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未來已來
聽完李成的話,郭遠恍然大悟,對於一家商業公司來說,自己要用才是最有效的業務驅動力,從現有業務裏衍生出的需求往往是最靠譜的,也最具備應用場景的。
難怪亞馬遜的雲計算能做起來了。
隻是郭遠對亞馬遜的底層架構不太清楚,他朝李成問道:“李哥,亞馬遜雲計算的底層架構是什麽?”
“要說底層架構,就得先從亞馬遜雲科技的底層邏輯說起了。
亞馬遜雲科技的底層邏輯裏所有的it基礎設施都可以分化到最小的原子單位。
程序員可以自由選擇這些單元來構建自己的產品,而且企業內部使用的人員同樣可以拿出來幫做服務,提供這個的雲服務。
亞馬遜的客戶首席技術就曾經說過亞馬遜雲科技就是現實裏的樂高。
亞馬遜雲計算每一個技術點都是一小塊積木,開發者需要做的就是將積木搭成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利用全球日漸成熟的網絡基礎設施,將亞馬遜內部富餘的it資源遷移到互聯網上,開放給更多的客戶購買使用。
而對於客戶來說,他們肯定是需要使用it係統和互聯網服務搭建底層係統的,但每家公司重複搭建底層係統需要購買大量硬件,顯然是一個資源上的浪費。
企鵝為什麽顯得人員臃腫,辦事效率不高,就是因為他們有一半時間都在處理基礎技術問題上。
而亞馬遜雲科技可以使得許多公司可以不用解決基礎的技術問題,免去重複性造積木的工作,可以將成本用在更具差異化的服務和功能之上。
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企鵝的某款遊戲優化做的不好,遊戲界麵一直卡,這就是基礎的技術問題,如果用上雲計算,可以用別的服務器已經做好的界麵替換自己製作的底層卡頓界麵,來優化這個問題。”
聽到這兒,郭遠已經基本搞明白了亞馬遜在雲計算上做到了什麽程度。
雲服務的本質是用資源的優化帶來了全球性的創新,是技術能力達到了一定水準之後商業模式的進步。
在亞馬遜雲科技進入市場之後,大量的雲服務公司也采用了類似的產品架構it基礎設施原子化治療方法是已經成為了雲技術領域的指導思想。
正因為一直堅持這個指導思想,亞馬遜雲科技經曆了15年依舊維持40.8%的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
“李哥,搞雲服務應該要不少錢吧?”郭遠問道。
“肯定啊!雲服務是非常重資產的行業。
雲服務需要建立數據中心,在前期這是一項龐大的開支,光是唿應資產就包括服務器,電力設備,溫控設備等一係列支出,此外場運維,網絡成本都是源源不斷的開支。
而且雲服務廠商如果需要規模化發展,還需要在不同地方設立數據中心,讓用戶可以更快的體驗,甚至要在同一地區設立多個機構,可以說前期成本非常高。
不過我感覺咱們老板應該不缺錢,他給zero one電池打來的錢就足夠完成雲服務在國內的所有建設了,應該還能富裕一些。”
郭遠聞言嘴角一抽,李成這話說的,他可是給zero one電池打了41億米元過去的,41億米元別說撐起國內的雲服務建設了,建個圓晶廠應該都夠了。
而且雲服務這種東西,郭遠感覺國內的市場有點太卷了,想出頭並不容易。
李成仿佛看出了郭遠的想法,他笑著說道:“郭老弟,你有沒有聽過飛輪效應?”
郭遠聞言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
李成提到的飛輪效應,說簡單就是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起來,一開始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去推動,但隨著飛輪越轉越快,由於慣性的存在,需要投入的力氣就越來越小了,隻需要穩定輸出很小的力就能使飛輪保持快速的。
李成提到飛輪效應放在雲服務上就是,在業務前期投入大量經濟,搭建好基礎設施,後期隻需要穩健經營就可以實現業務增長。
“李哥,亞馬遜雲科技正是以飛輪效應來推動業務增長的?”郭遠繼續問道。
“沒錯,亞馬遜雲科技就是依靠飛輪效應推動公司的發展,現在亞馬遜雲計算已經成了氣候,他們秉持著一套低價加巨量加微博利潤的商業邏輯。
從2006年上線期到2020年5月,亞馬遜雲科技累計主動降價22次,將低成本打法做到了極致。
這是因為亞馬遜雲科技的飛輪效應,遵循著這樣的一套模型——更大收入規模,更優化成本結構,更低價格更好的用戶體驗。
更大的收入規模,前期雖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去驅動這套模型,飛輪效應開始生效之後,後期就會迎來滾動式的增長。
2020年就有一項數據顯示,如果把亞馬遜雲科技當成一家單獨的科技公司,那麽在全球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呢,它是收入增長第二個的互聯網公司。
從2014年~2019年,亞馬遜雲科技完成了8倍的增長。
不僅全球領先,更是成為了一個指數增長的商業奇跡,成為了亞克遜的現金牛。
雖然其收入僅占到亞馬遜總收入的12%,但是在利潤方麵卻占到公司2020年229億美元稅前利潤的59%,如今的亞馬遜雲科技全球市場份額依然超過40%,也是因為這個。”
至此郭遠完全明白了李成的想法,李成剛剛引用了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一句話:未來已經到來,隻是分布不均。
雲計算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解決這個分布不均的問題,這是大勢所趨。
同時借助飛輪效應,雲計算的發展空間和盈利空間也是巨大的。
更別說還有01這樣的強人工智能在,依靠01的可以更好的統籌這部分強大算力,讓飛輪更快的轉起來。
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未來科技都應該把雲計算放在比較重要的地位。
可偏偏未來科技並沒有做這方麵的投資,而是把精力放在了虛擬現實技術上。
正因如此,李成才會說他看不懂老板了。
聽完李成的話,郭遠恍然大悟,對於一家商業公司來說,自己要用才是最有效的業務驅動力,從現有業務裏衍生出的需求往往是最靠譜的,也最具備應用場景的。
難怪亞馬遜的雲計算能做起來了。
隻是郭遠對亞馬遜的底層架構不太清楚,他朝李成問道:“李哥,亞馬遜雲計算的底層架構是什麽?”
“要說底層架構,就得先從亞馬遜雲科技的底層邏輯說起了。
亞馬遜雲科技的底層邏輯裏所有的it基礎設施都可以分化到最小的原子單位。
程序員可以自由選擇這些單元來構建自己的產品,而且企業內部使用的人員同樣可以拿出來幫做服務,提供這個的雲服務。
亞馬遜的客戶首席技術就曾經說過亞馬遜雲科技就是現實裏的樂高。
亞馬遜雲計算每一個技術點都是一小塊積木,開發者需要做的就是將積木搭成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利用全球日漸成熟的網絡基礎設施,將亞馬遜內部富餘的it資源遷移到互聯網上,開放給更多的客戶購買使用。
而對於客戶來說,他們肯定是需要使用it係統和互聯網服務搭建底層係統的,但每家公司重複搭建底層係統需要購買大量硬件,顯然是一個資源上的浪費。
企鵝為什麽顯得人員臃腫,辦事效率不高,就是因為他們有一半時間都在處理基礎技術問題上。
而亞馬遜雲科技可以使得許多公司可以不用解決基礎的技術問題,免去重複性造積木的工作,可以將成本用在更具差異化的服務和功能之上。
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企鵝的某款遊戲優化做的不好,遊戲界麵一直卡,這就是基礎的技術問題,如果用上雲計算,可以用別的服務器已經做好的界麵替換自己製作的底層卡頓界麵,來優化這個問題。”
聽到這兒,郭遠已經基本搞明白了亞馬遜在雲計算上做到了什麽程度。
雲服務的本質是用資源的優化帶來了全球性的創新,是技術能力達到了一定水準之後商業模式的進步。
在亞馬遜雲科技進入市場之後,大量的雲服務公司也采用了類似的產品架構it基礎設施原子化治療方法是已經成為了雲技術領域的指導思想。
正因為一直堅持這個指導思想,亞馬遜雲科技經曆了15年依舊維持40.8%的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
“李哥,搞雲服務應該要不少錢吧?”郭遠問道。
“肯定啊!雲服務是非常重資產的行業。
雲服務需要建立數據中心,在前期這是一項龐大的開支,光是唿應資產就包括服務器,電力設備,溫控設備等一係列支出,此外場運維,網絡成本都是源源不斷的開支。
而且雲服務廠商如果需要規模化發展,還需要在不同地方設立數據中心,讓用戶可以更快的體驗,甚至要在同一地區設立多個機構,可以說前期成本非常高。
不過我感覺咱們老板應該不缺錢,他給zero one電池打來的錢就足夠完成雲服務在國內的所有建設了,應該還能富裕一些。”
郭遠聞言嘴角一抽,李成這話說的,他可是給zero one電池打了41億米元過去的,41億米元別說撐起國內的雲服務建設了,建個圓晶廠應該都夠了。
而且雲服務這種東西,郭遠感覺國內的市場有點太卷了,想出頭並不容易。
李成仿佛看出了郭遠的想法,他笑著說道:“郭老弟,你有沒有聽過飛輪效應?”
郭遠聞言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
李成提到的飛輪效應,說簡單就是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起來,一開始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去推動,但隨著飛輪越轉越快,由於慣性的存在,需要投入的力氣就越來越小了,隻需要穩定輸出很小的力就能使飛輪保持快速的。
李成提到飛輪效應放在雲服務上就是,在業務前期投入大量經濟,搭建好基礎設施,後期隻需要穩健經營就可以實現業務增長。
“李哥,亞馬遜雲科技正是以飛輪效應來推動業務增長的?”郭遠繼續問道。
“沒錯,亞馬遜雲科技就是依靠飛輪效應推動公司的發展,現在亞馬遜雲計算已經成了氣候,他們秉持著一套低價加巨量加微博利潤的商業邏輯。
從2006年上線期到2020年5月,亞馬遜雲科技累計主動降價22次,將低成本打法做到了極致。
這是因為亞馬遜雲科技的飛輪效應,遵循著這樣的一套模型——更大收入規模,更優化成本結構,更低價格更好的用戶體驗。
更大的收入規模,前期雖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去驅動這套模型,飛輪效應開始生效之後,後期就會迎來滾動式的增長。
2020年就有一項數據顯示,如果把亞馬遜雲科技當成一家單獨的科技公司,那麽在全球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呢,它是收入增長第二個的互聯網公司。
從2014年~2019年,亞馬遜雲科技完成了8倍的增長。
不僅全球領先,更是成為了一個指數增長的商業奇跡,成為了亞克遜的現金牛。
雖然其收入僅占到亞馬遜總收入的12%,但是在利潤方麵卻占到公司2020年229億美元稅前利潤的59%,如今的亞馬遜雲科技全球市場份額依然超過40%,也是因為這個。”
至此郭遠完全明白了李成的想法,李成剛剛引用了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一句話:未來已經到來,隻是分布不均。
雲計算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解決這個分布不均的問題,這是大勢所趨。
同時借助飛輪效應,雲計算的發展空間和盈利空間也是巨大的。
更別說還有01這樣的強人工智能在,依靠01的可以更好的統籌這部分強大算力,讓飛輪更快的轉起來。
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未來科技都應該把雲計算放在比較重要的地位。
可偏偏未來科技並沒有做這方麵的投資,而是把精力放在了虛擬現實技術上。
正因如此,李成才會說他看不懂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