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群豪席卷過邊城
郭襄傳:我創建了峨眉派 作者:從頭再來20190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文煥趕到南城門的時候,呂師聖正在指揮守軍居高臨下,滾木礌石、箭矢齊發,打退了宋軍的第三波進攻。
城牆下堆滿了宋軍的屍體,然而後麵的兵將卻還是源源不斷地跟上,大有拚死一戰的態勢。
呂文煥皺了皺眉,宋軍是在拚命,可他看不出這樣拚命的意圖所在,價值何在。
忽然探馬疾馳來報:“大帥,北門遭到猛烈攻擊,北門我軍......有些頂不住了!”
呂文煥的頭皮“嗡”地一下子炸開了。北門是哪兒?北門之外,俱是我蒙古大軍控製的地盤,那裏怎麽會遭到猛烈進攻?
然而他的機動軍隊已經用在了南門,如何馳救北門?他略一沉吟,轉頭對劉肖仁道:“劉將軍,你先帶兩百軍士前去救援北門,一定要拚死抵住!”
南門開始攻城後,杜可用等在城北、郭襄等在城中都聽到了火炮的攻擊聲,但人人都謹遵張忠顯的號令,嚴格按照昨日的部署而戰。
因張忠顯在雁蕩山的出色指揮讓這些江湖群豪認清了,為何武林中的門派再大,聲勢再隆,也無法與軍隊抗衡?關鍵原因就在於軍隊的紀律嚴明,將令如山。而各大門派中,對門下弟子的約束遠遠不如軍隊有力。
因此要想有所作為,必要有嚴明的教義幫規,這樣才能發展壯大。這一層領悟對杜可用與厲雲天的影響最大。特別是杜可用,自此嚴格整頓明教,使明教的發展更為迅猛,聲勢更為壯大。
半個時辰後,杜可用一躍而起,率領烈火旗的兄弟急速到了北城門下,此時北城門上的元軍大多還在關注著城南的戰況,絲毫未覺察到,他們的危險也在逼近!
城上有軍士看到這一隊彪悍的漢子聚到城下,便大聲喝道:“你們幹什麽的?快點停下,不然格殺勿論!”
杜可用冷哼一聲,手一揮,數十名烈火旗的好漢箭矢齊發,這些箭矢上,裝的都是硫磺火彈,射到元兵身上便登時起火,當即有十餘名元兵在地下翻滾撲騰,想把身上的火撲滅,其餘元兵便紛紛向下射箭,也射中了幾名烈火旗的弟兄。
杜可用讓人速把中箭的兄弟抬下去包紮,手又一揮,數十名銳金旗的兄弟也從兩旁竄出來,紛紛往城牆上投擲短斧、標槍。
一時間斧、槍群飛向城樓上,元兵又倒下了一片。然而城牆甚長,元兵在此屯兵眾多,一批元兵倒下,又有一批接替著過來,也往城下射擊箭矢、火藥。
銳金旗、烈火旗的好漢們雖然身手敏捷,然而元兵實在眾多,長箭、火藥彈如雨般向下射,又有十數名兄弟中箭死傷。
便在這時,突然元兵的後麵大亂,原來郭襄、陳光華等一十六名英豪殺到。元兵雖然人多,然而郭襄持著倚天劍開路,那倚天劍是至為鋒利之器,削到便死,刺到即亡;渡苦和尚和張君寶都是何等功力!兩人此時早已摒棄佛法道學上的限製,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麵對侵犯之敵,隻能“懲惡即是揚善”了!
郭襄、陳光華早已交代眾人,切忌不可戀戰,隻是往城門處衝出一個口子,盡快把城門打開。蒙古兵一時之間哪能攔得了這些兇神惡煞般的人物?雖然呈潮水一般聚攏來,後麵的卻互相阻拌,幹著急使不上力氣。
郭襄等十餘人直衝到城門處,陳光華七八名丐幫好手在外圍格擋,對郭襄大喊道:“快快打開城門!”
渡苦神僧、張君寶和丐幫幾名弟子等人正要合力打開門,卻見那城門堅固厚重,是上好的紅鬆木所做,上麵包上鐵葉子,鑿上了大銅釘,最關鍵的是那鐵門栓,上麵掛著大鐵鎖,隻那鐵門栓隻怕也有上百斤,如何打得開?一時彷徨無計。
郭襄怒叱一聲:“閃開!”舉起倚天劍,“哐哐哐”連劈了三劍,終於將那大鐵鎖連同鐵門栓一同砍開,渡苦神僧、張君寶等八九人叫號用力,終於那城門吱吱吱地緩緩開了。
厲雲天領著丐幫中人及明教厚土旗的兄弟,共一百多人,早就在城下左右的山道邊埋伏已久,心急如焚,見城門緩緩打開,大喜過望,一齊殺將了出來。連同銳金旗、烈火旗的這一眾英豪,聲勢浩大,直往城內席卷而去。
北城門的元兵紛紛上前攔截,然而既然城門得開,這些江湖群雄都是十裏挑一的人物,在戰場上縱騎馳騁或許不如元兵,可是論到城內巷戰、對麵格殺,那可比元兵勝得太多了,那些兵丁如何能阻攔得住?群豪便如一陣風一般直往前卷。
此時群雄已經合兵一處,便戰便進,還未到得城中央,卻見從南而來遍地人馬,不由得都吃了一驚!看著陣勢,竟然像是城內元兵主力,不是在南城門與文丞相的軍隊激戰嗎?為何傾巢而來?
那些人馬卻不戀戰,隻是席卷而過,直往北城門而去。群雄上前劈掛砍殺,卻哪裏擋得住這萬千之眾,隻得眼睜睜看著元兵主力衝了過去。
原來呂文煥見文天祥部猛烈攻城,大有拚命之勢,而據探馬稟報,城北門已然勢急,很有可能城北門先被攻破,那麽自己的軍隊勢必會受到兩麵夾攻,那就太危險了。
當下呂文煥打算孤注一擲,命人馬全出城與文天祥部在城下決戰!若能勝利,再迴頭攻打城北而來的敵人。總比受兩麵夾擊的勝算要大。
他正下了決心,準備決戰之時,突然見城下宋兵拉起一麵十餘丈長的白布,上麵有幾個殷紅大字。
呂文煥一愣,心道:宋兵又在施什麽巫術怪法?
呂文煥定了定神 ,看那幾個大字。雖然離得遠,但那幾個字寫的巨大,又是以殷紅之色,寫在潔白布匹上,格外醒目。不光是他呂文煥,就是滿城牆上的士兵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呂文煥看清之後,頭腦頓時眩暈,他本已疲憊半日,此時又急又怒,嗓子發甜,終於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那上麵的幾個巨字是:宋將呂文煥伐宋於此!
呂文煥原是大宋位高權重、舉足輕重的大將,自投降蒙元以後,最忌別人說“降將”二字。曾有一次,兩名部下因事爭執,其中一人無意中說出了“降將”兩字,正巧被呂文煥聽到,當即斬殺了那名偏將。
現下他見了這九個大字,麵對的又是故主宋廷的軍隊,如何不叫他又羞又怒?頓時一口氣悶在胸中,渾身發顫。就連他的部下見了這些字,也感到麵上無光。
呂師聖見父親吐血,心中大急,知此時如不當機立斷,等敵人兩麵夾擊勢成,便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當即對呂文煥道:“父親,撤退吧!”
劉肖仁也附和道:“大帥,撤吧,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呂文煥閉著眼睛,手指揮了揮,道:“撤吧。”
城牆下堆滿了宋軍的屍體,然而後麵的兵將卻還是源源不斷地跟上,大有拚死一戰的態勢。
呂文煥皺了皺眉,宋軍是在拚命,可他看不出這樣拚命的意圖所在,價值何在。
忽然探馬疾馳來報:“大帥,北門遭到猛烈攻擊,北門我軍......有些頂不住了!”
呂文煥的頭皮“嗡”地一下子炸開了。北門是哪兒?北門之外,俱是我蒙古大軍控製的地盤,那裏怎麽會遭到猛烈進攻?
然而他的機動軍隊已經用在了南門,如何馳救北門?他略一沉吟,轉頭對劉肖仁道:“劉將軍,你先帶兩百軍士前去救援北門,一定要拚死抵住!”
南門開始攻城後,杜可用等在城北、郭襄等在城中都聽到了火炮的攻擊聲,但人人都謹遵張忠顯的號令,嚴格按照昨日的部署而戰。
因張忠顯在雁蕩山的出色指揮讓這些江湖群豪認清了,為何武林中的門派再大,聲勢再隆,也無法與軍隊抗衡?關鍵原因就在於軍隊的紀律嚴明,將令如山。而各大門派中,對門下弟子的約束遠遠不如軍隊有力。
因此要想有所作為,必要有嚴明的教義幫規,這樣才能發展壯大。這一層領悟對杜可用與厲雲天的影響最大。特別是杜可用,自此嚴格整頓明教,使明教的發展更為迅猛,聲勢更為壯大。
半個時辰後,杜可用一躍而起,率領烈火旗的兄弟急速到了北城門下,此時北城門上的元軍大多還在關注著城南的戰況,絲毫未覺察到,他們的危險也在逼近!
城上有軍士看到這一隊彪悍的漢子聚到城下,便大聲喝道:“你們幹什麽的?快點停下,不然格殺勿論!”
杜可用冷哼一聲,手一揮,數十名烈火旗的好漢箭矢齊發,這些箭矢上,裝的都是硫磺火彈,射到元兵身上便登時起火,當即有十餘名元兵在地下翻滾撲騰,想把身上的火撲滅,其餘元兵便紛紛向下射箭,也射中了幾名烈火旗的弟兄。
杜可用讓人速把中箭的兄弟抬下去包紮,手又一揮,數十名銳金旗的兄弟也從兩旁竄出來,紛紛往城牆上投擲短斧、標槍。
一時間斧、槍群飛向城樓上,元兵又倒下了一片。然而城牆甚長,元兵在此屯兵眾多,一批元兵倒下,又有一批接替著過來,也往城下射擊箭矢、火藥。
銳金旗、烈火旗的好漢們雖然身手敏捷,然而元兵實在眾多,長箭、火藥彈如雨般向下射,又有十數名兄弟中箭死傷。
便在這時,突然元兵的後麵大亂,原來郭襄、陳光華等一十六名英豪殺到。元兵雖然人多,然而郭襄持著倚天劍開路,那倚天劍是至為鋒利之器,削到便死,刺到即亡;渡苦和尚和張君寶都是何等功力!兩人此時早已摒棄佛法道學上的限製,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麵對侵犯之敵,隻能“懲惡即是揚善”了!
郭襄、陳光華早已交代眾人,切忌不可戀戰,隻是往城門處衝出一個口子,盡快把城門打開。蒙古兵一時之間哪能攔得了這些兇神惡煞般的人物?雖然呈潮水一般聚攏來,後麵的卻互相阻拌,幹著急使不上力氣。
郭襄等十餘人直衝到城門處,陳光華七八名丐幫好手在外圍格擋,對郭襄大喊道:“快快打開城門!”
渡苦神僧、張君寶和丐幫幾名弟子等人正要合力打開門,卻見那城門堅固厚重,是上好的紅鬆木所做,上麵包上鐵葉子,鑿上了大銅釘,最關鍵的是那鐵門栓,上麵掛著大鐵鎖,隻那鐵門栓隻怕也有上百斤,如何打得開?一時彷徨無計。
郭襄怒叱一聲:“閃開!”舉起倚天劍,“哐哐哐”連劈了三劍,終於將那大鐵鎖連同鐵門栓一同砍開,渡苦神僧、張君寶等八九人叫號用力,終於那城門吱吱吱地緩緩開了。
厲雲天領著丐幫中人及明教厚土旗的兄弟,共一百多人,早就在城下左右的山道邊埋伏已久,心急如焚,見城門緩緩打開,大喜過望,一齊殺將了出來。連同銳金旗、烈火旗的這一眾英豪,聲勢浩大,直往城內席卷而去。
北城門的元兵紛紛上前攔截,然而既然城門得開,這些江湖群雄都是十裏挑一的人物,在戰場上縱騎馳騁或許不如元兵,可是論到城內巷戰、對麵格殺,那可比元兵勝得太多了,那些兵丁如何能阻攔得住?群豪便如一陣風一般直往前卷。
此時群雄已經合兵一處,便戰便進,還未到得城中央,卻見從南而來遍地人馬,不由得都吃了一驚!看著陣勢,竟然像是城內元兵主力,不是在南城門與文丞相的軍隊激戰嗎?為何傾巢而來?
那些人馬卻不戀戰,隻是席卷而過,直往北城門而去。群雄上前劈掛砍殺,卻哪裏擋得住這萬千之眾,隻得眼睜睜看著元兵主力衝了過去。
原來呂文煥見文天祥部猛烈攻城,大有拚命之勢,而據探馬稟報,城北門已然勢急,很有可能城北門先被攻破,那麽自己的軍隊勢必會受到兩麵夾攻,那就太危險了。
當下呂文煥打算孤注一擲,命人馬全出城與文天祥部在城下決戰!若能勝利,再迴頭攻打城北而來的敵人。總比受兩麵夾擊的勝算要大。
他正下了決心,準備決戰之時,突然見城下宋兵拉起一麵十餘丈長的白布,上麵有幾個殷紅大字。
呂文煥一愣,心道:宋兵又在施什麽巫術怪法?
呂文煥定了定神 ,看那幾個大字。雖然離得遠,但那幾個字寫的巨大,又是以殷紅之色,寫在潔白布匹上,格外醒目。不光是他呂文煥,就是滿城牆上的士兵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呂文煥看清之後,頭腦頓時眩暈,他本已疲憊半日,此時又急又怒,嗓子發甜,終於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那上麵的幾個巨字是:宋將呂文煥伐宋於此!
呂文煥原是大宋位高權重、舉足輕重的大將,自投降蒙元以後,最忌別人說“降將”二字。曾有一次,兩名部下因事爭執,其中一人無意中說出了“降將”兩字,正巧被呂文煥聽到,當即斬殺了那名偏將。
現下他見了這九個大字,麵對的又是故主宋廷的軍隊,如何不叫他又羞又怒?頓時一口氣悶在胸中,渾身發顫。就連他的部下見了這些字,也感到麵上無光。
呂師聖見父親吐血,心中大急,知此時如不當機立斷,等敵人兩麵夾擊勢成,便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當即對呂文煥道:“父親,撤退吧!”
劉肖仁也附和道:“大帥,撤吧,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呂文煥閉著眼睛,手指揮了揮,道:“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