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一生隻做一紅娘
郭襄傳:我創建了峨眉派 作者:從頭再來20190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鐵穆耳坦然道:“孟鵬將軍也被押在樞密院牢內,他這些日子並無人打攪,也不打算打攪他。和姑奶奶你談好了以後,孟鵬是去是留,全憑他自己。”
鐵穆爾頓了頓,又道:“當年我能夠力壓寧王和雲南王,得到先皇的寵愛,後來被立為儲君,姑奶奶實在有很大的功勞。今日朕再次要求姑奶奶,接受朝廷的封賞,哪怕做個品高不管事的官兒,這樣我們可以親情長敘,你和月烈姑姑也可以長聚,豈不是一樁美事?”
郭襄搖頭道:\\\"此次來大都,我對你隻有兩個願望。第一是利利索索地殺了我和孟鵬將軍,這樣可以成全我們二人的名節。\\\"
鐵穆爾連連搖頭。
郭襄道:“若你下去了這個狠手,就把我和孟鵬將軍放迴峨眉派。從此我在峨眉山誦經念佛,不問世事,連峨眉派的事務,我都交給徒弟。這些年,我實在是累了!”
鐵穆爾和月烈都望著她,心中淒然。能讓郭襄說出累了這樣的話,真是不易,這可是當年千裏護送大宋王子到福州,還經曆了福州之戰、崖山之戰,又成為中原西南三省武林領袖、峨眉派開派掌門人,現在她說自己累了……
鐵穆爾沉吟片刻,道:“姑奶奶,既如此,我也就不再說什麽了。這樣吧,我會再下一道密詔,將峨眉山賜予金頂峨眉派作為私有產業,由曆代峨眉派掌門全權治理,代襲罔替!”
鐵穆爾這個報恩誠意是足夠大的了。當年先皇忽必烈把峨眉派作為賭注,輸給了郭襄,詔書上麵清清楚楚寫著,隻要郭襄在世一天,峨眉派便是峨眉派的私有產業,官府不得幹涉。
然而在鐵穆爾的這個旨意裏,隻要大元朝存在一天,峨眉山便是峨眉派的自有產業,世襲罔替,任何官府和個人不得幹涉。這個人情太大了!
郭襄想了想,道:“那我就替我的徒子徒孫們謝謝皇帝了!”這件事對於峨眉派來說,是千秋萬代的大事,隻有這件封賞,讓郭襄難以拒絕。
鐵穆爾道:“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和姑奶奶交代一下,衢州雙鬆關一事,起因在衢州大災,地方官員貪汙賑災款項,引起將士鬧事。我已派出欽差專項處置此事,待核實無誤,將對貪腐官員斬首示眾。”
郭襄微微一驚,道:“斬首示眾?若牽涉的官員不是一人二人,而是十人、二十人呢?”
鐵穆爾道:“通通按照大元律法,該斬首的斬首,該流放的流放!”
郭襄默然,忽而想到當年大宋將亡之時,官員貪腐成風。當年臨安府的知府吳鑫金貪腐了近百萬兩白銀,最後朝廷隻將他革職,讓他舒舒服服地歸鄉做個大富翁去了。
月烈在旁邊道:“莫說是這一二十個官員,前年河南的封疆大吏、行省左丞朱清和江西行省參政張瑄,貪腐窩案牽涉出來數百官員,皇帝也沒有任何猶豫,將朱清、張瑄二人下獄審訊,最後雙雙處死,數百名官員按罪論處。這二年裏,官場上沒有再敢出現這樣的巨貪墨吏。沒想到此次衢州又有把錢看得比命重的混蛋,皇帝怎麽可能放過他們?”
郭襄此刻心裏,感到既輕鬆又沉重。為什麽有這樣矛盾的想法,她自己也沒弄明白。
這時宮中的隨侍太監過來稟報,禦史大夫求見,鐵穆耳擺了擺手,道:“你讓他先候著。”
月烈道:“皇帝,你去處理朝政吧,我陪姑姑好了。有一個人私下請求我,他久受姑姑恩德,一定要讓他當麵感謝!”
郭襄啼笑皆非,道:“我來大都不過兩迴,除了陰差陽錯在套馬盛會上幫過皇帝一把,其他又對甚麽人有過恩德了,我真是莫名其妙!”
月烈道:“走罷,我們先出宮去,讓皇帝處理政事。明日我們再來。”
鐵穆耳道:“好罷,這樣也好。姑奶奶再三思,若改變主意,朕隨時歡迎!”
月烈便領著郭襄出了禦書房,早有一眾宮女、侍衛等候在外。兩人同乘一頂轎子,出了皇宮。
月烈道:“我這便帶你去這位朝中大人的府第,不是他真心實意地央求我,我還真不想管這個閑事!”
郭襄道:“到底是誰?不要再打啞謎了好不好,萬一人家弄錯了,你看該多難堪!”
月烈笑道:“這個不關我的事!我隻負責應人之托,把你請到,讓人家當麵表達謝意,若是弄錯了,難堪的是你們,不是我。”
轎子行了近半個時辰,終於進了一座高大府第。早有一位大人迎候在此,此人三十六七歲,淡黃錦袍,容貌清奇。
郭襄見他頗為眼熟,仔細打量一下,不禁啞然失笑,道:“我道是誰,原來是丁文軒大人!你們夫妻倆搞什麽鬼?”
原來這便是當年的狀元丁文軒,也就是月烈的夫君,駙馬大人。
丁文軒深揖一禮,道:“是我懇求公主,一定要請郭女俠來府上盤桓一日,讓丁某當麵致謝一杯謝媒酒,郭女俠當年玉成公主和我的婚事,實在是令丁某終身銘記!”
郭襄到了此時,才笑顏逐開,開懷笑道:“丁狀元這一禮,我受了!這一杯謝媒酒,我也定然一飲而盡!”
提起月烈公主與丁文軒當年的婚事,當真是傳奇一件,直到如今,在京城裏都是一樁美談。
當年忽必烈皇帝把最寵愛的女兒月烈公主,許配給了伊爾汗國的國王。然而月烈已和新科狀元丁文軒互生情愫,便寧死不願去伊爾汗國,然而忽必烈是一代帝王,怎麽會為了一個小女孩的夢想而耽擱國家大事,即便這個小女孩是他疼愛的女兒。
無奈月烈隻好啟程,然而在啟程前和郭襄在一起商量好了對策。雖然啟程,卻寧死不會抵達伊爾汗國。
大都到伊爾汗國有萬裏之遙,路程的確太遙遠,再加上月烈在途中各種拖延,行了近兩年,還沒抵達伊爾汗國。
然後,她成功地把伊爾汗國王熬死了。沒錯,是熬......死......了!
國王原已五十多歲,在年近花甲的時候,終於撒手歸西!
月烈公主啟程前,請郭襄代為傳信,告訴丁文軒,她絕不會真的抵達伊爾汗國,哪怕在抵達伊爾汗前自絕性命。丁文軒感於公主的真情,起誓死等公主迴來,若等不到,終身不娶。
永遠在路上的月烈自然是時刻關注國王的情況,在得知國王駕崩的消息後,在地上長跪不起,整整哭了一夜。然後歡天喜地地迴國,又迴到了大都。
國王既然去世了,公主自然不必再赴伊爾汗履行婚約,忽必烈作為父親,心裏的喜悅還是大於遺憾的,最終同意將月烈許配給了丁文軒。
此事也在大元和伊爾汗的史上均有記載的。
郭襄這一生隻做過一次紅娘,沒想到便馬到成功,自然心下也得意,如今見男女雙方真誠致謝,這一杯酒自然是欣欣然喝了,心情暢快。
隻是,她自己這一生,卻沒有紅娘能為她牽線搭橋,沒人能解她的心懷。悲哉,憾哉?
鐵穆爾頓了頓,又道:“當年我能夠力壓寧王和雲南王,得到先皇的寵愛,後來被立為儲君,姑奶奶實在有很大的功勞。今日朕再次要求姑奶奶,接受朝廷的封賞,哪怕做個品高不管事的官兒,這樣我們可以親情長敘,你和月烈姑姑也可以長聚,豈不是一樁美事?”
郭襄搖頭道:\\\"此次來大都,我對你隻有兩個願望。第一是利利索索地殺了我和孟鵬將軍,這樣可以成全我們二人的名節。\\\"
鐵穆爾連連搖頭。
郭襄道:“若你下去了這個狠手,就把我和孟鵬將軍放迴峨眉派。從此我在峨眉山誦經念佛,不問世事,連峨眉派的事務,我都交給徒弟。這些年,我實在是累了!”
鐵穆爾和月烈都望著她,心中淒然。能讓郭襄說出累了這樣的話,真是不易,這可是當年千裏護送大宋王子到福州,還經曆了福州之戰、崖山之戰,又成為中原西南三省武林領袖、峨眉派開派掌門人,現在她說自己累了……
鐵穆爾沉吟片刻,道:“姑奶奶,既如此,我也就不再說什麽了。這樣吧,我會再下一道密詔,將峨眉山賜予金頂峨眉派作為私有產業,由曆代峨眉派掌門全權治理,代襲罔替!”
鐵穆爾這個報恩誠意是足夠大的了。當年先皇忽必烈把峨眉派作為賭注,輸給了郭襄,詔書上麵清清楚楚寫著,隻要郭襄在世一天,峨眉派便是峨眉派的私有產業,官府不得幹涉。
然而在鐵穆爾的這個旨意裏,隻要大元朝存在一天,峨眉山便是峨眉派的自有產業,世襲罔替,任何官府和個人不得幹涉。這個人情太大了!
郭襄想了想,道:“那我就替我的徒子徒孫們謝謝皇帝了!”這件事對於峨眉派來說,是千秋萬代的大事,隻有這件封賞,讓郭襄難以拒絕。
鐵穆爾道:“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和姑奶奶交代一下,衢州雙鬆關一事,起因在衢州大災,地方官員貪汙賑災款項,引起將士鬧事。我已派出欽差專項處置此事,待核實無誤,將對貪腐官員斬首示眾。”
郭襄微微一驚,道:“斬首示眾?若牽涉的官員不是一人二人,而是十人、二十人呢?”
鐵穆爾道:“通通按照大元律法,該斬首的斬首,該流放的流放!”
郭襄默然,忽而想到當年大宋將亡之時,官員貪腐成風。當年臨安府的知府吳鑫金貪腐了近百萬兩白銀,最後朝廷隻將他革職,讓他舒舒服服地歸鄉做個大富翁去了。
月烈在旁邊道:“莫說是這一二十個官員,前年河南的封疆大吏、行省左丞朱清和江西行省參政張瑄,貪腐窩案牽涉出來數百官員,皇帝也沒有任何猶豫,將朱清、張瑄二人下獄審訊,最後雙雙處死,數百名官員按罪論處。這二年裏,官場上沒有再敢出現這樣的巨貪墨吏。沒想到此次衢州又有把錢看得比命重的混蛋,皇帝怎麽可能放過他們?”
郭襄此刻心裏,感到既輕鬆又沉重。為什麽有這樣矛盾的想法,她自己也沒弄明白。
這時宮中的隨侍太監過來稟報,禦史大夫求見,鐵穆耳擺了擺手,道:“你讓他先候著。”
月烈道:“皇帝,你去處理朝政吧,我陪姑姑好了。有一個人私下請求我,他久受姑姑恩德,一定要讓他當麵感謝!”
郭襄啼笑皆非,道:“我來大都不過兩迴,除了陰差陽錯在套馬盛會上幫過皇帝一把,其他又對甚麽人有過恩德了,我真是莫名其妙!”
月烈道:“走罷,我們先出宮去,讓皇帝處理政事。明日我們再來。”
鐵穆耳道:“好罷,這樣也好。姑奶奶再三思,若改變主意,朕隨時歡迎!”
月烈便領著郭襄出了禦書房,早有一眾宮女、侍衛等候在外。兩人同乘一頂轎子,出了皇宮。
月烈道:“我這便帶你去這位朝中大人的府第,不是他真心實意地央求我,我還真不想管這個閑事!”
郭襄道:“到底是誰?不要再打啞謎了好不好,萬一人家弄錯了,你看該多難堪!”
月烈笑道:“這個不關我的事!我隻負責應人之托,把你請到,讓人家當麵表達謝意,若是弄錯了,難堪的是你們,不是我。”
轎子行了近半個時辰,終於進了一座高大府第。早有一位大人迎候在此,此人三十六七歲,淡黃錦袍,容貌清奇。
郭襄見他頗為眼熟,仔細打量一下,不禁啞然失笑,道:“我道是誰,原來是丁文軒大人!你們夫妻倆搞什麽鬼?”
原來這便是當年的狀元丁文軒,也就是月烈的夫君,駙馬大人。
丁文軒深揖一禮,道:“是我懇求公主,一定要請郭女俠來府上盤桓一日,讓丁某當麵致謝一杯謝媒酒,郭女俠當年玉成公主和我的婚事,實在是令丁某終身銘記!”
郭襄到了此時,才笑顏逐開,開懷笑道:“丁狀元這一禮,我受了!這一杯謝媒酒,我也定然一飲而盡!”
提起月烈公主與丁文軒當年的婚事,當真是傳奇一件,直到如今,在京城裏都是一樁美談。
當年忽必烈皇帝把最寵愛的女兒月烈公主,許配給了伊爾汗國的國王。然而月烈已和新科狀元丁文軒互生情愫,便寧死不願去伊爾汗國,然而忽必烈是一代帝王,怎麽會為了一個小女孩的夢想而耽擱國家大事,即便這個小女孩是他疼愛的女兒。
無奈月烈隻好啟程,然而在啟程前和郭襄在一起商量好了對策。雖然啟程,卻寧死不會抵達伊爾汗國。
大都到伊爾汗國有萬裏之遙,路程的確太遙遠,再加上月烈在途中各種拖延,行了近兩年,還沒抵達伊爾汗國。
然後,她成功地把伊爾汗國王熬死了。沒錯,是熬......死......了!
國王原已五十多歲,在年近花甲的時候,終於撒手歸西!
月烈公主啟程前,請郭襄代為傳信,告訴丁文軒,她絕不會真的抵達伊爾汗國,哪怕在抵達伊爾汗前自絕性命。丁文軒感於公主的真情,起誓死等公主迴來,若等不到,終身不娶。
永遠在路上的月烈自然是時刻關注國王的情況,在得知國王駕崩的消息後,在地上長跪不起,整整哭了一夜。然後歡天喜地地迴國,又迴到了大都。
國王既然去世了,公主自然不必再赴伊爾汗履行婚約,忽必烈作為父親,心裏的喜悅還是大於遺憾的,最終同意將月烈許配給了丁文軒。
此事也在大元和伊爾汗的史上均有記載的。
郭襄這一生隻做過一次紅娘,沒想到便馬到成功,自然心下也得意,如今見男女雙方真誠致謝,這一杯酒自然是欣欣然喝了,心情暢快。
隻是,她自己這一生,卻沒有紅娘能為她牽線搭橋,沒人能解她的心懷。悲哉,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