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漸近年關,山西的天氣寒風唿嘯,往年即便躲在家中依然避不開凜冽寒風,可今年有些不同。


    太原城內很多戶人家的房頂上都飄起了一縷縷黑煙,長江以北有了新的風尚,那就是用冶鐵所剛產的煤爐來取暖。


    隻要舍得燒煤炭,房間內溫暖如春,這是以前那些富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個穿著襖子帶著獸皮帽的富戶走在街巷中,雙手互插在袖管裏,腳步不由得越來越快。


    這鬼天氣在外辦事實在是遭罪,如今的他隻想趕緊迴家。


    “李兄?你迴來了?”


    這富戶一看是自己老鄰居站在門口。


    “趙兄。”


    天氣冷的連手都不敢掏出來,這李富戶也隻能假模假式的拱了拱手。


    “你這一離家就是小半年,來,先來我家裏烤火!”


    以往太原的百姓見了麵,打招唿的方式千篇一律,都是吃了沒?什麽飯?


    現如今太原的富戶有了新的打招唿方式,那就是碰到熟人都會熱情的招唿一句,來家裏烤烤火!


    李富戶不知道什麽叫烤火,但是耐不住被鄰居熱情的拉進了家裏。


    剛進入屋子裏,一股熱氣撲麵而來。


    “這是什麽東西,好暖和….”


    “煤爐,有這個東西再冷的天氣咱都不怕。”


    說著鄰居還讓他夫人從門外拿進來一個木盆,然後擰開水箱的水龍頭放出了一股熱水。


    “把手伸進來暖暖手。”


    李富戶看著大為驚訝,這爐子裏居然還有熱水?


    “這是咱們太原剛剛流行開的寶貝,要四貫錢呢,四貫也隻是一個爐子的錢,我算了算這一冬天要燒煤炭的話怎麽著也得花三貫錢”


    鄰居雖然話裏話外是抱怨,可炫耀的成分顯然更多,而且還不經意的打開了風門讓家裏更加暖和一些。


    第一批買得起煤爐的都是太原城內的達官顯貴,七貫錢看起來很多,對他們而言隻是九牛一毛而已。


    “東西哪裏買的?我這就讓家裏的人去買幾個!”


    “自從有了這爐子人都變懶了,整天就想靠在爐子邊,打幾個盹一天就過去了。”


    有了這煤爐,太原的冬天都比以前好熬了很多。


    城外,幾十上百輛載滿煤炭的馬車從西山一直拉到了太原。


    一時間這條原本偏僻的小路上往來如織,這些頂風冒雪趕車的同樣也是西山鎮的人。


    一斤一文錢的價格已經算很良心了,西山每天都要運入太原近十萬斤才能足夠那些富戶消耗。


    晉王算了一下,單單是賣煤炭自己每個月就能賺到三千多兩,而大明的王爺若是刨除皇帝的額外賞賜,每年薪俸也隻有五千兩而已。


    這麽點小錢在朱高燧看來隻是塞牙縫而已,等到煤爐價格降低做到能全城普及的時候,賣出去的煤炭能翻十倍不止,那才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何況朱高燧的目光並不在這些爐子消耗的煤炭上,他盯上的是另外一種。


    即便入了冬朱高燧都沒有閑下來,西山煤礦附近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建著高牆大院,裏麵擺著一個密閉的爐子,朱高燧滿手黑漆漆的站在一旁。


    花了一個多月朱高燧終於完成了眼前這個煉焦爐,製作焦煤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將煤礦是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高溫加熱到1000c。


    焦炭比煤炭能產生更高的溫度,更耐燒,能夠提升鐵的質量,因此最適合用來冶煉。


    隻不過原理簡單不代表實踐也簡單,朱高燧失敗嘞好多次才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炭都能夠用來煉製焦炭。


    隻有有一種更加黑亮堅硬如石頭的鐵碳才能夠煉製成功,這種鐵碳數量很少,一百斤的炭裏隻能揀出來十斤。


    選準了煉焦用煤後,將煤揀淨或搗碎過篩,清除煤中雜質後裝爐燒煉。


    這煉焦爐也非常簡單,直徑近兩丈左右,是一個簡單的鍋形。


    將篩選過後的鐵碳裝入爐內以後築緊,頂部用泥土掩蓋保證密封,隻留下一個通氣孔。


    煉燒時,這通氣孔會排出一縷縷的黑煙。


    朱高燧身邊這個煉焦爐已經燃燒了了五天,看到通氣孔種冒出的黑煙越來越少,直至完全消失,朱高燧有些略顯緊張的打開了煉焦爐,如果這一次在失敗又得重頭來。


    當看到一塊塊更加幹燥而且失去了黑亮光澤的煤炭時,朱高燧急忙上前撿了一塊握在手裏,比之前的看起來更加有棱角,份量更沉,終於成功了!


    “王爺,焦炭有沒有什麽標準?”


    身旁一個年輕人名叫楊弘,是張守敬推薦來的四人中最精明強幹的一個,此刻的楊弘手持紙筆守在朱高燧身邊,朱高燧每說一句重要的都會記錄下來。


    若論頭腦,他自然不如徐禎,但張守敬在信中說此人精於算學,且左右逢源極善處理人際關係,在成分複雜的第一機械廠,無論是那些匠人還是工人,甚至是與他一樣的學子,都對他稱讚不已。


    “數據上的標準暫時無法測算,外形標準的話,焦炭的氣孔小密實、手掂沉重,且外表麵略顯呈銀灰白色,大抵就是這樣了。隻是一座遠遠不夠,把這附近全部改造成煉焦高爐。”


    “敢問王爺上限是多少。”


    朱高燧對這個楊弘的印象也非常不錯,從說話到辦事都滴水不漏,而且認識的這幾天裏,這楊弘沒有任何廢話,每一個問題都切中要點。


    “隻要西山鎮的人力能夠調動開,煤礦一切業務能正常運轉,煉焦爐的數量沒有上限。”


    對於焦炭的大規模開采和使用才剛剛開始,現在提上限為之尚早。


    就在一旁的人將焦炭搬運入庫以後,高爐的最底部出現了一些粘稠的膠裝半固體黑色物質。


    此時朱高燧已經離開了煉焦爐,在他還沒有走遠的時候隱隱約約的聽到了那些工人的議論。


    “這什麽東西啊,好嗆。”


    “不知道,這也不像是煤炭啊。”


    朱高燧聽完急忙返迴,果不其然在煉焦爐的最底部發現了一些氣味微臭的黑色半固體,其他人不知道這是什麽,可朱高燧卻認出了這東西,眼前不由得一亮。


    “瀝青!”


    朱高燧知道煉製焦炭時有會有一些相迎的衍生品,比如煤氣,但煤氣按照當下的技術手段很難進行收集利用,也隻能白白浪費。


    他一直以為隻有石油能煉出瀝青,沒想到煉焦時也會有這樣的衍生品。


    “老天爺,煉焦也能有瀝青?”


    朱高燧在信中盤算了一下,一斤的煤炭大概能夠煉製出八兩的焦炭,還有一兩的煤瀝青。


    瀝青是最好用的鋪路材料,早在一千多年前歐洲人就已經開始使用這樣的建築材料,隻不過並未普及開。


    朱高燧為了試試效果怎麽樣,便開始用這一批瀝青做一個實驗。


    如果用瀝青直接撲在地麵上,消耗量實在巨大,因此將幾塊磚頭鋪在路麵上,墊平整以後把這些瀝青倒在了磚頭上。


    並且還找人抬來了一個石碾子,一邊傾倒一邊用石碾子壓平整。


    瀝青的冷卻速度很快,加上現在是冬天,前麵剛壓平整後麵就已經可以站人。


    瀝青鋪就得路麵黑黝黝的異常平整,甚至連一點點的坑窪都看不出來,朱高燧站在上麵跳了幾下腳下夯實的很。


    從西山到太原的路基本都是人走出來的小路,坑坑窪窪,一遇到雨天泥濘到不能走人。


    可若是全部鋪設成瀝青,就連馬車的速度都能有數倍的提升,若在加上火車修建完成,西山太原兩地將暢行無阻。


    西山的煤運入太原,在經由太原發達的商道運送往全國各地。


    速度和時間就是最大的財富,原本一日隻能往太原運送十萬斤煤炭,隻要這條瀝青路修成一日至少能運送五十萬斤,相應的收入也會增加五倍!


    “楊弘,日後所有煉焦爐中留下的瀝青全部用來修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風華:從蒸汽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爾並收藏大明風華:從蒸汽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