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等了十幾分鍾終於排上隊,買了幾份套餐迴來,本來打算放在自己旁邊的座位上,迴來忽然發現旁邊的座位上坐了一個青布長衫的中年和尚,那和尚見他走過來略一合十,李銳也點點頭,坐下開始瓜分吃食,並未顧忌旁邊和尚吃素還是吃葷、聞不聞得了葷腥,那和尚似乎並不在意,用一種幾不可聞的聲音誦經。
顧大龍那股子勁頭過去了,一邊吃漢堡一邊啪啪地在手機上打字,要不是諾基亞質量好機身都能讓他摁散架了。
李銳一邊吃一邊苦勸他:“做足療還特麽做出感情了,大哥呀,我跟你說,你以後大小也是個有錢人,千萬別想著勸妓女轉行,什麽叫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顧大龍側身捶他一拳罵道:“你知道個屁,小夢才18歲,她是因為家裏困難才出來的,過年都不能迴家……”
沒說完發現薯條都撒腿上了,趕緊撿起來吃掉。
李銳算了一下,王琪,田英,現在又多了個叫小夢的,這是仨,萬一剛到泉州那天,救下的那兩個小姐姐哪怕隻能要到其中一個手機號,就得再多一個,特麽出來談個生意,生意是談成了,就是不知道這個發小要劈成幾條腿,三條腿估計很快會不夠他劈的。
據說男人有可能會忘了初戀,但絕不會忘記第一次的那個女人,也不知道大龍這家夥,以後想起來這一段不堪迴首的往事,會不會後悔,哈哈。
有的人願意在這樣的場合逢場作戲,李銳不願意,像顧大龍這種野蠻型純情少年畢竟太少,而有些小技師總想著一夜暴富在城裏買套房子,這就是李銳在會所不太想搭話的原因了,總有些小聰明不為人喜,但又不至於一定要戳破。
旁邊的和尚忽然打了個佛號,轉身跟李銳說:“施主,”
李銳嘴裏嚼著炸雞腿,嘴角都是油花,聽見之後迴過身來說:“啊?”
那和尚雙手合十,眼睛炯炯有神而溫和含蓄,口音清正有力,自從李銳由唿吸法入門以後,身體素質提高了,感知也更敏銳了,他本能地覺得這個和尚似乎不是一般人。
和尚說:“施主,我看你麵有福相,與佛有緣,有空可以到普陀山來看看。”
李銳注意到和尚布包裏露出的機票一角顯示是商務艙,把嘴裏的雞腿肉咽下去,抓著雞腿骨擺擺手說:“大師,我不信佛的,我是基督教徒。”
和尚語氣一滯,緩緩說道:“失禮了”,又轉身坐正開始低聲誦經。
李銳心裏偷笑,如果他問普陀山在哪裏,和尚後麵肯定要扯出一大堆“貧僧是普陀山某某寺主持”又是“我寺目前有佛法初解大課堂”什麽的,佛法精深機鋒打盡,沒完沒了,老子重生迴來是特麽當首富的,誰跟你們去極樂世界……
比如當頭棒喝,這是禪宗法師啟示後輩常用的方法,來訪者已經有一定修習基礎的情況下,當頭一棒並且大聲嗬斥:“你是誰!”,或者問“是誰在喝茶!”,在這種大聲厲喝的緊張狀態下,讓求學者忘卻自己的名字、身份,忘卻身體和心理的各種反應,從而產生一個深刻地自問:我到底是誰?這一問直逼內在本體——也就是由內心對外界做出各種反應的源頭,佛家稱之為“性”,意識到本性存在的時候,往往有頓悟的狀態。
但如果青衣和尚拿這個當頭棒喝來跟李銳打機鋒,李銳隻會迴答他:“你看清楚,未來首富小李子!就坐在你麵前!”,這驢唇不對馬嘴,可能會把大師氣吐血,所幸李銳相當機智,提前終止了與大師的深入交流。
在飛機上不能開機,下了飛機一看,竟然有四五個老媽的未接電話,嚇得李銳趕緊迴過去:“媽,打這麽些電話幹啥,我手機沒電了......”
王彩雲正在六神無主抹眼淚,接到兒子電話頓時收了眼淚,罵道:“出去也不知道給恁娘打個電話,我哪知道你個小馬子是叫人賣了還是怎麽的?”
“哎呀,我都這麽大了,人家都賣小孩,誰賣大人。”
“那些叫人賣到黑煤窯的,死裏邊都木有人管,你還不當迴事兒來,嗚嗚,我的命真苦哇,生個兒不聽話,要是恁爹還活著......”
李銳頓時頭大,花了20分鍾好言哄勸老媽,並且保證明天一早就到家,顧大龍在這20分鍾裏坐在旁邊一臉無聊,王彩雲心小,啥事兒都管一管,顧大娘對兒子就完全是放養狀態了,隻要人好好地,去哪撒野都成。
和顧大龍夜裏打車到縣城工作室,又花了一百多塊,休息一夜不提。
第二天王彩雲接過李銳交上來的一千塊錢,這是兒子出去打工掙的錢,剛迴來就上交了,她心裏樂開了花,卻刻意板著臉問:“自己留了多少?200!200也不少了,不興亂花哈,剩下這些恁娘我給攢著,趕明日上完大學了,給你娶媳婦。”
李銳點點頭,老老實實扒飯。
過一會吃完飯,到老譚家坐在小馬紮上,跟老譚說起機場遇到和尚的事兒,老頭吐了口唾沫,罵道:“什麽他媽的佛緣,不就是出來拉客戶的麽?跟拉皮條有麽不一樣?”
農村信佛的多,老人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李銳聽了有點緊張,趕緊按住老譚的胳膊說:“你這說的也太難聽了,人家是大師好吧。”
“他娘的出來騙錢的大師還少嗎?”老譚仍舊罵罵咧咧。
李銳撇撇嘴:“那你給人家看相算命的,也沒少忽悠吧,還看風水哩,你自己家這個風水也不咋地我看著。”
老譚頓時語塞:“那個,我,那我是給這些人說道說道,讓他們心裏舒坦點兒,跟那些大師能一樣麽。”
“你還不如人家大師哩。”
“你個小崽子,我哪不如?”
“氣功大師王林,你看人家掙多少錢,直接蓋個大宅子,門上寫‘王府’,你這才三間小瓦房哩。”
老譚兩撇胡子氣得一抖一抖地,閉眼想了半天,才緩緩說:“那人我看過麵相,最多再蹦躂十年。”
如果不是被徒弟刺撓急眼,他不會道破天機
李銳聽了心裏咯噔一下,專心鼓搗磁帶,不再答話。
新的一套楊家將李銳沒聽過,也不管老頭聽到哪了,再從頭放,老譚想阻止來著,最終哆嗦兩下嘴,啥也沒說出來,怕萬一徒弟嫌他小氣,一使勁磁帶再給他弄斷了,評書磁帶都是成套的,單買一盤可不好買。
劉蘭芳的聲音抑揚頓挫,在老聽眾的耳朵裏,是一種享受,聽到任炳代友而死,六郎冒名而活的情節,直教人熱淚盈眶,再到楊星自稱“楊九郎”的出場,又教人捧腹連連,一迴迴,一章章,“審潘洪”、“黑鬆林”、“雲南發配”、“耗牛陣”這些情節環環相扣,讓人欲罷不能。
李銳坐馬紮上聽了一上午,屁股都酸了,扭頭看看老譚這老家夥,活得忒滋潤,躺椅上往那一躺,火爐燒著,小菜兩個,瀘州老窖半瓶,還有半條白將,想抽就抽想喝就喝,這邊再有一整套的評書一放半天,到飯點還有寡婦送飯,村裏就沒哪個老頭比他舒服。
李銳有點羨慕,換磁帶的空兒,說:“老譚,迴頭我也買個躺椅放你這,等我來的時候使。”
“放我這幹啥,你小子自己買磁帶迴家聽去。”
“嘿,我到時候買兩張,你有本事別使......”
“哦,還有我的呢,那成。”
說了沒幾句話,有個老婦人敲門進了院子,後邊帶著個老實巴交的中年漢子,還沒進堂屋,在門口衝老譚問:“你是譚半仙?”
李銳差點沒噴出來,
顧大龍那股子勁頭過去了,一邊吃漢堡一邊啪啪地在手機上打字,要不是諾基亞質量好機身都能讓他摁散架了。
李銳一邊吃一邊苦勸他:“做足療還特麽做出感情了,大哥呀,我跟你說,你以後大小也是個有錢人,千萬別想著勸妓女轉行,什麽叫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顧大龍側身捶他一拳罵道:“你知道個屁,小夢才18歲,她是因為家裏困難才出來的,過年都不能迴家……”
沒說完發現薯條都撒腿上了,趕緊撿起來吃掉。
李銳算了一下,王琪,田英,現在又多了個叫小夢的,這是仨,萬一剛到泉州那天,救下的那兩個小姐姐哪怕隻能要到其中一個手機號,就得再多一個,特麽出來談個生意,生意是談成了,就是不知道這個發小要劈成幾條腿,三條腿估計很快會不夠他劈的。
據說男人有可能會忘了初戀,但絕不會忘記第一次的那個女人,也不知道大龍這家夥,以後想起來這一段不堪迴首的往事,會不會後悔,哈哈。
有的人願意在這樣的場合逢場作戲,李銳不願意,像顧大龍這種野蠻型純情少年畢竟太少,而有些小技師總想著一夜暴富在城裏買套房子,這就是李銳在會所不太想搭話的原因了,總有些小聰明不為人喜,但又不至於一定要戳破。
旁邊的和尚忽然打了個佛號,轉身跟李銳說:“施主,”
李銳嘴裏嚼著炸雞腿,嘴角都是油花,聽見之後迴過身來說:“啊?”
那和尚雙手合十,眼睛炯炯有神而溫和含蓄,口音清正有力,自從李銳由唿吸法入門以後,身體素質提高了,感知也更敏銳了,他本能地覺得這個和尚似乎不是一般人。
和尚說:“施主,我看你麵有福相,與佛有緣,有空可以到普陀山來看看。”
李銳注意到和尚布包裏露出的機票一角顯示是商務艙,把嘴裏的雞腿肉咽下去,抓著雞腿骨擺擺手說:“大師,我不信佛的,我是基督教徒。”
和尚語氣一滯,緩緩說道:“失禮了”,又轉身坐正開始低聲誦經。
李銳心裏偷笑,如果他問普陀山在哪裏,和尚後麵肯定要扯出一大堆“貧僧是普陀山某某寺主持”又是“我寺目前有佛法初解大課堂”什麽的,佛法精深機鋒打盡,沒完沒了,老子重生迴來是特麽當首富的,誰跟你們去極樂世界……
比如當頭棒喝,這是禪宗法師啟示後輩常用的方法,來訪者已經有一定修習基礎的情況下,當頭一棒並且大聲嗬斥:“你是誰!”,或者問“是誰在喝茶!”,在這種大聲厲喝的緊張狀態下,讓求學者忘卻自己的名字、身份,忘卻身體和心理的各種反應,從而產生一個深刻地自問:我到底是誰?這一問直逼內在本體——也就是由內心對外界做出各種反應的源頭,佛家稱之為“性”,意識到本性存在的時候,往往有頓悟的狀態。
但如果青衣和尚拿這個當頭棒喝來跟李銳打機鋒,李銳隻會迴答他:“你看清楚,未來首富小李子!就坐在你麵前!”,這驢唇不對馬嘴,可能會把大師氣吐血,所幸李銳相當機智,提前終止了與大師的深入交流。
在飛機上不能開機,下了飛機一看,竟然有四五個老媽的未接電話,嚇得李銳趕緊迴過去:“媽,打這麽些電話幹啥,我手機沒電了......”
王彩雲正在六神無主抹眼淚,接到兒子電話頓時收了眼淚,罵道:“出去也不知道給恁娘打個電話,我哪知道你個小馬子是叫人賣了還是怎麽的?”
“哎呀,我都這麽大了,人家都賣小孩,誰賣大人。”
“那些叫人賣到黑煤窯的,死裏邊都木有人管,你還不當迴事兒來,嗚嗚,我的命真苦哇,生個兒不聽話,要是恁爹還活著......”
李銳頓時頭大,花了20分鍾好言哄勸老媽,並且保證明天一早就到家,顧大龍在這20分鍾裏坐在旁邊一臉無聊,王彩雲心小,啥事兒都管一管,顧大娘對兒子就完全是放養狀態了,隻要人好好地,去哪撒野都成。
和顧大龍夜裏打車到縣城工作室,又花了一百多塊,休息一夜不提。
第二天王彩雲接過李銳交上來的一千塊錢,這是兒子出去打工掙的錢,剛迴來就上交了,她心裏樂開了花,卻刻意板著臉問:“自己留了多少?200!200也不少了,不興亂花哈,剩下這些恁娘我給攢著,趕明日上完大學了,給你娶媳婦。”
李銳點點頭,老老實實扒飯。
過一會吃完飯,到老譚家坐在小馬紮上,跟老譚說起機場遇到和尚的事兒,老頭吐了口唾沫,罵道:“什麽他媽的佛緣,不就是出來拉客戶的麽?跟拉皮條有麽不一樣?”
農村信佛的多,老人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李銳聽了有點緊張,趕緊按住老譚的胳膊說:“你這說的也太難聽了,人家是大師好吧。”
“他娘的出來騙錢的大師還少嗎?”老譚仍舊罵罵咧咧。
李銳撇撇嘴:“那你給人家看相算命的,也沒少忽悠吧,還看風水哩,你自己家這個風水也不咋地我看著。”
老譚頓時語塞:“那個,我,那我是給這些人說道說道,讓他們心裏舒坦點兒,跟那些大師能一樣麽。”
“你還不如人家大師哩。”
“你個小崽子,我哪不如?”
“氣功大師王林,你看人家掙多少錢,直接蓋個大宅子,門上寫‘王府’,你這才三間小瓦房哩。”
老譚兩撇胡子氣得一抖一抖地,閉眼想了半天,才緩緩說:“那人我看過麵相,最多再蹦躂十年。”
如果不是被徒弟刺撓急眼,他不會道破天機
李銳聽了心裏咯噔一下,專心鼓搗磁帶,不再答話。
新的一套楊家將李銳沒聽過,也不管老頭聽到哪了,再從頭放,老譚想阻止來著,最終哆嗦兩下嘴,啥也沒說出來,怕萬一徒弟嫌他小氣,一使勁磁帶再給他弄斷了,評書磁帶都是成套的,單買一盤可不好買。
劉蘭芳的聲音抑揚頓挫,在老聽眾的耳朵裏,是一種享受,聽到任炳代友而死,六郎冒名而活的情節,直教人熱淚盈眶,再到楊星自稱“楊九郎”的出場,又教人捧腹連連,一迴迴,一章章,“審潘洪”、“黑鬆林”、“雲南發配”、“耗牛陣”這些情節環環相扣,讓人欲罷不能。
李銳坐馬紮上聽了一上午,屁股都酸了,扭頭看看老譚這老家夥,活得忒滋潤,躺椅上往那一躺,火爐燒著,小菜兩個,瀘州老窖半瓶,還有半條白將,想抽就抽想喝就喝,這邊再有一整套的評書一放半天,到飯點還有寡婦送飯,村裏就沒哪個老頭比他舒服。
李銳有點羨慕,換磁帶的空兒,說:“老譚,迴頭我也買個躺椅放你這,等我來的時候使。”
“放我這幹啥,你小子自己買磁帶迴家聽去。”
“嘿,我到時候買兩張,你有本事別使......”
“哦,還有我的呢,那成。”
說了沒幾句話,有個老婦人敲門進了院子,後邊帶著個老實巴交的中年漢子,還沒進堂屋,在門口衝老譚問:“你是譚半仙?”
李銳差點沒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