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交火的地點叫牛心頂子,主峰高達千米,因形狀象牛心而得名。
山腳下有一條峽穀,好像一條長蛇圍著主峰蜿蜒盤曲,長度大約十幾裏。兩側峰巒迭起,陡峭險峻,主峰對麵的大長嶺地勢稍緩,但也異常崎嶇,獨立團小分隊和棒槌軍主力全都潛伏此處。
徐德林把第一次伏擊點選在此處可是煞費苦心。
棒槌軍主力和大嘴的小分隊加在一起有兩萬來人,是敵人的一倍多。雖然人數占優勢,但是與清俄聯軍主力展開決戰勝算估計頂多五五開,這還是考慮到小分隊的奇兵效果。萬一頭一腳沒踢響,徐德林相信自己的棒槌軍必軍心渙散,堅持不久就會潰敗,剩下的小分隊也是孤掌難鳴。
因此要擊敗清俄聯軍,第一仗極其重要,而要取勝,隻能對清俄聯軍采取分而攻之,而不是《孫子兵法》裏的“五則攻之”。
想把敵人分開,不借助地勢很難奏效,經過深思熟慮,徐德林便把牛心頂子設為先。
十幾裏峽穀隻能容下兩千多人馬,徐德林決定放走清俄聯軍主力,專打隊伍後麵的輜重隊。這麽打有兩最大好處,一是利用地形以多打少勝算極高,二呢隻要毀了對方糧草,走出峽穀的聯軍主力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估計連圖們江也不敢過,更不用說長途奔襲清津府了,此計也得到大嘴和莒五讚成。
戰鬥打響後,大嘴親率兩百獨立團將士截斷穀口,徐德林派了三千棒槌軍支援。
可惜戰場瞬息萬變,本來拖後的輜重隊進入峪口附近時突然編入中軍,一組大車隊安排一支人馬護送,前後相連根本分不清哪是主力哪是輜重隊。
眼看著隊伍過去一大半,再不動手連湯都喝不上了,大嘴一咬牙下達了開火命令,霎時槍炮齊鳴,穀出口附近的聯軍頓時躺倒一地,空出一塊長約百丈的空檔。
阻擊隊伍剛占領缺口,被迫擊炮炸得暈頭轉向的穀內護衛隊出於本能向外突圍,大嘴隻好分出一部分人馬攔住敗軍,正麵阻敵的火力立刻大減。隨著炮火逐漸減弱,被擋在穀口外的聯軍主力也慢慢穩住陣腳,幾十人一組起反衝鋒,阻擊隊伍很快變得腹背受敵。
此時徐德林也開始起進攻,近兩萬棒槌軍在小分隊支援下跳出掩體殺進穀內,頓時山穀裏喊殺震天,兵器碰撞聲和慘叫聲此起彼伏,慘狀空前。
棒槌軍七八人對付一個,殺得聯軍鬼哭狼嚎,敵人稍有戰力強盛者,被混雜在隊伍當中的獨立團將士特殊點名招待,不消片刻功夫就把輜重隊和護衛隊打得軍心渙散,靠近穀口的聯軍為了活命拚死向外突圍。
大嘴所部占據的穀口地形狹窄,不利於大部隊展開,加上人數有二百人,大半迫擊炮集中此處,一時半會兒還能堅持住,就是苦了進口處的另一隻小分隊。本來峪口就比較寬敞,還要分出一部分士兵支援棒槌軍,剩下的六十來人既要抵擋外逃的潰軍,同時還要阻擊穀外聯軍,一時陷入苦戰。
這六十來人由莒五負責,一排槍彈接著一排手榴彈,穀口很快被屍體堆滿,趁著敵人喘息的工夫,莒五親率三十名將士反身準備支援棒槌軍,等現成群的清俄潰軍已經衝到近前,驚得莒五倒吸一口涼氣。
人在逃命時,所爆出的力量實在可怕,黑壓壓的潰軍猶如一群呲牙咧嘴的餓狼撲向小分隊,那些阻擋潰軍的士兵們用螳螂擋車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幾十人倏忽間便淹沒在逃命的人流當中,除戰死之外多數將士竟被人馬踩踏而死。
“弟兄們拚了,射出最後一顆子彈和手榴彈上刺刀!”
霍爾式卡賓槍雖然帶了“卡賓”二字,但是跟後期的卡賓槍完全是兩個概念,除了射比普通火槍快外,依然沿襲著打一槍上一顆子彈的原理,此時此刻莒五頭腦格外清醒,要不把眼前這些潰軍鎮住,自己這幾十人全會重蹈覆轍,被敗兵衝的無影無蹤,於是大吼一聲率先開火。
一排彈雨滯緩了人流的腳步,趁著這短暫功夫,莒五第一個扣下卡簧彈出刺刀,率領三十名獨立團士兵迎向敗軍。
這群想突圍的敗軍一眨眼功夫被彈雨打死打傷近百人,如此大殺器清俄聯軍全都是生平所見,且不說炸死的屍骸有多大震懾力,單憑那些死裏逃生缺胳膊少腿的慘狀就讓聯軍從心裏寒,一片片慘叫聲仿佛催命符唿喚自己,嚇得敗軍掉頭就往迴跑。
迴去的路更是死路一條,密密麻麻的棒槌軍瘋了似的見著八旗兵就是一哄而上,鍘刀、鍬鎬、鋤頭甚至棍棒瞬間就能把人搗成肉泥,唬得剩下的八旗兵又掉頭迎向刺刀。
手榴彈是第一次見到,火槍上插短刃更是聞所未聞,潰軍明知道不是好兆頭,可是為了逃命隻好賭一把,一個個高舉腰刀殺向獨立團眾將士。
一個八旗兵剛把腰刀劈到莒五腦門前,猛地感覺到肚臍眼變成大嘴張開口,低頭但見自己的腸子噴湧而出,渾身的力氣仿佛全被抽走似的動彈不得,被莒五一腳踢倒在地駕鶴西去,同時莒五也挨了兩刀。
其實用刀刺拚殺有個弊端,不能像刀劍那樣砍、削、劈,莒五側過身忍痛又刺中一位八旗兵,拔出的軍刺帶出一堆內髒和血漿,弄得莒五臉上、身上紅一道綠一道,另一位八旗兵被莒五的惡相嚇得直哆嗦,相鄰的一位士兵趁機擋開腰刀與莒五背對背靠在一起。
獨立團將士都久經沙場,並受到過嚴格訓練,拚殺時如何站位,人少時如何相互配合都有章法,但見幾十人三倆一組,突刺、旋轉、格擋、再突刺,所有人都舍死忘生痛下殺手,很少有人使用格擋以求自保。
大嘴二人配合默契接連戳翻好幾位潰軍,其中還有一名老毛子。
也不知老毛子平時貪吃了多少油水,油膩膩的腸子纏在刀刺上怎麽甩也甩不掉,氣得大嘴就近把腸子纏到老毛子脖子上,順勢刺穿腸子和脖頸,鮮血和惡臭瞬間彌漫空氣當中。
老毛子摸著纏在脖子上自己的腸子,“嗷嗷”慘叫兩聲掉頭就往迴跑,沒跑幾步一頭栽倒在地。
老毛子的慘叫聲仿佛瘟疫迅傳遍開來,血腥的場麵弄得獨立團眾將士猶如地獄裏冒出的惡魔,狼餐虎噬,嚇得近前的清俄聯軍節節後退,等人群中現出棒槌軍的身影,莒五終於露出勝利的微笑,大叫一聲:“跪地免死!”
(本章完)
交火的地點叫牛心頂子,主峰高達千米,因形狀象牛心而得名。
山腳下有一條峽穀,好像一條長蛇圍著主峰蜿蜒盤曲,長度大約十幾裏。兩側峰巒迭起,陡峭險峻,主峰對麵的大長嶺地勢稍緩,但也異常崎嶇,獨立團小分隊和棒槌軍主力全都潛伏此處。
徐德林把第一次伏擊點選在此處可是煞費苦心。
棒槌軍主力和大嘴的小分隊加在一起有兩萬來人,是敵人的一倍多。雖然人數占優勢,但是與清俄聯軍主力展開決戰勝算估計頂多五五開,這還是考慮到小分隊的奇兵效果。萬一頭一腳沒踢響,徐德林相信自己的棒槌軍必軍心渙散,堅持不久就會潰敗,剩下的小分隊也是孤掌難鳴。
因此要擊敗清俄聯軍,第一仗極其重要,而要取勝,隻能對清俄聯軍采取分而攻之,而不是《孫子兵法》裏的“五則攻之”。
想把敵人分開,不借助地勢很難奏效,經過深思熟慮,徐德林便把牛心頂子設為先。
十幾裏峽穀隻能容下兩千多人馬,徐德林決定放走清俄聯軍主力,專打隊伍後麵的輜重隊。這麽打有兩最大好處,一是利用地形以多打少勝算極高,二呢隻要毀了對方糧草,走出峽穀的聯軍主力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估計連圖們江也不敢過,更不用說長途奔襲清津府了,此計也得到大嘴和莒五讚成。
戰鬥打響後,大嘴親率兩百獨立團將士截斷穀口,徐德林派了三千棒槌軍支援。
可惜戰場瞬息萬變,本來拖後的輜重隊進入峪口附近時突然編入中軍,一組大車隊安排一支人馬護送,前後相連根本分不清哪是主力哪是輜重隊。
眼看著隊伍過去一大半,再不動手連湯都喝不上了,大嘴一咬牙下達了開火命令,霎時槍炮齊鳴,穀出口附近的聯軍頓時躺倒一地,空出一塊長約百丈的空檔。
阻擊隊伍剛占領缺口,被迫擊炮炸得暈頭轉向的穀內護衛隊出於本能向外突圍,大嘴隻好分出一部分人馬攔住敗軍,正麵阻敵的火力立刻大減。隨著炮火逐漸減弱,被擋在穀口外的聯軍主力也慢慢穩住陣腳,幾十人一組起反衝鋒,阻擊隊伍很快變得腹背受敵。
此時徐德林也開始起進攻,近兩萬棒槌軍在小分隊支援下跳出掩體殺進穀內,頓時山穀裏喊殺震天,兵器碰撞聲和慘叫聲此起彼伏,慘狀空前。
棒槌軍七八人對付一個,殺得聯軍鬼哭狼嚎,敵人稍有戰力強盛者,被混雜在隊伍當中的獨立團將士特殊點名招待,不消片刻功夫就把輜重隊和護衛隊打得軍心渙散,靠近穀口的聯軍為了活命拚死向外突圍。
大嘴所部占據的穀口地形狹窄,不利於大部隊展開,加上人數有二百人,大半迫擊炮集中此處,一時半會兒還能堅持住,就是苦了進口處的另一隻小分隊。本來峪口就比較寬敞,還要分出一部分士兵支援棒槌軍,剩下的六十來人既要抵擋外逃的潰軍,同時還要阻擊穀外聯軍,一時陷入苦戰。
這六十來人由莒五負責,一排槍彈接著一排手榴彈,穀口很快被屍體堆滿,趁著敵人喘息的工夫,莒五親率三十名將士反身準備支援棒槌軍,等現成群的清俄潰軍已經衝到近前,驚得莒五倒吸一口涼氣。
人在逃命時,所爆出的力量實在可怕,黑壓壓的潰軍猶如一群呲牙咧嘴的餓狼撲向小分隊,那些阻擋潰軍的士兵們用螳螂擋車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幾十人倏忽間便淹沒在逃命的人流當中,除戰死之外多數將士竟被人馬踩踏而死。
“弟兄們拚了,射出最後一顆子彈和手榴彈上刺刀!”
霍爾式卡賓槍雖然帶了“卡賓”二字,但是跟後期的卡賓槍完全是兩個概念,除了射比普通火槍快外,依然沿襲著打一槍上一顆子彈的原理,此時此刻莒五頭腦格外清醒,要不把眼前這些潰軍鎮住,自己這幾十人全會重蹈覆轍,被敗兵衝的無影無蹤,於是大吼一聲率先開火。
一排彈雨滯緩了人流的腳步,趁著這短暫功夫,莒五第一個扣下卡簧彈出刺刀,率領三十名獨立團士兵迎向敗軍。
這群想突圍的敗軍一眨眼功夫被彈雨打死打傷近百人,如此大殺器清俄聯軍全都是生平所見,且不說炸死的屍骸有多大震懾力,單憑那些死裏逃生缺胳膊少腿的慘狀就讓聯軍從心裏寒,一片片慘叫聲仿佛催命符唿喚自己,嚇得敗軍掉頭就往迴跑。
迴去的路更是死路一條,密密麻麻的棒槌軍瘋了似的見著八旗兵就是一哄而上,鍘刀、鍬鎬、鋤頭甚至棍棒瞬間就能把人搗成肉泥,唬得剩下的八旗兵又掉頭迎向刺刀。
手榴彈是第一次見到,火槍上插短刃更是聞所未聞,潰軍明知道不是好兆頭,可是為了逃命隻好賭一把,一個個高舉腰刀殺向獨立團眾將士。
一個八旗兵剛把腰刀劈到莒五腦門前,猛地感覺到肚臍眼變成大嘴張開口,低頭但見自己的腸子噴湧而出,渾身的力氣仿佛全被抽走似的動彈不得,被莒五一腳踢倒在地駕鶴西去,同時莒五也挨了兩刀。
其實用刀刺拚殺有個弊端,不能像刀劍那樣砍、削、劈,莒五側過身忍痛又刺中一位八旗兵,拔出的軍刺帶出一堆內髒和血漿,弄得莒五臉上、身上紅一道綠一道,另一位八旗兵被莒五的惡相嚇得直哆嗦,相鄰的一位士兵趁機擋開腰刀與莒五背對背靠在一起。
獨立團將士都久經沙場,並受到過嚴格訓練,拚殺時如何站位,人少時如何相互配合都有章法,但見幾十人三倆一組,突刺、旋轉、格擋、再突刺,所有人都舍死忘生痛下殺手,很少有人使用格擋以求自保。
大嘴二人配合默契接連戳翻好幾位潰軍,其中還有一名老毛子。
也不知老毛子平時貪吃了多少油水,油膩膩的腸子纏在刀刺上怎麽甩也甩不掉,氣得大嘴就近把腸子纏到老毛子脖子上,順勢刺穿腸子和脖頸,鮮血和惡臭瞬間彌漫空氣當中。
老毛子摸著纏在脖子上自己的腸子,“嗷嗷”慘叫兩聲掉頭就往迴跑,沒跑幾步一頭栽倒在地。
老毛子的慘叫聲仿佛瘟疫迅傳遍開來,血腥的場麵弄得獨立團眾將士猶如地獄裏冒出的惡魔,狼餐虎噬,嚇得近前的清俄聯軍節節後退,等人群中現出棒槌軍的身影,莒五終於露出勝利的微笑,大叫一聲:“跪地免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