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宋看似海晏河清,但內部存在的問題依舊不小,趙禎從未覺得大宋已經到了鑄劍為犁馬放南山的時候,相反廣闊的疆域反而需要大量的士兵去守衛。
而大宋的軍隊這段時間鋒芒太甚,在士兵心中功勳往往被放在第一位,兵部已經查證了三起邊境衝突都是大宋邊軍所致,並且很可能時故意為之,為的就是以斬首獲得軍功。
被查到的三起都是戍邊邊軍的所作所為,雖然無法代表整個大宋的軍隊,當這樣的行為也已經足夠讓趙禎保持警惕的了。
軍種將士更多的時候是在關心什麽時候能有機會外出作戰,軍隊的積極性是很高,但現在對於大宋來說卻並不需要這麽高的積極性。
尤其是在趙禎明確對天竺進行封鎖之後,這樣的積極性在現在就變得有些過於高漲。
之前為了適應高強度的戰爭需要,趙禎對大宋的軍事單位進行了擴充,新增了十六衛,同時擴大了軍隊人數,無論是禁軍還是邊軍都是呈爆炸式的增長。
外加上收複外族編製成軍,先在的大宋早已不是幾十萬人的軍隊規模,而是數百萬大軍。
在戰時這樣規模的軍隊不算過分,再加上大宋的國帑萬巨,萬全負擔得起,可現在四方寧靜,萬全不需要繼續維持如此龐大的軍隊和開支。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人數進行削減,清涼殿中從冰窖傳來的涼風很舒服,趙禎看著對麵的狄青感歎這位大宋的戰神已經初現疲態。
沒想到在自己的保護之下,這位大宋軍神依舊不行了,這次不是被文臣所攻擊,而是為大宋的軍事操勞的不行。
當然趙禎不否認自己也有一部分責任,當初掉他迴朝也是有保護和轄製之意,狄青在軍中的威望很高,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存在。
原本因為大宋缺將所導致趙禎不得不重用狄青,可現在不同了,大宋的軍事已經超越了原本的軍事範疇和體係,軍隊的裝備有了質的飛躍並不算什麽。
最重要的是已經有了專業的軍事人才培養體係,所以說現在的大宋並不缺將,從軍武院畢業的軍官先進入軍中曆練,從最基層一步一步的走上去。
積累大量的軍中經驗的同時,也把自己在軍武院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其中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已經是完善的軍官培養製度,基本上無可挑剔。
如此一來,大宋“軍神”就不再需要在戰場上親自指揮,更不需要搞個人崇拜以增加將士們的信心了。
當然,趙禎還是需要狄青卓越的戰略眼光,這東西可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原本的樞密院被取消,改為參謀兵事院,而在增加兵部的實權。
這一係列動作看似是在恢複舊製加強六部,但事實上卻是趙禎在削弱相權的同時削弱兵權。
狄青調任兵部尚書,這是一個能參與朝政的機會,他也獲得了另外的一個身份,參知政事,但狄青對政事並不關心,隻是在涉及到兵事的時候發表自己的看法。
眼下就是如此,趙禎向他諮詢關於裁軍的建議,身為兵部尚書的他自然知道趙禎的意思,當卻慎重的說道:“官家,非臣疑心,而是當下裁軍並非明智之舉,西麵的吐蕃依舊是我大宋隱患,而天竺並未臣服,天下之間所需用兵之處亦不在少數,尤其是恆邏斯以及與塞爾柱接壤之地。何況若是一氣裁撤太多,民心不穩,將士不甘……”
趙禎知道狄青擔心的是什麽,其實他是擔心大宋的將士一下從軍中迴到民間,不知道該如何生活了。
“你的意思朕知道。可現如今我大宋又要開始出現冗兵的之象了,若是不早做打算,待兵員過剩,到時再行裁撤已然晚矣!”
狄青很快提出了解決辦法:“官家,參謀兵事院之大參王韶向臣提過一個辦法,既能減少裁撤大軍所帶來的動蕩,又能循序漸進的為將士們某一個好出路。”
趙禎驚訝的表情中帶著一絲狡黠:“哦?是什麽辦法,快快說與朕聽。”
“王韶有雲:兵在貴不在多眼下我大宋之兵甚多,最上者沒過禁軍,禁軍最精者沒過上四,然大宋疆域遼闊,邊防較多,不可皆以上四軍作防,必有邊軍相輔相成。”
狄青說到這裏稍稍頓了一下,見趙禎微微點頭頷首的模樣,信心大增繼續道:“臣和王韶相互辯論過,其所說乃最適我大宋也!邊軍四年兵役便止,而我大宋交通便利,並未有所影響;至於十六衛以保地方安危,各州府之十六衛甚多,雖是戰時而集,可我大宋亦有數百萬之退伍老兵,可隨時調動,此十六衛之弊也!”
趙禎點了點頭:“狄卿的意思是裁撤十六衛?”
狄青搖了搖頭:“臣並無此意,臣的意思是可否把現有十六衛全部裁撤,另取消邊軍番號,在邊疆邊軍之地重開十六衛,邊軍將士以十六衛之名號戍邊,以十六邊衛為名,使其成為大宋的正軍而非偏軍?”
這算是意外收獲了,當初趙禎和王韶商議的時候是準備“作局”誆騙狄青入局,並且讓他同意裁撤軍隊的,但沒想到他居然能從中找到更為合算的辦法。
如此一來大宋的境內十六一下便全部裁撤,並不會影響這些人,大宋的十六衛幾乎都是老兵所組成,他們平日裏也正常過日子,進行生產生活,隻不過在每月抽選幾天時間行進訓練罷了。
先在的大宋需要這樣嗎?並不需要,大宋邊軍的戰力已經相當驚人,而武器裝備的供給保障依舊不成問題,所以邊軍的戰力相當強悍,外加長期戍邊,將士們的能力和經驗並不弱於常年征戰的禁軍。
裁撤十六衛的影響和風險相較於裁撤其他兵種要小得多,這一點趙禎很快讚同:“如此便從本月十五開始,逐漸裁撤腹內之十六衛,所有衛所器械,軍官全部抽調至各邊軍,相互契合,增加訓練以提高戰力。”
狄青長舒一口氣:“臣遵旨!”
而大宋的軍隊這段時間鋒芒太甚,在士兵心中功勳往往被放在第一位,兵部已經查證了三起邊境衝突都是大宋邊軍所致,並且很可能時故意為之,為的就是以斬首獲得軍功。
被查到的三起都是戍邊邊軍的所作所為,雖然無法代表整個大宋的軍隊,當這樣的行為也已經足夠讓趙禎保持警惕的了。
軍種將士更多的時候是在關心什麽時候能有機會外出作戰,軍隊的積極性是很高,但現在對於大宋來說卻並不需要這麽高的積極性。
尤其是在趙禎明確對天竺進行封鎖之後,這樣的積極性在現在就變得有些過於高漲。
之前為了適應高強度的戰爭需要,趙禎對大宋的軍事單位進行了擴充,新增了十六衛,同時擴大了軍隊人數,無論是禁軍還是邊軍都是呈爆炸式的增長。
外加上收複外族編製成軍,先在的大宋早已不是幾十萬人的軍隊規模,而是數百萬大軍。
在戰時這樣規模的軍隊不算過分,再加上大宋的國帑萬巨,萬全負擔得起,可現在四方寧靜,萬全不需要繼續維持如此龐大的軍隊和開支。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人數進行削減,清涼殿中從冰窖傳來的涼風很舒服,趙禎看著對麵的狄青感歎這位大宋的戰神已經初現疲態。
沒想到在自己的保護之下,這位大宋軍神依舊不行了,這次不是被文臣所攻擊,而是為大宋的軍事操勞的不行。
當然趙禎不否認自己也有一部分責任,當初掉他迴朝也是有保護和轄製之意,狄青在軍中的威望很高,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存在。
原本因為大宋缺將所導致趙禎不得不重用狄青,可現在不同了,大宋的軍事已經超越了原本的軍事範疇和體係,軍隊的裝備有了質的飛躍並不算什麽。
最重要的是已經有了專業的軍事人才培養體係,所以說現在的大宋並不缺將,從軍武院畢業的軍官先進入軍中曆練,從最基層一步一步的走上去。
積累大量的軍中經驗的同時,也把自己在軍武院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其中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已經是完善的軍官培養製度,基本上無可挑剔。
如此一來,大宋“軍神”就不再需要在戰場上親自指揮,更不需要搞個人崇拜以增加將士們的信心了。
當然,趙禎還是需要狄青卓越的戰略眼光,這東西可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原本的樞密院被取消,改為參謀兵事院,而在增加兵部的實權。
這一係列動作看似是在恢複舊製加強六部,但事實上卻是趙禎在削弱相權的同時削弱兵權。
狄青調任兵部尚書,這是一個能參與朝政的機會,他也獲得了另外的一個身份,參知政事,但狄青對政事並不關心,隻是在涉及到兵事的時候發表自己的看法。
眼下就是如此,趙禎向他諮詢關於裁軍的建議,身為兵部尚書的他自然知道趙禎的意思,當卻慎重的說道:“官家,非臣疑心,而是當下裁軍並非明智之舉,西麵的吐蕃依舊是我大宋隱患,而天竺並未臣服,天下之間所需用兵之處亦不在少數,尤其是恆邏斯以及與塞爾柱接壤之地。何況若是一氣裁撤太多,民心不穩,將士不甘……”
趙禎知道狄青擔心的是什麽,其實他是擔心大宋的將士一下從軍中迴到民間,不知道該如何生活了。
“你的意思朕知道。可現如今我大宋又要開始出現冗兵的之象了,若是不早做打算,待兵員過剩,到時再行裁撤已然晚矣!”
狄青很快提出了解決辦法:“官家,參謀兵事院之大參王韶向臣提過一個辦法,既能減少裁撤大軍所帶來的動蕩,又能循序漸進的為將士們某一個好出路。”
趙禎驚訝的表情中帶著一絲狡黠:“哦?是什麽辦法,快快說與朕聽。”
“王韶有雲:兵在貴不在多眼下我大宋之兵甚多,最上者沒過禁軍,禁軍最精者沒過上四,然大宋疆域遼闊,邊防較多,不可皆以上四軍作防,必有邊軍相輔相成。”
狄青說到這裏稍稍頓了一下,見趙禎微微點頭頷首的模樣,信心大增繼續道:“臣和王韶相互辯論過,其所說乃最適我大宋也!邊軍四年兵役便止,而我大宋交通便利,並未有所影響;至於十六衛以保地方安危,各州府之十六衛甚多,雖是戰時而集,可我大宋亦有數百萬之退伍老兵,可隨時調動,此十六衛之弊也!”
趙禎點了點頭:“狄卿的意思是裁撤十六衛?”
狄青搖了搖頭:“臣並無此意,臣的意思是可否把現有十六衛全部裁撤,另取消邊軍番號,在邊疆邊軍之地重開十六衛,邊軍將士以十六衛之名號戍邊,以十六邊衛為名,使其成為大宋的正軍而非偏軍?”
這算是意外收獲了,當初趙禎和王韶商議的時候是準備“作局”誆騙狄青入局,並且讓他同意裁撤軍隊的,但沒想到他居然能從中找到更為合算的辦法。
如此一來大宋的境內十六一下便全部裁撤,並不會影響這些人,大宋的十六衛幾乎都是老兵所組成,他們平日裏也正常過日子,進行生產生活,隻不過在每月抽選幾天時間行進訓練罷了。
先在的大宋需要這樣嗎?並不需要,大宋邊軍的戰力已經相當驚人,而武器裝備的供給保障依舊不成問題,所以邊軍的戰力相當強悍,外加長期戍邊,將士們的能力和經驗並不弱於常年征戰的禁軍。
裁撤十六衛的影響和風險相較於裁撤其他兵種要小得多,這一點趙禎很快讚同:“如此便從本月十五開始,逐漸裁撤腹內之十六衛,所有衛所器械,軍官全部抽調至各邊軍,相互契合,增加訓練以提高戰力。”
狄青長舒一口氣:“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