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微微點頭道:“包公所言有理,東城豪門不光在商賈之道上勢力驚人,在朝堂中也不乏黨羽和受益之人,甚至還有位高權重的宦官之家也和東城豪門來往頻繁…………”


    “不是來往頻繁,而是這些人本就是和東城豪門沆瀣一氣!”


    蘇洵更加直接的開口,朝堂之中有多少人屬於東城豪門這個利益集團他比誰都清楚,而且其中的關係他更加明白。


    官家要對宗室動手在場的人都能理解,可在包拯範仲淹等人看來,現在對東城豪門動手還不到時候!


    蘇洵並不著急,眼下他隻是把官家的意思轉達給各部的相公以及宰執,至於剩下來的事情自然還有後續。


    幹咳一聲後,蘇洵才開口道:“諸位都是官家一手提拔起來的,自然應該知道官家的為人,謀而後動,不急不惶方為上上之策。”


    “東城豪門,利益牽絆,看似盤根錯雜卻是脈絡清晰,宗室和勳貴並非一體,勳貴和官員亦非一路,官家從宗室而始自官員而終,慢條斯理此事可期!”


    蘇洵的話讓眾人明白許多,原來這是在提醒眾人,東城豪門乃是國家的大患,此次對宗室的動手便是開始。


    眾人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蘇洵乃是吏部尚書,在朝堂之上的地位不低於宰執相公範仲淹。


    吏部自古便不可小覷,除了宰相之外,吏部和其他各部也不相同,雖然都是六部之一,但吏部尚書的地位要比其他各部高一些。


    吏部尚書掌管著官員卷宗,文案,告身及部份任免舉薦之權,影響著很多官員的仕途,因其重要性成為六部尚書之首。


    吏部下設吏部司、司封司、司勳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唐初時甚至還能主持科舉考試,直道開元二十四年將主試權轉禮部管轄。


    後來尚書省職權為諸使職侵奪,本部對於官員的任免權力也日漸削弱。長官稱吏部尚書,置吏部侍郎二人。


    之後一度曾改稱司列、天官、文部,旋複舊。後代相沿不改。隻不過到了大宋之後,使職盛行,吏部職務為審官院、東西銓所掌,吏部尚書亦不治本部事。


    直道趙禎重新改革大宋官製,這才把禮部尚書的地位提升起來,其實許多人都看出來了,這是要在朝中在豎起一個權職分割宰執相公的權利。


    範仲淹自然也是知道的,但他卻並不怎麽在乎,在他看來有了一個吏部尚書之後,中樞院的事情更加好做了。


    製衡之道便是帝王之道,範仲淹在這方麵看的很開,再說他當初也據理力爭過,現在的相權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比前朝大了許多。


    宰執相公總理朝中繁瑣之朝政,根本就無暇他顧,雖是太子總攬大政,可一些小事情根本就沒有必要上報太子的就會堆積到中樞院之中,由中樞院的官員協助宰執相公處理。


    在範仲淹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加強相權,再說眼下君王強勢,皇權如日中天,誰這時候去挑戰皇權,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有了範仲淹的支持,蘇洵傳達趙禎計劃的過程非常順暢,各部相公都是配合的,可以說眼下聚集在大宋中樞院宰執公廨之中的人,都是這個時代改革的先行者,都是這個時代的愛國者。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趙禎親自選拔,親自培養出來的,他們有著改革的思想,也有著為國為民的精神。


    原因便是屁股決定腦袋,單單依靠思想教育是不可能完全改造這些人的,趙禎在不斷的提拔他們時,給了他們很多賞賜,唯獨沒有給他們爵位,而且趙禎也不打算給他們爵位,除了死後追封,追贈。


    爵位這東西是階級劃分的主要工具,有了爵位便是貴族,便是和百姓脫離開來,而屁股決定腦袋,若是連自己朝堂上的相公們都是頂著爵位的勳貴,那還能指望他們對付東城豪門?


    怕是他們自己也早已是其中的一員了,可現在不同,這些人的頭上沒有爵位不是勳貴,但卻都頂著清貴的大學士頭銜。


    天章閣大學士,龍圖閣大學士,觀文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這些頭銜可是極為清貴的,非才能得到皇帝的認可,否則根本就無法獲得。


    勳貴的爵位是比較稀罕,但這東西是靠血統來的,而不是靠自己的本身而來,在此之前大宋官員對學士之類的清貴頭銜便要比爵位看的高。


    而這一切都是趙禎在幕後主導的,清貴和勳貴自然而然的便會出現一種對立,有了對立就能保證一部分官員的穩妥。


    人與人之間別的東西都好妥協,但唯獨思想上的矛盾極難調和,清貴的官員所追求的是施展抱負,追求理想,實現價值,而勳貴和宗室更加看重錢財而不是權利。


    “道不同不相為謀”趙禎有意識的把雙方放在對立麵上,如此便能獲得主動,也能獲得對付東城豪門的支持。


    蘇洵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六部官員和中樞團結起來,對宗室先下手,他們的奏疏和文章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民間都非常有用。


    宗室想要和朝臣對抗,還是要掂量掂量的,他們在政治上的權利幾乎無法與朝臣匹敵。


    分而劃之是蘇洵的結論,這一點得到了在場所有相公的支持,他們清楚要想一下子打擊東城豪門根本不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對宗室下手。


    如此一來不光朝廷的稅負增加,也能使東城豪門的力量減小,眼下的東城豪門已經成為大宋的一塊心病,如同膽量的三冗三費一般讓人難受。


    每年有大量的錢財流入到東城豪門的腰包之中,而且他們還在利用這些錢財賺取更多的錢,朝堂中的許多人都知道,早晚有一天他們會成為大宋的累贅,甚至是滅國之患!


    趙禎好不容易解決了土地兼並的問題,怎麽可能讓另一個動搖江山社稷的隱患再次出現?


    在這一點上,朝臣是和皇帝站在一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欲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欲乘風歸並收藏宋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