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敦良的死趙禎也十分震驚,對於他來說一切來的太快了,從倭國緊急傳來的奏報上看,敦良是自己退位的,並且在當了兩天太上法皇後去世的。


    在去世之前,他傳位給了正在大宋“學習”的良子內親王。


    自從鑒真東渡之後,佛教對倭國的影響便與日俱增,進入平安時代之後更是興盛不衰,倭國的皇帝中有不少崇尚佛教的,便在年老之時退位讓賢,把天皇之位讓給了子嗣,這樣一來就變成了太上法皇。


    趙禎不是傻子,大宋已經把倭國的行政權還給了敦良,並且在倭國也有不少勢力支持他,大宋隻不過把他的子嗣暫時“留在”大宋而已。


    這時候的敦良正是享受權利的時刻,但他卻在這個時候死了,許多人說他是病重,即便是劉德召和楊爍的奏疏中都說他是有疾暴斃而亡。


    但這個時間也太過巧合了一點,良子前腳剛來大宋沒幾天,他敦良就傳位敦良,自己在寺廟中當太上皇的時候死了,趙禎認為他敦良很可能是自戕。


    趙禎習慣了從利益既得者的身上看待問題,在他看來敦良的死是召迴良子的唯一手段,甚至倭國會派遣使臣而來,向大宋哭訴讓兩位皇子也迴到倭國。


    都護府的建設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敦良若是再活的長久一點,待大宋的都護府徹底完成,並對倭國實行文武掌控之後,他便可放心的讓良子迴去了。


    但現在,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看著身著素縞,淒慘無語的良子時,趙禎實在不知該怎麽拒絕。


    孝文化是華夏民族的基石,也是大宋治天下的本錢,在縣一級的地方上甚至是宗族自治之本,一旦孝悌崩潰,對於整個大宋來說不堪設想,其危害堪比禮樂崩潰。


    麵對趙禎的久久不語,良子再次頓首:“請陛下念在父皇對陛下的敬仰之情上放良子會國侍奉父皇最後一步!”


    “沒想到化外之地的公主如此忠孝!”


    “誰說不是,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官家當允了吧?”


    “嚇,怎可能不允?!”


    …………


    朝堂中的朝臣們早已議論一片,趙禎隻能在心中無奈苦笑,而臉上卻要露出悲痛的表情道:“此事朕自當應允,朕與敦良神交已久,此次他暴斃而亡,朕怎可能讓他的靈前無人?”


    這話得到了朝臣們的響應,讚賞之聲沸沸揚揚,隻有伏到與地的良子嘴角冷笑,如此眾目睽睽之下,大宋皇帝這能不許自己歸國?!


    趙禎隨即靈光一現,再次開口道:“此次不光要送倭國皇女歸國,更要送皇子歸國!也好讓敦良死後靈前有人。”


    良子驚訝的幾乎要抬起頭來,眼下她的一切都是因為大宋要扶持自己才能擁有的,若是兩位兄弟也歸國,那他們便會對自己產生威脅!


    原本支持自己的藤原家甚至也會調轉矛頭指向自己,若是自己死在了平安京,那兩位兄弟便可理所當然的繼承天皇之位!而這一點應該也是大宋皇帝所不希望看見的!


    趙禎此舉很簡單,把這倆個皇子放歸迴國便會使得倭國產生變數,要麽是良子死在倭國,要麽是她的這兩位兄弟死在她的手中,一個明知自己不動手便會死的人怎麽可能不動手?!


    而良子有一個她兄弟所沒有的優勢,大宋會幫助她,一旦她打算弑兄殺弟,大宋便會為她提供所有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倭國殺兩個人並不是很難…………即便他們是皇子又如何?


    隻不過當良子動手的那一刻起,她便沒有了後路,除了依附大宋,她將沒有選擇。


    這是一步非常恰到好處的陽謀,即便是良子知曉其中的危險也要跳下去,而趙禎這個放出魚餌的漁夫什麽都不用做,隻需要魚兒自己上鉤並跳到筐子裏便好。


    良子不得不接受趙禎的“善意”因為她已經向大宋朝臣展現了什麽是倭國的“忠孝”,在此情況之下,她隻能謝恩退去,別無他法。


    趙禎看著離開的良子微微一笑,她的步伐可比上墳還要沉重,敦良是出了一個自己無法破除的危局,用自己的死來豪賭最後一把,但他忘了,有的時候內部的矛盾要遠比外部來的激烈。


    遙望東北方向,趙禎不禁腹誹,沒想到吧?朕用你的矛攻取了你的盾,兩位皇子便是對付良子的利器,就看你的女兒如何做了。


    趙禎相信良子是個聰明人,知道該如何選擇,是得到皇位享受大宋提供的一切“幫助”讓倭國百姓生活下去,還是死在平安京中,與眼前的一切繁華告別。


    隻不過有一點,對於大宋來說完全可以掀了桌子不玩了,趙禎從來都是準備兩套法案的,有好的打算,也有應對不測的準備。


    就像當初對付西夏一樣,若是自己不能迎娶沒藏黑雲,沒有和平接收西夏,那剩下便是大軍征伐,即便是要攻破興慶府殺得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同樣的,對於倭國趙禎也準備了另一套預案,一旦發生大宋掌控之外的事情,那便殺光皇族宗室又如何?萬世一係?本就是個笑話!


    一旦如此,大宋便會徹底的退守石見等金銀礦脈所在,而沒有正統的倭國便會陷入內亂,自相殘殺之下,整個倭國便會生靈塗炭,而最後漁翁得利的隻有大宋。


    其實大宋所需要的倭國無非兩種狀態,要麽在大宋的掌控之下穩定,要麽在大宋的毀滅之下內亂。


    這兩種情況都不會對大宋的計劃有所影響,也不會對大宋所掌控的礦脈產生影響,你倭國內亂能使得礦脈中的金銀少上一兩?!


    隻不過是兩種方式的成本不同,傳出去的名聲不同而已。


    雖然簡單粗暴的方便法最省事,但卻是要死人的!大宋會犧牲一些東西,所以趙禎挑選了最為複雜也是麻煩最少的方法。


    一個巨大的秘密隱藏在最黑暗的角落,直到它暴露之前,趙禎都不打算告訴任何人。


    其實倭國的未來並不在良子的手中,也不再倭人的手中,而是在大宋的手中,一旦計劃好的一切都得到貫徹,大宋徹底的壟斷了糧食,那大宋便控製了倭國的一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欲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欲乘風歸並收藏宋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