形象麽?
時下的小說並不流行,多是以訛傳訛的一些故事流傳。而古典中記載的許多史記多是寥寥幾筆的敘事文,更像是日記。虯髯客傳郭善耳熟能詳,這一篇本身就經過藝術加工的小說更容易讓人記清楚也跟容易使人讀懂。
至少郭善清楚,當胡老漢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把故事傳給了宜賓樓一個當紅的樂伎手裏後,許多去宜賓樓的文人士子大抵都知道了這篇不錯的故事。
這篇文章出自何人之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文中的虯髯客成了遊俠兒們心目中的男神,裏麵提到的黃袍客也更添加了神秘。
大夥兒都想瞧瞧那位去了扶餘國做了帝王的虯髯客,但可惜瞧不著,隻好見見那位與虯髯客相識的英傑黃袍客了。
貞觀七年,郭善就如同攪屎棍一樣主導著輿論,隻是不知道他這根攪屎棍是否真能把京兆府的那幾坨給攪出來。
ps:終於把瀏覽器修好了。。。諸君元宵快樂,再這兒給大夥兒拱手送上祝福了。
唐綰走了,最終跟著青年走了。
郭善以為小姑娘會哭的,但她卻一句話沒說,一滴淚也沒有流。
郭善的心冷卻了一半,想來她的心也冷卻了大半。
至始至終,郭善都不知道唐綰去的哪兒。是在長安城,還是離開了長安城。而他也沒問,他想,她的那位表親定然不想郭善發問的,因為怕一個窮小子去糾纏自家的表妹。
滿府的人知道事情真相的就沒有一個,他們隻知道小姐被她家表兄接走了,但是她們自個兒卻不知道小姐家的表兄是哪一家的。
“胡管家?蘇蘇姑娘呢?”郭善從臥室出來,就穿了單薄的睡衣,憔悴著個臉聲音嘶啞的跟被女人蹂躪過似的。這一嗓子喊出來,真不知道這廝找王蘇蘇做什麽。
打小姐走後,一天裏少爺不露一次麵兒了,這一剛出來就找王姑娘,難道?
胡老漢立刻摒棄了心中的想法,他覺得這不是自家少爺好不好色的問題,這是自家少爺身子發沒發育的問題。再有色心,已少爺現在的年齡不至於對王姑娘做出什麽齷齪事。
“蘇蘇姑娘都沒來過了,少爺找她?要不要我差人請王姑娘過來?”胡老漢問。
身份不一樣了,王蘇蘇現在處於最落魄的階段。找她隻需要用下人去喚,登門拜訪會低了自己的身份。這是所有人的想法,但郭善不這麽想。事實上他腦子裏想的什麽大夥兒都猜不出來,隻知道他猶豫了一下,搖頭拒絕了:“算了,不管她了。對了,那幾天我交代的買酒樓的事兒辦的咋樣?”
郭善開始問話了,幾個路過的丫鬟都停下了身,她們正想問一下小姐既然從府衙裏出來了那以前交代辦的事兒到底還辦不辦了?
“少爺,酒樓辦的很妥帖,三層的樓閣,後院兒的酒窖挺大。老奴在買下酒樓時特意把酒曲和酒匠都給買了下來。”老漢笑的很賤。他是頭一次把郭善交代的任務完美交差,所以有些得意。
“誰讓你把酒曲和酒匠買下的?你以為本少爺是要開酒樓麽?”郭善怒了,瞪眼兒怒的。
胡老漢看著憔悴臉上止不住怒意的少爺,心裏那個委屈的啊。前先還以為您買酒樓真是為了救小姐呢,現在小姐都迴來了,可見您買酒樓的用意並不是為了小姐。那這買酒樓不為了辦酒樓,還是為了什麽?
“把酒樓的匾換了,改名‘陋室’。招人的幌子也摘了,不許用酒樓稱唿。著,買十名極美貌的外地樂人充入陋室已作端茶送水之用。價錢高些沒什麽,但必須個個有才學。分三等,識字的隻能算是末等女婢,若能熟讀詩文,通曉典籍的算是中等女婢,而上等女婢非得能自個兒作詩才行。”
這哪裏是找婢子?分明就是科考嘛。
胡老漢的汗都要流下來了,他覺得少爺分派的這個任務太艱巨了。
“另外。”郭善瞧了瞧左右,最後拉著胡老漢一個人進了屋子,對他淡淡的道:“悄悄散播消息出去,一說‘黃袍客辦了一間世間沒有的酒樓’,二說‘黃袍客要已文會友’,三說‘黃袍客要在酒樓出現,但並不以文會友’”
在胡老漢一愣一愣之間,郭善已把話說完。又瞧著胡老漢還有些發傻,郭善握了握他的大手,囑咐道:“你隻管悄悄把這三樣消息傳出去,無論是勾欄地,還是茶館酒館,再或者是百姓家總而言之,我要長安城的所有人都記起黃袍客。”
胡老漢瞧著臉色有些潮紅的郭善,不安的問道:“少爺這是又打算做甚?”
“某,要告官。”郭善咬牙狠狠的輕聲道。
這句話嚇的胡老漢一陣肝顫,忍不住退了兩步,最後幹脆上來勾著身子求著自家的少爺,可憐巴巴的道:“少爺,您這又是要鬧哪門子的事兒?這小姐不是已經迴來了嗎?”
“可寧姐兒還沒迴來。以前小綰在,我不敢太過放肆,哪怕這大唐讓我極度失望,我也不敢有半分怨言。可現在小綰跟他表哥走了,那我就不再害怕什麽了。胡管家你知不知道,其實我自個兒也很惶恐。惶恐的是妥協成為習慣後我將會變成一個怯懦的人,因為我骨子裏就不想做個被人壓榨的愚夫。你知不知道,我對這個國度有幾分熱愛?我對我身邊的人有幾分熱愛?所以,我不想我的腦海裏隻存在對它們的失望。我要讓朝廷,聽聽它們子民的聲音,讓身居皇宮的那位陛下,聽聽他的子民們的聲音。”
聽著自家少爺的胡言亂語,胡老漢雖然聽不懂在說些什麽,但是他知道,小姐走後,自家少爺瘋了。
郭善瘋了,確實是瘋了。接下來的三天不僅僅他把自己弄瘋了,且還把滿府的下人們都弄的有些發瘋。
廚娘們在辛勤的學習做菜,灞河外的山莊經常叮叮咚咚的傳出音樂。鐵匠鋪當當的打造著從郭府拿出的稀奇古怪的圖紙上的器物,匠人們用牛皮製造著大小不一的戰鼓。
一切,都是造反的節奏啊。
胡老漢憂心忡忡,三天下來似乎老了三十歲。他兒子則不然,粗壯著身子成天拿著大鐵錘在山莊的院子胡亂揮舞,老漢曾經問自家兒子成天瞎揮個錘子做啥?他兒子很誠懇的迴答‘少東家要造反,為兒的願替父出征’。
‘蠢貨,造女兒的反?快迴屋睡覺去。’
用現代話來翻譯,胡老漢分明就是說‘造你妹的反,滾你個小犢子快迴家睡你的覺去。’。
老漢險些沒氣瘋,覺得自家少爺瞎胡鬧就罷了,自己兒子跟著瞎起什麽哄。話說,自家少爺真是準備造反?不造反他幹嘛要搞戰鼓?但若真說是造反,卻也不像啊?
老漢抱著三摞紙進了山莊找到了郭善。
這三天裏,郭善一直在山莊裏住著呢。
人顯得精神了許多,在院子裏蹦蹦跳跳的扭屁股。胡老漢就知道自家少東家又在做他所謂的‘體操’。胡老漢不明白體操是啥玩意兒,就隻覺得少東家這扭屁股的動作做得有辱斯文。
剛做完體操的郭善抹了抹汗,接過了胡老漢剛印刷出來的‘傳單’。看了一遍後有些不滿意,忍不住問‘這上麵的字跡怎麽這麽不清楚?’
胡老漢能算數,但怎麽識字兒,看了一遍後也覺得有些字確實很模糊。他道:“這已經是最好的印刷坊趕工出來的了。”
郭善聽言不說啥了,能用後世的打印術來要求現在的印刷術麽?隻能怪現在印刷術還不夠先進,瞧,錯別字都有,而且一張錯張張都錯。
“少爺,您要這紙文何用?”抱著這一堆傳單,老漢還不明白郭善是啥意思呢。
郭善卻沒作答,反問道:“現在長安城裏的人大抵都知道黃袍客是誰了吧?”
“聽說了黃袍客名字的人挺多,但挺多人知道後反而越發不清楚黃袍客了。”胡老漢聽言有些發笑。
笑容有些賤。
確實,黃袍客起先可是成名了一小陣兒。
說起來他沒啥功績,但是現在滿長安城用的黃袍客燈籠都是黃袍客發明的。算起來也沒啥本事,但是韓翃的詩就是他給傳出去的。誰都不知道黃袍客是誰,但是都聽過他的那一首‘臥龍吟’。
本來流言不至於漫無邊際,但是這三天郭善有意無意的做了幕後推手,於是有些人開始重新想起了這麽一位人來。又因為郭善的誤導,於是有些人開始說黃袍客是女的,有的人說黃袍客是個老人,有人說黃袍客其實是前朝的皇族子孫。
說啥的都有,所以深知黃袍客隻是個小孩兒的胡老漢就有些啼笑皆非。
“府裏有人說我是黃袍客沒有?或者懷疑我是黃袍客的?”郭善問。
胡老漢嗬嗬一笑,道:“早有人冒名過黃袍客了,所以真偽便不好分辨了。再說,說少爺您是黃袍客,誰肯信哪?”
郭善一笑,真李逵變成假李逵了。
“把這個流傳出去,先從宜賓樓開始。”郭善開始下命令了,把一小疊紙從院子樹下的案桌上拿起遞給了胡老漢。
“少爺,這又是啥?”
“虯髯客傳。”郭善一笑。
虯髯客傳,原是唐傳奇小說之一。作者並不確定,但此篇小說極具曆史意義,是少有的經典小說。篇幅雖短,但寥寥幾筆就把虯髯客這虯髯大漢‘畫’了出來,再有風塵三俠之一的紅拂女乃及李靖也在其中,這更增加了小說的傳奇性。而文章中提到的翩翩少年李世民,雖非主角卻有龍虎之姿,顯露崢嶸。
郭善隻知道自己當初看這篇傳記時挺仰慕裏麵的人物,但是卻不知道這篇文章在現世出現會引起什麽樣的轟動。
畢竟,文章中提到的人物無一不是名動天下的。比如軍神李靖,再有英武的二殿下李世民?最最關鍵的,還是有他黃袍客。隻不過美中不足者,則是篇幅中提到的黃袍客卻是一個老道。
但,這不正符合時下人們心目中黃袍客的形象麽?
時下的小說並不流行,多是以訛傳訛的一些故事流傳。而古典中記載的許多史記多是寥寥幾筆的敘事文,更像是日記。虯髯客傳郭善耳熟能詳,這一篇本身就經過藝術加工的小說更容易讓人記清楚也跟容易使人讀懂。
至少郭善清楚,當胡老漢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把故事傳給了宜賓樓一個當紅的樂伎手裏後,許多去宜賓樓的文人士子大抵都知道了這篇不錯的故事。
這篇文章出自何人之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文中的虯髯客成了遊俠兒們心目中的男神,裏麵提到的黃袍客也更添加了神秘。
大夥兒都想瞧瞧那位去了扶餘國做了帝王的虯髯客,但可惜瞧不著,隻好見見那位與虯髯客相識的英傑黃袍客了。
貞觀七年,郭善就如同攪屎棍一樣主導著輿論,隻是不知道他這根攪屎棍是否真能把京兆府的那幾坨給攪出來。
ps:終於把瀏覽器修好了。。。諸君元宵快樂,再這兒給大夥兒拱手送上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