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台縣城城門並不寬大,因此當城門附近和城牆上都站上了些人時會顯得擁擠。愛看熱鬧的百姓還未散完,張望著,議論著,想要弄清楚機場方向發生了什麽事。


    若在以往,眾人會覺得局促與嘈雜,但經曆過鳳陽的死寂後,反而覺得熱鬧與安心。


    擠過人群,穿過城門,人流並未減少。主道旁邊小販在攤位叫賣著自己的貨物。往來行人中不少人挑著扁擔,有些販賣自家的蔬菜,有些則是剃頭或是擦鞋的手藝人。孩童們圍著糖葫蘆攤,糖人攤,大人們則是在所需的攤位前討價還價。


    兩側的雜貨店裏擺滿了各種生活用品,裁縫鋪中師傅們忙碌地踩著縫紉機,為顧客縫製新衣。茶館裏坐滿了人,人們喝著茶,聽著曲兒,談論著家長裏短,新聞時事。


    市井人氣能撫慰人心。


    由於曾先生仍在昏睡,一行人不敢耽擱,就近找了家整潔寬大的客棧下榻。


    等將曾先生安置在客房,沈錯又為其把了把脈,確認無虞後眾人這才放心。


    “三斤”和沈錯商議在鳳台休整兩日,好讓驚魂未定的師生們定定神,自己也能喘口氣和弟兄們喝喝酒,解解乏。


    前瞻到日本轟炸機覆蓋範圍的沈錯心下雖有顧慮,卻也並未出口反對。他心中的那一根弦可以一直緊繃,但總不能要求他人時時與其一致。


    食宿安排妥當後,“三斤”終於空閑了下來,同老馬三人叫了桌吃食進房間,把酒言歡。他們邀請了沈錯,但他婉拒了,他不善交際,心想著觥籌交錯還不如待在房中打坐練氣。


    而師生們終究是少年心性,早已被集市的熱鬧所吸引,留下兩人守著曾先生,其餘人則走街串巷,去體驗久違的喧鬧。


    白鬱知曉沈錯要獨處,自告奮勇提出隨行保護遊玩的師生們,以安其心。沈錯一臉狐疑卻又挑不出毛病。好在天機子師徒也想隨眾人一起在異鄉趕趕熱鬧,見見世麵。沈錯也就沒再過問白鬱的“熱心腸”了。


    鳳台縣雖未設置宵禁,但由於此處常年軍閥混戰,魚龍混雜,夜晚的治安並不好,所以到了傍晚時分,天機子師徒與師生們都陸續迴來了。隻有白鬱仍舊興致不減,遲遲未歸,想是本性難改,尋歡作樂去了。


    而老馬幾人的聚會持續到深夜。沈錯的房間雖距離幾人比較遠,但他聽力過人,斷斷續續仍能聽到“三斤”勸酒的聲音。


    “看來‘三斤’老哥的海量是名副其實了。”沈錯自言自語著走出院落,摸了摸趴在地上的阿靈,又抬頭望了眼明月,附近的喧囂讓他感到些許莫名的落寞。


    其實沈錯並非故意不合群,他也希望與老馬四人就這麽“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隻是宴會上的熱鬧終究會散去,而這份熱情散去之後剩下的仍舊會是空虛與孤獨,他受不了的是那種落差。在他心中,與其曲終人散,不如踽踽獨行。


    次日清早,沈錯悠悠地在客棧的空地上習練起了太極拳。“三斤”尋的這家客棧甚合他心意,入住的客人不多,很是清淨,地方也寬敞不顯擁擠。其實,如今天下紛亂,各家客棧的生意都不好,而窮苦百姓也沒有“公費吃喝”的待遇。因此,能住上這麽“合適”的旅店也就不奇怪了。


    練至中途,曾先生來訪。沈錯見他氣色欠佳,趕忙請他坐下,為他號脈。


    片刻過後,沈錯開口道:“先生脈象頗沉,想來是久臥導致陽氣不展,不如就在院中散散步,曬曬太陽。”


    “多謝沈道長了。”曾先生起身一揖到底。


    沈錯見狀趕忙將其扶住,驚訝道:“先生何必行此大禮?”


    “道長於危難中搭救曾某性命,曾某無以為報!”曾先生感激涕零,堅持彎著腰。


    “原來是這事情。”沈錯並未繼續阻攔,任由曾先生作揖。救命之恩,還是承受得起這一拜的。


    而且沈錯明白讀書人往往固執,互相拉扯還不如就坦然受之。


    等曾先生起身,沈錯請他坐下。可氣氛一下子又沉寂起來,兩人都不言語,顯得尷尬。


    “曾某自小家境並不殷實...”還是曾先生率先開口,“原本是難以出國留洋的。”


    沈錯知曉留洋並不容易,但具體花費如何自是無從得知,更不知曾先生為何介紹起了自己,唯有默默聽著。


    “好在得到庚子賠款的部分錢款資助,這才得以出國。”曾先生神情複雜,不知是喜是悲。


    “庚子賠款?那不是賠款給洋人嗎?怎麽會…”沈錯驚訝道。


    當時國內信息閉塞,關於庚子賠款的具體內容大部分民眾並不知情。但沈錯卻從自家的齊先生口中聽說過始末。那時先生羞怒交加的表情沈錯至今仍深深記得。


    “沒錯。”曾先生歎了口氣,“但其實庚子賠款的銀子數量洋人多計算了。”


    “啊?竟然還有這種事情?”沈錯張口結舌。他心中覺得,國與國之間的條約應該是嚴謹且無瑕疵的,沒成想竟然還有算錯這種事情。


    “這並不奇怪。清朝國力羸弱,在國際上毫無地位,可不就是列強說多少就是多少。況且這賠款並無公正監督者,被虛報和誇大也無人查證。”曾先生搖頭哀歎。


    沈錯心下明白:“沒有實力就沒有公理可言!”


    “後來呢?”沈錯問道。


    “後來是梁公使發現了其中的問題。他積極遊說各方勢力和國外官員,並與清政府的外務部溝通,同時在各處演講,利用輿論向洋人施壓,終於爭取到了列強的退款!梁公使為了國家可謂鞠躬盡瘁!”曾先生言語間充滿了對梁公使的敬佩。


    “可當時清廷腐敗,退款迴來又能如何?還不是繼續被揮霍。於是,梁公使提出以此退款興學育才。不僅在國內興建學堂,同時還每年資助學生留洋。這一建議得到了花旗國國會的支持,這才有了我們這些出國的學子…”這過程說來不過寥寥數句,但其中的艱難與辛酸怕任是誰來都難以描繪清楚的。


    “洋人支持?”沈錯皺眉不解,“他們為何這般好心?”


    “好心?”曾先生冷笑道,“利益罷了。”


    “那時,花旗國在華的工廠大都因為罷工而停產。這消息一宣布,贏得了工人們的好感,紛紛複工。而且這一舉措更是在國際上建立了花旗國‘善良,仁慈’的形象,緩解了輿論壓力。”曾先生之前在花旗國留學,對這其中的政治目的自然明了,隻聽他繼續分析道,“更為陰險的是,在花旗國留過學的學者自然更親近花旗國,將來這批人建設國家時也會更傾向於與花旗國合作…洋人不過是想更加深遠的殖民而已!”


    沈錯遍體生寒,政治場上的暗箭實在讓人防不勝防。


    “而且這些錢款本就是中國的,他們不過是做了個順水人情罷了。”曾先生鄙夷一笑,似是對洋人的無恥極其不屑。


    沈錯心下暗暗欣喜: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洋人中有奸詐的聰明人,而我們也有似曾先生這般清醒之人。


    “隻是…”沈錯同情地看了眼曾先生,心中惻隱:“似先生這般‘眾人皆醒我獨醉’怕是會過得潦倒。”


    “曾某在外留洋求學這些年,不說學富五車,但涉獵之學科可說廣泛。若是道長不嫌棄,曾某可以…”曾先生支吾道。


    沈錯這才明白曾先生此行的目的。


    原來他深知救命之恩無以為報,自己更是身無長物,唯有滿腹的學識。因此,毛遂自薦,以才學作為迴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鶴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夢一醒一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夢一醒一世並收藏鶴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