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的天空,大紅的宮牆,靜默的宮殿,遍地的金黃,不知何故,這一迴在故宮的天地間行走,蕭然有一種故地重遊之感。


    他分明隻來過一次,還是學生時代,為何偏會有這樣奇怪的印象?而他心間油然而生的沉重之感,而令他備感莫名而迷惑。


    “想什麽呢?這麽出神?”


    李懷從身後拍了他一下,讓他猛然一驚。


    “這位就是郭老,我父親多年的老友。”


    蕭然聽李懷這一介紹,這才趕忙伸出手,與來人寒暄一番。


    景顏隨即走上前來,老者一見景顏便覺得她身上的氣韻不凡,與眾不同,不由多看了幾眼。


    “郭老,這就是我接下來那部電影的女主角,景顏。”


    郭老一見景顏,就深感她氣韻之不凡,於是誇讚道:“嗯,古人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原來果然有這樣美好的女孩子。”


    景顏下意識地扶了扶:“見過郭老,您過譽了。”


    待她行完禮,這才發現蕭然眼中的吃驚,原來身處紫禁城,她像是迴到了自已所處的時代,舉手投足間,皆是徐嬣婉。


    郭老見狀不吝稱讚:“看來這孩子很快的融入角色了,你看她言行舉止頗有古代大家閨秀的風範。”


    “可不是,我同蕭然說我是撿了一寶。”李懷洋洋得意。


    “現在有這樣氣質和見識的女子還真不多見。她身上沒有現代女子的世俗和浮躁,看起來,著實難得。”


    蕭然一旁邊笑著邊頻頻點頭,眼中滿是欣賞與讚許,心中的感受與郭老早已不謀而合,在他第一次見她的時候,他的感覺便是如此。


    郭老負責故宮裏的古代字畫修繕工作。眾人走他的工作室,裏麵掛滿了他自已臨摹的各式各樣大家的字。


    李懷不由感慨:“郭老揮毫落紙如雲煙啊。”


    “李懷,最近很久沒練字了吧。”


    “不怕您見笑,還真是許久沒拿筆了。整日泡在攝影棚裏,分身乏術啊。”


    “他從前還是頗有天賦的。若是勤家練習,定有一番成就。”


    “我哪敢跟您相提並論,您同我那是雲泥之別。”李懷自嘲道。


    就在他們聊天的時候,一支竹刻花鳥紋毛,吸引了她的目光,這筆一看就知道頗有年代,景顏無從判斷,隻覺大約與自已是同時期之物。


    這種親切感讓她莫名地就提起筆來,寫下她最嫻熟的那句——“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景顏站在那裏執筆,那一瞬間,讓蕭然仿佛覺得她像是真的從那個時代走出來的女子一


    般,芊芊立於那裏,氣定神閑,身上散發著難人尋味的氣韻。


    “好字,好字,你看我們黃婆賣瓜了半天,卻遠不及人家小姑娘這一手字。在這字麵前我怕也是自愧不如。”


    景顏聞言一驚,這才發現自己唐突了,忙放下筆。


    “失禮了,看到這把好筆一時興起,未經您準許就擅自提筆。”


    “不打緊,不打緊。”郭老滿臉欣喜開始研究桌麵上那兩行字。“小姑娘練了多年字吧,這筆畫可不是一朝一夕可成。”


    “是學了有些時日。”


    景顏尷尬地打馬虎眼,畢竟自打她記事起,拿的便是毛筆,後來又經過子騫的教習,那與眼前這些現代人相比,是綽綽有餘。


    蕭然看向那手字,忽而覺得那字有些熟悉,似乎在哪裏看到過。可一時也沒顧得及細


    想。隻因他看到那句詩之時,心內猛得被什麽揪了一下,隨之而來的是隱隱的酸楚。


    這句詩,不過是詩經中耳熟能詳的一句,是何緣由惹得他心中產生如此大的反應?


    見他想出神,郭老便笑問:“你以為如何?”


    蕭然這才迴過神答道:“郭老這是打趣我,我一個沒握過毛筆的人,怎麽好意思幾位高人麵前班門弄斧,那豈不是貽笑大方。”


    景顏聽著蕭然自嘲,心中不勝唏噓。從前手把手教她寫字的人,而今卻已不識書法。想到這裏她的眼光不禁暗淡下來。


    “小姑娘你師從哪裏?能有如此一手好字,想必老師也非等閑之輩。”


    “是,他的字遠在於我之上。”景顏的話,驕傲中還透著深深的失落。


    說著,她又瞥了一眼蕭然,而蕭然仍舊盯著那字,一臉陌生和好奇似乎在揣磨什麽,他所有的反應明明白白告訴她,他不是子騫。


    從前他寫那句詩的時候,還兀自將“宛”改成“婉”,並起誓:“你若不離,我便不棄。”


    不論前方道路怎樣崎嶇、泥濘,我都不會放棄追尋你的腳步。誰曾想他一語成讖?他們愛的路上艱難險阻,而此刻最大的阻力莫過於他已然不記得她。


    他的遺忘,讓她感到疏離。


    而他並非渾然不覺,隻是他的感應,她無從知曉。


    一邊的李懷嘖嘖稱讚後還不忘留下聯係方式:“若是方便,改日給我引薦引薦。”。


    “他……”聽到李懷提及子騫,景顏如鯁在喉,不知如何迴應。


    “哦,我就是隨口一說,要是不方便,那就算了。”


    景顏繼而沉吟,郭老見她為難,便主動岔開了話題。


    “走吧,我帶你們去開開眼界,見見我們故宮裏的寶貝。”


    郭老在前,他們在後,陸續行走在紫禁城的漢白玉地磚上,那地磚經過上百年的風化和的打磨,皆是歲月的痕跡。


    紫禁城裏風景如舊,隻是從肅穆威儀、莊嚴靜默變成了遊人如織、人聲鼎沸。這不禁讓景顏有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感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禁百年又逢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以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以蒙並收藏紫禁百年又逢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