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看似是一個數學問題,但對趙禎來說卻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他看似是人們追求天地大道的一種方式,是理解自然的一種學問,但更多的是對格物學也就是科學的推進。
趙禎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環顧四周,看著頗為興奮的學子與楚衍:“爾等都知道圓周率的求取方法是通過割圓術,那割圓術是什麽呢?”
“是數術中的一種!”
積極的迴答總會出現,這是學子們要求進步的表現,也是課堂氣氛的活躍,所有人都知道官家是個隨和的性子,對待學子最是寬容。
趙禎點了點頭,他需要的不是正確答案,而是眼下這種氣氛,笑著對那個胖胖的學子道:“沒錯,是數術的一種,可你們知道圓周率不光能對數術研析的精進,更是對格物的精進。”
趙禎的話讓一些人摸不著頭腦,趙禎就知道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即便是楚衍也是一臉迷惑,他是數術大家,但卻不是格物大家。
望向楚衍,趙禎緩緩開口道:“圓周率乃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麵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所在,是也不是?”
“官家聖明,隻要有了圓周率,即便是個大鐵柱子,臣也能知道他的體積多少。”
趙禎笑了笑望向所有人道:“爾等可能不知,今天你們把圓周率算的越精準,日後我大宋的工匠便能造出更為精準的火車車輪,或是車軸。
別小看這東西,甚至是在軍中都需要用到圓周率,火炮的製造,同樣也離不開,否則炮彈比炮管還大,如何去轟擊敵人?!
同樣的,別的數術也和日常所需息息相關,格物院培養的匠人中有不少都是數術大家,為何?因為他們在格物的時候需要用到這些數術。”
眾人立刻躬身施禮,口稱受教,趙禎也滿意的離開,這樣的行為自己在智慧宮中進行了不知多少次,為的就是讓學子們知道,他們眼中上不得台麵的雜學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格物便是科學,這是趙禎心中認定的事情,科學家自然是崇高的,可在大宋依舊隻能獲得雜學的地位,而不是如同科舉所需的學問,那些是儒家之學,也叫顯學。
這個觀點早早就在華夏的土地上站穩了腳跟,韓非子著有《顯學》一書,書中明確的說過:“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家的學說早已消失在了曆史之中,唯一留下的顯學顯學也隻有儒學一個,而格物的興起與沉寂千年的墨家學說太過相似,於是便被文人所不恥。
當然,皇帝的大力提倡,商賈從中獲利,便是普通百姓都在受到格物的恩惠,連儒家的士大夫也參與其中,自然不能太過打壓。
於是雜學這種帶有一點貶低又有些承認的叫法便出現了,大宋有了顯學,也有雜學,這在讀書人眼中就已經是一種極大的平等了。
但趙禎知道,隨著格物的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國家越來越強盛,隨著資本的不斷壯大,儒學的地位將會變得岌岌可危,而格物的地位將會出現質的飛躍和提高。
這些不是儒家能左右的事情,更不是人力在左右的事情,這是時代的腳步,會把一切擋在麵前的“落後”碾壓成齏粉,除非儒學開始改變,開始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
新學便是最好的“加速劑”,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儒學依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不可能完全放棄儒學,這個時代或者說之後的無數的時代,儒學依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畢竟華夏的禮數,尊卑,道德,觀念都是建立在儒學之上的,若是有一天儒學轟然崩塌,崩塌的不光是儒學而已,還有華夏數千年建立起來的道德體係。
一個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完全毀滅的文明有多可怕?趙禎想想都會覺得遍體生寒。
他是在改變這個時代,不是在毀滅這個時代,所以新學要大力提倡,用這種能夠取代傳統儒學的新學來潤滑這個時代飛速旋轉的齒輪。
事實表明他是對的,現在的大宋新學固定了人們的道德和思想,又使得人們不斷的接納和包容格物的興起。
原本比較對立的兩種思想,在不知不覺間開始融合。
幸虧格物這東西在儒家典籍中出現過,也幸虧格物的解釋消失的無影無蹤,所以對格物的定義與發展可以創新的融入到新學之中。
不過代價是張載這個關學的代表人物不到五十歲便已經白了頭,趙禎有些愧疚,又有些敬佩,這樣的人才能配稱作是真正的大儒。
智慧宮中當然也有新學的位置,事實上張載講學最多的地方就是智慧宮,這裏是思想文化的碰撞之地,來自全世界的智慧與知識在這裏被總結出來,被傳授給漢家文明。
漢家文明有時便如同心一樣,堅硬的時候堪比鋼鐵,柔軟的時候又如海納百川。
新學便是最好的代表,他對格物的吸收最為純粹和徹底,把格物當作是儒學的一部分來看待,認為大道三千殊途同歸。
格物是通過對事物的判斷來認識世界,而儒學是通過學問來認識世界,最終都是在往明理上走。
“天下的道理就在那裏,不會因為你的學識而改變,隻是你的學識達到了,便會有一雙能看到道理的眼睛,如此便能窺道,儒學便是如此,格物亦是如此。試問誰能一輩子不與格物打交道?誰能一輩子不與聖人之言打交道?天下眾生,上至君王下至小民無外如是!”
“先生的意思是,即便海外之學也有一些道理?”
“這是自然?莫要小看海外的學說!一千年前,海外大秦人便發現了勾股定理,雖然比咱們華夏晚了數百年,可終究是人家自己發現了,你難道能說他們就沒開化?”
張載的講學很有特殊,或者說在仿古,地點不是在學舍之中,而是在智慧宮的巨大花園中。
一塊石頭,一壺茶水,一個頭戴逍遙巾的長者,以及無數渴求知識的學子,就在這鬱鬱蔥蔥之中一問一答。
知識的魅力和環境的優雅讓所有人都忘記了追求大道的痛苦。
趙禎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環顧四周,看著頗為興奮的學子與楚衍:“爾等都知道圓周率的求取方法是通過割圓術,那割圓術是什麽呢?”
“是數術中的一種!”
積極的迴答總會出現,這是學子們要求進步的表現,也是課堂氣氛的活躍,所有人都知道官家是個隨和的性子,對待學子最是寬容。
趙禎點了點頭,他需要的不是正確答案,而是眼下這種氣氛,笑著對那個胖胖的學子道:“沒錯,是數術的一種,可你們知道圓周率不光能對數術研析的精進,更是對格物的精進。”
趙禎的話讓一些人摸不著頭腦,趙禎就知道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即便是楚衍也是一臉迷惑,他是數術大家,但卻不是格物大家。
望向楚衍,趙禎緩緩開口道:“圓周率乃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麵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所在,是也不是?”
“官家聖明,隻要有了圓周率,即便是個大鐵柱子,臣也能知道他的體積多少。”
趙禎笑了笑望向所有人道:“爾等可能不知,今天你們把圓周率算的越精準,日後我大宋的工匠便能造出更為精準的火車車輪,或是車軸。
別小看這東西,甚至是在軍中都需要用到圓周率,火炮的製造,同樣也離不開,否則炮彈比炮管還大,如何去轟擊敵人?!
同樣的,別的數術也和日常所需息息相關,格物院培養的匠人中有不少都是數術大家,為何?因為他們在格物的時候需要用到這些數術。”
眾人立刻躬身施禮,口稱受教,趙禎也滿意的離開,這樣的行為自己在智慧宮中進行了不知多少次,為的就是讓學子們知道,他們眼中上不得台麵的雜學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格物便是科學,這是趙禎心中認定的事情,科學家自然是崇高的,可在大宋依舊隻能獲得雜學的地位,而不是如同科舉所需的學問,那些是儒家之學,也叫顯學。
這個觀點早早就在華夏的土地上站穩了腳跟,韓非子著有《顯學》一書,書中明確的說過:“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家的學說早已消失在了曆史之中,唯一留下的顯學顯學也隻有儒學一個,而格物的興起與沉寂千年的墨家學說太過相似,於是便被文人所不恥。
當然,皇帝的大力提倡,商賈從中獲利,便是普通百姓都在受到格物的恩惠,連儒家的士大夫也參與其中,自然不能太過打壓。
於是雜學這種帶有一點貶低又有些承認的叫法便出現了,大宋有了顯學,也有雜學,這在讀書人眼中就已經是一種極大的平等了。
但趙禎知道,隨著格物的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國家越來越強盛,隨著資本的不斷壯大,儒學的地位將會變得岌岌可危,而格物的地位將會出現質的飛躍和提高。
這些不是儒家能左右的事情,更不是人力在左右的事情,這是時代的腳步,會把一切擋在麵前的“落後”碾壓成齏粉,除非儒學開始改變,開始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
新學便是最好的“加速劑”,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儒學依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不可能完全放棄儒學,這個時代或者說之後的無數的時代,儒學依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畢竟華夏的禮數,尊卑,道德,觀念都是建立在儒學之上的,若是有一天儒學轟然崩塌,崩塌的不光是儒學而已,還有華夏數千年建立起來的道德體係。
一個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完全毀滅的文明有多可怕?趙禎想想都會覺得遍體生寒。
他是在改變這個時代,不是在毀滅這個時代,所以新學要大力提倡,用這種能夠取代傳統儒學的新學來潤滑這個時代飛速旋轉的齒輪。
事實表明他是對的,現在的大宋新學固定了人們的道德和思想,又使得人們不斷的接納和包容格物的興起。
原本比較對立的兩種思想,在不知不覺間開始融合。
幸虧格物這東西在儒家典籍中出現過,也幸虧格物的解釋消失的無影無蹤,所以對格物的定義與發展可以創新的融入到新學之中。
不過代價是張載這個關學的代表人物不到五十歲便已經白了頭,趙禎有些愧疚,又有些敬佩,這樣的人才能配稱作是真正的大儒。
智慧宮中當然也有新學的位置,事實上張載講學最多的地方就是智慧宮,這裏是思想文化的碰撞之地,來自全世界的智慧與知識在這裏被總結出來,被傳授給漢家文明。
漢家文明有時便如同心一樣,堅硬的時候堪比鋼鐵,柔軟的時候又如海納百川。
新學便是最好的代表,他對格物的吸收最為純粹和徹底,把格物當作是儒學的一部分來看待,認為大道三千殊途同歸。
格物是通過對事物的判斷來認識世界,而儒學是通過學問來認識世界,最終都是在往明理上走。
“天下的道理就在那裏,不會因為你的學識而改變,隻是你的學識達到了,便會有一雙能看到道理的眼睛,如此便能窺道,儒學便是如此,格物亦是如此。試問誰能一輩子不與格物打交道?誰能一輩子不與聖人之言打交道?天下眾生,上至君王下至小民無外如是!”
“先生的意思是,即便海外之學也有一些道理?”
“這是自然?莫要小看海外的學說!一千年前,海外大秦人便發現了勾股定理,雖然比咱們華夏晚了數百年,可終究是人家自己發現了,你難道能說他們就沒開化?”
張載的講學很有特殊,或者說在仿古,地點不是在學舍之中,而是在智慧宮的巨大花園中。
一塊石頭,一壺茶水,一個頭戴逍遙巾的長者,以及無數渴求知識的學子,就在這鬱鬱蔥蔥之中一問一答。
知識的魅力和環境的優雅讓所有人都忘記了追求大道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