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劉虞說道:“如今,百姓們已經盡數領到屯田之田畝,早已種下第一季小麥。全州推廣了漚肥法、分壟法和輪作法以及休耕法,預計五月時便可收獲豐收。此外,牧民們也領到了屯田之草場,天州分給牧民每戶二十隻牛羊,可保民無饑饉之憂。預計今年後,牛羊產子,牧民們便可每戶得到幾頭小牛小羊。預計天州開發完畢,仍需今年。過了今年後,天州便有耕地百萬頃。”
劉範說道:“百姓之農牧,安置妥當。城池、道路、溝渠、驛站、村莊之修建得如何?”
劉虞說道:“天州在故有城池基礎上,初步修建起大城二十座、小邑百餘座。溝通各大城之間的道路,也修建得十之七八。驛站和村莊大多分布於道路兩旁或不遠處,已經大多完備,商人和百姓們已經大多入住。”
劉範點點頭,要知道在短短的一年之間,天州的雛形就初步形成,已經是十分不容易。劉範問道:“那天州何時方可達到涼州之盛?”涼州是涼國立國的根本,也是涼國唯一一個開發較為完備的州。天州和昆州的開發,全都是仰賴富庶豐饒的涼州對之的輸血。雖然如今天州和昆州的戶口已經不輸於涼州,但還不能給涼國增長財富。
劉虞麵有難色,說道:“恐怕仍需兩年方可。”
劉範心裏計算著,兩年之後的中平六年,董卓就會入京造逆。在原來曆史軌跡上,中平六年的五月或六月,何憶就會被董卓鳩殺。至九月,袁紹就會掀起反董聯軍,十八路諸侯會參與。而天州之開發,卻需要三年。也就是說,涼國的重心仍然在開發之上,他沒有能力征調起太多的大軍,進行東進。
劉範點點頭,說道:“孤明白了。既然如此,那便慢慢來。表兄,昆州如何?”
劉虞便退下,黃琬上前來,說道:“昆州要稍快於天州,開發已至十之七八了。如今,昆州有田畝八十七萬頃,草原六十萬頃。若是開墾殆盡,便可有田畝百萬頃,草原八十萬頃。昆州八郡,如今有百姓三百一十萬,略低於涼州與天州。”
劉範又問道:“那兩州之植樹如何?”
劉虞與黃琬都道:“兩州新開墾出的田畝,四周都植以楊柳。標準是每十畝地,周圍植以百棵沙柳。因楊柳之種植,如今兩州綠洲大增,河流斷流之次數也少了許多。另外,河流、道路兩旁,我等兩州也種植上眾多楊柳。如今,兩州都重金賞賜百姓,鼓勵百姓不斷往綠洲之外、沙漠之邊擴種楊柳,爭取慢慢擴大綠洲麵積。”
劉範點點頭,說道:“兩州做的好。不過,兩州田畝僅僅有數十萬頃,若是分給百姓,百姓也難以得利。兩州耕地尚開發而出,不甚肥沃。百姓難免有饑饉之憂。”
“那主公之意是?”
劉範笑道:“孤之意,不如將一些百姓遷至康州和夏州。”
話音一落,眾人不論是將軍還是官吏,都有些驚愕。他們大抵知道,劉範拿下了康州和夏州,肯定會遷徙百姓前去。但他們都沒想到,劉範會如此快速,還沒等西域二州開發殆盡,就要把百姓遷移到嶺西二州去。
劉範笑道:“康州有田畝數十萬頃、草原百萬頃,這些田畝草原皆由康居人和烏孫人開墾利用一百多年,肥沃豐美,可活民數百萬。夏州有田畝百萬頃,為大月氏人精耕細作四百年,較涼國其餘四州更加肥沃,隻是略低於北地郡而已,也可活民數百萬。”
眾人點點頭。劉範說道:“而今,孤看西域二州開發得差不多了,隻是要等西域二州能夠給涼國增加賦稅糧餉,還需要等三年。孤決意從涼國之天州、昆州和涼州遷徙兩三百萬百姓前往嶺西二州去定居。”
劉虞皺眉道:“西域二州尤自疲憊,百廢待興,何來餘力支持嶺西二州?賢侄不如放棄嶺西二州,集中國力先開發西域二州。待三年之後,西域興盛,再興建嶺西二州。”
劉範說道:“伯父此言差矣。嶺西二州接壤安息帝國與大月氏帝國,若孤不取,二州便為敵所逞。若敵得嶺西二州,便可威脅我涼國腹地——西域二州。隻有取了嶺西二州,涼國之縱深加深,涼國方可無憂。”
劉虞佩服而退。
黃琬說道:“但若如此,涼國江山之疆域便有明月七千五百裏。較之大漢,尤多出一千裏之地,更勝一籌。恐怕涼國難以統治如此之廣地。”
劉範笑道:“表兄何須擔憂?孤已有計較:民眾距離太遠,人眾稀疏,可用郡縣鄉邑亭製輔以驛站製統治之。孤意,分康州與夏州各六郡、共十二郡。此外,孤迴到姑臧後,將定姑臧為涼國之國都;再於中央設立新的中央官製,可牢牢控製統治萬裏之疆。”
黃琬佩服而退。
盧植又上前來,說道:“屯田製初成,百姓們都盼望著早日進行屯田,安定下來。若驟然強行遷徙,必失人心,大墜人望。”
劉範笑道:“若是百姓們可以平白獲得土地草場,還會對遷徙抱有怨言嗎?”
眾人不解其意。劉範說道:“施行屯田製之初心,是因為涼國缺少糧食,難以養活千萬人眾。但十軍之戰與嶺西之戰後,涼國得到了眾多糧食牛羊,足以活民兩三千萬。此時,再行屯田便是剝削百姓,才會失掉人心。如今涼國有能力養活百姓兩三千萬,故而孤思忖再三,將廢除屯田製,從新改行井田製,也就是土地草場一概屬於國有,而百姓享有耕種放牧利用之權。”
眾人驚愕不已,屯田製如此重大的製度,劉範居然說廢就廢。雖然在涼國得到了近千萬石糧食、近三千萬牛羊的此時,對百姓收取十之七八的屯田製確實顯得不合時宜。
劉範說道:“孤之意,在井田製之前,先用圈地令。也就是說,在西域二州與嶺西二州實行圈地,規定百姓可圈劃土地草場。凡是圈中之地,無論多大,官府都對其使用權予以承認。雖然所有權在國家這裏,但百姓若無犯了重罪,國家也不會剝奪其土地使用權。嶺西二州首先實行圈地,每州人口滿一百五十萬、共三百萬便停止。如此,嶺西二州便有三百萬之眾;接著西域二州再行圈地,保持人口五百萬、每州兩百五十萬;最後是涼州開展圈地,留存人口三百萬。”
劉虞說道:“如今,百姓們已經盡數領到屯田之田畝,早已種下第一季小麥。全州推廣了漚肥法、分壟法和輪作法以及休耕法,預計五月時便可收獲豐收。此外,牧民們也領到了屯田之草場,天州分給牧民每戶二十隻牛羊,可保民無饑饉之憂。預計今年後,牛羊產子,牧民們便可每戶得到幾頭小牛小羊。預計天州開發完畢,仍需今年。過了今年後,天州便有耕地百萬頃。”
劉範說道:“百姓之農牧,安置妥當。城池、道路、溝渠、驛站、村莊之修建得如何?”
劉虞說道:“天州在故有城池基礎上,初步修建起大城二十座、小邑百餘座。溝通各大城之間的道路,也修建得十之七八。驛站和村莊大多分布於道路兩旁或不遠處,已經大多完備,商人和百姓們已經大多入住。”
劉範點點頭,要知道在短短的一年之間,天州的雛形就初步形成,已經是十分不容易。劉範問道:“那天州何時方可達到涼州之盛?”涼州是涼國立國的根本,也是涼國唯一一個開發較為完備的州。天州和昆州的開發,全都是仰賴富庶豐饒的涼州對之的輸血。雖然如今天州和昆州的戶口已經不輸於涼州,但還不能給涼國增長財富。
劉虞麵有難色,說道:“恐怕仍需兩年方可。”
劉範心裏計算著,兩年之後的中平六年,董卓就會入京造逆。在原來曆史軌跡上,中平六年的五月或六月,何憶就會被董卓鳩殺。至九月,袁紹就會掀起反董聯軍,十八路諸侯會參與。而天州之開發,卻需要三年。也就是說,涼國的重心仍然在開發之上,他沒有能力征調起太多的大軍,進行東進。
劉範點點頭,說道:“孤明白了。既然如此,那便慢慢來。表兄,昆州如何?”
劉虞便退下,黃琬上前來,說道:“昆州要稍快於天州,開發已至十之七八了。如今,昆州有田畝八十七萬頃,草原六十萬頃。若是開墾殆盡,便可有田畝百萬頃,草原八十萬頃。昆州八郡,如今有百姓三百一十萬,略低於涼州與天州。”
劉範又問道:“那兩州之植樹如何?”
劉虞與黃琬都道:“兩州新開墾出的田畝,四周都植以楊柳。標準是每十畝地,周圍植以百棵沙柳。因楊柳之種植,如今兩州綠洲大增,河流斷流之次數也少了許多。另外,河流、道路兩旁,我等兩州也種植上眾多楊柳。如今,兩州都重金賞賜百姓,鼓勵百姓不斷往綠洲之外、沙漠之邊擴種楊柳,爭取慢慢擴大綠洲麵積。”
劉範點點頭,說道:“兩州做的好。不過,兩州田畝僅僅有數十萬頃,若是分給百姓,百姓也難以得利。兩州耕地尚開發而出,不甚肥沃。百姓難免有饑饉之憂。”
“那主公之意是?”
劉範笑道:“孤之意,不如將一些百姓遷至康州和夏州。”
話音一落,眾人不論是將軍還是官吏,都有些驚愕。他們大抵知道,劉範拿下了康州和夏州,肯定會遷徙百姓前去。但他們都沒想到,劉範會如此快速,還沒等西域二州開發殆盡,就要把百姓遷移到嶺西二州去。
劉範笑道:“康州有田畝數十萬頃、草原百萬頃,這些田畝草原皆由康居人和烏孫人開墾利用一百多年,肥沃豐美,可活民數百萬。夏州有田畝百萬頃,為大月氏人精耕細作四百年,較涼國其餘四州更加肥沃,隻是略低於北地郡而已,也可活民數百萬。”
眾人點點頭。劉範說道:“而今,孤看西域二州開發得差不多了,隻是要等西域二州能夠給涼國增加賦稅糧餉,還需要等三年。孤決意從涼國之天州、昆州和涼州遷徙兩三百萬百姓前往嶺西二州去定居。”
劉虞皺眉道:“西域二州尤自疲憊,百廢待興,何來餘力支持嶺西二州?賢侄不如放棄嶺西二州,集中國力先開發西域二州。待三年之後,西域興盛,再興建嶺西二州。”
劉範說道:“伯父此言差矣。嶺西二州接壤安息帝國與大月氏帝國,若孤不取,二州便為敵所逞。若敵得嶺西二州,便可威脅我涼國腹地——西域二州。隻有取了嶺西二州,涼國之縱深加深,涼國方可無憂。”
劉虞佩服而退。
黃琬說道:“但若如此,涼國江山之疆域便有明月七千五百裏。較之大漢,尤多出一千裏之地,更勝一籌。恐怕涼國難以統治如此之廣地。”
劉範笑道:“表兄何須擔憂?孤已有計較:民眾距離太遠,人眾稀疏,可用郡縣鄉邑亭製輔以驛站製統治之。孤意,分康州與夏州各六郡、共十二郡。此外,孤迴到姑臧後,將定姑臧為涼國之國都;再於中央設立新的中央官製,可牢牢控製統治萬裏之疆。”
黃琬佩服而退。
盧植又上前來,說道:“屯田製初成,百姓們都盼望著早日進行屯田,安定下來。若驟然強行遷徙,必失人心,大墜人望。”
劉範笑道:“若是百姓們可以平白獲得土地草場,還會對遷徙抱有怨言嗎?”
眾人不解其意。劉範說道:“施行屯田製之初心,是因為涼國缺少糧食,難以養活千萬人眾。但十軍之戰與嶺西之戰後,涼國得到了眾多糧食牛羊,足以活民兩三千萬。此時,再行屯田便是剝削百姓,才會失掉人心。如今涼國有能力養活百姓兩三千萬,故而孤思忖再三,將廢除屯田製,從新改行井田製,也就是土地草場一概屬於國有,而百姓享有耕種放牧利用之權。”
眾人驚愕不已,屯田製如此重大的製度,劉範居然說廢就廢。雖然在涼國得到了近千萬石糧食、近三千萬牛羊的此時,對百姓收取十之七八的屯田製確實顯得不合時宜。
劉範說道:“孤之意,在井田製之前,先用圈地令。也就是說,在西域二州與嶺西二州實行圈地,規定百姓可圈劃土地草場。凡是圈中之地,無論多大,官府都對其使用權予以承認。雖然所有權在國家這裏,但百姓若無犯了重罪,國家也不會剝奪其土地使用權。嶺西二州首先實行圈地,每州人口滿一百五十萬、共三百萬便停止。如此,嶺西二州便有三百萬之眾;接著西域二州再行圈地,保持人口五百萬、每州兩百五十萬;最後是涼州開展圈地,留存人口三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