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日軍中的行軍司馬王鶴再次擔任起了使者的角色,隻不過這次他是恐怖的戰爭使者,帶著大宋的檄文在西域開始散播恐怖。


    檄文便是發動戰爭的開始,也是向天下宣告大宋對西域用兵的原因,沒有毫無理由的戰爭,即便是為了利益,也需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無論現在還是後世,基本如此。


    隻不過王鶴以使者的身份帶著大宋的檄文出現在西域諸國之後,引起了極大的恐慌,對於大宋或是趙禎來說,用兵西域已經準備了許久,但對於西域來說這卻是驟然而至的晴天霹靂。


    對於西域人來說,大宋和西域之間的關係乃是互相需要,他們自以為抓住了大宋的命門,斷絕了商賈的西出之路,就算大宋不妥協,也會通過談判的方式進行。


    當王鶴帶著宣戰的檄文出現在高昌國的時候,高昌國主麴叱幹乃是麴世高昌的後裔,因為勢力強大,並且抓住了機會率兵參與對西夏的圍剿,成為了西域聯軍中的主力,也再次使得高昌崛起。


    隻不過在他眼中隻有利益,沒有宏大的戰略眼光,在他看來眼下誰能給他利益,他就依附誰,當初大宋來到的時候,他依附了大宋,雖然西夏屠殺西域百姓也是一部分原因,但他其實卻是和當時的西夏非常親密。


    這一點無論西夏還是大宋都是知道的,當麴叱幹率軍參與對西夏的圍剿時,李元昊曾經大罵其人的卑鄙,在趙禎看來,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投機者。


    在西夏之後,看到強大的大宋王朝,麴叱幹老實安分,甚至上疏趙禎請求得到大宋的敕封,當時的趙禎認為,以高昌的國力和麴叱幹的投機,不會看不清楚眼下的情況。


    於是便大筆一揮的給予了他高昌國主的敕封,但誰知道,這個他親手敕封的高昌國主卻是西域第一個對大宋插刀的人!


    對大宋商賈加稅他是第一個,庇護沙盜他也是第一個,甚至是公然劫掠大宋商賈和百姓他也是第一個,事實上就是從他的一舉一動開始,整個西域都被帶壞了。


    在此之後也是他第一個和遼朝做起了勾結,在背地裏偷偷幫助遼朝,而之後更是聯合西域諸國,組成一個聯盟形勢的團體對向大宋施壓。


    這才是趙禎最看不得的地方,他需要的是一個紛亂的西域,一個充滿競爭的西域,聯合起來?你們聯合起來難道是要對中原進行騷擾征戰嗎?


    從一開始趙禎對待西域的政策和草原以及高原是一樣的,越是紛爭,越是混亂,越是生靈塗炭越好!隻有這樣的西域才是安全的,才是對大宋有利的!


    現在聯合起來的西域雖然發了一大筆財,可也對大宋造成了威脅就是他們活該被征討的原因。


    所以當王鶴帶著大宋的檄文,帶著兵甲前往高昌國的時候,高昌國完全沒有反映過來,麴叱幹和他的臣下甚至認為這是大宋派出使者來和談了。


    在此之前,遼朝的使者曾經對他說過,宋人輕易不會用兵,更不會對西域發動戰爭,畢竟大宋要麵子,西域聯軍曾經幫助過大宋,即便是派人來了,也很可能是和談,讓西域諸國摒棄遼朝和大宋重歸於好。


    麴叱幹很天真的就相信了,他認為眼下和當初大宋西征一樣,也是高昌國的一個機會,隻要大宋給出的價碼足夠高,他便和大宋和好如初,當然私下裏還是會幫助遼朝,從遼朝繼續獲得好處。


    如此一來明麵上有了大宋的支持,背地裏有了遼朝的支持,高昌國將是整個西域最強大的國家,麴叱幹心中早有了稱霸西域的野心,龜茲,高昌都是在唐時被滅的,但也都在唐滅之後死灰複燃起來的。


    麵對中原王朝,他們看到了繁榮和強大,麴叱幹清楚,隻有一個統一的西域才能和中原王朝抗衡,所以他不斷的在西域這片土地上合縱連橫,拉攏人手。


    高昌國的宮殿中,寶座之上的麴叱幹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身著大宋服飾的王鶴,他認為自己是聽錯了,甚至要求邊上的臣子對他再說一次。


    當臣子帶著顫抖的聲音對他說:“國主…………宋人………皇宋的帝王率領十萬精銳禦駕親征西域,我高昌首當其衝!”


    麴叱幹坐在寶座上愣了許久,突然跳起來指著王鶴大喊道:“他是假的!他不是大宋的使臣,不可能!不可能!”


    王鶴冷笑道:“我可不是假的!這是我大宋皇帝的聖旨!上麵有陛下神寶!你可親自查驗,再說,某若是假的使者,那伊州的十數萬大軍也是假的不成?!陛下有言在先,若是你拱手奉上高昌,可既往不咎,封侯遷居神都,若是不從,引頸受戮!”


    說完王鶴轉身便走,完全沒有一絲停留,他倒不是害怕被殺,而是他還要前往下一站,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大宋將會在明日開拔,最多一天的時間便會抵達高昌。


    整個西州迴鶻事實上分為三大勢力,一個是以高昌為中心的高昌迴鶻,另一個便是以龜茲為中心的龜茲迴鶻,還有一個來頭也不小,乃是曾經統一過整個西州力量的焉耆城,而這三股勢力構成了西域最為主要的力量之一西州迴鶻。


    麴叱幹想要攔住王鶴,可當一隊重甲步兵手持陌刀出現的時候,高昌王宮中的人,誰也不敢亂動,從一開始麴叱幹都不認為王鶴是來宣戰的,也就允許他帶著護衛上殿以示友好,誰知道最後居然變成這種結果。


    王鶴瀟灑的走了,走的時候順便還對一旁賠笑的達幹道:“這是你們阿斯蘭漢自找的麻煩,若是不想生靈塗炭,最少還是向我大宋開城投降,否則,西夏便是爾等前車之鑒!”


    所謂的阿斯蘭漢其實就是高昌國主的稱唿,用漢化來說便是獅子王,而達幹也就是僅次於丞相的統兵官。


    這是威脅也是勸告,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最好,若是不能,那就讓高昌看看與大宋為帝帶來的後果!這樣的威脅才是最為直接的,並且也明確的告訴他,大宋陳兵壓境,絕對會開戰,並不是為了給談判價碼。


    從一開始趙禎便決定,這次沒有談判,要麽高昌舉國投降大宋,要麽化為塵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欲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欲乘風歸並收藏宋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