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吃著糕點喝著茶水好不愜意,殿外的倆個女人之間的交戰和他關係不大,最少現在能躲一陣是一陣,這種事情還需要她們自己處理,否則無論怎麽做都會偏心。
一個是皇後之尊,一個是曾經的帝王現在的皇貴妃,自己默認的皇後,都是女人中的極品存在,趙禎可不想二鳳相爭傷及自己。
聰明的內侍都在這個時候遠離清涼殿,這裏算得上是暴風之眼,一旦被卷進去定然是粉身碎骨的,趙禎更是不會去攙和。
最少這樣的僵持很快就會煙消雲散,兩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在這裏平待太久必然會失去體麵,對於女人來說麵子更為重要。
放下茶碗趙禎看著關於吐蕃的資料微微歎息,這個王朝曾經也是盛極一時,要不是因為吐蕃人天生的高原病早已把中原大地攪得不得安寧。
即便如此也是給了李唐王朝以重創,“大非川之爭”之後,吐蕃便和李唐王朝的戰爭全麵爆發,吐蕃大相祿東讚去世後,吐蕃徹底失去了冷靜。
如果說鬆讚幹布是吐蕃的中興之主,那祿東讚便是吐蕃的一代賢相,此人是高原上的智者,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在出使唐朝期間,祿東讚因機智善變,極為唐太宗賞識,欲將琅琊長公主的外孫女段氏嫁給祿東讚,誘使他為唐朝效力。
對於大唐皇帝的招攬祿東讚以“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讚普未謁公主,陪臣安敢輒娶”為由,婉言謝絕了太宗的好意,如此一來既不是體麵,又讓唐太宗無法逼他就範。
在鬆讚幹布駕崩後,整個吐蕃幾乎都在靠祿東讚維係穩定,在其身前一直致力於維護吐蕃的穩定,製度的改革以及對鬆讚幹布對外擴展態度的繼承,但卻約束吐蕃謹慎對唐的用兵。
但在他死後,吐蕃人失去了這個重要的“舵手”開始不斷的侵襲唐王朝的疆土。
而大非川之戰成就了吐蕃的強大,也致使唐王朝轉變原本的輕視態度,為了攻滅吐蕃以徹底鏟除西部邊境之患,唐高宗派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並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將,率五萬大軍討伐吐蕃。
薛仁貴令郭待封率兩萬人於大非嶺守輜重,薛仁貴帥部前行,擊吐蕃於河口,大破之,斬獲甚眾,到達烏海。
郭待封不執行薛仁貴的計策,領輜重踵進,被吐蕃二十餘萬軍隊打敗,悉棄輜重,迫使薛仁貴部返迴大非川,吐蕃論欽陵將兵四十餘萬進攻,唐兵大敗。
此後吐蕃和唐王朝之間的戰事時有時無,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沒能戰勝對方,最大的屏障就是高原。
吐蕃軍隊下來的時間不能太長,而唐軍也無法長時間在高原作戰,此後在女皇帝武則天的努力下,唐王朝收複安西四鎮,再加上內部的爭權奪勢,吐蕃的實力開始衰落。
再往後看,趙禎忍不住感歎一句:“天道好輪迴!”
吐蕃實力下降的同時,唐王朝也經曆了安史之亂這個要命的一下,王朝的實力也驟減直下,吐蕃以吐穀渾與黨項二十萬軍隊乘勝長驅直入,逼近長安,唐代宗倉皇出奔陝州,吐蕃軍隊占領長安,擁立吐蕃國舅李承宏為帝。
但蕃軍不適應長安秋季的酷熱,吐蕃軍中疾病流行,加上唐朝勤王之軍逼近,吐蕃軍入據長安十五天而退出長安。至此,隴右道東段的十三個州全陷入吐蕃之手。
至此趙禎對吐蕃和唐王朝之間的戰爭了解了一部分,也知道雙方之間的爭奪並沒有史書上並不是很多的介紹,其中的過程複雜,用兵之繁,計謀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放下手中的卷軸,趙禎開始整理他掌握的信息。
唐朝初年在軍事上對周邊各族大都占有明顯優勢,唯獨吐蕃是個例外。除軍事指揮原因外,還有其它多種原因……最明顯的便是吐蕃國法嚴整,上下齊力,內部較穩固,民風剽悍尚武,且河隴一帶的軍事地理形勢對其十分有利。
還有便是吐蕃位於青藏高原,攻唐可居高臨下,直入平川;而唐擊吐蕃卻要仰攻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軍作戰十分不便。
高原成為吐蕃地利的同時也成為吐蕃最大的羈絆,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吐蕃人幾乎無法對中原造成太大的威脅,即便是攻陷了唐王朝的都城也根本守不住。
現在的大宋不似唐王朝,對吐蕃一直奉行防禦政策,再加上吐蕃一盤散沙,對大宋王朝並沒有任何威脅,所以也就放任不管。
而現在,角廝羅突然的崛起讓中樞以及六部飽讀史書的相公們開始擔憂,他們擔心角廝羅會成為另一個鬆讚幹布,也擔心吐蕃在他的攻伐下會得到統一。
對於中樞的擔心,趙禎並沒有意外,防範於未然這是宰執應該做的事情,尤其是這段時間角廝羅的高歌猛進。
在看過這麽多的史料之後,趙禎基本上理清了吐蕃的曆史以及現在分裂的狀態由來,自己當年扶持角廝羅的目的在於讓他成為異數參與到吐蕃的亂局之中。
因為他的身份特殊,是吐蕃王朝讚普後裔,就因為這個身份他被利用了無數次,他是吐蕃高貴的亞隴覺阿王係的後裔,但是生不逢時。
當他出生之時,吐蕃早已分崩離析,處在宗室戰爭、軍閥割據的內亂之中。為了避難,許多吐蕃王室的後代不得不遠走他鄉。
唃廝囉十二歲的時候,被一個叫何郎業賢的河州羌人從西域接迴。當時,吐蕃國勢早已衰微。西藏本土,四分五裂;河隴一帶,更是“族種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複統一。”
唃廝囉被接迴以後,名義上雖然是吐蕃至高無上的讚普,但實際上卻是河湟地區宗教領袖和地方豪強手中的傀儡。當時,河湟地區業已強大的宗教和地方豪強兩大勢力都將唃廝囉當作名貴獵物一樣來追逐。
唃廝囉年僅十二,這對於豪強們來說,無疑又是最好控製的。
一個是皇後之尊,一個是曾經的帝王現在的皇貴妃,自己默認的皇後,都是女人中的極品存在,趙禎可不想二鳳相爭傷及自己。
聰明的內侍都在這個時候遠離清涼殿,這裏算得上是暴風之眼,一旦被卷進去定然是粉身碎骨的,趙禎更是不會去攙和。
最少這樣的僵持很快就會煙消雲散,兩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在這裏平待太久必然會失去體麵,對於女人來說麵子更為重要。
放下茶碗趙禎看著關於吐蕃的資料微微歎息,這個王朝曾經也是盛極一時,要不是因為吐蕃人天生的高原病早已把中原大地攪得不得安寧。
即便如此也是給了李唐王朝以重創,“大非川之爭”之後,吐蕃便和李唐王朝的戰爭全麵爆發,吐蕃大相祿東讚去世後,吐蕃徹底失去了冷靜。
如果說鬆讚幹布是吐蕃的中興之主,那祿東讚便是吐蕃的一代賢相,此人是高原上的智者,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在出使唐朝期間,祿東讚因機智善變,極為唐太宗賞識,欲將琅琊長公主的外孫女段氏嫁給祿東讚,誘使他為唐朝效力。
對於大唐皇帝的招攬祿東讚以“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讚普未謁公主,陪臣安敢輒娶”為由,婉言謝絕了太宗的好意,如此一來既不是體麵,又讓唐太宗無法逼他就範。
在鬆讚幹布駕崩後,整個吐蕃幾乎都在靠祿東讚維係穩定,在其身前一直致力於維護吐蕃的穩定,製度的改革以及對鬆讚幹布對外擴展態度的繼承,但卻約束吐蕃謹慎對唐的用兵。
但在他死後,吐蕃人失去了這個重要的“舵手”開始不斷的侵襲唐王朝的疆土。
而大非川之戰成就了吐蕃的強大,也致使唐王朝轉變原本的輕視態度,為了攻滅吐蕃以徹底鏟除西部邊境之患,唐高宗派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並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將,率五萬大軍討伐吐蕃。
薛仁貴令郭待封率兩萬人於大非嶺守輜重,薛仁貴帥部前行,擊吐蕃於河口,大破之,斬獲甚眾,到達烏海。
郭待封不執行薛仁貴的計策,領輜重踵進,被吐蕃二十餘萬軍隊打敗,悉棄輜重,迫使薛仁貴部返迴大非川,吐蕃論欽陵將兵四十餘萬進攻,唐兵大敗。
此後吐蕃和唐王朝之間的戰事時有時無,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沒能戰勝對方,最大的屏障就是高原。
吐蕃軍隊下來的時間不能太長,而唐軍也無法長時間在高原作戰,此後在女皇帝武則天的努力下,唐王朝收複安西四鎮,再加上內部的爭權奪勢,吐蕃的實力開始衰落。
再往後看,趙禎忍不住感歎一句:“天道好輪迴!”
吐蕃實力下降的同時,唐王朝也經曆了安史之亂這個要命的一下,王朝的實力也驟減直下,吐蕃以吐穀渾與黨項二十萬軍隊乘勝長驅直入,逼近長安,唐代宗倉皇出奔陝州,吐蕃軍隊占領長安,擁立吐蕃國舅李承宏為帝。
但蕃軍不適應長安秋季的酷熱,吐蕃軍中疾病流行,加上唐朝勤王之軍逼近,吐蕃軍入據長安十五天而退出長安。至此,隴右道東段的十三個州全陷入吐蕃之手。
至此趙禎對吐蕃和唐王朝之間的戰爭了解了一部分,也知道雙方之間的爭奪並沒有史書上並不是很多的介紹,其中的過程複雜,用兵之繁,計謀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放下手中的卷軸,趙禎開始整理他掌握的信息。
唐朝初年在軍事上對周邊各族大都占有明顯優勢,唯獨吐蕃是個例外。除軍事指揮原因外,還有其它多種原因……最明顯的便是吐蕃國法嚴整,上下齊力,內部較穩固,民風剽悍尚武,且河隴一帶的軍事地理形勢對其十分有利。
還有便是吐蕃位於青藏高原,攻唐可居高臨下,直入平川;而唐擊吐蕃卻要仰攻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軍作戰十分不便。
高原成為吐蕃地利的同時也成為吐蕃最大的羈絆,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吐蕃人幾乎無法對中原造成太大的威脅,即便是攻陷了唐王朝的都城也根本守不住。
現在的大宋不似唐王朝,對吐蕃一直奉行防禦政策,再加上吐蕃一盤散沙,對大宋王朝並沒有任何威脅,所以也就放任不管。
而現在,角廝羅突然的崛起讓中樞以及六部飽讀史書的相公們開始擔憂,他們擔心角廝羅會成為另一個鬆讚幹布,也擔心吐蕃在他的攻伐下會得到統一。
對於中樞的擔心,趙禎並沒有意外,防範於未然這是宰執應該做的事情,尤其是這段時間角廝羅的高歌猛進。
在看過這麽多的史料之後,趙禎基本上理清了吐蕃的曆史以及現在分裂的狀態由來,自己當年扶持角廝羅的目的在於讓他成為異數參與到吐蕃的亂局之中。
因為他的身份特殊,是吐蕃王朝讚普後裔,就因為這個身份他被利用了無數次,他是吐蕃高貴的亞隴覺阿王係的後裔,但是生不逢時。
當他出生之時,吐蕃早已分崩離析,處在宗室戰爭、軍閥割據的內亂之中。為了避難,許多吐蕃王室的後代不得不遠走他鄉。
唃廝囉十二歲的時候,被一個叫何郎業賢的河州羌人從西域接迴。當時,吐蕃國勢早已衰微。西藏本土,四分五裂;河隴一帶,更是“族種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複統一。”
唃廝囉被接迴以後,名義上雖然是吐蕃至高無上的讚普,但實際上卻是河湟地區宗教領袖和地方豪強手中的傀儡。當時,河湟地區業已強大的宗教和地方豪強兩大勢力都將唃廝囉當作名貴獵物一樣來追逐。
唃廝囉年僅十二,這對於豪強們來說,無疑又是最好控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