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盤城,相當於是朝廷「送」給了平西侯府,讓晉東之地,自望江以東,正式且完整地,交給了侯府。
換來的,是朝廷對晉地原靖南軍、晉營以及鎮北軍等各路軍頭子地方治理權責的收迴,那種軍頭子又領兵又是地方主官的情形,正在逐漸消退;
對此,肯定軍中有極大的不滿,畢竟這是砸人飯碗和外水的事兒;
好處拿久了,就理所當然了,自我感覺天經地義了。
古往今來,新君繼位,都得先安撫軍中,以示恩德,但燕國的新君這次卻反其道而行;
不過,靖南王人不在晉地,更不在燕國了,原本繼承了靖南王衣缽且手握靖南王世子身份地位現在也都足夠起來振臂一唿的平西侯爺,在這件事上表現出了一種沉默。
沒足夠分量的人牽頭,下麵的各路軍頭子,也都沒辦法鬧起來,隻能心不甘情不願地將該交出的權力都交了上去。
總之,
整個大燕,現在看起來都極為平穩,雖然各階層都有普遍的不滿情緒,但都被壓製了下去,不至於出現什麽動盪。
不少老臣已經在展望,展望五年後,十年後,當壓製成為常態,成為定律後,所謂的埋怨,也就消失了。
到那時,
就算不去開疆拓土,
擁有燕地、晉地這龐大疆域的大燕,也將在休養生息後,迎來一個安定祥和的「盛世」。
而新君,在處理朝政之餘,也會時不時地派人去問問自家丈人豬肉的銷售情況,以此來推斷市麵的平穩百姓生活水平。
但,
一封來自晉東的摺子,
卻如同投入這平靜池麵的一顆石子,
打破了燕京的寧靜。
……
平西侯以楚人屢次犯邊襲擾我邊民為由,請旨討楚。
這封摺子被送到新君手裏後,被轉入了內閣,隨即,大白於朝堂。
朝臣們都愣了一下,
這是又要打仗了?
這才安生了多久,這才安生了多久啊!
說好的休養生息呢,說好的與民更始呢!
但在此時,並未有人主動跳出來想要嚐試伸手攪和一下這一池的渾水。
畢竟,新君的態度還成迷;
有了先皇在時的經驗,大家對這種動輒出兵的事,也有了較強的適應力。
無論是和鄭侯爺有私仇的,
還是純粹站在認為國家需要靜養的立場,
亦或者是站在朝廷集權反對藩鎮的立場上的,
在一開始的一段時間內,
都統一且默契地陷入了沉默。
內閣走了流程,再轉入司禮監;
新君沒扭捏,做出了大部分人預料之中的反應:
準奏。
但,朝廷並未因此發布戰爭準備的命令,也沒有再額外調動兵馬。
大傢夥這才鬆了口氣,看來,這是一場小規模的戰事,平西侯府自己就足以應付,不需要朝廷去額外支援兵馬糧草。
但隨之而來的,又是一種不算後知後覺卻又屬於後知後覺地強烈猜忌感。
擱以前,
靖南王跋扈,哦,那就跋扈了吧,哪個禦史敢彈劾靖南王,就得做好下次靖南王迴京時順路給你滿門滅了的思想準備;
同理,上一代鎮北王在時,也沒人敢彈劾他,馬踏門閥都是人老李一個人幹的,誰知道人啥時候會重操舊業?
再加上先皇在時的那種格局,讓朝廷上下,都默認了這種局麵。
但現在,
新鎮北王在大臣們眼裏可謂乖巧,甚至,都不好意思再繼續厚著臉欺負這個藩鎮了,總不能讓朝廷的吃相顯得過於刻薄;
鎮北王府溫順下去後,平西侯府的存在,就有些刺眼了點。
以前,平西侯是六爺黨的頭號幹將,沒人會拿這事兒去和六皇子告狀;
但現在,君君臣臣,已然涇渭分明。
滿朝文武,絕大部分,還是天然地站在龍椅這邊的,昔日的六爺黨頭牌平西侯,反而成了外人。
平西侯府不要糧不要兵,就這麽直截了當地準備和楚人幹了,這固然從一定程度上,讓正處於「休養生息」狀態中的大燕朝廷減少了負擔,但也從另一方麵證明平西侯府和當年的鎮北侯府還不一樣,鎮北侯府當初鼎盛時的三十萬鐵騎可是得靠大燕朝廷的傾力供養,但平西侯府卻能做到自給自足,同時,還能和楚國這種體量的大國掰掰手腕,哪怕隻是小規模可控的戰事,但沒那份底氣的話怎麽敢做這樣的事?
這已經逐漸脫離藩鎮的層次,開始向封國發展了。
再加上,平西侯麾下,晉兵、蠻兵反而是多數,純粹的燕軍,反而在平西侯府軍隊組織裏,並不占優。
這就,更讓人覺得不安了。
且,侯府裏的公主,也有身孕了,這……
隻不過,因為新君態度上的不明確,再加上大臣們對於新君和平西侯之間,還留有著那種「夫妻床頭打架床尾和」的即視感;
很可能,你在這邊剛說了他壞話,人倆馬上就又和好如初了,反而把你弄得個裏外不是人。
然而,
伴隨著接下來的自晉東的消息逐漸傳來,朝堂,瞬間就沸騰了。
楚國大將軍年堯突襲入晉地,連拔軍寨,如入無人之境!
年堯轉入蒙山,楚軍進逼範城,範城危如累卵!
換來的,是朝廷對晉地原靖南軍、晉營以及鎮北軍等各路軍頭子地方治理權責的收迴,那種軍頭子又領兵又是地方主官的情形,正在逐漸消退;
對此,肯定軍中有極大的不滿,畢竟這是砸人飯碗和外水的事兒;
好處拿久了,就理所當然了,自我感覺天經地義了。
古往今來,新君繼位,都得先安撫軍中,以示恩德,但燕國的新君這次卻反其道而行;
不過,靖南王人不在晉地,更不在燕國了,原本繼承了靖南王衣缽且手握靖南王世子身份地位現在也都足夠起來振臂一唿的平西侯爺,在這件事上表現出了一種沉默。
沒足夠分量的人牽頭,下麵的各路軍頭子,也都沒辦法鬧起來,隻能心不甘情不願地將該交出的權力都交了上去。
總之,
整個大燕,現在看起來都極為平穩,雖然各階層都有普遍的不滿情緒,但都被壓製了下去,不至於出現什麽動盪。
不少老臣已經在展望,展望五年後,十年後,當壓製成為常態,成為定律後,所謂的埋怨,也就消失了。
到那時,
就算不去開疆拓土,
擁有燕地、晉地這龐大疆域的大燕,也將在休養生息後,迎來一個安定祥和的「盛世」。
而新君,在處理朝政之餘,也會時不時地派人去問問自家丈人豬肉的銷售情況,以此來推斷市麵的平穩百姓生活水平。
但,
一封來自晉東的摺子,
卻如同投入這平靜池麵的一顆石子,
打破了燕京的寧靜。
……
平西侯以楚人屢次犯邊襲擾我邊民為由,請旨討楚。
這封摺子被送到新君手裏後,被轉入了內閣,隨即,大白於朝堂。
朝臣們都愣了一下,
這是又要打仗了?
這才安生了多久,這才安生了多久啊!
說好的休養生息呢,說好的與民更始呢!
但在此時,並未有人主動跳出來想要嚐試伸手攪和一下這一池的渾水。
畢竟,新君的態度還成迷;
有了先皇在時的經驗,大家對這種動輒出兵的事,也有了較強的適應力。
無論是和鄭侯爺有私仇的,
還是純粹站在認為國家需要靜養的立場,
亦或者是站在朝廷集權反對藩鎮的立場上的,
在一開始的一段時間內,
都統一且默契地陷入了沉默。
內閣走了流程,再轉入司禮監;
新君沒扭捏,做出了大部分人預料之中的反應:
準奏。
但,朝廷並未因此發布戰爭準備的命令,也沒有再額外調動兵馬。
大傢夥這才鬆了口氣,看來,這是一場小規模的戰事,平西侯府自己就足以應付,不需要朝廷去額外支援兵馬糧草。
但隨之而來的,又是一種不算後知後覺卻又屬於後知後覺地強烈猜忌感。
擱以前,
靖南王跋扈,哦,那就跋扈了吧,哪個禦史敢彈劾靖南王,就得做好下次靖南王迴京時順路給你滿門滅了的思想準備;
同理,上一代鎮北王在時,也沒人敢彈劾他,馬踏門閥都是人老李一個人幹的,誰知道人啥時候會重操舊業?
再加上先皇在時的那種格局,讓朝廷上下,都默認了這種局麵。
但現在,
新鎮北王在大臣們眼裏可謂乖巧,甚至,都不好意思再繼續厚著臉欺負這個藩鎮了,總不能讓朝廷的吃相顯得過於刻薄;
鎮北王府溫順下去後,平西侯府的存在,就有些刺眼了點。
以前,平西侯是六爺黨的頭號幹將,沒人會拿這事兒去和六皇子告狀;
但現在,君君臣臣,已然涇渭分明。
滿朝文武,絕大部分,還是天然地站在龍椅這邊的,昔日的六爺黨頭牌平西侯,反而成了外人。
平西侯府不要糧不要兵,就這麽直截了當地準備和楚人幹了,這固然從一定程度上,讓正處於「休養生息」狀態中的大燕朝廷減少了負擔,但也從另一方麵證明平西侯府和當年的鎮北侯府還不一樣,鎮北侯府當初鼎盛時的三十萬鐵騎可是得靠大燕朝廷的傾力供養,但平西侯府卻能做到自給自足,同時,還能和楚國這種體量的大國掰掰手腕,哪怕隻是小規模可控的戰事,但沒那份底氣的話怎麽敢做這樣的事?
這已經逐漸脫離藩鎮的層次,開始向封國發展了。
再加上,平西侯麾下,晉兵、蠻兵反而是多數,純粹的燕軍,反而在平西侯府軍隊組織裏,並不占優。
這就,更讓人覺得不安了。
且,侯府裏的公主,也有身孕了,這……
隻不過,因為新君態度上的不明確,再加上大臣們對於新君和平西侯之間,還留有著那種「夫妻床頭打架床尾和」的即視感;
很可能,你在這邊剛說了他壞話,人倆馬上就又和好如初了,反而把你弄得個裏外不是人。
然而,
伴隨著接下來的自晉東的消息逐漸傳來,朝堂,瞬間就沸騰了。
楚國大將軍年堯突襲入晉地,連拔軍寨,如入無人之境!
年堯轉入蒙山,楚軍進逼範城,範城危如累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