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壽庚要投降蒙古軍,可泉州城裏有人不同意。


    這個時候南方沿海大部分還沒落入蒙古軍的手中。泉州城裏的有識之士,還是主張跟隨福州城裏的朝廷共同抗元的,因此蒲壽庚要降元的風聲一出,城裏的官吏、讀書人等各行各業都有人到蒲府去請願,請蒲大人仿效陸秀夫、文天祥等人,堅決抗擊元兵,斷然不可降元,壞了自己名節。


    然而蒲壽庚降元之意已決,並未答應泉州城內眾人的請求。


    消息傳來,泉州城南少林的主持元妙大師便召集武僧堂的首座法本、副座法華二人商議,要除掉蒲壽庚,阻止泉州城降元。


    其時南少林香火鼎盛,寺中有一千餘名僧人。而南少林曆來尚武,在崇尚武學、修煉武技方麵,絲毫不亞於少室山的少林寺。自大唐年間,救過唐王李世民的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大師到泉州創立南少林,南少林便一直以關心國家疾苦、匡扶世間正義為己任。


    其中武僧堂有武僧一百多人,武僧堂的首座法本,與河南少林寺的達摩堂首座渡苦神僧是好友,據渡苦神僧所說,法本大師已練成了南少林絕學中的“龍尊掌”,威力當在自己的“大力金剛指”之上。隻是法本大師為人平和低調,故此在江湖上聲名不顯罷了。


    主持元妙道:“二位師侄,蒲壽庚想要投敵,你們說說該怎麽辦?我佛慈悲,然而我佛也說,懲惡便是揚善,無論如何,不能讓泉州城落入元兵的手中!”


    法本原本垂頭不語,他生性原本平和恬靜,聽到主持大師如此說,卻也抬起頭來,目中精光暴射,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主持大師,此事便交給我師兄弟二人辦吧!”


    武僧堂副座法華卻是性如烈火,噌地站起來道:“武將應戰死沙場,竟然沒與敵人決戰過就要投降!泉州城裏的官員,誰要投降的,有一個我殺一個,有兩個我殺一雙!”


    當晚法本、法華便潛入蒲壽庚軍中,誰料蒲壽庚防範極為嚴密,身邊侍衛眾多,保護得嚴嚴實實的。


    法本、法華決定豁出一條命,硬闖軍營,連斃了二十七名侍衛,重開重圍,然而再找蒲壽庚,卻無蹤無影了。


    原來蒲壽庚見兩人武功太強,害怕侍衛們擋不住他們,便在心腹家丁的護送下,逃到了駐紮在泉州城外數十裏,福建元兵主將唆都的大營中,尋求元兵的佑護。


    唆都詢問情形,蒲壽庚講了南少林寺中的僧人如何反對自己投降,如何對蒙元敵勢。


    唆都正好要拉攏蒲壽庚的心,便吩咐偏將去提點兩萬兵馬,現在天色太晚,第二天要去血洗南少林,為蒲大人報仇。


    原本血洗少林也不要這麽多兵馬,其實唆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盤。明日帶上蒲壽庚,滅了南少林以後,正好乘著聲威把泉州城全盤接管了,自己也好立下一大大功勞,到忽必烈大汗麵前領賞。


    蒙古兵這麽大的動作,自然有宋軍的探馬把消息送了出來,各路震驚。很多抗元的力量便自發到南少林去支援。


    嵩山少林與泉州少林是一家人,見南少林麵臨毀寺劫難,當真是在生死存亡之際!方丈渡世便召集合寺大大小小有職位的僧人一起商討,大家不約而同想到:南北少林為一家,南少林若亡了,蒙元立時便會來對付北少林,若能救下南少林,再與福州的朝廷、各地的抗元力量一起全力抗擊蒙元,那我北少林還尚存一線生機。


    當即渡世方丈決定,除了留下一名知客僧帶著知客堂的十餘名年輕僧人守護寺廟,其餘千餘僧人全部趕去救援南少林。渡世方丈心中祈禱,南少林可千千萬萬要頂住!不要等自己趕到的時候,隻看到一地殘垣破瓦。


    因事態緊急,渡苦神僧隻好給郭襄留了一封信,告訴她事情原委,後麵的事情,讓她自己酌情處理。


    童氏兄弟聽郭襄說完,一時麵麵相覷。他兩人向來心機單純,性情浪漫,此時卻也麵色沉重,知道南、北少林都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童威猛道:“那我們怎麽辦?還在少林等著明教等人和百損道人那一夥嗎?”


    郭襄對童威剛道:“依童大哥之見呢?”


    童威剛難得正色道:“少林派是武林中的泰山北鬥,還應以少林存亡為重。何況原本是想請少林主持明教與百損道人等的恩怨紛爭,現在主持大局的人不在此處,別人隻怕也沒有這個分量讓雙方都信服。依我看,我們還是留下兩封書信,做個交代,然後速速趕往南少林救援!”


    郭襄點頭稱讚:“童大哥很周密!”然後到街邊文房店寫了兩封書信,第一封信是留給明教杜可用、丐幫厲雲天、武當張君寶等人的,告知了南少林的事件,自己已趕往泉州救援,請他們自行斟酌。


    第二封信是寫給百損道人等人的,告訴他們,因發生意外事件,約鬥可能要向後推遲。時間、地點由你們來定!


    她原本打算下山直接前往泉州去支援,是童威剛提醒她,用寫信的方式把這裏的事情交代好。那麽寫好信,她隻好親自又上山一趟,請寺中守門的那兩個僧人代為轉交。


    在前往泉州的路上,郭襄還陸陸續續遇到了一些南方武林中的一些豪客,顯然也是趕往泉州的,知道此次南少林的危難的確牽動了整個武林中學武人的心!


    學武之人,最崇尚的是“俠義”二字!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俠義,救人於危難是俠義,救國救民更是俠中的大義。


    少林派是武林中的泰山北鬥,若此次南北少林真的不存於世,那相當於是蒙元毀掉了大宋武人心中至高無上的圖騰!


    這個道理蒙古軍懂,因此唆都率兩萬人去攻打南少林。


    這個道理中原的武士們也懂,所以無數江湖豪傑前去支援少林!


    然而等郭襄等人趕到的時候,麵對的隻是南少林的衝天火光,斷壁殘垣。


    郭襄意識到自己可能來晚了,便急切帶著童氏兄弟在火光中搜索,希望能找到幸存下來的僧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郭襄傳:我創建了峨眉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頭再來20190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頭再來201909並收藏郭襄傳:我創建了峨眉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