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黃琬和董扶,笑著給馬騰和閻忠行了一禮,道:“多謝兩位同僚。”
“哼。”馬騰和閻忠冷哼道。
眾人都笑。
劉範道:“中書省,打算在何時頒布圈地令?”
賈詡道:“迴主公,已責令戶部派官吏到嶺西二州進行勘察,還需十五日。半月之後,就向各州頒布圈地令。屆時,嶺西二州的情況早已被摸清,戶部也準備好了遷徙所需的糧食車馬,百姓們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起行。”
劉範點點頭,郭嘉又道:“為防遷徙而去的移民太多,超過四百萬之數額,中書省已令各州郡提前暗定一些可以申報前去圈地的民戶。隻等圈地令下,州郡會立即通知那些暗定的民戶前去嶺西二州。遵從主公之意,也為以示公平,軍屯戶十分之四,民屯戶占十分之六。也就是說,圈地四百萬眾,軍屯戶約一百六十萬人,民屯戶約二百四十萬人。同時,康州和夏州也按照四六之比,各安置下兩百萬人。”
劉範點點頭,說道:“這個方案得到門下省的同意了嗎?”
田豐道:“門下省無異議,隻是要徹查那些暗定遷徙圈地的民戶,是否與當地官府有所勾結。”
劉範看向陳翔,禦史大夫陳翔道:“禦史台正在會同錦衣衛嚴查此事,確實發現有些暗定名額為官府中人的家庭,這是彈劾名單。”
劉範道:“全部革職,然後由法部按新法處置。”
劉虞接過陳翔手中厚厚的名單,道:“法部會嚴查審判此事。”
劉範道:“好。空缺出的職位要立即補上去,吏部要加緊了。”
“吏部早已擬定好人選,這是名單,給門下省複核。”說著,管寧便給田豐遞過去一份名單。
劉範道:“工部,土木如何?”
工部侍郎馬鈞結巴,所以都由尚書邴原對答。邴原道:“迴主公,工部正在組織小吏們給各州郡的手工業者普及新法中的工律;也已經出資四十億錢,在各州郡招募到了十六萬工匠。”
“姑臧城如何?什麽時候完工?”劉範道。
邴原道:“姑臧城規模浩大,完成建成如長安之規模,仍需到明年中旬,也就是還差一年之期。”
劉範想,這個速度不算慢了,畢竟有些城池之營造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全賴廢除了徭役製度,工匠們更為積極;加之大涼有天下最為龐大的工匠群體,才能達到這個速度。
劉範道:“驛站呢?”
“大多數驛站,由工部和錦衣衛共同出資出力,工部出大頭,錦衣衛出小頭;小部分驛站由兵部主持修建,因為是軍用驛站。”
劉誕道:“不論是工部還兵部修建的驛站,待建成後,招聘人員管理驛站,錦衣衛都會混雜進若幹人員。至於錦衣衛分布在哪些驛站,數量有多少,則是我錦衣衛的秘密,工部和兵部不應幹涉。”
劉範道:“錦衣衛監視大涼內外,理應如此。嶺西二州的城池、道路、房屋、村鎮、驛站、溝渠、水井等之建設,工部有拿出章程來沒有?”
邴原道:“已有章程。按圈地令,凡是圈占了嶺西二州土地草場的民戶,須盡到無償聽從工部調令,修建嶺西二州的義務。工部會給予一些相應的獎勵,但不會給予薪酬。此乃大涼最後一次征調、徭役,相信以圈地之誘惑,百姓們不會對此有何異議的。”
劉範就是製定圈地令的始作俑者,當然同意了。不過田豐和劉虞和陳翔卻不同意,田豐道:“不可,既然廢除征調、徭役,怎麽能再次征調百姓,無償給國家修建城池、溝渠等呢?這不是出爾反爾、失信於民嗎?門下省不會通過中書省和工部的決定。”
法部尚書劉虞也氣憤地道:“新法中明確規定,國家廢除征調製和徭役製。工部卻以圈地令為借口,要求百姓無償徭役,這是違法行徑。若果真施行,法部將宣告這是非法行為,同時製裁工部。”
陳翔也嚴肅地道:“禦史台負有監察之權,若工部違法,禦史台將彈劾工部中人。”
邴原作為工部尚書,聽到三人的迴答,慌了心神,連忙看向劉範,畢竟劉範才是製定這個政策的人。
可是劉範麵對門下省、法部和禦史台也慌了,也不敢給邴原撐腰。邴原見如此,就道:“如果不這樣,工部的預算就將大漲,你們三部能給工部補貼嗎?”
門下省的田豐道:“工部預算我不管,隻要是不合規矩的,門下省就不會批準。”
田豐也知道邴原的政策其實是劉範的意思,就又重重地加了一句:“即使是主公之令,門下省也絕不會聽從。門下省不通過,什麽命令也不能執行。”
劉範麵色尷尬,心想這田豐還真是“剛而犯上”。禦史台和法部也支持門下省。
劉範咳嗽一聲,道:“好了好了,那就這樣,工部出資招募百姓營建相關建築。不過,不重要的道路、驛站、城池中的房屋等可以賣給商家,由他們修建,為他們所有,也由他們盈利。”
邴原連忙走下台階,道:“主公英明,這樣工部的付出的成本就少了很多了,也能吸引商賈長久地入駐康州和夏州,促進嶺西二州的可持續發展,利國利民嘛。”
劉範笑著點點頭。
馬鈞結結巴巴地道:“主…主公,鑄幣一……事,何時進行?”
劉範想了想,道:“現在還不行。要等到其他新政基本落實之後,人心大定之後,特別是等百姓們對稅製熟知以後,再鑄造新幣。”
“那新幣的樣式?”
“就仿照西域金銀幣。”
“但我們沒有鑄造那種錢幣的技術,我們隻能鑄造五銖錢。”
劉範道:“不必著急,等孤與希爾商量後再說。”
眾人明白了,這是要和安息帝國合作,用安息帝國的鑄幣技術來鑄造新幣。
問到這,劉範基本對新政的施行有了個大概的了解。各方麵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就像他在製定時所設想的那樣。
黃琬和董扶,笑著給馬騰和閻忠行了一禮,道:“多謝兩位同僚。”
“哼。”馬騰和閻忠冷哼道。
眾人都笑。
劉範道:“中書省,打算在何時頒布圈地令?”
賈詡道:“迴主公,已責令戶部派官吏到嶺西二州進行勘察,還需十五日。半月之後,就向各州頒布圈地令。屆時,嶺西二州的情況早已被摸清,戶部也準備好了遷徙所需的糧食車馬,百姓們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起行。”
劉範點點頭,郭嘉又道:“為防遷徙而去的移民太多,超過四百萬之數額,中書省已令各州郡提前暗定一些可以申報前去圈地的民戶。隻等圈地令下,州郡會立即通知那些暗定的民戶前去嶺西二州。遵從主公之意,也為以示公平,軍屯戶十分之四,民屯戶占十分之六。也就是說,圈地四百萬眾,軍屯戶約一百六十萬人,民屯戶約二百四十萬人。同時,康州和夏州也按照四六之比,各安置下兩百萬人。”
劉範點點頭,說道:“這個方案得到門下省的同意了嗎?”
田豐道:“門下省無異議,隻是要徹查那些暗定遷徙圈地的民戶,是否與當地官府有所勾結。”
劉範看向陳翔,禦史大夫陳翔道:“禦史台正在會同錦衣衛嚴查此事,確實發現有些暗定名額為官府中人的家庭,這是彈劾名單。”
劉範道:“全部革職,然後由法部按新法處置。”
劉虞接過陳翔手中厚厚的名單,道:“法部會嚴查審判此事。”
劉範道:“好。空缺出的職位要立即補上去,吏部要加緊了。”
“吏部早已擬定好人選,這是名單,給門下省複核。”說著,管寧便給田豐遞過去一份名單。
劉範道:“工部,土木如何?”
工部侍郎馬鈞結巴,所以都由尚書邴原對答。邴原道:“迴主公,工部正在組織小吏們給各州郡的手工業者普及新法中的工律;也已經出資四十億錢,在各州郡招募到了十六萬工匠。”
“姑臧城如何?什麽時候完工?”劉範道。
邴原道:“姑臧城規模浩大,完成建成如長安之規模,仍需到明年中旬,也就是還差一年之期。”
劉範想,這個速度不算慢了,畢竟有些城池之營造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全賴廢除了徭役製度,工匠們更為積極;加之大涼有天下最為龐大的工匠群體,才能達到這個速度。
劉範道:“驛站呢?”
“大多數驛站,由工部和錦衣衛共同出資出力,工部出大頭,錦衣衛出小頭;小部分驛站由兵部主持修建,因為是軍用驛站。”
劉誕道:“不論是工部還兵部修建的驛站,待建成後,招聘人員管理驛站,錦衣衛都會混雜進若幹人員。至於錦衣衛分布在哪些驛站,數量有多少,則是我錦衣衛的秘密,工部和兵部不應幹涉。”
劉範道:“錦衣衛監視大涼內外,理應如此。嶺西二州的城池、道路、房屋、村鎮、驛站、溝渠、水井等之建設,工部有拿出章程來沒有?”
邴原道:“已有章程。按圈地令,凡是圈占了嶺西二州土地草場的民戶,須盡到無償聽從工部調令,修建嶺西二州的義務。工部會給予一些相應的獎勵,但不會給予薪酬。此乃大涼最後一次征調、徭役,相信以圈地之誘惑,百姓們不會對此有何異議的。”
劉範就是製定圈地令的始作俑者,當然同意了。不過田豐和劉虞和陳翔卻不同意,田豐道:“不可,既然廢除征調、徭役,怎麽能再次征調百姓,無償給國家修建城池、溝渠等呢?這不是出爾反爾、失信於民嗎?門下省不會通過中書省和工部的決定。”
法部尚書劉虞也氣憤地道:“新法中明確規定,國家廢除征調製和徭役製。工部卻以圈地令為借口,要求百姓無償徭役,這是違法行徑。若果真施行,法部將宣告這是非法行為,同時製裁工部。”
陳翔也嚴肅地道:“禦史台負有監察之權,若工部違法,禦史台將彈劾工部中人。”
邴原作為工部尚書,聽到三人的迴答,慌了心神,連忙看向劉範,畢竟劉範才是製定這個政策的人。
可是劉範麵對門下省、法部和禦史台也慌了,也不敢給邴原撐腰。邴原見如此,就道:“如果不這樣,工部的預算就將大漲,你們三部能給工部補貼嗎?”
門下省的田豐道:“工部預算我不管,隻要是不合規矩的,門下省就不會批準。”
田豐也知道邴原的政策其實是劉範的意思,就又重重地加了一句:“即使是主公之令,門下省也絕不會聽從。門下省不通過,什麽命令也不能執行。”
劉範麵色尷尬,心想這田豐還真是“剛而犯上”。禦史台和法部也支持門下省。
劉範咳嗽一聲,道:“好了好了,那就這樣,工部出資招募百姓營建相關建築。不過,不重要的道路、驛站、城池中的房屋等可以賣給商家,由他們修建,為他們所有,也由他們盈利。”
邴原連忙走下台階,道:“主公英明,這樣工部的付出的成本就少了很多了,也能吸引商賈長久地入駐康州和夏州,促進嶺西二州的可持續發展,利國利民嘛。”
劉範笑著點點頭。
馬鈞結結巴巴地道:“主…主公,鑄幣一……事,何時進行?”
劉範想了想,道:“現在還不行。要等到其他新政基本落實之後,人心大定之後,特別是等百姓們對稅製熟知以後,再鑄造新幣。”
“那新幣的樣式?”
“就仿照西域金銀幣。”
“但我們沒有鑄造那種錢幣的技術,我們隻能鑄造五銖錢。”
劉範道:“不必著急,等孤與希爾商量後再說。”
眾人明白了,這是要和安息帝國合作,用安息帝國的鑄幣技術來鑄造新幣。
問到這,劉範基本對新政的施行有了個大概的了解。各方麵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就像他在製定時所設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