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盤算著如何處理軍中的事情,火器的推廣於改革勢在必行,但卻不一定是先在,最少在這個冷兵器統治世界的時代,大宋如此出色的火器依舊是個大殺器。


    而這種大殺器豈能輕易示人?


    隻要有這東西便可讓大宋立於不敗之地,在曆史上火藥是蒙古人入侵西方世界的時候才傳入西方的,在此之前火藥的秘密還隻有東方帝國才知道。


    尤其是硝這種火藥必須的元素,早在唐末宋初的這段時間裏,硝也由中國傳到大食是和醫藥、煉丹術的知識一起而往的,當時的大食人稱它為“中國雪”,而波斯人稱它為“中國鹽”。


    他們僅知道用硝來治病、冶金。


    而自從趙禎登基以來,就再也沒有硝通過絲綢之路流入西方世界,趙禎把火藥的秘密守護的非常好,並且在大宋用火器屢屢克敵製勝後,大宋的朝堂也一致把這秘密繼續保護下去。


    先在領先於火藥的烈性炸藥出現,以及做適合作為火槍裝藥的無煙火藥火棉的出現,大宋上下更是把火器當作了鎮國之寶,這是上天賜予大宋的神器,豈能外泄?


    火棉製作的無煙火藥必須妥善保管,但這事卻不影響兵工廠的改造和儲備問題。


    大宋的火槍普及率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一支乾宇二年造在軍中最少要被將士們實用千百次,而這千百次卻有可能是不同的人使用。


    大宋的士兵不一定人人都有一支火槍,但在軍中卻必須人人都要會使用火槍,以免在戰時需要臨時頂替的人。


    會用和精通時兩碼事,但在火槍這個問題上卻差距不大,精通火槍的人能殺人,會用的人也能殺人,剩下的就是準頭和效率的問題了。


    改革不是趙禎一個人的事情,皇帝不可能什麽事情都要操辦,但卻要上心,一旦皇帝上心了,下麵的人自然不敢懈怠。


    離開高大的宮城,對於大宋的皇帝來說都城就是自家的後花園,出宮早已是尋常之事。


    主要是因為太祖太宗都不是出生天潢貴胄,至於真宗皇帝…………劉娥可就是他在大街上看中的。


    趙禎積極的發揮老趙家的傳統,堅決不在宮中憋悶著,一定要把皇帝平易近人並且時常出宮觀察百姓疾苦當作是大宋的祖宗之法。


    好的事情當作祖宗之法自然沒有問題,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也不會不符合時代的國情,所以這些正能量的東西趙禎是從不吝嗇的。


    時間長了,宮門的禁軍,門外稍近一些的百信也就自然而然的習慣了,見慣不怪便是這個道理。


    當然神都城的百姓也早已習慣,沒準那一天自己家門口就會突然出現大宋皇帝的儀仗也說不定,以至於天性喜歡關撲的大宋百姓會用皇帝關撲。


    把神都城按照東南西北和內外劃分成各個區域,就賭皇帝儀仗會在晚上迴宮的時候出現在哪一個區域。


    這本是大不敬的罪過,但在北平府的官員把人抓了,罪狀都定下的時候,趙禎下旨把人放了,對待娛樂生活本就不多的百姓不能太過嚴苛,至於帝王威嚴……你若是真的有威嚴就不該擔心這些所謂的“大不敬”。


    今天的目的地很清楚,大宋兵工廠所在的北城“天工坊”,這是當年蘇洵劃分監製的,和天工坊一樣的還有幾個工坊,鐵器坊,琉璃坊等等……


    這些地方雖然叫坊,但卻有嚴格的看守,四周內置的高牆和外圍的城防相連,其上有禁軍看護,四周箭樓無數。


    神都城中是個人都會繞著這些地方走,城牆上駭人的八牛弩比皇宮還囂張,隻要靠近三丈之地,警告都沒有直接射殺,為此即便是晚上的醉漢也不會例外,因為這,北平府衙門中申冤的百姓不在少數,但卻沒有一人得到同情。


    案件會直接送到趙禎的案頭,所有人都知道結果肯定是官家禦批的四個大字“死有餘辜”。


    即便是官宦之家的人也是如此,無有例外,正是這條鐵律使得大宋把需要保護的東西保護的很好。


    從沒有走漏過一點消息,這不光要歸功於蘇洵當年的監督,更要歸功於契丹人,是他們的密諜活動讓大宋對機密之事更加小心。


    特殊的工坊相當於一個封閉的城市,裏麵和神都城中的其他地方一樣住著百姓,擁有市場和任何東西,但唯獨一點,工坊之中的百姓不得隨意離開,即便是要走也要留下字據。


    上麵寫清楚什麽時候因為什麽事情離開,離開多久,大約是什麽時候迴來等等。


    這裏的百姓都是匠人的家屬,他們知道的東西有時會不經意間就會漏給別人,從而宣揚出去,畢竟在大宋有些技術是很簡單的,但卻就是因為沒人點破而價值千金。


    無論是契丹人還是塞爾柱人,他們都有密諜出價千金購買大宋的秘密,尤其是這些工坊之中的秘密,更是價值萬金,趙禎不得不防,但這個有些圈養百姓的做法卻不是他想出來的,而是蘇洵。


    為的是徹底斷絕泄漏的可能,至於坊中的所需和貨物也都是朝廷采買運輸過來的,賣給他們一樣收取買來的價格,因為朝廷采買的數量大,自然也就便宜,賣給坊中的匠人百姓自然也就便宜。


    趙禎漫步在天工坊中,這裏和其他三座工坊通過城門相連,三座工坊內的百姓可以自由往來,隻不過不能離開工坊而已,但這裏的氣氛卻一點也不壓抑,有著別樣的感覺。


    趙禎很好奇的對前來陪同的蘇洵問道:“難道就不讓這裏的百姓離開?這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蘇洵搖頭道:“啟稟官家,並非不能離開,隻不過在他們走之前會有人來找他們,簽下契約,若是在外有所泄漏,朝廷將會治罪,一個坊的人都會遭殃,其中不乏他的親戚朋友,師傅,徒弟等等…………”


    蘇洵的話讓趙禎的脖後梗發冷。


    就是說無論是一旦有人泄漏消息,他認識或是不認識的人都會倒黴,這當是最為無情的懲罰,別說是有著相當知識的匠人,就是個十惡不赦的人都會有他心中在意的軟肋。


    沒人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果然還是這些文人比較“狠”啊!嚴苛起來身上的儒家氣息消失的一幹二淨,法家的內裏突兀的湧現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欲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欲乘風歸並收藏宋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