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戰神皇叔下嫁小蠻王後 作者:埃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又看了那處於一片水霧中金燦燦的異樹一眼,有些難以想象它結果的模樣。
小蠻王似乎真的很想念那“金蜜果”,竟砸吧了兩下嘴,盯著那蜜香樹的方向細細地又同淩冽說了許多:
說這蜜香樹開花的時候是特別漂亮的白色大花,而且花葉不相逢,遠遠看過去像一株雪樹;說著樹從前結果較多的時候,整一片灘塗上都會擠滿了蠻族的幼童,熱熱鬧鬧比過節時還高興。
……
淩冽聽著,忍不住問,“那為何會三年多……?”
小蠻王悶悶地搖搖頭,“窩也不知,大巫隻告訴窩機緣未至。”
或許因為小蠻王太過渴盼,那委屈而遺憾的眼神讓淩冽有些不忍,他伸手輕輕摸了一把小蠻王金燦燦的腦袋,安慰道,“花有重開日,蜜香樹也會的。”
“……”小蠻王愣愣的,有些孩子氣地追問道:“……真的會麽?”
淩冽心裏雖沒底,但卻不忍讓那漂亮的翠眸露出傷悲,他在心中暗歎一口氣,端出了先生們慣用的那套畫餅之法,高深莫測道:“嗯,心誠則靈。”
小蠻王其實沒聽懂,但不知為何,同樣的話,大巫來說,他就覺得是在騙人。而淩冽清冷的嗓音絮絮說了,他就覺得是真的、就一定能成。
“那鍋鍋,窩們倆個拉鉤鉤,”小蠻王伸出手,眸色虔誠而帶著一點渴盼,“以後每個夏秋,窩都要帶鍋鍋一起來看!等蜜香樹開花、結果,窩就給鍋鍋嚐嚐最好吃的金蜜果!”
他這孩子氣的舉動,惹得淩冽有些想笑,但那話中沉甸甸的“承諾”,卻又讓他微揚的嘴角緩緩迴落。
——以後。
每個夏秋。
淩冽看著小蠻王,心情忽然沉重,他自然可以伸出手、哄孩子般與他拉鉤,但不知為何,他有些不忍心去欺騙這樣一個真心誠意待他好的人,即便、他們的注定有著選擇不同的“以後”。
閉了閉眼睛,淩冽推了小蠻王一把,罵道:“多大的人了——!”
怕小蠻王再纏著他拉鉤,淩冽主動岔開話題,“你既說這果子如何如何好吃,就沒存下一些麽?釀酒、醃製蜜餞之類的,也不怕後來人不知啊?”
小蠻王伸出去的手在半空中頓了頓,而後慢慢地收了迴來。
他難得沒一直盯著淩冽,而是慢慢將眼神放到了那株蜜香樹上,聲音有些啞,“新鮮的金蜜果離枝不到三刻便會腐敗,存不住的……”
淩冽噎了一下,被他臉上那一瞬的低落刺痛,心裏也難得密匝匝地泛起一些失落。
有了這個插曲,兩人從溶洞中出來後便是一路無言。
直到騎上大象,小蠻王才像是恢複過來一般,又笑嘻嘻地趁機要借著扶他腰的機會揩油。淩冽心中有愧,難得沒有第一時間拍開他的手。
最後,就是稀裏糊塗地被小蠻王攬到了懷中。
出來這麽半天,他確實有些乏,大病初愈的身子昏昏沉沉的,就這樣靠在小蠻王肩頭睡著。
夕陽西下,小蠻王垂眸看著唿吸綿長、安靜闔眸的淩冽,眼中閃過一抹無奈,最後卻也隻是稍稍挪了挪,換了個讓淩冽更舒服的姿勢——
他沒有那麽笨。
而且,漂亮哥哥素來寡言。
大巫告訴過他,人隻有在撒謊的時候,才會多話地說個不停。
小蠻王悶悶地歎了一口氣,悄悄地握了握拳,他會想辦法、努力把哥哥留下來的。
大象平穩地走著,很快就將兩人送迴了殿閣附近,小蠻王將已經熟睡的淩冽抱下來。原本他想將人直接送迴南屋,結果遠遠就看見了大叔帶著元宵、正在朝這邊走來。
無法,他隻好認命地將哥哥安放到輪椅上。
結果因為角度的關係,他側頭安置時、淩冽的唇瓣竟無意識地擦過了他的臉頰。
那一點溫熱的觸感讓他綠瞳放大,小蠻王的臉瞬間燒紅,他在原地僵了僵,而後看著淩冽忍不住地悶笑一下,趁人不注意時,也輕輕湊過去香了一下淩冽的側臉。
可惜,還沒等他心滿意足地起身,眼前的淩冽就連人帶輪椅被狠狠地奪走。
來自中原的小管事寒著一張臉,圓圓的眼睛兇狠地迷成一條縫,他跺了跺腳,氣唿唿地甩下三個字——
“狐、狸、精!”
作者有話要說:小蠻王:嗚嗚嗚嗚,哥哥他罵我!
淩冽笑:碧眼小狐狸~
-----------------------
看大家都在討論元宵,姑且為小管事表幾句(作話不要錢,不要嫌我話癆qaq):
1、如果沒有元宵,開篇時,王爺連一瓶傷藥都沒有。
2、元宵十四歲,是北境戰場上的孤兒,從小跟著淩冽、但並非從小就是管事。
3、元宵是淩冽在鎮北軍覆滅後,唯一一個從北境帶迴來的小廝,他對元宵的期待,從來不是“我需要一個聰明伶俐精明能幹的管家”,而是“他多讀點書、健康開心地長大”,這是關於北境的一種情感寄托。
4、王爺的左膀右臂是翰墨和羽書(你們肯定不記得他們了),他雖然讓元宵寄信、寫密信,但從來不和元宵多解釋自己為什麽這麽做、憑什麽這麽做,元宵於他隻是棋盤上的“卒”,而不是“士”、不是“車”,能燒好熱水、端上熱飯就夠了。
5、元宵軟弱、愛哭,還有點蠢,但他一心一意對淩冽,雙標也好、浪費也罷,大家可以將現階段的元宵理解為是淩冽“毒唯”,他的世界裏有一套他自己的邏輯,即便有些事情是他的一廂情願、自以為是,但由於淩冽始終當他是“孩子”,是鎮北軍唯一留給他的小笨蛋,不和他計較,更不可能專門給他解釋“我愛吃果子,我對小蠻王動心”。
6、元宵隻是小廝,他的閱曆、背景、生活經曆,造成了他不可能是淩冽的“知己”,更不會明白淩冽在謀劃什麽,他們實際上隸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階層,加上元宵又不愛讀書,所以文化水平、閱曆、情商其實都不高,若在和平年,他多半是王府裏的“晴雯”,有“丫鬟命、小姐心”,但歸京後才做管事,平時處理的多是生活瑣事,是王爺需要他的這份“蠢”來誤導敵人,如何誤導,參看第一章 的那幾個守門禁軍。
7、元宵目前為止所有罵小蠻王的話,做得事,不是覺得小蠻王“他該死”,而隻是對於他最敬重的王爺要被迫雌|伏在他人身下的一種不甘心、不能接受,或許大家都喜歡恬恬、都站在恬恬的角度,覺得元宵是從中作梗的惡人。但從元宵的角度看,就好像是一直敬重、如父如兄的人,要被一個京中都在傳的“兇惡”外邦人欺負了,這份心裏落差讓他表現得敵意重重,但他隻是蠢,而不是“壞”。
8、無論是淩冽還是恬恬,都沒當元宵是“敵人”或“對手”,是謂:雄獅從不畏螳臂之當途。
9、如果元宵真的聰明伶俐、精明可靠,金沙江上、甚至是剛出京城的時候,淩冽就可以脫身離開,大概率根本不會有後續小蠻王的劇情。
10、最後,特別提示:元宵說的、怨的都是中原官話,大部分恬恬也聽不懂(恬恬:麻麻你黑我!)
我和元宵都歡迎大家討論~指導也沒關係(你們好可愛)嘿嘿,大家當然可以不喜歡小元宵,或者繼續討厭他、罵他。
說這些,隻是我覺得人無完人,他蠢這一點並非罪大惡極、十惡不赦。
當然,我也有一些沒處理好的地方,非常感謝大家提出、指出,以後也會注意(不過我是大篇幅存稿、甚至有些文是全文存稿_(:3」∠)_指的是寫這段話時,我的進度已推到了第60章 ,可能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麽大改動orz
元宵的性格不討喜,但是,一定要!記得喜歡恬恬呀~
順帶提幾句舒明義:
作為一個前世選擇死守京城,最後為國戰死的小將軍,我覺得他作為大家族的子弟,至今為止做的每一件事都沒什麽大錯。他做不到像孫太醫那樣直接站出來保護英雄,但他卻願意在掌握軍權的父親和掌握政權的伯父手下,選擇站在淩冽一邊,走出來引導百姓喝酒送行,我覺得是需要勇氣的(再壞,那也是他的親人)。
送王爺南下的一路上,王爺需要他的官威、兵權的時候,他也是無條件幫忙,小舒將軍雖做不到立刻大義滅親,但他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了最多。當然他這種又要顧及親人、又想幫助英雄的糾結和軟弱,確實不是好男兒。
但如果他真能衝冠一怒、為了王爺就反叛整個家族,我又覺得他性格太片麵了,就好像讓令狐衝在五嶽劍派合並前,就直接手刃嶽不群一樣……(五嶽劍派合並前,嶽不群練成《辟邪劍譜》、殺害定逸師太,但他首先是令狐衝的養父、師傅,令狐衝沒法立刻相信師傅的作惡,依舊願順他心意“五派合並”,直到封禪台上嶽不群和左冷禪一戰,令狐衝才算看清師傅為人,才慢慢轉變、開始與之對立、圍攻)。如果舒明義當真剛出場就公開和家族宣戰,我覺得他可能就不是配角,而是爽文主角了吧(小舒:???)
ps.這篇文應該不存在副cp這種說法,好像是大家從一些互動中給他們安的名,非要解釋的話,就是需要一股來自外戚內部的勢力,去配合瓦解這幫存在於朝堂中的蠹蟲(理由參看探春名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裏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舒明義逗弄元宵、送給他東西,也隻是因為一種“逗弄小狗有趣”的心思。而副西皮的話,我自己在設定時,隻萌過翰墨和羽書(你們必定忘了他們是誰233333)但也不會特別寫啦。
恬恬:希望泥們沒有覺得麻麻特別煩qaq~窩和麻麻依舊期待泥萌的到來~
-------------------------------
第23章
兩日後, 清晨。
元宵剛伺候淩冽用過點心, 南屋外就響起了敲門聲。
想起那浪蕩輕佻的蠻子,元宵黑了臉,頭也不迴地大喊道:“沒人!沒醒!誰也不見!”
淩冽正嚼著酥餅,小管事的大嗓門嚇了他一跳, 險些將餅碎嗆進喉管裏。他咳了一聲, 端起溫著的琉璃盞,倒出半杯花草茶喝下去。
門口的敲門聲頓了頓, 而後響起了大叔爽朗的笑聲,“我都聞著茶香了!怎麽, 我家大王又做錯什麽了?”
元宵一噎,在淩冽不讚同的目光下、紅著臉去開門。
大叔站在晨光裏, 似笑非笑地摸著自己的兩撇胡須,衝淩冽恭敬一禮, “王爺。”
淩冽放下茶盞, “元宵不懂事兒, 讓您見笑了。”
大叔擺擺手, 表示他並不在意。
進屋後,大叔不落座、也沒急著開口, 隻環視整間南屋, 臉上表情意味深長。
元宵性急, 忍不住問道:“找王爺什麽事兒?”
大叔眨巴兩下眼睛,答非所問,“看來王爺您在這兒住得不錯。”
——木施上掛著新換的衣裳、銅鏡前擺著收拾整齊的一溜發簪, 案幾上堆著新購的書冊、立著整齊的筆架,新研的墨條、墨痕闌幹。
淩冽不置可否,又添了一盞, 道:“您喝茶。”
大叔笑,盯著淩冽看了一會兒後,輕不可聞地歎了一口氣,他沒有接淩冽的茶,反而躬身一揖,“百越國使團今日前來和談,我擔心他們包藏禍心,想請王爺從旁參詳。”
淩冽倒茶的手微頓。
“憑什麽啊?”元宵怪叫起來,“你們蠻國的事兒怎好勞煩我們王爺!”
自從北境歸來,王爺一直憂思,元宵看在眼裏、急在心上,戎狄、江南、外戚的事兒已經夠淩冽煩的了,他們蠻國多大的臉,怎好意思讓淩冽幫忙。
他想到什麽說什麽,結果那大叔不以為忤,反笑眯眯道:“憑你家王爺,也是我蠻國王妃呐——”
元宵傻眼。
淩冽搖頭,示意元宵退下,“您細說說。”
“路上說,”大叔看了看窗外的天光,“算算時間,百越國使團這會兒也該到了,我先帶您去議事殿。”
議事殿位於中央廣場後方,是個有著巨大圓拱頂、牆體厚重的大理石建築。
大叔帶著淩冽主仆兩人穿過長廊,從後門進入議事殿內。
殿內人聲鼎沸,除了坐在正中央王座上的小蠻王,還有乾達、五部首領等一些淩冽在慶典上見過的人。中央王座正下方,則站著一群穿著打扮明顯與諸人不同的苗人,看起來,就是百越國的使團。
路上,大叔簡單將百越國送來的文書和兩國間的世仇撿重點說了說——
世仇源於兩國交接地帶的桂山,那座山脈南北走向,一半背陰、一半向陽,向陽那麵兒靠近百越,但背陰這麵兒卻有更多的水源。桂山上的幾個部落常年紛爭不斷,總是為了一條河、三分地或一頭羊而打得頭破血流。
至於百越國的文書……
百越與蠻國不同,老國王雖健在,但膝下男丁不多,隻有這位小王子和他的一個異母哥哥。那位的母親是奴隸出生,在王室地位尷尬,因此多年前就已離開部落下南洋。
小王子上頭的幾個姐姐裏,多得是精明強幹、射獵俱佳的人,奈何生成了女兒身,多少掣肘。
文書中的老國王言辭懇切,希望不惜一切代價來換迴小兒子,並承諾會將百越國在桂山陽麵兒的兩個部落全部撤走,將整一座山都讓給蠻國。
“他還願意送上成年灰象五十頭、犛牛三十頭、羊百隻做為賠禮,另有兩箱金銀。”
此刻,他們已經走到了議事殿巨大王座的背後,那王座是用一整塊漢白玉石打造,上麵雕刻著佛教的神鳥迦樓羅,張開的巨翼被做成了王座的靠背,鏤空的縫隙正好方便了淩冽。
其實蠻國沒有中原皇室戒備的“外戚幹政”和“牝雞司晨”,但大叔解釋——那位小王子是直接與淩冽衝突的,還因輕看了淩冽而失手被擒,這種場合下,他不便露麵。
淩冽沒想那麽多,他隻是細細觀察著那幾個百越使團的人。
正使是個皮膚黝黑、麵容猥瑣的瘦子,臉上無時無刻都堆著諂媚的笑容,無論蠻國人說什麽、他都是一副好脾氣。而副使則是個魁梧寡言的年輕漢子,他目光兇悍、手臂上的肌肉很緊實。
小蠻王似乎真的很想念那“金蜜果”,竟砸吧了兩下嘴,盯著那蜜香樹的方向細細地又同淩冽說了許多:
說這蜜香樹開花的時候是特別漂亮的白色大花,而且花葉不相逢,遠遠看過去像一株雪樹;說著樹從前結果較多的時候,整一片灘塗上都會擠滿了蠻族的幼童,熱熱鬧鬧比過節時還高興。
……
淩冽聽著,忍不住問,“那為何會三年多……?”
小蠻王悶悶地搖搖頭,“窩也不知,大巫隻告訴窩機緣未至。”
或許因為小蠻王太過渴盼,那委屈而遺憾的眼神讓淩冽有些不忍,他伸手輕輕摸了一把小蠻王金燦燦的腦袋,安慰道,“花有重開日,蜜香樹也會的。”
“……”小蠻王愣愣的,有些孩子氣地追問道:“……真的會麽?”
淩冽心裏雖沒底,但卻不忍讓那漂亮的翠眸露出傷悲,他在心中暗歎一口氣,端出了先生們慣用的那套畫餅之法,高深莫測道:“嗯,心誠則靈。”
小蠻王其實沒聽懂,但不知為何,同樣的話,大巫來說,他就覺得是在騙人。而淩冽清冷的嗓音絮絮說了,他就覺得是真的、就一定能成。
“那鍋鍋,窩們倆個拉鉤鉤,”小蠻王伸出手,眸色虔誠而帶著一點渴盼,“以後每個夏秋,窩都要帶鍋鍋一起來看!等蜜香樹開花、結果,窩就給鍋鍋嚐嚐最好吃的金蜜果!”
他這孩子氣的舉動,惹得淩冽有些想笑,但那話中沉甸甸的“承諾”,卻又讓他微揚的嘴角緩緩迴落。
——以後。
每個夏秋。
淩冽看著小蠻王,心情忽然沉重,他自然可以伸出手、哄孩子般與他拉鉤,但不知為何,他有些不忍心去欺騙這樣一個真心誠意待他好的人,即便、他們的注定有著選擇不同的“以後”。
閉了閉眼睛,淩冽推了小蠻王一把,罵道:“多大的人了——!”
怕小蠻王再纏著他拉鉤,淩冽主動岔開話題,“你既說這果子如何如何好吃,就沒存下一些麽?釀酒、醃製蜜餞之類的,也不怕後來人不知啊?”
小蠻王伸出去的手在半空中頓了頓,而後慢慢地收了迴來。
他難得沒一直盯著淩冽,而是慢慢將眼神放到了那株蜜香樹上,聲音有些啞,“新鮮的金蜜果離枝不到三刻便會腐敗,存不住的……”
淩冽噎了一下,被他臉上那一瞬的低落刺痛,心裏也難得密匝匝地泛起一些失落。
有了這個插曲,兩人從溶洞中出來後便是一路無言。
直到騎上大象,小蠻王才像是恢複過來一般,又笑嘻嘻地趁機要借著扶他腰的機會揩油。淩冽心中有愧,難得沒有第一時間拍開他的手。
最後,就是稀裏糊塗地被小蠻王攬到了懷中。
出來這麽半天,他確實有些乏,大病初愈的身子昏昏沉沉的,就這樣靠在小蠻王肩頭睡著。
夕陽西下,小蠻王垂眸看著唿吸綿長、安靜闔眸的淩冽,眼中閃過一抹無奈,最後卻也隻是稍稍挪了挪,換了個讓淩冽更舒服的姿勢——
他沒有那麽笨。
而且,漂亮哥哥素來寡言。
大巫告訴過他,人隻有在撒謊的時候,才會多話地說個不停。
小蠻王悶悶地歎了一口氣,悄悄地握了握拳,他會想辦法、努力把哥哥留下來的。
大象平穩地走著,很快就將兩人送迴了殿閣附近,小蠻王將已經熟睡的淩冽抱下來。原本他想將人直接送迴南屋,結果遠遠就看見了大叔帶著元宵、正在朝這邊走來。
無法,他隻好認命地將哥哥安放到輪椅上。
結果因為角度的關係,他側頭安置時、淩冽的唇瓣竟無意識地擦過了他的臉頰。
那一點溫熱的觸感讓他綠瞳放大,小蠻王的臉瞬間燒紅,他在原地僵了僵,而後看著淩冽忍不住地悶笑一下,趁人不注意時,也輕輕湊過去香了一下淩冽的側臉。
可惜,還沒等他心滿意足地起身,眼前的淩冽就連人帶輪椅被狠狠地奪走。
來自中原的小管事寒著一張臉,圓圓的眼睛兇狠地迷成一條縫,他跺了跺腳,氣唿唿地甩下三個字——
“狐、狸、精!”
作者有話要說:小蠻王:嗚嗚嗚嗚,哥哥他罵我!
淩冽笑:碧眼小狐狸~
-----------------------
看大家都在討論元宵,姑且為小管事表幾句(作話不要錢,不要嫌我話癆qaq):
1、如果沒有元宵,開篇時,王爺連一瓶傷藥都沒有。
2、元宵十四歲,是北境戰場上的孤兒,從小跟著淩冽、但並非從小就是管事。
3、元宵是淩冽在鎮北軍覆滅後,唯一一個從北境帶迴來的小廝,他對元宵的期待,從來不是“我需要一個聰明伶俐精明能幹的管家”,而是“他多讀點書、健康開心地長大”,這是關於北境的一種情感寄托。
4、王爺的左膀右臂是翰墨和羽書(你們肯定不記得他們了),他雖然讓元宵寄信、寫密信,但從來不和元宵多解釋自己為什麽這麽做、憑什麽這麽做,元宵於他隻是棋盤上的“卒”,而不是“士”、不是“車”,能燒好熱水、端上熱飯就夠了。
5、元宵軟弱、愛哭,還有點蠢,但他一心一意對淩冽,雙標也好、浪費也罷,大家可以將現階段的元宵理解為是淩冽“毒唯”,他的世界裏有一套他自己的邏輯,即便有些事情是他的一廂情願、自以為是,但由於淩冽始終當他是“孩子”,是鎮北軍唯一留給他的小笨蛋,不和他計較,更不可能專門給他解釋“我愛吃果子,我對小蠻王動心”。
6、元宵隻是小廝,他的閱曆、背景、生活經曆,造成了他不可能是淩冽的“知己”,更不會明白淩冽在謀劃什麽,他們實際上隸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階層,加上元宵又不愛讀書,所以文化水平、閱曆、情商其實都不高,若在和平年,他多半是王府裏的“晴雯”,有“丫鬟命、小姐心”,但歸京後才做管事,平時處理的多是生活瑣事,是王爺需要他的這份“蠢”來誤導敵人,如何誤導,參看第一章 的那幾個守門禁軍。
7、元宵目前為止所有罵小蠻王的話,做得事,不是覺得小蠻王“他該死”,而隻是對於他最敬重的王爺要被迫雌|伏在他人身下的一種不甘心、不能接受,或許大家都喜歡恬恬、都站在恬恬的角度,覺得元宵是從中作梗的惡人。但從元宵的角度看,就好像是一直敬重、如父如兄的人,要被一個京中都在傳的“兇惡”外邦人欺負了,這份心裏落差讓他表現得敵意重重,但他隻是蠢,而不是“壞”。
8、無論是淩冽還是恬恬,都沒當元宵是“敵人”或“對手”,是謂:雄獅從不畏螳臂之當途。
9、如果元宵真的聰明伶俐、精明可靠,金沙江上、甚至是剛出京城的時候,淩冽就可以脫身離開,大概率根本不會有後續小蠻王的劇情。
10、最後,特別提示:元宵說的、怨的都是中原官話,大部分恬恬也聽不懂(恬恬:麻麻你黑我!)
我和元宵都歡迎大家討論~指導也沒關係(你們好可愛)嘿嘿,大家當然可以不喜歡小元宵,或者繼續討厭他、罵他。
說這些,隻是我覺得人無完人,他蠢這一點並非罪大惡極、十惡不赦。
當然,我也有一些沒處理好的地方,非常感謝大家提出、指出,以後也會注意(不過我是大篇幅存稿、甚至有些文是全文存稿_(:3」∠)_指的是寫這段話時,我的進度已推到了第60章 ,可能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麽大改動orz
元宵的性格不討喜,但是,一定要!記得喜歡恬恬呀~
順帶提幾句舒明義:
作為一個前世選擇死守京城,最後為國戰死的小將軍,我覺得他作為大家族的子弟,至今為止做的每一件事都沒什麽大錯。他做不到像孫太醫那樣直接站出來保護英雄,但他卻願意在掌握軍權的父親和掌握政權的伯父手下,選擇站在淩冽一邊,走出來引導百姓喝酒送行,我覺得是需要勇氣的(再壞,那也是他的親人)。
送王爺南下的一路上,王爺需要他的官威、兵權的時候,他也是無條件幫忙,小舒將軍雖做不到立刻大義滅親,但他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了最多。當然他這種又要顧及親人、又想幫助英雄的糾結和軟弱,確實不是好男兒。
但如果他真能衝冠一怒、為了王爺就反叛整個家族,我又覺得他性格太片麵了,就好像讓令狐衝在五嶽劍派合並前,就直接手刃嶽不群一樣……(五嶽劍派合並前,嶽不群練成《辟邪劍譜》、殺害定逸師太,但他首先是令狐衝的養父、師傅,令狐衝沒法立刻相信師傅的作惡,依舊願順他心意“五派合並”,直到封禪台上嶽不群和左冷禪一戰,令狐衝才算看清師傅為人,才慢慢轉變、開始與之對立、圍攻)。如果舒明義當真剛出場就公開和家族宣戰,我覺得他可能就不是配角,而是爽文主角了吧(小舒:???)
ps.這篇文應該不存在副cp這種說法,好像是大家從一些互動中給他們安的名,非要解釋的話,就是需要一股來自外戚內部的勢力,去配合瓦解這幫存在於朝堂中的蠹蟲(理由參看探春名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裏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舒明義逗弄元宵、送給他東西,也隻是因為一種“逗弄小狗有趣”的心思。而副西皮的話,我自己在設定時,隻萌過翰墨和羽書(你們必定忘了他們是誰233333)但也不會特別寫啦。
恬恬:希望泥們沒有覺得麻麻特別煩qaq~窩和麻麻依舊期待泥萌的到來~
-------------------------------
第23章
兩日後, 清晨。
元宵剛伺候淩冽用過點心, 南屋外就響起了敲門聲。
想起那浪蕩輕佻的蠻子,元宵黑了臉,頭也不迴地大喊道:“沒人!沒醒!誰也不見!”
淩冽正嚼著酥餅,小管事的大嗓門嚇了他一跳, 險些將餅碎嗆進喉管裏。他咳了一聲, 端起溫著的琉璃盞,倒出半杯花草茶喝下去。
門口的敲門聲頓了頓, 而後響起了大叔爽朗的笑聲,“我都聞著茶香了!怎麽, 我家大王又做錯什麽了?”
元宵一噎,在淩冽不讚同的目光下、紅著臉去開門。
大叔站在晨光裏, 似笑非笑地摸著自己的兩撇胡須,衝淩冽恭敬一禮, “王爺。”
淩冽放下茶盞, “元宵不懂事兒, 讓您見笑了。”
大叔擺擺手, 表示他並不在意。
進屋後,大叔不落座、也沒急著開口, 隻環視整間南屋, 臉上表情意味深長。
元宵性急, 忍不住問道:“找王爺什麽事兒?”
大叔眨巴兩下眼睛,答非所問,“看來王爺您在這兒住得不錯。”
——木施上掛著新換的衣裳、銅鏡前擺著收拾整齊的一溜發簪, 案幾上堆著新購的書冊、立著整齊的筆架,新研的墨條、墨痕闌幹。
淩冽不置可否,又添了一盞, 道:“您喝茶。”
大叔笑,盯著淩冽看了一會兒後,輕不可聞地歎了一口氣,他沒有接淩冽的茶,反而躬身一揖,“百越國使團今日前來和談,我擔心他們包藏禍心,想請王爺從旁參詳。”
淩冽倒茶的手微頓。
“憑什麽啊?”元宵怪叫起來,“你們蠻國的事兒怎好勞煩我們王爺!”
自從北境歸來,王爺一直憂思,元宵看在眼裏、急在心上,戎狄、江南、外戚的事兒已經夠淩冽煩的了,他們蠻國多大的臉,怎好意思讓淩冽幫忙。
他想到什麽說什麽,結果那大叔不以為忤,反笑眯眯道:“憑你家王爺,也是我蠻國王妃呐——”
元宵傻眼。
淩冽搖頭,示意元宵退下,“您細說說。”
“路上說,”大叔看了看窗外的天光,“算算時間,百越國使團這會兒也該到了,我先帶您去議事殿。”
議事殿位於中央廣場後方,是個有著巨大圓拱頂、牆體厚重的大理石建築。
大叔帶著淩冽主仆兩人穿過長廊,從後門進入議事殿內。
殿內人聲鼎沸,除了坐在正中央王座上的小蠻王,還有乾達、五部首領等一些淩冽在慶典上見過的人。中央王座正下方,則站著一群穿著打扮明顯與諸人不同的苗人,看起來,就是百越國的使團。
路上,大叔簡單將百越國送來的文書和兩國間的世仇撿重點說了說——
世仇源於兩國交接地帶的桂山,那座山脈南北走向,一半背陰、一半向陽,向陽那麵兒靠近百越,但背陰這麵兒卻有更多的水源。桂山上的幾個部落常年紛爭不斷,總是為了一條河、三分地或一頭羊而打得頭破血流。
至於百越國的文書……
百越與蠻國不同,老國王雖健在,但膝下男丁不多,隻有這位小王子和他的一個異母哥哥。那位的母親是奴隸出生,在王室地位尷尬,因此多年前就已離開部落下南洋。
小王子上頭的幾個姐姐裏,多得是精明強幹、射獵俱佳的人,奈何生成了女兒身,多少掣肘。
文書中的老國王言辭懇切,希望不惜一切代價來換迴小兒子,並承諾會將百越國在桂山陽麵兒的兩個部落全部撤走,將整一座山都讓給蠻國。
“他還願意送上成年灰象五十頭、犛牛三十頭、羊百隻做為賠禮,另有兩箱金銀。”
此刻,他們已經走到了議事殿巨大王座的背後,那王座是用一整塊漢白玉石打造,上麵雕刻著佛教的神鳥迦樓羅,張開的巨翼被做成了王座的靠背,鏤空的縫隙正好方便了淩冽。
其實蠻國沒有中原皇室戒備的“外戚幹政”和“牝雞司晨”,但大叔解釋——那位小王子是直接與淩冽衝突的,還因輕看了淩冽而失手被擒,這種場合下,他不便露麵。
淩冽沒想那麽多,他隻是細細觀察著那幾個百越使團的人。
正使是個皮膚黝黑、麵容猥瑣的瘦子,臉上無時無刻都堆著諂媚的笑容,無論蠻國人說什麽、他都是一副好脾氣。而副使則是個魁梧寡言的年輕漢子,他目光兇悍、手臂上的肌肉很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