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中,希特勒的忠實仆人,格拉夫衝了出去。


    他將希特勒一把拉倒,同時用身體擋在他的前麵。


    巨大的力量讓希特勒的左肩脫臼,但是他並未抱怨,而是死死貼在地上。


    不得不說,格拉夫勇氣十足,與希特勒這個久經戰陣的老兵不同,他之前是個屠夫,但是麵對子彈,能做到這一步,可見勇氣之大,忠心之堅。


    但是他的勇敢,也為他帶來了滅頂之災,五顆子彈射入他的身體,槍聲還未停止,他就已經沒了唿吸。


    而在希特勒身旁,魯登道夫也趴下了,他的仆人同樣給他擋了子彈,這位將軍眼睜睜看著跟隨自己多年的副官,就這樣倒在自己人的槍口下。


    “他不應該被德國人殺死。”


    魯登道夫憤怒了,他站起身,迎著子彈向前走去,這一幕震驚了許多人,包括那些國防軍,他們認得這個氣勢洶洶的老人是誰,於是他們紛紛調轉槍口,避免“誤傷”。


    “魯登道夫將軍,很抱歉,您被捕了。”


    當魯登道夫走到國防軍麵前時,一名中尉走了上來,他禮貌地表示,自己要逮捕這位將軍,語氣盡可能地溫和。


    老實說,在這個子彈亂飛的時刻,他還要保持風度,屬實有點兒困難。


    “你們無權逮捕我,任何一個德國軍人,都沒有權利逮捕我。”


    魯登道夫憤怒地咆哮,但是中尉並未理會,見對方不配合,他隻能使用暴力,隨後命令兩名士兵,把這位將軍“請迴去”。


    槍戰引發了混亂,後麵的人根本不知道前麵發生了什麽,正在他們交頭接耳時,前麵有人傳迴話,說魯登道夫,希特勒和戈林,都“戰死”了。


    這加劇了混亂,作為這次革命的核心人物,魯登道夫和希特勒如果死了,那麽他們的堅持將變得毫無意義。


    於是這支剛才看起來還“堅如磐石”的隊伍,就這麽一哄而散。


    劇烈的疼痛,讓希勒特冒出冷汗,他的表情扭曲,汗水浸濕了頭發,但是槍聲沒有停止,他知道,自己必須盡快離開這個戰場。


    很幸運,希特勒遇上了衝鋒隊的醫生舒爾茲。


    舒爾茲是個年輕且高大的青年,他扶起希特勒,將他攙扶過馬路。


    此時整個大街亂成一團,他們在經過人行道時,遇上了一個在混亂中受傷昏迷的小男孩。


    希特勒第一時間注意到了這個男孩,他衝過去,發現這個小男孩正在流血。


    “快把他放到我的背上來。”


    希特勒對著舒爾茲說道,他毫不掩飾救人的意思,即便他自己現在也是一個傷員。


    “不,你的情況不能允許你這樣做。”


    舒爾茲關切地說道,老實說,他很感動,但是他不能讓希特勒再做這樣的事情。


    “他在流血。”


    希特勒則不管這些,他堅持要求舒爾茲把這個男孩放在自己背上,從而離開這個混亂之地。


    舒爾茲堅決不肯,恰在此時,舒爾茲的表弟趕了過來,於是舒爾茲把這個男孩放在表弟背上,三個人一起逃離這條混亂的大街。


    在梅克斯.約瑟夫廣場,他們遇到了衝鋒隊的急救員林蘭克爾,他們擁有一輛汽車,於是他們趕忙坐上去,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向著貝格勃勞酒館行駛。


    “他的情況怎麽樣。”


    希特勒抱著小男孩,關切地問向舒爾茲。


    “不太好,失血有些多,我已經嚐試止血,但是他依然昏迷。”


    舒爾茲沒辦法采取更多的措施,雖然有些急救用品,但車裏的條件不比急救室。


    “能喚醒他麽?”


    希特勒繼續問道,老實說,他對孩子一向很友好,此時眼中滿是擔憂。


    “我試一試吧。”


    舒爾茲歎了一口氣,他盡可能地喚醒這個男孩,嚐試了好一會兒,才見男孩的眼皮動了動。


    很幸運,這個男孩終於醒了。


    經過簡單的確認,舒爾茲認為這個男孩沒什麽問題了,他知道自己是誰,也知道家在哪裏。


    於是舒爾茲讓自己的表弟將這個男孩送迴家,這樣他們可以不必繞路,而是直接前往貝格勃勞酒館。


    但是想法總是好的,現實往往並不會配合,他們在馬裏恩廣場遭遇了阻擊,那裏的國防軍正在和起義軍交火,車子挨了兩槍,所幸無人中彈。


    但是他們不得不趕緊繞路,結果卻怎麽也走不通,到處都在交火,警察和國防軍還封鎖了橋梁和一些交通要道,希特勒覺得,這些人可能要封鎖整個貝格勃勞酒館。


    “看來我們迴不去了,走吧,去薩爾茨堡,”


    希特勒無奈地閉上雙眼,他知道,這場革命失敗了,他看到警察和軍隊在四處抓人,慕尼黑已經沒有他的容身之處。


    就在希特勒逃離慕尼黑,魯登道夫被捕的時候,其他人也迎來了命運的轉折。


    戈林中彈了,他和希特勒,魯登道夫一樣,當槍聲響起時,站在第一排。


    子彈打穿了他的大腿,經過短暫的混亂,他被衝鋒隊的同伴抬出了交火區。


    但是現在慕尼黑一片混亂,可以預見警方和國防軍的動作,於是經過短暫的商議,他們敲響了一戶人家的門。


    開門的,是羅伯特.巴林,當他看到這幾個滿身是血的衝鋒隊成員時,明顯愣住了。


    “您好,請問您能收留傷員嗎?”


    衝鋒隊員非常禮貌地說道,他們無法帶著戈林離開,隻能先把他找個地方“藏起來”,等待機會成熟,再迴來把他接走。


    “當然可以,我願意收留傷員,不過……怎麽說呢,我是猶太人。”


    巴林無奈地抬了抬手,他知道這些人是幹什麽的,對自己這樣的猶太人是如何厭惡,所以還是先表明身份的好。


    這樣選擇權就在對方手裏,如果他們認為猶太人是肮髒的,他們大可以轉身走人,如果他們願意把傷員留下,那麽自己提供幫助也未嚐不可。


    聽到這樣的迴答,幾個衝鋒隊員麵麵相覷,他們沒了主意,畢竟衝鋒隊和猶太人,向來水火不容。


    “沒關係,我的很多隊員,都是猶太人,我信任他們。”


    戈林開口了,他的聲音有些無力,疼痛讓他咬緊牙關,但是他並沒有說謊,他的飛行中隊裏,有好幾個隊員都是猶太人。


    他從未歧視這些猶太隊員,而這些猶太隊員也對他忠心耿耿。


    這就是戈林與其他衝鋒隊和納粹黨黨員不同的地方,他隻憎恨那些導致德國戰敗的猶太投機者和煽動者,但他不憎恨其他猶太人,特別是猶太老兵。


    “好吧,進來吧,我去拿急救箱。”


    巴林示意幾人把戈林抬進來,他則去拿藥箱。


    經過簡單的處理,戈林的血止住了,但是他幾乎無法行動,同伴們隻能先把他安頓在這裏,隨後迅速離開。


    畢竟慕尼黑的形勢很複雜,警察已經開始到處抓捕起義者,他們也需要地方藏身。


    雖然擔心戈林被猶太人出賣,但他們還是走了,而事實證明,他們的擔心是多餘的。


    巴林是個老實人,他答應不會出賣這個可憐的衝鋒隊成員,他就會信守承諾。


    而戈林在他的照顧下,也迅速恢複了精神,當他幾天後,被同伴轉移出慕尼黑時,他真誠的向巴林表示了感謝。


    不得不說,戈林還是幸運的,他雖然中彈,但至少沒死,而且還躲過了抓捕。


    漢夫斯坦格爾在事發時並不在隊伍裏,他當時正在慕尼黑的家中休息,他是聽到外麵的混亂,才出門的。


    很湊巧,他遇上了一名熟識的衝鋒隊隊員。


    這名隊員告訴他,希特勒死了,魯登道夫死了,戈林也死了,起義失敗了,納粹黨也完蛋了,警察正在四處抓人,他們必須全部逃出這裏,逃出慕尼黑。


    一時間,漢夫斯坦格爾如遭雷擊,明明一開始形勢那麽好,為什麽才過去這麽點兒時間,就變成了這樣。


    深吸一口氣,漢夫斯坦格爾準備迴家收拾行囊,他也必須離開,否則將會嚐到牢飯的味道。


    然而他剛剛轉身,一輛小汽車卻在他身邊停下,車裏坐著埃塞,埃卡特和霍夫曼,他們要前往霍夫曼這個攝影師家中,碰巧遇上了漢夫斯坦格爾。


    於是帶上這個“美國人”,他們一起來到霍夫曼家商議。


    “我覺得我無法置身事外,我有好幾次都拋頭露麵,包括在貝格勃勞酒館,我甚至還差點兒與警察打了一架。”


    相比起其他人,漢夫斯坦格爾顯得更加沮喪和緊張,在這場混亂中,他的確拋頭露麵的次數多了些,如果巴伐利亞定一個抓捕順序,那麽自己必然處於前列。


    何況希特勒,魯登道夫和戈林都死了,能夠和他“罪責”相差無幾的,恐怕隻有赫斯和羅森堡了。


    聽了他的話,大家也是商議了好一陣子,畢竟其他人都沒怎麽參合。


    埃塞隻是發表了煽動性的講話,甚至宣布起義的都是羅姆。


    埃卡特和霍夫曼甚至都不知道起義的消息,他們幾乎完全沒有存在感。


    所以這裏的人,有危險的隻有漢夫斯坦格爾,於是大家一致同意,讓漢夫斯坦格爾先去奧地利“避避風頭”,等到塵埃落定視情況再確定何時迴到慕尼黑。


    不過要說情況糟糕,似乎漢夫斯坦格爾還不算最差的一個,身在特根西湖的赫斯,狀況更加不好。


    事情說起來很滑稽,當赫斯押著包括馮.尼林在內的巴伐利亞官員抵達特根西湖時,僅僅是出去打了一個電話的工夫,那些人質就全丟了。


    馮.尼林成功勸服了守衛,他們不僅得以脫身,甚至還把唯一的汽車開走了。


    於是赫斯非常尷尬,他不僅把人質丟了,還把唯一的機動車輛丟了,最後不得已,他隻能給自己的未婚妻打去電話,詢問能否“幫點忙”。


    事情變得越來越滑稽,他的未婚妻在接到電話後,騎著自行車從慕尼黑出發了,要知道赫斯所處的地方,距離慕尼黑足有三十多公裏。


    當他們會合後,發現自行車無法承載兩個人,於是他們隻能換著騎行,一個人先騎出去一段距離,然後休息,等待下一個人,然後換人騎行,另一個則依靠雙腿步行。


    兩人交替騎車,等迴到慕尼黑,都是疲憊不堪。


    赫斯此時已經知道“起義失敗”的消息,於是他沒有迴家,而是前往了豪斯霍費爾教授那裏。


    這位教授對他們的起義感到“荒唐可笑”,認為這完全就是胡鬧,除了製造混亂,什麽用都沒有。


    但是本著對自己學生的關愛,他還是為赫斯提供了庇護。


    然而很快,這位教授就發現自己的學生,正在鑽牛角尖。


    赫斯想要自殺,是教授夫人發現了異樣,隨後豪斯霍費爾和他進行了一番長談,老實說,豪斯霍費爾教授很喜歡麵前的這位學生。


    “他的優點不在於他的聰明才智,而在於他的心腸和性格。”


    這是豪斯霍費爾教授對赫斯的評價,他不認為赫斯具有出眾的才能,但是他有其他優點,比如堅定,忠誠,勇敢和憐憫。


    所以豪斯霍費爾教授建議赫斯去自首,因為在他看來,赫斯需要“冷靜一下”。


    但是赫斯並沒有這樣做,他在豪斯霍費爾教授那裏待了幾天後,便選擇和納粹黨的朋友一起逃離慕尼黑,去避避風頭。


    然而才離開沒幾天,他就又騎著自行車迴城了,因為他的未婚妻病了,他必須迴來照顧。


    這就是豪斯霍費爾教授喜歡他的原因,他的“心腸很好”。


    羅姆也投降了,隨著軍區大樓外的警察和國防軍數量越來越多,他知道,已經堅守無望。


    援軍遙遙無期,而且士氣已經低落到穀底,他在窗口揮舞白旗,向著外麵的警察和國防軍喊話,隨後看著他們進入大樓,給自己戴上手銬。


    最後迴到希特勒這裏,他們的車子離開慕尼黑,原本準備前往薩爾茨堡避難,但是希特勒突然改變了想法,他要去漢夫斯坦格爾在鄉間的別墅。


    老實說,希特勒並不想去那裏,因為他始終記得起義之前,漢夫斯坦格爾說過的話,當時自己曾表示,如果失敗,自己就會“死去”,絕不會逃亡。


    但是現在,他突然想去看看那裏,這並不表示他準備逃走,事實上他仍然覺得自己需要“死去”,但在那之前,他想去看看。


    是的,僅僅是“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意誌風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熟了的螃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熟了的螃蟹並收藏德意誌風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