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興師問罪去元營
郭襄傳:我創建了峨眉派 作者:從頭再來20190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按郭襄以前的性子,她根本不會取出蒙古皇帝頒給她的鐵卷,或許她早就帶領童威猛、彭二他們,速度撤迴山腰處,然後在山上阻擊和圍殺元兵了。
然而她現在已經步入中年了,經曆過福州之戰,經曆過崖門海戰,她的熱血與衝動,早已經留在福州城、留在崖山海灣了。
沒看到時機轉變,她是不會讓武林中的兄弟們再去白白送命的。因此郭襄在取出忽必烈給她的鐵卷之後,緊緊盯著眾元軍。
元兵見到鐵卷都是迅速拜服的。除了江本!
郭襄望著立而不跪的江本,忽然有了一種很奇異的感覺,她決定此事完畢後,一定要去大都找一下鐵穆耳,查一查這個江本的底細。
郭襄對江本冷笑一聲道:“見到鐵卷,你可以不跪!你也可以衝上來和我決戰!但是,你接下來的行為,就隻能代表你江本自己了!”
那參將大聲道:“江將軍,你見到鐵卷而不跪,是何道理?”他雖然是江本的部下,然而鐵卷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帝,他自然是要效忠皇帝,而不是他的軍中上司。
江本眼珠又轉了兩轉,隻好悻悻地下跪,心中連叫可惜。
郭襄麵如寒霜,冷冷道:“大都皇帝的鐵卷,我已讓你們看過,若還要執意上山擾亂,郭襄也奉陪!若不打算上山的話,郭襄就不留了。請各位哪裏來,還迴哪裏罷!”
言訖對童氏兄弟及彭三道:“讓弟兄們分散在山道邊,嚴密把守,若有軍兵上山,格殺勿論!”
江本嘴都要氣歪了,然而再瞅瞅郭襄手中的鐵卷,又望望跪伏一片的部下們,終於站起身來,手一揮,道:“撤!”
郭襄瞅著江本領軍撤走,沉吟片刻,吩咐童氏兄弟等繼續把守,又對段孝廉道:“先迴山吧,今天是我峨眉派的好日子。過了今日,再和他們算賬!”
二人往山上去,到了山腰,陸陸續續有西南三省各門派的掌門人出來詢問情形,郭襄道:“各位先上山吧,沒事了。”
各掌門人便領著本派中的人迴到金頂,大家原本準備和元兵大幹一架,眼下見事情已平息,多多少少還有些意猶未盡。
峨眉開派典禮本已進行到尾聲,雖然被元兵來攪合了一下,但大夥兒都是武林中人,什麽刀口舔血的事情沒經曆過?當下也不以為意,儀式繼續走完,午宴繼續喝酒,十分盡興。
在午宴上,郭襄對賀老爺子道:“老爺子,請你領著段孝廉、青龍、南宮羽等人分別到各門派的掌門桌上去敬酒吧。我跟他們如此熟悉,就不去了,我要到各門派中的年輕後輩的酒桌上去敬一敬酒,給他們鼓鼓勁,潛心武學,不忘俠義。將來發揚光大我中原武林的,還須得是這些年輕後輩!”
賀老爺子領命前去。郭襄便端著酒杯到各桌年輕後輩那裏去敬酒,童威剛和童威猛寸步不離在郭襄身邊,給她斟酒,提醒她,今日宴會上這麽多人,可不要喝醉了。
郭襄笑著點頭,卻杯杯不辭,特別是初次跟著師長來到峨眉山的年輕子弟,她尤其親和,酒杯喝完還亮底。
那些年輕後輩們早已聽說郭女俠的傳奇事跡,原本認為上了峨眉山,能遠遠地瞧上一眼這位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就心滿意足了。沒想到郭女俠如此看重年輕人,皆大感振奮。
隻是童氏兄弟從沒見過郭襄如此喝酒,都不禁呆了,雖然郭襄用的是小杯,而且有時是數桌共舉杯,可這樣一圈下來也喝了有百餘杯。起先童威猛還嚷著要替郭襄代喝,郭襄也笑著讓他代飲,然而童威猛隻代了二十餘杯,就腳步踉蹌了,郭襄卻腳步穩重,接著喝到最後。
此時童威猛已不知鑽到哪裏昏睡去了,郭襄見童威剛瞧著自己喝酒,咋舌不下,便笑道:“我從前與丐幫兄弟們喝酒時,都是用大碗的。今天用小杯子,可束手束腳的。”
童威剛苦笑道:“童威猛不自量力,早已醉倒了!”
郭襄便讓童威剛去尋童威猛,好好照顧照顧他,自己走到主宴席,坐了下來,對渡世方丈道:“今日沒有招待方丈大師周全,還請方丈見諒!”
渡世方丈道:“阿彌陀佛,郭女俠是大家風範,關心武林後輩,老衲真心佩服!”
郭襄低聲對渡世方丈與三豐真人道:“根據眼下的形勢,我們這一輩人,要想實現驅除韃虜、光複中原的願望,是很難了。希望這些後生晚輩中,能出現傑出人才,帶領我萬萬千千宋人,實現這個願望!”
三人唏噓良久。三豐真人道:“郭掌門來到峨眉山已有五六年了罷,恐怕今日才是最高興暢快的!”
郭襄點頭道:“確是如此!我欲在峨眉創派已久,今日終於得償所願,心中激動萬分。不過此時,我心中想到最多的,便是覺遠大師,沒有他,也不會有今日的峨眉派!”
覺遠大師是張三豐的師父,又是少林派的人。當年正是覺遠大師臨終前口誦九陽真經,這才花開三枝,少林、武當、峨眉都受益匪淺。
郭襄此時提到覺遠,渡世方丈與張三豐同時神情肅穆,張三豐更是站了起來,眼中蘊淚。
峨眉開派典禮既畢,當日下午,群雄便紛紛告辭。
郭襄送走了眾人,心中想到江本帶人前來驚擾峨眉山之事終歸極為詭異,那江本既然是副萬戶將,他的主將不知有何樣說法。峨眉派既然有忽必烈皇帝的詔書及鐵卷,怎麽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若此事不弄個明白,將來峨眉派、演兵堂的安全何在?便想好了第二日便要到川北軍營中去興師問罪。
第二日早上,郭襄安排好了派中的事宜,便要和童氏兄弟一起前往川北軍營,便在此時,川北軍營中卻來了信使,卻是川北軍營的主將格根派人連夜送來的。
然而她現在已經步入中年了,經曆過福州之戰,經曆過崖門海戰,她的熱血與衝動,早已經留在福州城、留在崖山海灣了。
沒看到時機轉變,她是不會讓武林中的兄弟們再去白白送命的。因此郭襄在取出忽必烈給她的鐵卷之後,緊緊盯著眾元軍。
元兵見到鐵卷都是迅速拜服的。除了江本!
郭襄望著立而不跪的江本,忽然有了一種很奇異的感覺,她決定此事完畢後,一定要去大都找一下鐵穆耳,查一查這個江本的底細。
郭襄對江本冷笑一聲道:“見到鐵卷,你可以不跪!你也可以衝上來和我決戰!但是,你接下來的行為,就隻能代表你江本自己了!”
那參將大聲道:“江將軍,你見到鐵卷而不跪,是何道理?”他雖然是江本的部下,然而鐵卷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帝,他自然是要效忠皇帝,而不是他的軍中上司。
江本眼珠又轉了兩轉,隻好悻悻地下跪,心中連叫可惜。
郭襄麵如寒霜,冷冷道:“大都皇帝的鐵卷,我已讓你們看過,若還要執意上山擾亂,郭襄也奉陪!若不打算上山的話,郭襄就不留了。請各位哪裏來,還迴哪裏罷!”
言訖對童氏兄弟及彭三道:“讓弟兄們分散在山道邊,嚴密把守,若有軍兵上山,格殺勿論!”
江本嘴都要氣歪了,然而再瞅瞅郭襄手中的鐵卷,又望望跪伏一片的部下們,終於站起身來,手一揮,道:“撤!”
郭襄瞅著江本領軍撤走,沉吟片刻,吩咐童氏兄弟等繼續把守,又對段孝廉道:“先迴山吧,今天是我峨眉派的好日子。過了今日,再和他們算賬!”
二人往山上去,到了山腰,陸陸續續有西南三省各門派的掌門人出來詢問情形,郭襄道:“各位先上山吧,沒事了。”
各掌門人便領著本派中的人迴到金頂,大家原本準備和元兵大幹一架,眼下見事情已平息,多多少少還有些意猶未盡。
峨眉開派典禮本已進行到尾聲,雖然被元兵來攪合了一下,但大夥兒都是武林中人,什麽刀口舔血的事情沒經曆過?當下也不以為意,儀式繼續走完,午宴繼續喝酒,十分盡興。
在午宴上,郭襄對賀老爺子道:“老爺子,請你領著段孝廉、青龍、南宮羽等人分別到各門派的掌門桌上去敬酒吧。我跟他們如此熟悉,就不去了,我要到各門派中的年輕後輩的酒桌上去敬一敬酒,給他們鼓鼓勁,潛心武學,不忘俠義。將來發揚光大我中原武林的,還須得是這些年輕後輩!”
賀老爺子領命前去。郭襄便端著酒杯到各桌年輕後輩那裏去敬酒,童威剛和童威猛寸步不離在郭襄身邊,給她斟酒,提醒她,今日宴會上這麽多人,可不要喝醉了。
郭襄笑著點頭,卻杯杯不辭,特別是初次跟著師長來到峨眉山的年輕子弟,她尤其親和,酒杯喝完還亮底。
那些年輕後輩們早已聽說郭女俠的傳奇事跡,原本認為上了峨眉山,能遠遠地瞧上一眼這位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就心滿意足了。沒想到郭女俠如此看重年輕人,皆大感振奮。
隻是童氏兄弟從沒見過郭襄如此喝酒,都不禁呆了,雖然郭襄用的是小杯,而且有時是數桌共舉杯,可這樣一圈下來也喝了有百餘杯。起先童威猛還嚷著要替郭襄代喝,郭襄也笑著讓他代飲,然而童威猛隻代了二十餘杯,就腳步踉蹌了,郭襄卻腳步穩重,接著喝到最後。
此時童威猛已不知鑽到哪裏昏睡去了,郭襄見童威剛瞧著自己喝酒,咋舌不下,便笑道:“我從前與丐幫兄弟們喝酒時,都是用大碗的。今天用小杯子,可束手束腳的。”
童威剛苦笑道:“童威猛不自量力,早已醉倒了!”
郭襄便讓童威剛去尋童威猛,好好照顧照顧他,自己走到主宴席,坐了下來,對渡世方丈道:“今日沒有招待方丈大師周全,還請方丈見諒!”
渡世方丈道:“阿彌陀佛,郭女俠是大家風範,關心武林後輩,老衲真心佩服!”
郭襄低聲對渡世方丈與三豐真人道:“根據眼下的形勢,我們這一輩人,要想實現驅除韃虜、光複中原的願望,是很難了。希望這些後生晚輩中,能出現傑出人才,帶領我萬萬千千宋人,實現這個願望!”
三人唏噓良久。三豐真人道:“郭掌門來到峨眉山已有五六年了罷,恐怕今日才是最高興暢快的!”
郭襄點頭道:“確是如此!我欲在峨眉創派已久,今日終於得償所願,心中激動萬分。不過此時,我心中想到最多的,便是覺遠大師,沒有他,也不會有今日的峨眉派!”
覺遠大師是張三豐的師父,又是少林派的人。當年正是覺遠大師臨終前口誦九陽真經,這才花開三枝,少林、武當、峨眉都受益匪淺。
郭襄此時提到覺遠,渡世方丈與張三豐同時神情肅穆,張三豐更是站了起來,眼中蘊淚。
峨眉開派典禮既畢,當日下午,群雄便紛紛告辭。
郭襄送走了眾人,心中想到江本帶人前來驚擾峨眉山之事終歸極為詭異,那江本既然是副萬戶將,他的主將不知有何樣說法。峨眉派既然有忽必烈皇帝的詔書及鐵卷,怎麽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若此事不弄個明白,將來峨眉派、演兵堂的安全何在?便想好了第二日便要到川北軍營中去興師問罪。
第二日早上,郭襄安排好了派中的事宜,便要和童氏兄弟一起前往川北軍營,便在此時,川北軍營中卻來了信使,卻是川北軍營的主將格根派人連夜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