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堂之上,蘇彥意外的早早到來,而且還站在百官之首,並未找個位置坐下,顯得這件事的重要性。
李世民高坐龍椅之上,笑著對蘇彥說道:“今日難得咱們的王爺都來上朝,不妨鎮國王先聽一聽朕的安排,然後你再說一說有何事前來吧。”
李世民表麵上顯得非常平靜,但是眼神中那一抹欽佩感恩之情異常濃重,昨晚李承乾從王府出來直奔李世民的書房,將所知之事全部告知李世民。
這可不是普通的恩情那麽簡單,以往的李世民隻知道蘇彥對李家好感不錯,更多的是為了天下黎民百姓,但是如今他知曉了,蘇彥其實更在意的是他李世民。
當然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這是一種美妙的誤會,也將蘇彥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化。
“王德,去搬一把椅子放在朕的左側,日後但凡朝廷之上,這邊便是鎮國王的位置,太子的位置放在右側即可。”
李世民這一簡單的動作,透露出來的消息很多,第一,等於官方承認蘇彥的身份,不再是以前民間稱為的二皇帝。
第二,儲君隻能安居王爺之下,因為左為陽,右為陰,左便比右要大,這也是古人奉行的規矩。
諸位大臣沒有反應過來,王德也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這一夜之間怎麽變化如此之大?
“混賬,沒有長眼的玩意,朕的話你沒聽見是嗎,還是說讓朕自己親自搬?”
李世民怒道。
王德趕緊下跪道:“陛下息怒,老奴這就是辦。”
李世民這才緩和下來道:“諸位大臣是不是在想,為何朕會這樣做是嗎?”
“那朕就不妨告訴爾等,昨晚朕收到一個震撼的消息,具體事情不方便說,但是鎮國王蘇彥對於大唐的大恩,對於我李家的大恩,對於天下百姓的大恩,是無法磨滅的。”
“朕今日特封,鎮國王蘇彥,為在世聖人,地位與朕平齊,雖然不為帝王,權利如同帝王。”
“封鎮國王蘇彥,為鎮國大帝。執掌天下兵權,刑法,上可廢昏君,下可斬逆臣。”
“獨享太廟,武祠,令全國宗教,特設鎮國王雕像供養,若不尊者斬!”
“日後聽調不聽宣,所有官員路過王府,必須徒步前行,見其行帝王之禮。”
“太子承乾,立即命翰林院擬旨,昭告天下。”
這個絕對是經過昨晚李世民、李承乾、李淵、長孫皇後四人表決認同,誰都無法阻止。反正在百官心中與百姓心中早就如此,現在他們這番做法隻是讓蘇彥更加名正言順罷了。
“是,陛下。”
李承乾立即道。
不過朝中還是有反對的聲音的,一位史官立即站出來道:“陛下,臣反對!”
李世民兩眼一瞪,看向對方道:“你說一說反對的原因!”
史官道:“陛下,古往今來,不曾有過這等先例,並未離世,何來聖人之封,又何來大帝之分,置於皇權於何地。”
“一山容不得二虎,臣知曉鎮國王對大唐的功勳,他所擔任的爵位已經在百官之上,已經足夠名傳千史。”
李世民直接略過其道:“還有誰反對站出來!”
一些儒家思想嚴重的老一輩臣子也紛紛站出來反對,蘇彥在一旁默不作聲,雖然他有些排斥這高高在上的位置,在其正想拒絕的時候,係統卻告訴他不能拒絕。
因為一旦皇權同意立廟立象,那麽對於百姓的信仰之力將是無窮無盡,也是對於蘇彥日後想做的事情一個極大的幫助。
所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莫要強行丟失這一份機緣,這才按住蘇彥反駁的心思。
自己不悅是小事,但是為了身邊的人,哪怕不喜也可以接受。
“陛下,臣認為史官說的極是,若是陛下一定要肆意妄為,臣就此請辭。”
一位大臣顫顫巍巍上前道,蘇彥定睛一看,就是孔家後人,孔子的後代,若是再多一位聖人,孔家傳承將會有危險,所以他不得不站出來。
蘇彥對儒家並無好感,雖然教化世人,但是就是儒家將人分成三六九等,士農工商,看似有利於社稷,實則為的就是鞏固帝王的權利,才會讓曆來帝王這般推崇。
當然儒家思想並不是完全沒有積極作用的。儒家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這些思想對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同時,儒家思想也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教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質,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
不過秦始皇當年焚書坑儒,若非沒有過錯豈會如此。
“朕準奏,你辭退吧。”
“今日所有反對的朕決定的官員全部可以離開朝堂,這是朕的天下,這是百姓的天下,不是你們這些心中有私心者的天下。”
“朕都可以將權利分化,你們卻口口聲聲為朕著想?以鎮國王的實力若是想推翻一個朝政何須自己動手?”
“迂腐,一群迂腐之輩,你們也帶不出好的弟子,與其占著茅坑不拉屎,還不如都給朕滾蛋,當今時局,需要百廢待興,需要創意,你等這些固步自封的思想,真是不知所謂!”
“你們看看魏征,以前朕做任何事他都持反對意見,現在為何這般安靜,難不成你們的頭比他還鐵?嘴巴比他還毒?”
“來人,全部拉下去,抄家,發配充軍!”
李世民大怒,他今日鐵了心要將蘇彥位置扶正,誰攔誰死。
魏征本來還在一旁老神在在,反正自己跟定蘇彥了,對於自己的崇拜之人,多大的官都無所謂,哪怕蘇彥篡位,他都會支持,因為想象其一定是更加優秀的君王。
李世民的話讓他瞬間將=僵在原地,自己不懟他了,怎麽他倒懟起自己來了,我這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剛才站出來的官員齊刷刷的跪地求饒,有些也隻不過是趨炎附勢罷了,以為李世民隻是說說,自己等人做做樣子即可。
李世民高坐龍椅之上,笑著對蘇彥說道:“今日難得咱們的王爺都來上朝,不妨鎮國王先聽一聽朕的安排,然後你再說一說有何事前來吧。”
李世民表麵上顯得非常平靜,但是眼神中那一抹欽佩感恩之情異常濃重,昨晚李承乾從王府出來直奔李世民的書房,將所知之事全部告知李世民。
這可不是普通的恩情那麽簡單,以往的李世民隻知道蘇彥對李家好感不錯,更多的是為了天下黎民百姓,但是如今他知曉了,蘇彥其實更在意的是他李世民。
當然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這是一種美妙的誤會,也將蘇彥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化。
“王德,去搬一把椅子放在朕的左側,日後但凡朝廷之上,這邊便是鎮國王的位置,太子的位置放在右側即可。”
李世民這一簡單的動作,透露出來的消息很多,第一,等於官方承認蘇彥的身份,不再是以前民間稱為的二皇帝。
第二,儲君隻能安居王爺之下,因為左為陽,右為陰,左便比右要大,這也是古人奉行的規矩。
諸位大臣沒有反應過來,王德也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這一夜之間怎麽變化如此之大?
“混賬,沒有長眼的玩意,朕的話你沒聽見是嗎,還是說讓朕自己親自搬?”
李世民怒道。
王德趕緊下跪道:“陛下息怒,老奴這就是辦。”
李世民這才緩和下來道:“諸位大臣是不是在想,為何朕會這樣做是嗎?”
“那朕就不妨告訴爾等,昨晚朕收到一個震撼的消息,具體事情不方便說,但是鎮國王蘇彥對於大唐的大恩,對於我李家的大恩,對於天下百姓的大恩,是無法磨滅的。”
“朕今日特封,鎮國王蘇彥,為在世聖人,地位與朕平齊,雖然不為帝王,權利如同帝王。”
“封鎮國王蘇彥,為鎮國大帝。執掌天下兵權,刑法,上可廢昏君,下可斬逆臣。”
“獨享太廟,武祠,令全國宗教,特設鎮國王雕像供養,若不尊者斬!”
“日後聽調不聽宣,所有官員路過王府,必須徒步前行,見其行帝王之禮。”
“太子承乾,立即命翰林院擬旨,昭告天下。”
這個絕對是經過昨晚李世民、李承乾、李淵、長孫皇後四人表決認同,誰都無法阻止。反正在百官心中與百姓心中早就如此,現在他們這番做法隻是讓蘇彥更加名正言順罷了。
“是,陛下。”
李承乾立即道。
不過朝中還是有反對的聲音的,一位史官立即站出來道:“陛下,臣反對!”
李世民兩眼一瞪,看向對方道:“你說一說反對的原因!”
史官道:“陛下,古往今來,不曾有過這等先例,並未離世,何來聖人之封,又何來大帝之分,置於皇權於何地。”
“一山容不得二虎,臣知曉鎮國王對大唐的功勳,他所擔任的爵位已經在百官之上,已經足夠名傳千史。”
李世民直接略過其道:“還有誰反對站出來!”
一些儒家思想嚴重的老一輩臣子也紛紛站出來反對,蘇彥在一旁默不作聲,雖然他有些排斥這高高在上的位置,在其正想拒絕的時候,係統卻告訴他不能拒絕。
因為一旦皇權同意立廟立象,那麽對於百姓的信仰之力將是無窮無盡,也是對於蘇彥日後想做的事情一個極大的幫助。
所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莫要強行丟失這一份機緣,這才按住蘇彥反駁的心思。
自己不悅是小事,但是為了身邊的人,哪怕不喜也可以接受。
“陛下,臣認為史官說的極是,若是陛下一定要肆意妄為,臣就此請辭。”
一位大臣顫顫巍巍上前道,蘇彥定睛一看,就是孔家後人,孔子的後代,若是再多一位聖人,孔家傳承將會有危險,所以他不得不站出來。
蘇彥對儒家並無好感,雖然教化世人,但是就是儒家將人分成三六九等,士農工商,看似有利於社稷,實則為的就是鞏固帝王的權利,才會讓曆來帝王這般推崇。
當然儒家思想並不是完全沒有積極作用的。儒家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這些思想對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同時,儒家思想也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教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質,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
不過秦始皇當年焚書坑儒,若非沒有過錯豈會如此。
“朕準奏,你辭退吧。”
“今日所有反對的朕決定的官員全部可以離開朝堂,這是朕的天下,這是百姓的天下,不是你們這些心中有私心者的天下。”
“朕都可以將權利分化,你們卻口口聲聲為朕著想?以鎮國王的實力若是想推翻一個朝政何須自己動手?”
“迂腐,一群迂腐之輩,你們也帶不出好的弟子,與其占著茅坑不拉屎,還不如都給朕滾蛋,當今時局,需要百廢待興,需要創意,你等這些固步自封的思想,真是不知所謂!”
“你們看看魏征,以前朕做任何事他都持反對意見,現在為何這般安靜,難不成你們的頭比他還鐵?嘴巴比他還毒?”
“來人,全部拉下去,抄家,發配充軍!”
李世民大怒,他今日鐵了心要將蘇彥位置扶正,誰攔誰死。
魏征本來還在一旁老神在在,反正自己跟定蘇彥了,對於自己的崇拜之人,多大的官都無所謂,哪怕蘇彥篡位,他都會支持,因為想象其一定是更加優秀的君王。
李世民的話讓他瞬間將=僵在原地,自己不懟他了,怎麽他倒懟起自己來了,我這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剛才站出來的官員齊刷刷的跪地求饒,有些也隻不過是趨炎附勢罷了,以為李世民隻是說說,自己等人做做樣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