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無心逐浪腳已濕
郭襄傳:我創建了峨眉派 作者:從頭再來20190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郭襄在側旁陪伴,月烈這才放心些,蒼白的臉上逐漸有了血色。
她試探著輕輕抖了抖韁繩,怪了,烏雲鐵蹄這下服服帖帖的了,月烈怎麽指揮,它怎麽順從。
月烈漸漸開始膽大,便加快了速度,烏雲鐵蹄的提速之快又一次驚呆了眾人,原來世上竟有如此寶馬良駒,這樣一比,馬棚裏的那些馬,簡直就像是驢子速度一樣。
兩圈跑下來,月烈和鐵穆耳神采飛揚。
跳下馬以後,鐵穆耳忽然向郭襄行了一禮,他把右手放在胸前,深深躬身道:“鄭姐姐,你是我見過的,最厲害的女英雄!比我娘還厲害!”
月烈推了他一把道:“小壞蛋,我叫鄭姐姐,你也叫鄭姐姐,那不是亂了嗎?”
鐵穆耳做個鬼臉道:“那不然叫什麽?叫鄭大媽?”
月烈呸了一聲,也不去管他。拉著郭襄的手道:“鄭姐姐,你今晚就跟我同榻睡吧。你再把馴馬之技也交給我!”
郭襄哭笑不得,道:“我這馴馬之技是在雜耍班子裏練的,又不是什麽了不起的東西,你是金枝玉葉,有的是人家馴好的馬送來,學這個幹嘛?”
傲登神色複雜地看了郭襄一眼。
月烈歎了口氣道:“人家馴好的送來,便一點意思也沒有了。就像做飯,如果是自己做的,一定比最好的山珍海味還要好吃。可惜我們長在宮中,這些樂趣都沒有......”
郭襄一怔,這丫頭倒挺像自己少年時一樣,對什麽都有好奇心,萬事都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瞧一瞧,動手做一做。心便有些軟了,安慰她道:“好,我以後也教你。”
月烈這才高興起來。幾人迴到了映月閣,鐵穆耳忽然央求月烈道:“姑姑,你跟鄭姐姐說說,過幾日,便是西校場的套馬盛會了,能不能讓她幫幫我?”
聽鐵穆耳這樣說,月烈忽然少有地正色道:“這個還真是件大事!父皇說了,今年哪個皇子、皇孫若能奪魁,會親自賞賜‘太禧盤’。嘿嘿,得到太禧盤,可真是意義重大!”
原來,蒙古人以馬上得天下,對騎射之術最為推崇。忽必烈把國都自上都遷到燕京城以後,為了防止王公貴族們安逸享樂,更為了警示子孫們不能忘了立國之本,便下令每年舉辦套馬盛會。
套馬向來是蒙古族中最熱鬧的賽會,漢子們手中各持一根長約一丈的杆子,在杆頂上紮一根繩環。套馬手也騎著馬,在追趕前麵急馳的烈馬,到一定距離時迅速出杆,將繩套套住奔馬的脖子,然後勒緊繩索,在最短時間內控製住烈馬,直到馴服為止。
須知蒙古人套馬時,火候必須掌握得爐火純青,否則不但不能套上烈馬,將其馴服;往往還會被烈馬所拖拽,墜馬受傷甚至喪命也是常事。因此蒙古的男人們在這樣劇烈的比賽中,錘煉了自己的身手和膽識。
這也是忽必烈下詔,每年隆重舉辦套馬盛會的主要原因,他要讓蒙古王孫們,時刻保持英武彪悍,保住蒙古軍征服四海的銳氣。
往年的套馬盛會雖然隆重,對奪魁者,皇帝也有豐厚的獎賞,然而今年卻非常特別!
鐵穆耳的父親真金,是皇帝忽必烈的第二個兒子。忽必烈很器重真金,六年前便把他立為“皇太子”,還兼了朝中的中書令,確定了儲君的地位。
然而後來真金的身體狀況卻不好,近一年來更是每況愈下,有時連朝政都不能正常去處理。
曆朝曆代都有奪嫡之爭。真金的弟弟們見皇太子身體日漸羸弱,自然都起了取而代之的念頭。其中勢力最強的,便是忽必烈的五子雲南王忽哥赤和八子寧王闊闊出。
忽必烈皇帝在朝政上說了,今年能在套馬盛會上奪魁的,便賜予皇宮寶物“太禧盤”。那太禧盤是最高貴的瓷器中的寶物,盤內刻有五爪金龍,曆來是供奉在神禦殿裏的。
皇帝把太禧盤作為套馬會的獎賞,也許就是單純為了激勵皇子皇孫們不忘祖先的騎射本色,也許是對皇太子之位另有所思,真正的想法,隻有皇帝自己知道。
然而皇子皇孫們自然看到了天大的機會。不管奪得太禧盤能不能馬上成為皇帝心中新的太子人選,但肯定會讓皇帝龍顏大悅。
皇帝選太子,必定也是傾向於英武神威,能光耀祖先的,對不對?
郭襄聽月烈這麽一說,也覺得太禧盤的意義重大。但她可不想參與其中!何止是不想參與其中,她甚至在心中苦笑了百遍:我是來大都救我徒弟的,順便刺殺你們皇上,你們個個卻跟我商量怎麽爭皇位?
當然這神情她不能表露出來,何況月烈公主的確是個好孩子,甚至就像十幾年前的自己一樣。如果有可能,她也不願傷了月烈的心。
鐵穆耳見郭襄始終不言語,便隻好私下裏讓姑姑替他好好求求情,然後千恩萬謝地走了。
姑侄倆今天見到了這位“鄭姐姐”的好大本事,都覺得不能逼迫她幫忙,那隻好來軟的了。
不過月烈和郭襄相處這兩天,甚為投機,她向來爽快坦誠,便向郭襄實言相告道:“你道我這侄子為何肯低三下四地求你幫他?其實也是要自保住他的一條小命!”
郭襄一愣道:“他貴為皇孫,父親又是皇太子,今後要繼位做皇帝的。他有什麽性命之憂呢?”
月烈道:“鄭姐姐,你不知道這裏麵的內情......”便把皇太子病重,雲南王和寧王兩人都對皇位虎視眈眈的事,跟郭襄說了。
最後月烈道:“寧王雖也是我的兄長,但我素知他手段狠毒,若他繼了皇位,現在的皇太子一家,自然就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鐵穆耳自然也小命難保!”
她試探著輕輕抖了抖韁繩,怪了,烏雲鐵蹄這下服服帖帖的了,月烈怎麽指揮,它怎麽順從。
月烈漸漸開始膽大,便加快了速度,烏雲鐵蹄的提速之快又一次驚呆了眾人,原來世上竟有如此寶馬良駒,這樣一比,馬棚裏的那些馬,簡直就像是驢子速度一樣。
兩圈跑下來,月烈和鐵穆耳神采飛揚。
跳下馬以後,鐵穆耳忽然向郭襄行了一禮,他把右手放在胸前,深深躬身道:“鄭姐姐,你是我見過的,最厲害的女英雄!比我娘還厲害!”
月烈推了他一把道:“小壞蛋,我叫鄭姐姐,你也叫鄭姐姐,那不是亂了嗎?”
鐵穆耳做個鬼臉道:“那不然叫什麽?叫鄭大媽?”
月烈呸了一聲,也不去管他。拉著郭襄的手道:“鄭姐姐,你今晚就跟我同榻睡吧。你再把馴馬之技也交給我!”
郭襄哭笑不得,道:“我這馴馬之技是在雜耍班子裏練的,又不是什麽了不起的東西,你是金枝玉葉,有的是人家馴好的馬送來,學這個幹嘛?”
傲登神色複雜地看了郭襄一眼。
月烈歎了口氣道:“人家馴好的送來,便一點意思也沒有了。就像做飯,如果是自己做的,一定比最好的山珍海味還要好吃。可惜我們長在宮中,這些樂趣都沒有......”
郭襄一怔,這丫頭倒挺像自己少年時一樣,對什麽都有好奇心,萬事都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瞧一瞧,動手做一做。心便有些軟了,安慰她道:“好,我以後也教你。”
月烈這才高興起來。幾人迴到了映月閣,鐵穆耳忽然央求月烈道:“姑姑,你跟鄭姐姐說說,過幾日,便是西校場的套馬盛會了,能不能讓她幫幫我?”
聽鐵穆耳這樣說,月烈忽然少有地正色道:“這個還真是件大事!父皇說了,今年哪個皇子、皇孫若能奪魁,會親自賞賜‘太禧盤’。嘿嘿,得到太禧盤,可真是意義重大!”
原來,蒙古人以馬上得天下,對騎射之術最為推崇。忽必烈把國都自上都遷到燕京城以後,為了防止王公貴族們安逸享樂,更為了警示子孫們不能忘了立國之本,便下令每年舉辦套馬盛會。
套馬向來是蒙古族中最熱鬧的賽會,漢子們手中各持一根長約一丈的杆子,在杆頂上紮一根繩環。套馬手也騎著馬,在追趕前麵急馳的烈馬,到一定距離時迅速出杆,將繩套套住奔馬的脖子,然後勒緊繩索,在最短時間內控製住烈馬,直到馴服為止。
須知蒙古人套馬時,火候必須掌握得爐火純青,否則不但不能套上烈馬,將其馴服;往往還會被烈馬所拖拽,墜馬受傷甚至喪命也是常事。因此蒙古的男人們在這樣劇烈的比賽中,錘煉了自己的身手和膽識。
這也是忽必烈下詔,每年隆重舉辦套馬盛會的主要原因,他要讓蒙古王孫們,時刻保持英武彪悍,保住蒙古軍征服四海的銳氣。
往年的套馬盛會雖然隆重,對奪魁者,皇帝也有豐厚的獎賞,然而今年卻非常特別!
鐵穆耳的父親真金,是皇帝忽必烈的第二個兒子。忽必烈很器重真金,六年前便把他立為“皇太子”,還兼了朝中的中書令,確定了儲君的地位。
然而後來真金的身體狀況卻不好,近一年來更是每況愈下,有時連朝政都不能正常去處理。
曆朝曆代都有奪嫡之爭。真金的弟弟們見皇太子身體日漸羸弱,自然都起了取而代之的念頭。其中勢力最強的,便是忽必烈的五子雲南王忽哥赤和八子寧王闊闊出。
忽必烈皇帝在朝政上說了,今年能在套馬盛會上奪魁的,便賜予皇宮寶物“太禧盤”。那太禧盤是最高貴的瓷器中的寶物,盤內刻有五爪金龍,曆來是供奉在神禦殿裏的。
皇帝把太禧盤作為套馬會的獎賞,也許就是單純為了激勵皇子皇孫們不忘祖先的騎射本色,也許是對皇太子之位另有所思,真正的想法,隻有皇帝自己知道。
然而皇子皇孫們自然看到了天大的機會。不管奪得太禧盤能不能馬上成為皇帝心中新的太子人選,但肯定會讓皇帝龍顏大悅。
皇帝選太子,必定也是傾向於英武神威,能光耀祖先的,對不對?
郭襄聽月烈這麽一說,也覺得太禧盤的意義重大。但她可不想參與其中!何止是不想參與其中,她甚至在心中苦笑了百遍:我是來大都救我徒弟的,順便刺殺你們皇上,你們個個卻跟我商量怎麽爭皇位?
當然這神情她不能表露出來,何況月烈公主的確是個好孩子,甚至就像十幾年前的自己一樣。如果有可能,她也不願傷了月烈的心。
鐵穆耳見郭襄始終不言語,便隻好私下裏讓姑姑替他好好求求情,然後千恩萬謝地走了。
姑侄倆今天見到了這位“鄭姐姐”的好大本事,都覺得不能逼迫她幫忙,那隻好來軟的了。
不過月烈和郭襄相處這兩天,甚為投機,她向來爽快坦誠,便向郭襄實言相告道:“你道我這侄子為何肯低三下四地求你幫他?其實也是要自保住他的一條小命!”
郭襄一愣道:“他貴為皇孫,父親又是皇太子,今後要繼位做皇帝的。他有什麽性命之憂呢?”
月烈道:“鄭姐姐,你不知道這裏麵的內情......”便把皇太子病重,雲南王和寧王兩人都對皇位虎視眈眈的事,跟郭襄說了。
最後月烈道:“寧王雖也是我的兄長,但我素知他手段狠毒,若他繼了皇位,現在的皇太子一家,自然就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鐵穆耳自然也小命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