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兩點,埃卡特正在睡覺,昨夜和姑娘們折騰得很厲害,所以“身心俱疲”的他,睡得很沉,很香。
之所以會如此“操勞”,還是因為姑娘們向他推薦了一款東方來的“香料”。
換做其他人,一定會對這些來路不明的東西抱有謹慎的態度,但是埃卡特不同,他天生就是一個冒險家,越是危險和神秘的東西,他越喜歡嚐試。
而那款“香料”也沒有讓他失望,情緒被瞬間點燃,他仿佛年輕了十幾歲,盡情和姑娘們揮灑汗水。
不過當“辛勤耕耘”過後,他也感覺身體仿佛被掏空,於是送走了姑娘們,他便躺在床上,如同昏迷般睡去。
咚咚咚……
急促的敲門聲,將他從睡夢中驚醒。
睡眠被打斷,他睜開眼後就感到一陣頭暈目眩,“香料”效果很卓越,但是副作用也極為明顯。
但還是堅持爬起來,隨手拎起一個酒瓶,走向房門。
他要教訓一下某個不知死活的小子。
結果打開門,突然一個人就撲到自己懷裏,他用力拍打埃卡特的後背,這讓後者瞬間愣了神兒。
待到看清楚來人,埃卡特便把酒瓶放下,因為來者正是自己的“好學生”,也是他認可過的德意誌救世主——阿道夫.希特勒。
所以這個魯莽的家夥被原諒了,沒有遭受血光之災。
“知道嗎,我剛剛與《人民觀察家報》的持有人談過,他對我們的主張非常支持,所以隻需18萬馬克,就同意將報社轉讓給我們。”
希特勒興奮地說著,而埃卡特還處於“香料”的副作用裏,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等等,你說《人民觀察家報》,你要收購這家報社。”
埃卡特沒搞清楚希特勒要表達什麽,畢竟這件事,他完全不知情。
“是的,我們的政黨,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將會收購《人民觀察家報》。
從此以後,我們將會擁有自己的‘黨報’,而且還是公開發行的報紙。”
希特勒非常興奮,手舞足蹈地說著。
“好吧,如果能夠收購,自然是最好,相比較起來,18萬馬克收購一家報社,也算是便宜的價格。
但是阿道夫先生,即便這個價格非常便宜,但老實說,我覺得我們依然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撐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
埃卡特是知道納粹黨的,這個黨派雖然強勢,雖然擁有眾多支持者,但這個政黨太窮了,窮到連印刷傳單,資金都捉襟見肘。
而希特勒本人更是一個窮光蛋,老實說,埃卡特都覺得在給納粹黨捐款前,應該先給這個未來的救世主募集“慈善金”,至少保證他的營養。
因為這個家夥看上去嚴重缺乏營養,隨時隨地都可能暈倒。
“不,我想我們能夠募集到足夠的資金,但是要快,否則有可能被那個工農聯合黨的猶太人搶先。”
希特勒發現埃卡特似乎還沒有完全清醒,不過這沒關係,他可以把一切慢慢說給這個家夥聽。
於是乎,在淩晨兩點鍾,“虛弱”的埃卡特開始聽希特勒興奮地講故事,這對他來說,宛如一場折磨。
但是他還是耐著性子,把所有的“故事”聽完,此時他已經徹底清醒,並且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你是說,工農聯合黨有可能搶先收購《人民觀察家報》?”
埃卡特站起身,在屋子裏來迴踱步,他顯得很不安,畢竟他也知道,一旦這家報社落到工農聯合黨手裏,會變成什麽樣子。
那是羞辱,那是汙點,是猶太人的勝利,是自己等人的失敗。
“我已經找人通知德萊克斯勒了,明天一早,哦不,今天晚些時候,他會來這裏,與我們一起商量。”
希特勒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覺得這個計劃一定行得通。
“所以我們需要募資,我可以幫忙,會帶你見幾個有錢的朋友,相信他們會慷慨解囊,提供一些資助。
但是元老那邊,你就不要想了,這些家夥除了吐口水,什麽都幹不了。”
聽過希特勒的計劃,埃卡特也在思索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不過在他看來,計劃順利推行的難度依舊很高,不是那麽容易的。
但是希特勒抱有不同看法,他相信,隻要把嚴重性和重要性講清楚,德萊克斯勒等元老,一定會支持自己。
就這樣,他們兩個一直在聊著這個話題,直到天色漸亮,身穿厚重大衣的德萊克斯勒,出現在埃卡特家門口。
“絕對不能讓那些猶太人的陰謀得逞,我們必須加快速度,來不及再走什麽程序。”
關於工農聯合黨要收購《人民觀察家報》的消息,德萊克斯勒也是有所耳聞。
他也感到震驚和擔憂。
不過與希特勒要求迅速“解決危機”不同,德萊克斯勒覺得,收購這家報社是一件大事,最好通過全體黨員表決,再做決定。
這遭到希特勒的反對,甚至氣憤至極的他,還爆了幾句粗口。
而埃卡特也支持希特勒的觀點,這件事必須盡快解決,沒有拖延的必要和時間。
經過簡單的爭論,德萊克斯勒終於妥協了,他跟隨埃卡特和希特勒,首先前往馮.埃普的辦公室,他們要先拿到這位“大金主”的支持。
此時的馮.埃普,剛剛在辦公室裏忙完,他準備去吃午飯,結果卻被希特勒等人堵住。
“這就是我的計劃,要知道這次收購,關係到我們政黨未來的發展,隻要收購成功,我們就可以公開宣傳,畢竟報紙可以去很遠的地方,我們的同伴,將會越來越多。”
希特勒滔滔不絕地講著,此時還在餓肚子的馮.埃普,直到希特勒把所有東西講完,他還是一知半解。
畢竟馮.埃普還不是正式黨員,他的身份很敏感,如果加入納粹黨,恐怕國防軍會迅速找他問話。
但是他的內心,已經把自己當做納粹黨的一員,於是他立刻同意,將會提供6萬馬克的資助。
說來諷刺,這6萬馬克,還是當初他帶領巴伐利亞自由軍團推翻了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而得到的獎金。
這是一筆本應該發給所有巴伐利亞自由兵團成員的錢,結果卻被馮.埃普壓了下來。
但是他並非為己謀私,而是為了自己的部下著想。
魏瑪政府麻煩不斷,他們現在已經無力再支撐國防軍的開銷,所以馮.埃普的部隊,軍餉和補給一直不及時,甚至部分官兵,都是饑一頓飽一頓的。
所以馮.埃普把獎金截留,他必須為這些人,找到一條“後路”。
拿到馮.埃普的資助,希特勒就帶著埃卡特和德萊克斯勒,在大街小巷中穿梭。
不得不說,埃卡特的人脈的確非常強大,他們拜訪了許多體麵人,希特勒不斷給他們灌輸收購的重要性,這讓那些被“洗了腦子”的家夥紛紛掏出錢包——為國家的未來而解囊。
“還差一些,不過持有人表示,這家報社還有負債,如果有人能夠接受這筆負債,那麽他可以把這個算在收購資金裏。”
清點了一下,他們差不多籌集到了11萬馬克,雖然不夠18萬馬克,但如果有人願意背負債款,那麽可以把這部分債務,計入收購資金中。
“還是我來吧,畢竟這是為了政黨,我不能什麽都不做。”
德萊克斯勒主動站出來,自願背負近十萬馬克的債務,他現在依舊是納粹黨的黨首,看著希特勒和埃卡特,他有一種愧疚感。
這兩個人雖然總是很激進,總是咄咄逼人,作為元老派,德萊克斯勒肯定是不喜歡的。
但是不得不說,他們對這個政黨的付出與支持,無人能比。
就拿這次收購來說,他們兩個都是全心全力,而自己,作為黨首卻好像什麽都沒做。
如果不主動站出來,德萊克斯勒覺得自己根本沒有臉再去擔任黨首了,畢竟作為黨首,你必須做出表率和犧牲,而不是坐享其他人的成果。
“感謝您,德萊克斯勒先生。”
希特勒看到德萊克斯勒主動站出來要承擔債務,當即走上前,與他緊緊相擁。
他知道的,德萊克斯勒隻是一個普通工人,他不是富豪,不是地主,甚至不是一個“體麵人”。
但是他依然肯站出來承擔債務,而且還是以個人名義,這說明他必須壓上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孤注一擲。
“我們不會讓您一個人承擔的,相信我,隻要收購成功,我們很快就能獲得更多募捐。”
埃卡特也走過來,將兩個人都抱在懷裏,他被感動了,對黨內的元老派,有了一絲改觀。
“一切為了德意誌。”
這是德萊克斯勒發自肺腑的話,他願意壓上自己的一切,是因為他相信,這是拯救這個國家的必要一步。
“一切為了德意誌。”
“一切為了德意誌。”
希特勒和埃卡特也重複說著,他們在互相打氣,互相鼓勵。
就這樣,他們三個人動身前往《人民觀察家報》現在的持有人家裏,與之簽署了轉讓協議。
德萊克斯勒背負了巨額的債務,但是他並不感到擔心,反而感到非常光榮。
當得知納粹黨收購了《人民觀察家報》的消息後,帕爾和克萊都是一愣,他們沒想到納粹黨的動作會這麽快,這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原本的第一次報價,更多是試探,他們雖然很希望收購這家報社,但是不準備當冤大頭,必須拿到一個合適的價格才行。
所以他們在第一次報價後,就故意表現出猶豫,想要拖一拖,從而迫使對方降價。
不想這讓納粹黨鑽了空子,在得知收購價隻有18萬馬克後,兩個人全都沉默了。
要知道他們的報價可比18萬馬克高得多,但對方還是拒絕了。
意識形態在這筆生意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工農聯合黨麵臨的挑戰,依舊巨大。
所以兩個人經過商議,決定加快擴張步伐,克萊準備再度起身,前往奧格斯堡,把那裏打造成工農聯合黨除慕尼黑之外的又一個“根據地”。
之所以會如此“操勞”,還是因為姑娘們向他推薦了一款東方來的“香料”。
換做其他人,一定會對這些來路不明的東西抱有謹慎的態度,但是埃卡特不同,他天生就是一個冒險家,越是危險和神秘的東西,他越喜歡嚐試。
而那款“香料”也沒有讓他失望,情緒被瞬間點燃,他仿佛年輕了十幾歲,盡情和姑娘們揮灑汗水。
不過當“辛勤耕耘”過後,他也感覺身體仿佛被掏空,於是送走了姑娘們,他便躺在床上,如同昏迷般睡去。
咚咚咚……
急促的敲門聲,將他從睡夢中驚醒。
睡眠被打斷,他睜開眼後就感到一陣頭暈目眩,“香料”效果很卓越,但是副作用也極為明顯。
但還是堅持爬起來,隨手拎起一個酒瓶,走向房門。
他要教訓一下某個不知死活的小子。
結果打開門,突然一個人就撲到自己懷裏,他用力拍打埃卡特的後背,這讓後者瞬間愣了神兒。
待到看清楚來人,埃卡特便把酒瓶放下,因為來者正是自己的“好學生”,也是他認可過的德意誌救世主——阿道夫.希特勒。
所以這個魯莽的家夥被原諒了,沒有遭受血光之災。
“知道嗎,我剛剛與《人民觀察家報》的持有人談過,他對我們的主張非常支持,所以隻需18萬馬克,就同意將報社轉讓給我們。”
希特勒興奮地說著,而埃卡特還處於“香料”的副作用裏,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等等,你說《人民觀察家報》,你要收購這家報社。”
埃卡特沒搞清楚希特勒要表達什麽,畢竟這件事,他完全不知情。
“是的,我們的政黨,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將會收購《人民觀察家報》。
從此以後,我們將會擁有自己的‘黨報’,而且還是公開發行的報紙。”
希特勒非常興奮,手舞足蹈地說著。
“好吧,如果能夠收購,自然是最好,相比較起來,18萬馬克收購一家報社,也算是便宜的價格。
但是阿道夫先生,即便這個價格非常便宜,但老實說,我覺得我們依然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撐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
埃卡特是知道納粹黨的,這個黨派雖然強勢,雖然擁有眾多支持者,但這個政黨太窮了,窮到連印刷傳單,資金都捉襟見肘。
而希特勒本人更是一個窮光蛋,老實說,埃卡特都覺得在給納粹黨捐款前,應該先給這個未來的救世主募集“慈善金”,至少保證他的營養。
因為這個家夥看上去嚴重缺乏營養,隨時隨地都可能暈倒。
“不,我想我們能夠募集到足夠的資金,但是要快,否則有可能被那個工農聯合黨的猶太人搶先。”
希特勒發現埃卡特似乎還沒有完全清醒,不過這沒關係,他可以把一切慢慢說給這個家夥聽。
於是乎,在淩晨兩點鍾,“虛弱”的埃卡特開始聽希特勒興奮地講故事,這對他來說,宛如一場折磨。
但是他還是耐著性子,把所有的“故事”聽完,此時他已經徹底清醒,並且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你是說,工農聯合黨有可能搶先收購《人民觀察家報》?”
埃卡特站起身,在屋子裏來迴踱步,他顯得很不安,畢竟他也知道,一旦這家報社落到工農聯合黨手裏,會變成什麽樣子。
那是羞辱,那是汙點,是猶太人的勝利,是自己等人的失敗。
“我已經找人通知德萊克斯勒了,明天一早,哦不,今天晚些時候,他會來這裏,與我們一起商量。”
希特勒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覺得這個計劃一定行得通。
“所以我們需要募資,我可以幫忙,會帶你見幾個有錢的朋友,相信他們會慷慨解囊,提供一些資助。
但是元老那邊,你就不要想了,這些家夥除了吐口水,什麽都幹不了。”
聽過希特勒的計劃,埃卡特也在思索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不過在他看來,計劃順利推行的難度依舊很高,不是那麽容易的。
但是希特勒抱有不同看法,他相信,隻要把嚴重性和重要性講清楚,德萊克斯勒等元老,一定會支持自己。
就這樣,他們兩個一直在聊著這個話題,直到天色漸亮,身穿厚重大衣的德萊克斯勒,出現在埃卡特家門口。
“絕對不能讓那些猶太人的陰謀得逞,我們必須加快速度,來不及再走什麽程序。”
關於工農聯合黨要收購《人民觀察家報》的消息,德萊克斯勒也是有所耳聞。
他也感到震驚和擔憂。
不過與希特勒要求迅速“解決危機”不同,德萊克斯勒覺得,收購這家報社是一件大事,最好通過全體黨員表決,再做決定。
這遭到希特勒的反對,甚至氣憤至極的他,還爆了幾句粗口。
而埃卡特也支持希特勒的觀點,這件事必須盡快解決,沒有拖延的必要和時間。
經過簡單的爭論,德萊克斯勒終於妥協了,他跟隨埃卡特和希特勒,首先前往馮.埃普的辦公室,他們要先拿到這位“大金主”的支持。
此時的馮.埃普,剛剛在辦公室裏忙完,他準備去吃午飯,結果卻被希特勒等人堵住。
“這就是我的計劃,要知道這次收購,關係到我們政黨未來的發展,隻要收購成功,我們就可以公開宣傳,畢竟報紙可以去很遠的地方,我們的同伴,將會越來越多。”
希特勒滔滔不絕地講著,此時還在餓肚子的馮.埃普,直到希特勒把所有東西講完,他還是一知半解。
畢竟馮.埃普還不是正式黨員,他的身份很敏感,如果加入納粹黨,恐怕國防軍會迅速找他問話。
但是他的內心,已經把自己當做納粹黨的一員,於是他立刻同意,將會提供6萬馬克的資助。
說來諷刺,這6萬馬克,還是當初他帶領巴伐利亞自由軍團推翻了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而得到的獎金。
這是一筆本應該發給所有巴伐利亞自由兵團成員的錢,結果卻被馮.埃普壓了下來。
但是他並非為己謀私,而是為了自己的部下著想。
魏瑪政府麻煩不斷,他們現在已經無力再支撐國防軍的開銷,所以馮.埃普的部隊,軍餉和補給一直不及時,甚至部分官兵,都是饑一頓飽一頓的。
所以馮.埃普把獎金截留,他必須為這些人,找到一條“後路”。
拿到馮.埃普的資助,希特勒就帶著埃卡特和德萊克斯勒,在大街小巷中穿梭。
不得不說,埃卡特的人脈的確非常強大,他們拜訪了許多體麵人,希特勒不斷給他們灌輸收購的重要性,這讓那些被“洗了腦子”的家夥紛紛掏出錢包——為國家的未來而解囊。
“還差一些,不過持有人表示,這家報社還有負債,如果有人能夠接受這筆負債,那麽他可以把這個算在收購資金裏。”
清點了一下,他們差不多籌集到了11萬馬克,雖然不夠18萬馬克,但如果有人願意背負債款,那麽可以把這部分債務,計入收購資金中。
“還是我來吧,畢竟這是為了政黨,我不能什麽都不做。”
德萊克斯勒主動站出來,自願背負近十萬馬克的債務,他現在依舊是納粹黨的黨首,看著希特勒和埃卡特,他有一種愧疚感。
這兩個人雖然總是很激進,總是咄咄逼人,作為元老派,德萊克斯勒肯定是不喜歡的。
但是不得不說,他們對這個政黨的付出與支持,無人能比。
就拿這次收購來說,他們兩個都是全心全力,而自己,作為黨首卻好像什麽都沒做。
如果不主動站出來,德萊克斯勒覺得自己根本沒有臉再去擔任黨首了,畢竟作為黨首,你必須做出表率和犧牲,而不是坐享其他人的成果。
“感謝您,德萊克斯勒先生。”
希特勒看到德萊克斯勒主動站出來要承擔債務,當即走上前,與他緊緊相擁。
他知道的,德萊克斯勒隻是一個普通工人,他不是富豪,不是地主,甚至不是一個“體麵人”。
但是他依然肯站出來承擔債務,而且還是以個人名義,這說明他必須壓上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孤注一擲。
“我們不會讓您一個人承擔的,相信我,隻要收購成功,我們很快就能獲得更多募捐。”
埃卡特也走過來,將兩個人都抱在懷裏,他被感動了,對黨內的元老派,有了一絲改觀。
“一切為了德意誌。”
這是德萊克斯勒發自肺腑的話,他願意壓上自己的一切,是因為他相信,這是拯救這個國家的必要一步。
“一切為了德意誌。”
“一切為了德意誌。”
希特勒和埃卡特也重複說著,他們在互相打氣,互相鼓勵。
就這樣,他們三個人動身前往《人民觀察家報》現在的持有人家裏,與之簽署了轉讓協議。
德萊克斯勒背負了巨額的債務,但是他並不感到擔心,反而感到非常光榮。
當得知納粹黨收購了《人民觀察家報》的消息後,帕爾和克萊都是一愣,他們沒想到納粹黨的動作會這麽快,這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原本的第一次報價,更多是試探,他們雖然很希望收購這家報社,但是不準備當冤大頭,必須拿到一個合適的價格才行。
所以他們在第一次報價後,就故意表現出猶豫,想要拖一拖,從而迫使對方降價。
不想這讓納粹黨鑽了空子,在得知收購價隻有18萬馬克後,兩個人全都沉默了。
要知道他們的報價可比18萬馬克高得多,但對方還是拒絕了。
意識形態在這筆生意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工農聯合黨麵臨的挑戰,依舊巨大。
所以兩個人經過商議,決定加快擴張步伐,克萊準備再度起身,前往奧格斯堡,把那裏打造成工農聯合黨除慕尼黑之外的又一個“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