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都給我安靜,聽到沒有。”
戈林正在大廳裏咆哮,現在整個大廳裏亂哄哄的,衝鋒隊雖然封鎖了大廳,敢於反抗的人也受到了“製裁”,但是很明顯,他們並沒有完全控製住局勢。
原因很簡單,大廳裏聚集著三千餘人,衝鋒隊的人數相比之下要少得多,經過短暫的混亂,人們的情緒開始往另外一個方麵轉變。
他們認為這是惡作劇,而不是什麽“革命”。
有人發出嘲諷,引得眾人哈哈大笑,哪怕戈林聲嘶力竭,甚至還開了幾槍,也無濟於事。
當希特勒出現在大廳裏的時候,他們依然在用同樣的態度對待這位納粹黨的元首,各種嘲諷紛至遝來,搞得格拉夫差點兒端起機槍,扣動扳機。
“諸位,諸位,請安靜,聽我說。”
希特勒走上講台,他並沒有因為嘲諷而生氣,現在他的心情很平靜,這甚至讓他自己都感到震驚。
是的,他感到內心毫無波瀾,牙齒不再疼痛,他也不再因為緊張而冒汗,他的眼神平靜如水,掃視全場。
“聽著,如果你們不安靜下來,我就下令用機槍掃射。”
眾人依舊亂哄哄的,這讓戈林感到氣憤,他命令機槍手準備,同時大聲嗬斥著,這時候,人們的聲音才小了下來,給希特勒說話的機會。
“首先,我向你們保證,馮.卡爾委員,洛索夫將軍和賽賽爾局長,他們都很安全,目前正在後麵的包廂裏休息。
不過他們顯得有些猶豫,似乎在為如何做出選擇而苦惱。
所以我覺得,我們或許,可以給他們一些積極的影響。”
希特勒並沒有隱瞞自己的失敗,他沒有爭取到三人的支持,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始終是誠實的,盡可能地不去欺騙。
但是他也沒有放棄,他準備進行一場演說,爭取到大廳裏這些人的支持,或許這樣,可以改變那三個人的想法。
“我知道,你們或許對暴力感到厭惡,老實說,我也不喜歡這樣。
我出生在奧地利,自小被那裏的藝術氛圍所吸引。
毫不隱瞞地說,我曾經把所有熱情和希望,都投入到了藝術中,畢生的夢想,就是成為一位偉大的畫家,將德意誌帝國的美好,通過畫筆,記錄下來,然後呈現給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
但是我的夢想破滅了,戰爭的到來,打斷了我的藝術之路,我被送入軍隊,手裏不再是畫筆,而是冰冷的步槍。
在戰場上,我經曆了無數痛苦。
我看著親密的戰友死在法國人的炮火之下,看著成群的戰友,倒在英國人的機槍麵前。
我也曾經害怕,也開始彷徨,但是我並沒有退縮,因為我知道,我在為德意誌而戰,為了我心愛的祖國而戰。
……
戰爭結束了,以一種非常屈辱的方式,我曾經憎恨自己,為什麽不能再努力一點兒,如果我們的軍隊能夠再前進一些,或許基爾港的悲劇就不會發生,那些十一月的罪人們,那些共產主義者,他們的陰謀就不會得逞。
知道麽,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正躺在野戰醫院的病床上,我當時雙目失明,醫生告訴我,可能我這一輩子,都無法看到陽光。
但是當那些噩耗傳來,我卻流下了熱淚,我感到懊悔和沮喪,但是更多的,是憤怒。
我們明明做得足夠好,但為什麽,失敗依然會降臨。
……
艾伯特政府做得太過分了,他們瘋狂地印刷鈔票,導致了這一係列的悲劇。
我們別無選擇,這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整個德意誌,為了你們,為了幫你們恢複到正常的生活,為了讓你們的勞動,能夠獲得應有的報酬。
看看外麵吧,50萬馬克隻能換到一塊小小的麵包,我們的貨幣堆積如山,但是用一車馬克,卻換不來一卷衛生紙。
那些外國資本在瘋狂收割著我們,這個時候,我們至少要保證那些重要的土地和工廠,還屬於德國。
這是災難,一場讓德意誌萬劫不複的災難,但是艾伯特政府卻視而不見,這等於是那些外國資本的幫兇。
……
我向你們保證,我們的行動並非是針對巴伐利亞,不是針對我們自己的警察和軍隊,我們是為了推翻艾伯特政府,解放這個國家,解放這個民族。
魯登道夫將軍將會在巴伐利亞建立一支全新的國民軍,他將帶領這支部隊北上,去推翻艾伯特政府。
等到革命成功,將馬鞍匠的政府趕下台,馮.卡爾委員將在巴伐利亞攝政,洛索夫將軍會出任德意誌帝國陸軍部長,賽賽爾局長將成為德意誌警察部長。
我向你們保證,這場革命,隻是為了推翻艾伯特政府,而不是針對巴伐利亞,巴伐利亞依然會是自由州,永遠都是自由州。”
希特勒動情地演講著,他的話切入會場的每個人心裏,因為希特勒知道,這些人是為什麽而聚集在此處,所以這場即興演說,取得了空前成功。
“現在,卡爾,洛索夫和賽賽爾就在包廂裏,我希望讓他們聽到,你們是否支持他們,是否支持他們做出抉擇。”
當人們的情緒開始向著有利於自己方向轉變時,希特勒立刻利用人們,對三位重要人物,進行影響。
“支持,支持,支持……”
已經被希特勒完全“俘獲”的群眾,開始放聲呐喊,巨大的聲浪幾乎要把房頂掀開。
“在一個自由的德國裏,是容得下自治的巴伐利亞的。
我可以告訴你們,這場革命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如果我們再無動於衷,如果我們今天晚上不行動,那麽明天,可能我們已經全部死亡。
因為柏林在害怕,他們害怕巴伐利亞的獨立,害怕巴伐利亞的覺醒,所以他們才會打壓我們,才會限製我們的自主和自由。”
希特勒見時機成熟,立刻把矛頭全部轉向柏林的艾伯特政府,這讓民眾們的情緒,更加高漲。
在鼓動了一會兒群眾後,希特勒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他轉身去請三位重要人物,他不必再自己勸說,而是利用群眾,給三人施加壓力。
與此同時,一輛小汽車停在了酒館門前,魯登道夫來了,他在衝鋒隊的引領下,來到大廳。
正好希特勒帶著三個重要人物從裏麵出來。
“萬歲,萬歲,萬歲。”
人們見到魯登道夫,當即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唿聲,畢竟他們的情緒已經被希特勒點燃,魯登道夫的出現,正好印證了希特勒之前說的話。
這位德意誌戰爭英雄,將會組建一支全新的國民軍,開赴柏林,推翻艾伯特政府。
看著這一切,魯登道夫有些鬱悶,他覺得希特勒做得有些過火,他采取的方式,比自己想象中更加激進。
不過事已至此,一切都無法改變,魯登道夫歎了一口氣,他走上前去,伸出手,對著三人道:
“好啦,先生們,跟著我們一起幹吧,現在把手伸出來。”
魯登道夫的出現,讓三人有些措手不及,他們麵麵相覷,似乎在用眼神交流。
“這幾乎沒什麽可考慮的,看看人們的反應吧,他們都支持你們投身到這場革命中。”
希特勒見三人還在猶豫,當即大聲說道,這時候群眾給出迴應,他們高喊著“伸出手,伸出手”,樣子狂熱且期待。
“好的,將軍閣下。”
洛索夫第一個伸手,他是軍人,也是魯登道夫的崇拜者。
“我們願意加入。”
賽賽爾也伸出手,壓在洛索夫的手上。
“你呢,該如何選擇。”
魯登道夫看向馮.卡爾,但是這位巴伐利亞委員,卻遲遲沒有伸手。
“或許我們的卡爾委員,需要一些鼓勵。”
希特勒轉過頭,看向群眾,於是群眾們繼續高唿“伸出手,伸出手”,給卡爾施加影響。
“好吧,我加入。”
卡爾終於同意了,他伸出了手,於是整個大廳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唿和掌聲。
待到這些聲音稍微沉澱,卡爾走向講台,他宣布自己支持這場“革命”,並且將以攝政王的身份,為巴伐利亞王朝效勞。
觀眾再度爆發出歡唿和掌聲,隨後洛索夫和賽賽爾也先後上台,表示支持“革命”,並願意在未來的“政府”中,擔任重要角色。
希特勒看到這一幕,不由得露出一臉興奮。
他再度走上講台,對著台下的群眾,滿懷感情地說道:
“五年前,我隻是一名陸軍醫院的失明傷兵,躺在病床上,聽到了那一連串的噩耗。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我曾向自己發誓,如果不能將十一月的罪人們推翻,如果不能在支離破碎的帝國廢墟上,重新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德意誌,我決不罷休。
而現在,我將要實現這個誓言了,就在今天。”
希特勒說完話,便把講台讓給魯登道夫,推到一邊,眼中滿含熱淚。
魯登道夫站在講台上,他看向觀眾,這位前帝國參謀長,德意誌的戰爭英雄,用低沉且渾厚的聲音,發表了一段非常簡短的講話。
大概的意思,就是他們將從巴伐利亞開始進軍,向著柏林,推翻艾伯特政府,解放整個德意誌。
同時他表示,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革命,不僅是對整個德意誌,對他們自己,包括魯登道夫本人,都是一樣。
但是他們不會退縮,因為當決定掀起革命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把生死置諸度外了。
魯登道夫的演講,再度讓氣氛達到高潮,希特勒在歡唿聲中,與眾人握手,甚至是擁抱。
觀眾們全體起立,不知道是誰開的頭,他們開始高唱《德意誌高於一切》。
這些觀眾原本還是反對納粹黨,反對希特勒,反對革命的。
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成為“革命”的一分子,成了納粹黨的幫兇。
希特勒看著這一切,他甚至看到有人因為太激動,而淚流滿麵,甚至無法跟著唱歌。
他知道,事情再度峰迴路轉,他們的初步目標終於達成。
戈林正在大廳裏咆哮,現在整個大廳裏亂哄哄的,衝鋒隊雖然封鎖了大廳,敢於反抗的人也受到了“製裁”,但是很明顯,他們並沒有完全控製住局勢。
原因很簡單,大廳裏聚集著三千餘人,衝鋒隊的人數相比之下要少得多,經過短暫的混亂,人們的情緒開始往另外一個方麵轉變。
他們認為這是惡作劇,而不是什麽“革命”。
有人發出嘲諷,引得眾人哈哈大笑,哪怕戈林聲嘶力竭,甚至還開了幾槍,也無濟於事。
當希特勒出現在大廳裏的時候,他們依然在用同樣的態度對待這位納粹黨的元首,各種嘲諷紛至遝來,搞得格拉夫差點兒端起機槍,扣動扳機。
“諸位,諸位,請安靜,聽我說。”
希特勒走上講台,他並沒有因為嘲諷而生氣,現在他的心情很平靜,這甚至讓他自己都感到震驚。
是的,他感到內心毫無波瀾,牙齒不再疼痛,他也不再因為緊張而冒汗,他的眼神平靜如水,掃視全場。
“聽著,如果你們不安靜下來,我就下令用機槍掃射。”
眾人依舊亂哄哄的,這讓戈林感到氣憤,他命令機槍手準備,同時大聲嗬斥著,這時候,人們的聲音才小了下來,給希特勒說話的機會。
“首先,我向你們保證,馮.卡爾委員,洛索夫將軍和賽賽爾局長,他們都很安全,目前正在後麵的包廂裏休息。
不過他們顯得有些猶豫,似乎在為如何做出選擇而苦惱。
所以我覺得,我們或許,可以給他們一些積極的影響。”
希特勒並沒有隱瞞自己的失敗,他沒有爭取到三人的支持,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始終是誠實的,盡可能地不去欺騙。
但是他也沒有放棄,他準備進行一場演說,爭取到大廳裏這些人的支持,或許這樣,可以改變那三個人的想法。
“我知道,你們或許對暴力感到厭惡,老實說,我也不喜歡這樣。
我出生在奧地利,自小被那裏的藝術氛圍所吸引。
毫不隱瞞地說,我曾經把所有熱情和希望,都投入到了藝術中,畢生的夢想,就是成為一位偉大的畫家,將德意誌帝國的美好,通過畫筆,記錄下來,然後呈現給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
但是我的夢想破滅了,戰爭的到來,打斷了我的藝術之路,我被送入軍隊,手裏不再是畫筆,而是冰冷的步槍。
在戰場上,我經曆了無數痛苦。
我看著親密的戰友死在法國人的炮火之下,看著成群的戰友,倒在英國人的機槍麵前。
我也曾經害怕,也開始彷徨,但是我並沒有退縮,因為我知道,我在為德意誌而戰,為了我心愛的祖國而戰。
……
戰爭結束了,以一種非常屈辱的方式,我曾經憎恨自己,為什麽不能再努力一點兒,如果我們的軍隊能夠再前進一些,或許基爾港的悲劇就不會發生,那些十一月的罪人們,那些共產主義者,他們的陰謀就不會得逞。
知道麽,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正躺在野戰醫院的病床上,我當時雙目失明,醫生告訴我,可能我這一輩子,都無法看到陽光。
但是當那些噩耗傳來,我卻流下了熱淚,我感到懊悔和沮喪,但是更多的,是憤怒。
我們明明做得足夠好,但為什麽,失敗依然會降臨。
……
艾伯特政府做得太過分了,他們瘋狂地印刷鈔票,導致了這一係列的悲劇。
我們別無選擇,這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整個德意誌,為了你們,為了幫你們恢複到正常的生活,為了讓你們的勞動,能夠獲得應有的報酬。
看看外麵吧,50萬馬克隻能換到一塊小小的麵包,我們的貨幣堆積如山,但是用一車馬克,卻換不來一卷衛生紙。
那些外國資本在瘋狂收割著我們,這個時候,我們至少要保證那些重要的土地和工廠,還屬於德國。
這是災難,一場讓德意誌萬劫不複的災難,但是艾伯特政府卻視而不見,這等於是那些外國資本的幫兇。
……
我向你們保證,我們的行動並非是針對巴伐利亞,不是針對我們自己的警察和軍隊,我們是為了推翻艾伯特政府,解放這個國家,解放這個民族。
魯登道夫將軍將會在巴伐利亞建立一支全新的國民軍,他將帶領這支部隊北上,去推翻艾伯特政府。
等到革命成功,將馬鞍匠的政府趕下台,馮.卡爾委員將在巴伐利亞攝政,洛索夫將軍會出任德意誌帝國陸軍部長,賽賽爾局長將成為德意誌警察部長。
我向你們保證,這場革命,隻是為了推翻艾伯特政府,而不是針對巴伐利亞,巴伐利亞依然會是自由州,永遠都是自由州。”
希特勒動情地演講著,他的話切入會場的每個人心裏,因為希特勒知道,這些人是為什麽而聚集在此處,所以這場即興演說,取得了空前成功。
“現在,卡爾,洛索夫和賽賽爾就在包廂裏,我希望讓他們聽到,你們是否支持他們,是否支持他們做出抉擇。”
當人們的情緒開始向著有利於自己方向轉變時,希特勒立刻利用人們,對三位重要人物,進行影響。
“支持,支持,支持……”
已經被希特勒完全“俘獲”的群眾,開始放聲呐喊,巨大的聲浪幾乎要把房頂掀開。
“在一個自由的德國裏,是容得下自治的巴伐利亞的。
我可以告訴你們,這場革命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如果我們再無動於衷,如果我們今天晚上不行動,那麽明天,可能我們已經全部死亡。
因為柏林在害怕,他們害怕巴伐利亞的獨立,害怕巴伐利亞的覺醒,所以他們才會打壓我們,才會限製我們的自主和自由。”
希特勒見時機成熟,立刻把矛頭全部轉向柏林的艾伯特政府,這讓民眾們的情緒,更加高漲。
在鼓動了一會兒群眾後,希特勒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他轉身去請三位重要人物,他不必再自己勸說,而是利用群眾,給三人施加壓力。
與此同時,一輛小汽車停在了酒館門前,魯登道夫來了,他在衝鋒隊的引領下,來到大廳。
正好希特勒帶著三個重要人物從裏麵出來。
“萬歲,萬歲,萬歲。”
人們見到魯登道夫,當即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唿聲,畢竟他們的情緒已經被希特勒點燃,魯登道夫的出現,正好印證了希特勒之前說的話。
這位德意誌戰爭英雄,將會組建一支全新的國民軍,開赴柏林,推翻艾伯特政府。
看著這一切,魯登道夫有些鬱悶,他覺得希特勒做得有些過火,他采取的方式,比自己想象中更加激進。
不過事已至此,一切都無法改變,魯登道夫歎了一口氣,他走上前去,伸出手,對著三人道:
“好啦,先生們,跟著我們一起幹吧,現在把手伸出來。”
魯登道夫的出現,讓三人有些措手不及,他們麵麵相覷,似乎在用眼神交流。
“這幾乎沒什麽可考慮的,看看人們的反應吧,他們都支持你們投身到這場革命中。”
希特勒見三人還在猶豫,當即大聲說道,這時候群眾給出迴應,他們高喊著“伸出手,伸出手”,樣子狂熱且期待。
“好的,將軍閣下。”
洛索夫第一個伸手,他是軍人,也是魯登道夫的崇拜者。
“我們願意加入。”
賽賽爾也伸出手,壓在洛索夫的手上。
“你呢,該如何選擇。”
魯登道夫看向馮.卡爾,但是這位巴伐利亞委員,卻遲遲沒有伸手。
“或許我們的卡爾委員,需要一些鼓勵。”
希特勒轉過頭,看向群眾,於是群眾們繼續高唿“伸出手,伸出手”,給卡爾施加影響。
“好吧,我加入。”
卡爾終於同意了,他伸出了手,於是整個大廳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唿和掌聲。
待到這些聲音稍微沉澱,卡爾走向講台,他宣布自己支持這場“革命”,並且將以攝政王的身份,為巴伐利亞王朝效勞。
觀眾再度爆發出歡唿和掌聲,隨後洛索夫和賽賽爾也先後上台,表示支持“革命”,並願意在未來的“政府”中,擔任重要角色。
希特勒看到這一幕,不由得露出一臉興奮。
他再度走上講台,對著台下的群眾,滿懷感情地說道:
“五年前,我隻是一名陸軍醫院的失明傷兵,躺在病床上,聽到了那一連串的噩耗。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我曾向自己發誓,如果不能將十一月的罪人們推翻,如果不能在支離破碎的帝國廢墟上,重新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德意誌,我決不罷休。
而現在,我將要實現這個誓言了,就在今天。”
希特勒說完話,便把講台讓給魯登道夫,推到一邊,眼中滿含熱淚。
魯登道夫站在講台上,他看向觀眾,這位前帝國參謀長,德意誌的戰爭英雄,用低沉且渾厚的聲音,發表了一段非常簡短的講話。
大概的意思,就是他們將從巴伐利亞開始進軍,向著柏林,推翻艾伯特政府,解放整個德意誌。
同時他表示,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革命,不僅是對整個德意誌,對他們自己,包括魯登道夫本人,都是一樣。
但是他們不會退縮,因為當決定掀起革命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把生死置諸度外了。
魯登道夫的演講,再度讓氣氛達到高潮,希特勒在歡唿聲中,與眾人握手,甚至是擁抱。
觀眾們全體起立,不知道是誰開的頭,他們開始高唱《德意誌高於一切》。
這些觀眾原本還是反對納粹黨,反對希特勒,反對革命的。
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成為“革命”的一分子,成了納粹黨的幫兇。
希特勒看著這一切,他甚至看到有人因為太激動,而淚流滿麵,甚至無法跟著唱歌。
他知道,事情再度峰迴路轉,他們的初步目標終於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