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純曾經執教過國子監,那裏的學生大多都是官宦世家之後,自帶三份優越,狎妓賭酒青樓可以說劣跡斑斑者無數。


    而理工學院的這些都出身貧寒,是朱高燧從街頭巷尾將他們帶到了學院,王純一開始還擔心他們水平參差不齊很難聽明白他所講的內容,可這群學生的好學讓他越看越喜歡。


    即便是下課時間,依然有人圍在他身邊請教。


    看著一雙雙敏兒求學的雙眼,王純擦了擦眼角,年老眼窩子也淺了,自己在朝堂上蹉跎半生,沒想到臨老完成了自己半生的心願。


    理工學院的日常已經步入正軌,朱高燧對這群學生非常滿意,雖然教的數學和物理內容很簡單,可對於沒有基礎的人來說想要完全學會也並不容易,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


    每日寅時便已經有人起床背誦昨日王純所教授的經學,或者三三兩兩探討張守敬教授的算學,戌時才會結束一天的課。


    這麽長的學習時間非常辛苦,但卻沒有一個人抱怨,也沒有一個偷懶,因為這是他們這一生唯一一次接觸名師,唯一一次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數學的教學還挺順利,可物理就有些麻煩了,朱高燧發現他所講的物理受限於器械,很多內容都很難繼續,又或者對一些從未出現過的生澀名詞,下麵的人根本聽不懂。


    大明百姓對於時間的概念僅停留在時辰上,但想要講速度,想要講時間,就必須精確到分與秒上,可分與秒不單單是概念,而是需要測量!


    對於鍾表的製作,兩世為人的朱高燧也沒有一點眉目。


    不過王純卻在他浩如煙海的藏書中找到了一本《新儀象法要》,上麵記載了一種水運儀象台計時器。


    新儀象法要上記錄宋元佑元年開始設計,到元佑七年全部完成,朱高燧覺得這水運儀象台隻是言過其詞,有文人誇大的成分,但隨著他查閱越看越心驚,這居然是天文鍾!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除了經學記載詳細之外,其他所有的發明記載都被當成了旁枝末節,諸葛連弩這樣的神器也隻有一句話,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誰要是就憑這一句話,就能打造出諸葛連弩,朱高燧都得佩服的五體投地。


    但《新儀象法要》就像是一本寶藏,全書都隻記錄了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打造水運儀象台,每一個細節都記敘的非常完備。


    朱高燧如獲至寶,這水運儀象台分為報時裝置、動力裝置、渾象密室、渾儀板屋四個部分。


    報時裝置有五層,每層都有機輪或輪輞,上掛抱牌木人;或用扳牙撥動門口木人手臂敲打樂器。


    這些機輪都裝在一根機輪軸上,機輪軸有傳動機構和天柱相連,天柱是貫通全台上中下三隔的傳動軸。


    天柱下有個下輪,與樞輪軸伸出的地轂相結合。


    當作為原動輪的樞輪轉動時就經過地轂傳動,使天柱旋轉起來,由此帶動全儀,每一刻鍾都會有不同的木牌小人展示時間。


    動力裝置放在下隔的中央部分,設有一個直徑達 3米多的樞輪,樞輪上有72條木輻,挾持著36個水鬥和勾狀鐵撥子。


    樞輪頂部和邊上附設一組杠杆裝置,相當於鍾表中的擒縱器,而擒縱器就解決了機械表最關鍵的技術難度。


    在樞輪東麵裝有一組兩級漏壺,壺水注入水鬥,鬥滿時,樞輪即往下轉動,被擒縱器的控製後,使整個儀器便能運轉均勻,整個機械輪係的運轉依靠水的循環帶動儀器轉動。


    而混象類似天球儀,是一種可繞軸轉動的刻畫有星宿、赤道、黃道、恆隱圈、恆顯圈等的圓球,用於象征天球的運動,與渾儀合稱渾天儀,以此來表演天象的變化。


    朱高燧將這本書連續翻了四五遍,他一直以為自己的腦袋中裝著超越這個時代五百多年的知識,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從古人的智慧中求取知識架構。


    這水運儀象台不單單是最早的機械表能夠用來報時,更是能進行天文觀測和天文演示的天文儀器。


    書上所記錄的尺寸足足有十二米高七米寬,而且絕大部分的部件都是用銅製作,宋朝的蘇頌、韓公廉製作成功足足消耗了兩萬金銅!


    朱高燧都不由得讚歎,古人在機械和力學方麵其實遠遠領先於這個時代,這水運儀象台可以當得上是西方機械表的祖先,隻不過沒有能形成一門真正的學問。


    有了從古人這裏獲取的框架,朱高燧又根據自己所需進行刪改。


    他所需要的表隻需要報時,並且規範每一秒每一分鍾的刻度,渾天儀的功能可以直接砍掉。


    擒縱器的控製利用水的循環來提供動力的裝置也太大,朱高燧把水換成了分量相同的鉛塊。


    耗時半個多月,徐禎又在一邊從旁協助,朱高燧終於打造出了第一座機械鍾!


    他也想做成機械表,但奈何材料和工藝都不允許,能夠做成半人高的機械鍾已經算是大明的最高技藝了。


    朱高燧造出鍾,並非是想打造一款單純的報時機械,而是要將原本模糊的時間觀念進行細分。


    憑借鍾的出現,朱高燧將原本學院時辰計時的方式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將一天劃分成了二十四個小時,每小時分成六十分鍾,每分鍾又分成六十秒!


    有了完善的時間體係,才能夠讓物理學中很多概念有更明確的量化標準。


    除了鍾以外,朱高燧又製作了以漢人標準砝碼,規範計量單位。


    本想著標準的製作是在大明,那千克、克這樣的西方標準單位當然也應該被拋棄,可朱高燧發現若是將千克與克被是公斤、兩、錢等單位取代的話,很多物理數據就需要重新計算。


    如果朱高燧千克的定義應該出現在三百年後,如今也就堂而皇之的成為了大明發明的計量單位。


    統一計量單位,有完整的理論體係,物理學才算是真正的成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風華:從蒸汽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爾並收藏大明風華:從蒸汽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