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玉帶著十萬背嵬騎兵過了土兀刺河後便安營紮寨,在這裏休養生息等待約定的時間,以防北戍司軍沒有的到位。
背嵬軍和北戍司軍完全是從兩個方向對阻卜部盟進行鉗形進攻,在這個時代沒有遠程通信工具,所能靠的也隻有傳令的快馬,可在廣袤的草原上,想要依靠傳令快馬進行聯絡實在是太難了,並且戰機轉瞬即逝,怎麽可能等待?
於是便隻能約定好時間,兩軍同時進攻,如此才能做到步調一致的效果。
楊懷玉的能力自然不用說,大軍整頓到了晚上便開始準備,每次宋軍進攻之前都需要萬全的準備,這是軍中的條例和軍法,有時連主將也不能例外。
宋軍戰前的準備很豐富,楊懷玉選擇了野戰,突襲的地點是烏蘭·巴勒嘎斯城,這裏做所以是契丹人的防州,就是因為這座城池,全州上下就這麽一個城池不轄縣。
而這裏也是阻卜部盟克烈部的遊牧之地,他們是草原上的強大部族。遊牧之地本在土拉河、鄂爾渾河上遊一帶,而這裏也靠近防州,克烈部在契丹被漢家文明叫作克列夷、凱烈等,而契丹人卻稱他們為北阻卜。
克烈部是除了阻卜部之外草原上第二大的部族,也正是他們極力響應阻卜部的號召,拉攏各部族聯合對抗大宋。
越是強大的人越貪婪,正是因為他們的強大,所以才明白權利的重要也抵擋不住失去它的痛苦,所以克烈部拉攏阻卜部策劃了這場對大宋的對抗。
宋軍將士一律去掉鐵質的手套還上了粗糙的皮手套,別小看一雙手套的區別,草原上的夜晚比較寒冷,若是身上暖和,時間一長盔甲的表麵便會出現水漬,如此一來抓握刀柄長槍就會打滑。
這是宋軍將士自己發現並且總結出來的,後來成為全軍上下推行的條例。
輕便保暖的毛衣,再加上內襯棉花的甲胄,宋軍可以說是從上到下,從裏到外的武裝了起來,夜襲就要有夜襲的準備,否則就是在葬送自己。
一聲軍號在寂靜的夜晚中喚醒了草原,宋軍開始了進攻,先是緩緩的行進,在看到城池後便開始了衝鋒,烏蘭·巴勒嘎斯城說是一座城池,但在大宋將士的眼中不顧是一座軍寨罷了。
這裏的防禦實在太過薄弱,低矮的圍牆,沒有箭樓,圍牆上甚至連士兵都沒有,這樣的防禦還能叫做城池嗎?
宋軍的鐵騎鋪麵而來馬蹄聲如同雷霆,馬蹄敲打在地麵上即是戰鼓,這時候沒有多餘的命令,一切行動早已在計劃之中。
衝刺在最前麵的騎兵並沒有長槍之類的武器,而且和後麵的騎兵隔著很遠的距離,待他們衝到木質柵欄一般的城門後便扔出冒著火光的炸藥。
這是大宋攻城的利器,主要是用來炸毀城牆的,但需要埋在城牆下,不過現在卻被當作投擲武器使用,而且目標不是人,是城門。
炸藥閃爍著火光,如同無數的流星劃破夜空,隨著不斷爆炸的聲音響起,木質的城門瞬間灰飛煙滅,化身為無數的碎片四散開,烈性炸藥的威力不可小覷,城門之後的克烈部士兵瞬間就被撕碎。
隨著城門的消失,大宋的騎兵便突入其中,接下來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克烈部的人根本沒想到宋軍的進攻如此迅速和猛烈,他們依仗的城池也在瞬間被攻破,原本的優勢化為劣勢,許多克烈部的勇士剛剛起身上馬宋軍就殺到眼前。
數萬的宋軍突入城中後便利用強大的慣性四散開,不斷的衝擊著克烈部的人,速度和慣性上的優勢,使得他們戰無不勝。
還沒來得及組織有效的抵抗,便大勢已去。
整個烏蘭·巴勒嘎斯城被宋軍如同鐵犁一樣犁了一遍,反抗者殺無赦,不從者殺無赦,隻有跪倒在地的人才能在宋軍的戰刀下活命。
戰爭才剛剛開始便已經結束了,快的讓人來不及反應,城池被宋軍接管的同時,楊懷玉便開始整軍向下一個目標鎮州而去。
這是一場以速度取勝的戰鬥,楊懷玉在出兵之前就得到草原四州的地圖,這四個州府距離很近,完全可以出奇製勝,以速度為先。
當然這也是在王韻的提醒下發現,王韻作為參謀兵事使,給出了最好的建議,楊懷玉知道他的意思,速度越快,阻卜部盟的準備的時間便越少,背嵬軍遇到的壓力便越小。
留下數千人看管城池,大軍便再次開拔撲向鎮州可敦城,這座城池和防州的烏蘭·巴勒嘎斯城不同,可敦城乃是古迴鶻建牙之地,曆史悠久,唐天寶中於此置橫塞軍,並移安北都護府治此。
這裏是距離烏蘭·巴勒嘎斯城最近的城池,卻是草原四州之中最難以攻克的城池,一旦可敦城被拿下剩下的兩州便是大宋的囊中之物了。
可敦城是個奇怪的地方,這裏不屬於草原上的任何一個部族,他們是由契丹人的城池,城中有契丹的士兵,契丹的部族,而同樣也有草原的部族。
但在草原上它是獨立的存在,效忠的也隻有契丹皇族耶律氏,現在耶律氏徹底被排擠出了契丹貴族階級,蕭氏掌權,他們便效忠於蕭氏。
隻不過城中的士兵並沒有因為草原和大宋之間的問題而站出來,他們隻守著可敦城而已,即便是阻卜部盟給予了豐厚的報酬他們也視若不見。
在遼朝之時便有祖製,不論大遼到了什麽地步,可敦城的兩萬騎兵不許南下,更不許遷徙,隻能死守可敦城,這條鐵律即便是大遼被大契丹國取而代之也沒有更改。
而城中的兩萬契丹精銳騎兵更是在這裏駐紮,不曾離開。
這一點楊懷玉不知道,但趙禎卻清楚的緊,也是他授意王韻通知楊懷玉務必拿下可敦城的原因。
若是能拿下可敦城,便是徹底切斷了契丹向西遷徙的可能,恐怕是連契丹人自己也沒想到,原本屬於他們的上京道草原已經被各部所統治,各部也不在聽從他們的調遣了。
背嵬軍和北戍司軍完全是從兩個方向對阻卜部盟進行鉗形進攻,在這個時代沒有遠程通信工具,所能靠的也隻有傳令的快馬,可在廣袤的草原上,想要依靠傳令快馬進行聯絡實在是太難了,並且戰機轉瞬即逝,怎麽可能等待?
於是便隻能約定好時間,兩軍同時進攻,如此才能做到步調一致的效果。
楊懷玉的能力自然不用說,大軍整頓到了晚上便開始準備,每次宋軍進攻之前都需要萬全的準備,這是軍中的條例和軍法,有時連主將也不能例外。
宋軍戰前的準備很豐富,楊懷玉選擇了野戰,突襲的地點是烏蘭·巴勒嘎斯城,這裏做所以是契丹人的防州,就是因為這座城池,全州上下就這麽一個城池不轄縣。
而這裏也是阻卜部盟克烈部的遊牧之地,他們是草原上的強大部族。遊牧之地本在土拉河、鄂爾渾河上遊一帶,而這裏也靠近防州,克烈部在契丹被漢家文明叫作克列夷、凱烈等,而契丹人卻稱他們為北阻卜。
克烈部是除了阻卜部之外草原上第二大的部族,也正是他們極力響應阻卜部的號召,拉攏各部族聯合對抗大宋。
越是強大的人越貪婪,正是因為他們的強大,所以才明白權利的重要也抵擋不住失去它的痛苦,所以克烈部拉攏阻卜部策劃了這場對大宋的對抗。
宋軍將士一律去掉鐵質的手套還上了粗糙的皮手套,別小看一雙手套的區別,草原上的夜晚比較寒冷,若是身上暖和,時間一長盔甲的表麵便會出現水漬,如此一來抓握刀柄長槍就會打滑。
這是宋軍將士自己發現並且總結出來的,後來成為全軍上下推行的條例。
輕便保暖的毛衣,再加上內襯棉花的甲胄,宋軍可以說是從上到下,從裏到外的武裝了起來,夜襲就要有夜襲的準備,否則就是在葬送自己。
一聲軍號在寂靜的夜晚中喚醒了草原,宋軍開始了進攻,先是緩緩的行進,在看到城池後便開始了衝鋒,烏蘭·巴勒嘎斯城說是一座城池,但在大宋將士的眼中不顧是一座軍寨罷了。
這裏的防禦實在太過薄弱,低矮的圍牆,沒有箭樓,圍牆上甚至連士兵都沒有,這樣的防禦還能叫做城池嗎?
宋軍的鐵騎鋪麵而來馬蹄聲如同雷霆,馬蹄敲打在地麵上即是戰鼓,這時候沒有多餘的命令,一切行動早已在計劃之中。
衝刺在最前麵的騎兵並沒有長槍之類的武器,而且和後麵的騎兵隔著很遠的距離,待他們衝到木質柵欄一般的城門後便扔出冒著火光的炸藥。
這是大宋攻城的利器,主要是用來炸毀城牆的,但需要埋在城牆下,不過現在卻被當作投擲武器使用,而且目標不是人,是城門。
炸藥閃爍著火光,如同無數的流星劃破夜空,隨著不斷爆炸的聲音響起,木質的城門瞬間灰飛煙滅,化身為無數的碎片四散開,烈性炸藥的威力不可小覷,城門之後的克烈部士兵瞬間就被撕碎。
隨著城門的消失,大宋的騎兵便突入其中,接下來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克烈部的人根本沒想到宋軍的進攻如此迅速和猛烈,他們依仗的城池也在瞬間被攻破,原本的優勢化為劣勢,許多克烈部的勇士剛剛起身上馬宋軍就殺到眼前。
數萬的宋軍突入城中後便利用強大的慣性四散開,不斷的衝擊著克烈部的人,速度和慣性上的優勢,使得他們戰無不勝。
還沒來得及組織有效的抵抗,便大勢已去。
整個烏蘭·巴勒嘎斯城被宋軍如同鐵犁一樣犁了一遍,反抗者殺無赦,不從者殺無赦,隻有跪倒在地的人才能在宋軍的戰刀下活命。
戰爭才剛剛開始便已經結束了,快的讓人來不及反應,城池被宋軍接管的同時,楊懷玉便開始整軍向下一個目標鎮州而去。
這是一場以速度取勝的戰鬥,楊懷玉在出兵之前就得到草原四州的地圖,這四個州府距離很近,完全可以出奇製勝,以速度為先。
當然這也是在王韻的提醒下發現,王韻作為參謀兵事使,給出了最好的建議,楊懷玉知道他的意思,速度越快,阻卜部盟的準備的時間便越少,背嵬軍遇到的壓力便越小。
留下數千人看管城池,大軍便再次開拔撲向鎮州可敦城,這座城池和防州的烏蘭·巴勒嘎斯城不同,可敦城乃是古迴鶻建牙之地,曆史悠久,唐天寶中於此置橫塞軍,並移安北都護府治此。
這裏是距離烏蘭·巴勒嘎斯城最近的城池,卻是草原四州之中最難以攻克的城池,一旦可敦城被拿下剩下的兩州便是大宋的囊中之物了。
可敦城是個奇怪的地方,這裏不屬於草原上的任何一個部族,他們是由契丹人的城池,城中有契丹的士兵,契丹的部族,而同樣也有草原的部族。
但在草原上它是獨立的存在,效忠的也隻有契丹皇族耶律氏,現在耶律氏徹底被排擠出了契丹貴族階級,蕭氏掌權,他們便效忠於蕭氏。
隻不過城中的士兵並沒有因為草原和大宋之間的問題而站出來,他們隻守著可敦城而已,即便是阻卜部盟給予了豐厚的報酬他們也視若不見。
在遼朝之時便有祖製,不論大遼到了什麽地步,可敦城的兩萬騎兵不許南下,更不許遷徙,隻能死守可敦城,這條鐵律即便是大遼被大契丹國取而代之也沒有更改。
而城中的兩萬契丹精銳騎兵更是在這裏駐紮,不曾離開。
這一點楊懷玉不知道,但趙禎卻清楚的緊,也是他授意王韻通知楊懷玉務必拿下可敦城的原因。
若是能拿下可敦城,便是徹底切斷了契丹向西遷徙的可能,恐怕是連契丹人自己也沒想到,原本屬於他們的上京道草原已經被各部所統治,各部也不在聽從他們的調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