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曹操就盯著荀攸看,而荀攸仍作一副氣定神閑之狀,仿佛今夜未曾和曹操談及謀誅劉範這等驚天陰謀。荀攸說道:“孟德既已欲返,何故折迴?”
曹操半晌才說道:“某天性如此,多疑。若不問個究竟,某絕不罷休。”
荀攸說道:“那孟德要在下如何,才肯罷休?”
曹操說道:“除非足下以實言對,勿得藏匿。今夜之種種遭遇,某實在是覺得奇怪。足下不肯幫助某,某反倒不怪;而奇怪者是,為何足下言語之間多有偏袒心向劉範之意?身為皇帝之臣子,朝廷之僚屬,久食漢祿,足下不思上報效國朝,中不思報效君恩,下不思報效蒼生,而偏袒反賊,心向寇首,是何道理?”
荀攸說道:“在下為此,正是為報效國朝天下。”
曹操說道:“哦,敢請詳解,某洗耳恭聽。”
荀攸點點頭,說道:“方才孟德未走之前,曾經說過,亂天下者,必範也。可有此句論斷?”
曹操說道:“亂天下者,為範無疑,足下何多問?”
荀攸搖搖頭,說道:“不,孟德錯了。永順亭侯、西涼刺史劉範非是亂天下者,而是定天下者。”
曹操拍案而起,指著荀攸嗬斥道:“荀公達欲反邪!”
荀攸微笑,說道:“孟德何必如此動怒,你看看你的雙眼,不用瞪得那麽大嘛!孟德且坐下來,吾等詳談,何如?”
曹操怒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何詳談邪!”
荀攸一點都沒有動色,而是神神秘秘地說道:“難道孟德就不想知道,在下為何會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論麽?”
曹操沉思片刻,還是坐下來了。曹操說道:“好,某且費些時日仔細聽聽足下高論,聽聽足下為何生出反心來!”
荀攸說道:“在下方才說過,劉範是定天下者。為何?請孟德仔細迴憶片刻,劉範崛起之三年間,都做了何事?別的先不說,劉範近乎憑借一己之力,而在三個月之間將張角等人斬首,將黃巾之亂平定。想當初,若不是馬元義之門徒唐周告密,朝廷尚不知黃巾欲亂。當黃巾初起,賊虜有近百萬之數,席卷天下八州,莫不所向披靡。勇武者如皇甫嵩、朱儁,尚且被逼得逃入長社,不敢出城迎戰。而劉範克定黃巾,如雷霆之摧山嶽。平亂之後,天下太平。此不為定天下又是何舉?況且,劉範擊退鮮卑之南下入寇,蕩平韓遂之占據涼州,大破烏孫之圖謀西域,俱為定天下。”
曹操說道:“使劉範滅韓遂,不過是驅虎吞狼耳。”
荀攸說道:“劉範又歸化羌人,使羌人與我漢人親如一家。憶往昔,伏波將軍尚未不能將羌人之亂平定,羌人為亂西州,至今亦有百八十年。劉範化之為我民,兵不血刃而解決羌人之患,從此長安無淪陷之難,關中無肆虐之憂。而劉範又多次接納流民多達八九百萬,輕徭薄賦,休養生息。涼地之民,安享樂平,非關東之民可比。”
曹操說道:“劉範之迎流民,不過是欲擴軍耳。”
荀攸說道:“就算他是出於利益考量,但不可否認的是,劉範使這八九百萬之眾重迴太平盛世。從此不會被十常侍爪牙所迫害,不必賣兒賣女而隻為生存,不會因天災人禍而餓死在路邊。沒有劉範,這八九百萬之眾就不是人,而是白骨了。沒有劉範,關東不知還要死多少人,道路旁還要露出多少白骨?劉範西遷前,關東流民成群,餓殍遍地,而白骨更是屢見不鮮。劉範西遷後,流民得以存活,關東空無流民。能救活如此之多之性命,難道劉範不可堪稱英雄麽?”
曹操無言以對。荀攸說的句句在理,都是事實。荀攸說道:“存活如此之多民眾,劉範必有愛民之心;而冒著為流民所累之風險,甘願收納流民,劉範必有膽略;自信能安撫流民,劉範必有才幹。觀當今天下,心懷膽略才幹之人,何其之多!而懷憐憫民生多艱之心者,又何其之少?”說到末尾,荀攸不由得仰天長歎。
荀攸說道:“如孟德者,有過人之膽略,非凡之才幹,而卻絲毫沒有愛民之心。而劉範之所以得以成事,非唯其有超世之才,而因其有體恤黎庶之誌。自我朝光武帝開國以來,羌人為亂西州百年,匈奴勢頹而鮮卑崛起,宦戚之爭愈演愈烈。至孝桓帝時,漢室已有陵遲之勢,漢朝已有傾頹之象。當今陛下更是遠不如先帝,致使流民遍野,天下實有危亡之憂。而劉範卻致力於在內救濟流民,發展貨殖,休養生息,墾邊屯糧;在外,則致力於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大破北虜,大敗西賊。文治武功,文修武備,堪比光武。”
“而在孟德與天下大半士族眼裏,劉範形如反賊隗囂。其實不然,最像劉範者,正是光武帝這等不世明君。”荀攸說道。
隗囂是新莽朝與東漢初年之間的軍閥。隗囂當時割據西涼,並且擁有一支強悍的軍隊,騎兵更是驍勇善戰。從這一方麵來說,劉範確實是很像隗囂。而且隗囂多有謀略,手下的大將也很出色。比如伏波將軍馬援本來是隗囂部下大將。光武帝消滅更始政權、赤眉綠林等後,多次敗在隗囂手中。
荀攸說道:“以當今時勢看,劉範確如隗囂之於光武帝。但隗囂並非愛民之人,是故光武帝能說降伏波將軍。在下言劉範如同光武帝,實有根據。劉範同光武帝一樣,起於微末,隻因宗親之身才得以統兵,而後征討群兇,無所不利;劉範平定西涼,以西州為基業,正如光武帝平定河北之地,以河內為起家之地;劉範多次受到朝廷迫害而未曾倒下,正如光武帝為更始帝迫害,甚至更始帝還殺了光武帝之兄長,而光武帝為大局出發,隱忍不發;劉範禮賢下士,故有謀臣武將如雲如雨,正如光武帝之雲台二十八將。劉範愛民如子,體恤黎庶,正如光武帝輕徭薄賦,休養生息,而得天下。”
曹操就盯著荀攸看,而荀攸仍作一副氣定神閑之狀,仿佛今夜未曾和曹操談及謀誅劉範這等驚天陰謀。荀攸說道:“孟德既已欲返,何故折迴?”
曹操半晌才說道:“某天性如此,多疑。若不問個究竟,某絕不罷休。”
荀攸說道:“那孟德要在下如何,才肯罷休?”
曹操說道:“除非足下以實言對,勿得藏匿。今夜之種種遭遇,某實在是覺得奇怪。足下不肯幫助某,某反倒不怪;而奇怪者是,為何足下言語之間多有偏袒心向劉範之意?身為皇帝之臣子,朝廷之僚屬,久食漢祿,足下不思上報效國朝,中不思報效君恩,下不思報效蒼生,而偏袒反賊,心向寇首,是何道理?”
荀攸說道:“在下為此,正是為報效國朝天下。”
曹操說道:“哦,敢請詳解,某洗耳恭聽。”
荀攸點點頭,說道:“方才孟德未走之前,曾經說過,亂天下者,必範也。可有此句論斷?”
曹操說道:“亂天下者,為範無疑,足下何多問?”
荀攸搖搖頭,說道:“不,孟德錯了。永順亭侯、西涼刺史劉範非是亂天下者,而是定天下者。”
曹操拍案而起,指著荀攸嗬斥道:“荀公達欲反邪!”
荀攸微笑,說道:“孟德何必如此動怒,你看看你的雙眼,不用瞪得那麽大嘛!孟德且坐下來,吾等詳談,何如?”
曹操怒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何詳談邪!”
荀攸一點都沒有動色,而是神神秘秘地說道:“難道孟德就不想知道,在下為何會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論麽?”
曹操沉思片刻,還是坐下來了。曹操說道:“好,某且費些時日仔細聽聽足下高論,聽聽足下為何生出反心來!”
荀攸說道:“在下方才說過,劉範是定天下者。為何?請孟德仔細迴憶片刻,劉範崛起之三年間,都做了何事?別的先不說,劉範近乎憑借一己之力,而在三個月之間將張角等人斬首,將黃巾之亂平定。想當初,若不是馬元義之門徒唐周告密,朝廷尚不知黃巾欲亂。當黃巾初起,賊虜有近百萬之數,席卷天下八州,莫不所向披靡。勇武者如皇甫嵩、朱儁,尚且被逼得逃入長社,不敢出城迎戰。而劉範克定黃巾,如雷霆之摧山嶽。平亂之後,天下太平。此不為定天下又是何舉?況且,劉範擊退鮮卑之南下入寇,蕩平韓遂之占據涼州,大破烏孫之圖謀西域,俱為定天下。”
曹操說道:“使劉範滅韓遂,不過是驅虎吞狼耳。”
荀攸說道:“劉範又歸化羌人,使羌人與我漢人親如一家。憶往昔,伏波將軍尚未不能將羌人之亂平定,羌人為亂西州,至今亦有百八十年。劉範化之為我民,兵不血刃而解決羌人之患,從此長安無淪陷之難,關中無肆虐之憂。而劉範又多次接納流民多達八九百萬,輕徭薄賦,休養生息。涼地之民,安享樂平,非關東之民可比。”
曹操說道:“劉範之迎流民,不過是欲擴軍耳。”
荀攸說道:“就算他是出於利益考量,但不可否認的是,劉範使這八九百萬之眾重迴太平盛世。從此不會被十常侍爪牙所迫害,不必賣兒賣女而隻為生存,不會因天災人禍而餓死在路邊。沒有劉範,這八九百萬之眾就不是人,而是白骨了。沒有劉範,關東不知還要死多少人,道路旁還要露出多少白骨?劉範西遷前,關東流民成群,餓殍遍地,而白骨更是屢見不鮮。劉範西遷後,流民得以存活,關東空無流民。能救活如此之多之性命,難道劉範不可堪稱英雄麽?”
曹操無言以對。荀攸說的句句在理,都是事實。荀攸說道:“存活如此之多民眾,劉範必有愛民之心;而冒著為流民所累之風險,甘願收納流民,劉範必有膽略;自信能安撫流民,劉範必有才幹。觀當今天下,心懷膽略才幹之人,何其之多!而懷憐憫民生多艱之心者,又何其之少?”說到末尾,荀攸不由得仰天長歎。
荀攸說道:“如孟德者,有過人之膽略,非凡之才幹,而卻絲毫沒有愛民之心。而劉範之所以得以成事,非唯其有超世之才,而因其有體恤黎庶之誌。自我朝光武帝開國以來,羌人為亂西州百年,匈奴勢頹而鮮卑崛起,宦戚之爭愈演愈烈。至孝桓帝時,漢室已有陵遲之勢,漢朝已有傾頹之象。當今陛下更是遠不如先帝,致使流民遍野,天下實有危亡之憂。而劉範卻致力於在內救濟流民,發展貨殖,休養生息,墾邊屯糧;在外,則致力於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大破北虜,大敗西賊。文治武功,文修武備,堪比光武。”
“而在孟德與天下大半士族眼裏,劉範形如反賊隗囂。其實不然,最像劉範者,正是光武帝這等不世明君。”荀攸說道。
隗囂是新莽朝與東漢初年之間的軍閥。隗囂當時割據西涼,並且擁有一支強悍的軍隊,騎兵更是驍勇善戰。從這一方麵來說,劉範確實是很像隗囂。而且隗囂多有謀略,手下的大將也很出色。比如伏波將軍馬援本來是隗囂部下大將。光武帝消滅更始政權、赤眉綠林等後,多次敗在隗囂手中。
荀攸說道:“以當今時勢看,劉範確如隗囂之於光武帝。但隗囂並非愛民之人,是故光武帝能說降伏波將軍。在下言劉範如同光武帝,實有根據。劉範同光武帝一樣,起於微末,隻因宗親之身才得以統兵,而後征討群兇,無所不利;劉範平定西涼,以西州為基業,正如光武帝平定河北之地,以河內為起家之地;劉範多次受到朝廷迫害而未曾倒下,正如光武帝為更始帝迫害,甚至更始帝還殺了光武帝之兄長,而光武帝為大局出發,隱忍不發;劉範禮賢下士,故有謀臣武將如雲如雨,正如光武帝之雲台二十八將。劉範愛民如子,體恤黎庶,正如光武帝輕徭薄賦,休養生息,而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