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堂外麵,柳蘭歌看著楊洛:“你怎麽得罪了李書記?”
楊洛聳聳肩,苦笑著說道:“這是我與李書記第一次見麵,現在連我自己都莫名其妙呢。”
柳蘭歌皺了下眉頭:“這就奇怪了。”
楊洛問道:“你和我站在這裏聊天,就不怕李書記看見給你穿小鞋?”
柳蘭歌微微一笑:“我隻是個小人物,李書記怎麽可能找我的麻煩,倒是你要小心點。有機會多來市委看看,和李書記多多溝通,盡可能緩和一下僵局。”
楊洛拿出煙點了一顆,然後整了整衣領:“有些人天生是對頭,明明毫無恩怨,但就是看對方不順眼,就像的我和李作群,這種局麵無法緩和的。而有些人天生就是朋友,明明剛剛相識,但他們就會發自內心的去欣賞對方,就像現在的我和你。”
柳蘭歌愣了一下,緊接著一陣咯咯大笑:“好!那我就交你這個朋友,以後有什麽事情你可不能不幫忙。”
楊洛眼裏閃過一道狡猾的目光:“當然!朋友有事,怎麽可能袖手旁觀。”
柳蘭歌看了看時間:“已經三點多了,中午你沒有吃好,不如我做東,我們再去吃點。”
楊洛搖頭說道:“不了,以後機會多得是,我要馬上去大化鎮報道。”
柳蘭歌點頭:“也好!工作最重要。”說完伸出手,“祝你工作順利,步步高升。”
楊洛和柳蘭歌握了握手:“借你吉言。”
柳蘭歌看著楊洛挺拔的背影,眼裏閃著讓人難以琢磨的光芒,站在那裏一陣沉思。
縣裏距離大化鎮並不遠,可由於路況太差,到處都是坑,再加上剛剛下了場雪,一個小時的路程足足走了三個多小時。要不是因為黃欣欣開的是越野性能比較好的x5,估計楊洛得步行到鎮裏。
當車搖搖晃晃進入小鎮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狹窄泥濘的街道越來越難行,破舊低矮的石頭房子毫無規則的聳立在道路兩邊。
現在剛剛六點多,整個小鎮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昏黃的燈光在窗戶透出,顯得陰冷有些詭異。
鎮政府是老式的大院,周圍是一人多高的圍牆,北麵是一排石木結構的平房。
鎮政府大院的大門敞開著,黃欣欣直接把車開進了大院,還沒等把車停下來,大化鎮鎮黨委副書記鍾誌新,紀委書記吳強輝,還有副鎮長吳忠、盧建方、王德誌迎了出來。
“楊書記!我們可等了您一個下午了。”鍾誌新主動伸手和楊洛握手。
楊洛笑著說道:“路太難走了。”
“是啊!不下雨下雪還好走點,一旦下雨下雪,這路就非常難走。”鍾誌新說完介紹了紀委書記吳強輝和三位副鎮長。
幾個人寒暄的一陣,楊洛奇怪的問道:“怎麽不見羅鎮長啊。”
新的書記上任,現任鎮長羅金榮卻不來迎接,不能不說這裏麵有什麽問題。
鍾誌新尷尬地一笑:“楊書記,不好意思啊,老羅身體有些不舒服,這兩天一直在家休息。告訴我,您來了讓我幫他請個假。”
楊洛嘴角一撅,笑著說道:“羅鎮長身體沒事吧,要不明天我去看看他。”
“不用,不用。”鍾誌新急忙搖手,“隻是感冒,休息兩天就沒事了。”
“哦!”楊洛不置可否的哦了一聲,“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鍾誌新的心猛然跳了一下,他意識到,這個年輕的書記不簡單。自己要小心點,千萬不要欺人家年輕又是新來的。
想到這整個人開始變得謹慎:“書記!去會議室吧,鎮上的機關幹部還有各村的書記都在等著呢,有什麽事情開完會再說,”
楊洛點點頭,在鍾誌新的帶領下走進一間四麵透風的陳舊會議室,裏麵的牆壁好像用白色塗料剛剛粉刷過,裏麵還有一股刺鼻的氣味。
裏麵的空間不大,也就八九十平米,擺著長條凳子,有的還缺了腿,用幾塊石頭墊在下麵。此時凳子上坐滿了人,亂哄哄一片,有幾個人還在抽著旱煙,不大的空間被他們弄得烏煙瘴氣。
跟在後麵的鬼狐想進來看看熱鬧,一進門就被裏麵的煙氣嗆了出去。
“我還是到車上等著吧。”
黃欣欣嬉皮笑臉的說道:“那我陪你吧。”
楊洛一進屋,裏麵亂哄哄的場麵頓時靜了下來,緊接著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鍾誌新指著西麵一張掉漆的紅色桌子:“楊書記……”
楊洛點點頭,走過去坐在桌子的後麵,椅子傳來一陣嘎吱聲。楊洛心裏一陣苦笑,這還真夠艱苦的。
鍾誌新坐到楊洛身邊,吳強輝和三位副鎮長坐在了兩邊。
鍾誌新抬手向下壓了壓,下麵的人才亂哄哄地坐下。幾十道目光投在楊洛的身上,這個新任書記竟然這麽年輕,讓所有人都感到吃驚。
大化鎮黨政辦公室主任喬永輝和坐在他身邊的黨政辦科員王羽佳對視一眼。
本來楊洛上任,縣裏組織部要派個人過來。可下午張寶利對楊洛的態度,讓安排好的人又迴去了,楊洛也隻能自己來了。
鍾誌新不知道發生的事情,以為是路不好走,縣裏沒有派人過來,現在隻能他來主持會議了。
鍾誌新坐在主席台上,清了清嗓子,做了一番開場白,然後正式向鎮黨政幹部介紹楊洛。
“好了!現在請楊書記講幾句。”
“啪啪啪……”熱烈的掌聲響起。
楊洛掃視了一周,掌聲漸漸消失,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議室的氣氛變得有些詭異。下麵的那些幹部不分老少男女,突然感覺到,這位年輕的書記身上散發著讓他們敬畏的氣勢,本來懶散的坐姿,慢慢的挺起了胸,全都筆直的坐在那裏。
坐在楊洛身邊的鍾誌新他們感覺最明顯,被楊洛身上的氣勢壓得喘不過氣來,坐在那裏一動不敢動。
楊洛滿意的點點頭,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要是不能把下麵的人震住,那他以後就不用想展開工作。
“也許你們認為我很年輕,屬於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那種。”
楊洛一開口說話,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大冬天的,而且室內還很冷,身上居然冒出一層汗珠。
“我不想說太多的廢話,因為我說的再多,這裏的老百姓還是吃不飽穿不暖,孩子們依然上不起學。”說到這楊洛停頓了一下,“同誌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改革開放了這麽多年,為什麽這裏還這麽窮呢?”
下麵一個五十多歲,滿頭白發,穿著一件破棉襖的老頭說得:“楊書記!我是吉發村的村支書李岐山,我們也想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可這裏的情況您不……”
楊洛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我了解,我已經在這裏待了四個多月,走遍了所有的村子,環境因素不是理由,我認為是你們的不作為造成的……抗戰的時候,獨輪車能推出一個淮海戰役、西柏坡能裝得下整個中國。現在天下太平了,我們有什麽理由還在讓老百姓餓著肚子?同誌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關鍵在舟不在水,破舟易覆、爛舟易覆、舵手不慎觸礁易覆。現在這裏就是一艘破舟,一艘爛舟。我們要想辦法把這破舟、爛舟修好,讓它從新揚帆起航。但我們這些舵手能否把這艘船開起來,不讓它觸礁,那就見仁見智了。”
楊洛的話,有些人沒有了解透,但還能猜到一些意思。
一名方臉膛,皮膚黝黑,三十來歲的大漢說道:“楊書記!我是東崗村的村長鄭安軍,您話裏的意思我明白,是想帶著我們把全鎮的經濟搞上去,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但這談何容易?當年安總理來考察,然後投入大量的資金扶貧,可十幾年過去了,這裏還不是老樣子?我們不是不努力,是我們無能為力啊。”
鄭安軍的話音一落,下麵一陣議論紛紛。
“楊書記!鄭安軍同誌說的對,我們不是不努力,是我們無能為力。我們都是這裏土生土長的人,要是有辦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怎麽能不去做?”
李岐山說道:“書記!如果您真的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李岐山這條老命就賣給你了,讓我幹什麽都行。”
吳忠和盧建方對視一眼,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這個年輕的書記啊,還是太年輕了,說話也不經過大腦,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發展經濟,我倒要看看你怎麽發展。
楊洛擺了下手:“隻要大家配合,我楊洛就是有這個能力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天天吃白米飯,頓頓有肉吃。如果誰敢拖後腿,就不要怪我翻臉無情。”
“我相信楊書記。”鄭安軍在凳子上站起身,“楊書記,您說吧,該怎麽幹。”
楊洛剛想說話,兜裏的電話鈴聲突然響了起來,拿出來一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按下接聽鍵:“你在哪?”
聽筒裏傳來董悅婷的聲音:“我和耿桌還有海青姐已經到了南寧。”
楊洛一皺眉:“婁海清怎麽也來了?”
董悅婷笑著說道:“海青姐辭掉了美國的工作,這一段時間一直在我這,聽說你在貧困山區,就和我們一起來了。”
楊洛沒有在說什麽:“物資都到了嗎?”
董悅婷說道:“我們是坐飛機過來的,物資還得幾天。”
“嗯”楊洛嗯了一聲:“你們在那等著吧,物資到了我讓人去接你們。”
“你那裏情況怎麽樣?學校開學了嗎?”
“還沒有,大概還得十幾天,時間來得及。”
“就這樣吧,坐了幾個小時的飛機,有點累,先休息了。”
楊洛答應一聲掛斷電話,然後看著下麵的人說道:“其他的事情先不談,現在急需解決就是孩子們上學的問題。還有十幾天就要開學了,我們不能讓孩子在四處漏風的教室裏上課。”
楊洛聳聳肩,苦笑著說道:“這是我與李書記第一次見麵,現在連我自己都莫名其妙呢。”
柳蘭歌皺了下眉頭:“這就奇怪了。”
楊洛問道:“你和我站在這裏聊天,就不怕李書記看見給你穿小鞋?”
柳蘭歌微微一笑:“我隻是個小人物,李書記怎麽可能找我的麻煩,倒是你要小心點。有機會多來市委看看,和李書記多多溝通,盡可能緩和一下僵局。”
楊洛拿出煙點了一顆,然後整了整衣領:“有些人天生是對頭,明明毫無恩怨,但就是看對方不順眼,就像的我和李作群,這種局麵無法緩和的。而有些人天生就是朋友,明明剛剛相識,但他們就會發自內心的去欣賞對方,就像現在的我和你。”
柳蘭歌愣了一下,緊接著一陣咯咯大笑:“好!那我就交你這個朋友,以後有什麽事情你可不能不幫忙。”
楊洛眼裏閃過一道狡猾的目光:“當然!朋友有事,怎麽可能袖手旁觀。”
柳蘭歌看了看時間:“已經三點多了,中午你沒有吃好,不如我做東,我們再去吃點。”
楊洛搖頭說道:“不了,以後機會多得是,我要馬上去大化鎮報道。”
柳蘭歌點頭:“也好!工作最重要。”說完伸出手,“祝你工作順利,步步高升。”
楊洛和柳蘭歌握了握手:“借你吉言。”
柳蘭歌看著楊洛挺拔的背影,眼裏閃著讓人難以琢磨的光芒,站在那裏一陣沉思。
縣裏距離大化鎮並不遠,可由於路況太差,到處都是坑,再加上剛剛下了場雪,一個小時的路程足足走了三個多小時。要不是因為黃欣欣開的是越野性能比較好的x5,估計楊洛得步行到鎮裏。
當車搖搖晃晃進入小鎮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狹窄泥濘的街道越來越難行,破舊低矮的石頭房子毫無規則的聳立在道路兩邊。
現在剛剛六點多,整個小鎮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昏黃的燈光在窗戶透出,顯得陰冷有些詭異。
鎮政府是老式的大院,周圍是一人多高的圍牆,北麵是一排石木結構的平房。
鎮政府大院的大門敞開著,黃欣欣直接把車開進了大院,還沒等把車停下來,大化鎮鎮黨委副書記鍾誌新,紀委書記吳強輝,還有副鎮長吳忠、盧建方、王德誌迎了出來。
“楊書記!我們可等了您一個下午了。”鍾誌新主動伸手和楊洛握手。
楊洛笑著說道:“路太難走了。”
“是啊!不下雨下雪還好走點,一旦下雨下雪,這路就非常難走。”鍾誌新說完介紹了紀委書記吳強輝和三位副鎮長。
幾個人寒暄的一陣,楊洛奇怪的問道:“怎麽不見羅鎮長啊。”
新的書記上任,現任鎮長羅金榮卻不來迎接,不能不說這裏麵有什麽問題。
鍾誌新尷尬地一笑:“楊書記,不好意思啊,老羅身體有些不舒服,這兩天一直在家休息。告訴我,您來了讓我幫他請個假。”
楊洛嘴角一撅,笑著說道:“羅鎮長身體沒事吧,要不明天我去看看他。”
“不用,不用。”鍾誌新急忙搖手,“隻是感冒,休息兩天就沒事了。”
“哦!”楊洛不置可否的哦了一聲,“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鍾誌新的心猛然跳了一下,他意識到,這個年輕的書記不簡單。自己要小心點,千萬不要欺人家年輕又是新來的。
想到這整個人開始變得謹慎:“書記!去會議室吧,鎮上的機關幹部還有各村的書記都在等著呢,有什麽事情開完會再說,”
楊洛點點頭,在鍾誌新的帶領下走進一間四麵透風的陳舊會議室,裏麵的牆壁好像用白色塗料剛剛粉刷過,裏麵還有一股刺鼻的氣味。
裏麵的空間不大,也就八九十平米,擺著長條凳子,有的還缺了腿,用幾塊石頭墊在下麵。此時凳子上坐滿了人,亂哄哄一片,有幾個人還在抽著旱煙,不大的空間被他們弄得烏煙瘴氣。
跟在後麵的鬼狐想進來看看熱鬧,一進門就被裏麵的煙氣嗆了出去。
“我還是到車上等著吧。”
黃欣欣嬉皮笑臉的說道:“那我陪你吧。”
楊洛一進屋,裏麵亂哄哄的場麵頓時靜了下來,緊接著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鍾誌新指著西麵一張掉漆的紅色桌子:“楊書記……”
楊洛點點頭,走過去坐在桌子的後麵,椅子傳來一陣嘎吱聲。楊洛心裏一陣苦笑,這還真夠艱苦的。
鍾誌新坐到楊洛身邊,吳強輝和三位副鎮長坐在了兩邊。
鍾誌新抬手向下壓了壓,下麵的人才亂哄哄地坐下。幾十道目光投在楊洛的身上,這個新任書記竟然這麽年輕,讓所有人都感到吃驚。
大化鎮黨政辦公室主任喬永輝和坐在他身邊的黨政辦科員王羽佳對視一眼。
本來楊洛上任,縣裏組織部要派個人過來。可下午張寶利對楊洛的態度,讓安排好的人又迴去了,楊洛也隻能自己來了。
鍾誌新不知道發生的事情,以為是路不好走,縣裏沒有派人過來,現在隻能他來主持會議了。
鍾誌新坐在主席台上,清了清嗓子,做了一番開場白,然後正式向鎮黨政幹部介紹楊洛。
“好了!現在請楊書記講幾句。”
“啪啪啪……”熱烈的掌聲響起。
楊洛掃視了一周,掌聲漸漸消失,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議室的氣氛變得有些詭異。下麵的那些幹部不分老少男女,突然感覺到,這位年輕的書記身上散發著讓他們敬畏的氣勢,本來懶散的坐姿,慢慢的挺起了胸,全都筆直的坐在那裏。
坐在楊洛身邊的鍾誌新他們感覺最明顯,被楊洛身上的氣勢壓得喘不過氣來,坐在那裏一動不敢動。
楊洛滿意的點點頭,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要是不能把下麵的人震住,那他以後就不用想展開工作。
“也許你們認為我很年輕,屬於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那種。”
楊洛一開口說話,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大冬天的,而且室內還很冷,身上居然冒出一層汗珠。
“我不想說太多的廢話,因為我說的再多,這裏的老百姓還是吃不飽穿不暖,孩子們依然上不起學。”說到這楊洛停頓了一下,“同誌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改革開放了這麽多年,為什麽這裏還這麽窮呢?”
下麵一個五十多歲,滿頭白發,穿著一件破棉襖的老頭說得:“楊書記!我是吉發村的村支書李岐山,我們也想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可這裏的情況您不……”
楊洛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我了解,我已經在這裏待了四個多月,走遍了所有的村子,環境因素不是理由,我認為是你們的不作為造成的……抗戰的時候,獨輪車能推出一個淮海戰役、西柏坡能裝得下整個中國。現在天下太平了,我們有什麽理由還在讓老百姓餓著肚子?同誌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關鍵在舟不在水,破舟易覆、爛舟易覆、舵手不慎觸礁易覆。現在這裏就是一艘破舟,一艘爛舟。我們要想辦法把這破舟、爛舟修好,讓它從新揚帆起航。但我們這些舵手能否把這艘船開起來,不讓它觸礁,那就見仁見智了。”
楊洛的話,有些人沒有了解透,但還能猜到一些意思。
一名方臉膛,皮膚黝黑,三十來歲的大漢說道:“楊書記!我是東崗村的村長鄭安軍,您話裏的意思我明白,是想帶著我們把全鎮的經濟搞上去,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但這談何容易?當年安總理來考察,然後投入大量的資金扶貧,可十幾年過去了,這裏還不是老樣子?我們不是不努力,是我們無能為力啊。”
鄭安軍的話音一落,下麵一陣議論紛紛。
“楊書記!鄭安軍同誌說的對,我們不是不努力,是我們無能為力。我們都是這裏土生土長的人,要是有辦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怎麽能不去做?”
李岐山說道:“書記!如果您真的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李岐山這條老命就賣給你了,讓我幹什麽都行。”
吳忠和盧建方對視一眼,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這個年輕的書記啊,還是太年輕了,說話也不經過大腦,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發展經濟,我倒要看看你怎麽發展。
楊洛擺了下手:“隻要大家配合,我楊洛就是有這個能力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天天吃白米飯,頓頓有肉吃。如果誰敢拖後腿,就不要怪我翻臉無情。”
“我相信楊書記。”鄭安軍在凳子上站起身,“楊書記,您說吧,該怎麽幹。”
楊洛剛想說話,兜裏的電話鈴聲突然響了起來,拿出來一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按下接聽鍵:“你在哪?”
聽筒裏傳來董悅婷的聲音:“我和耿桌還有海青姐已經到了南寧。”
楊洛一皺眉:“婁海清怎麽也來了?”
董悅婷笑著說道:“海青姐辭掉了美國的工作,這一段時間一直在我這,聽說你在貧困山區,就和我們一起來了。”
楊洛沒有在說什麽:“物資都到了嗎?”
董悅婷說道:“我們是坐飛機過來的,物資還得幾天。”
“嗯”楊洛嗯了一聲:“你們在那等著吧,物資到了我讓人去接你們。”
“你那裏情況怎麽樣?學校開學了嗎?”
“還沒有,大概還得十幾天,時間來得及。”
“就這樣吧,坐了幾個小時的飛機,有點累,先休息了。”
楊洛答應一聲掛斷電話,然後看著下麵的人說道:“其他的事情先不談,現在急需解決就是孩子們上學的問題。還有十幾天就要開學了,我們不能讓孩子在四處漏風的教室裏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