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歐陽修心領神會,若沒藏訛龐是主戰,那這位太後沒藏氏便是主降,歐陽修並沒有因為她的立場而小看沒藏氏,反而覺得她才是最顧全大局的。


    “然也,太後所言正是我大宋皇帝所說,若西夏歸我大宋,入我華夏,則無有內外親疏之分,所有黨項人示之為漢民,這是我大宋皇帝的金口玉言,既然說出便不會食言,否則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沒藏氏在珠簾之後微微點頭,,歐陽修說的沒錯,趙禎貴為大宋之國君,天下之明主,愛惜聲譽如同愛惜羽毛,既然口出此言便一定會履行。


    “歐陽正使所言甚是,本宮信宋主言出必行,但你也知曉,西夏不是本宮一人做主的,本宮隻是為我黨項人謀求一條退路……”


    歐陽修臉色一變,他本以為沒藏氏迴心轉意,打算促成這次議和,誰知不過是在謀求最後的退路罷了,那既然如此,她說的話還有什麽意義?


    難道打算兩邊下注,一方麵支持沒藏訛龐與大宋征戰,另一方麵保全戰敗後的黨項人?自己豈不是成為她的利用棋子?!


    “太後應當機立斷,西夏與大宋抗衡,好比以卵擊石……”


    沒藏氏輕蔑的笑了笑:“你覺得手握重兵的西夏,大宋皇帝會願意接受嗎?若不擊敗這五十萬大軍,大宋會接受隨時有造反可能的黨項一族?!”


    沒藏氏的話讓歐陽修醍醐灌頂,一下他便明白官家的一切布置是何用意。


    大宋不是不接受西夏的乞降,隻不過擔心的事情太多,準確的說是後患太多。其一官家已經看出這是沒藏訛龐的緩兵之計,其二即便黨項人真心乞降,那近五十萬的西夏大軍也是心頭大患,必須要除掉。


    這麽一來就是大宋與西夏之間必須要有一場戰爭,同時大宋也必須想盡辦法的把這五十萬大軍擊潰,自從大宋與西夏開戰至今,西夏的主力一直躲避與大宋的直接麵對,這是西夏的慣用伎倆。


    先把敵人拖入西夏的境內,丟失幾座城池算得了什麽,丟失點顏麵又算得了什麽?隻有真正的擊敗敵人才是最終的勝者!


    遼朝當年的西征與大宋遇到了相似的一幕,隻不過遼朝後繼無力,而大宋曆久彌堅!這也是宋遼之間的差距。


    西夏人覺得大宋的戰線拉得太長了,大宋奪取的城池太多了,那必然兵力分散,歐陽修心中冷笑,難怪官家要調遣國內的退役士兵再次登上戰場,難怪官家要讓狄青等待援軍抵達再進行對興慶府的攻取,一切都在官家的預料之中!


    沒藏氏見歐陽修的表情精彩,哪裏知曉自己的一句話讓他想清楚這麽多東西,連心頭的桎梏都打通了……


    “歐陽修?!”


    “哦……外臣一時失神,還請太後恕罪,太後的意思與書信,外臣一定會轉交給官家,官家自會定奪!”


    沒藏氏並沒有反對,在她看來,大宋的皇帝一定早就預料到這種事情,自己傳書拓跋卓然,他隻要看了書信的內容便會放心,這不是讓拓跋卓然求情的書信,而是西夏真正的降宋國書。


    她要為自己的西夏留一條後路,她要為黨項人留一條後路,這條後路雖然不如現在風光,但最少能讓黨項人舒服的活下去,不至於國破家亡,顛沛流離。


    在戰爭之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也都有著自己的考量……


    而另一邊,短短的十幾天時間,大宋的援軍便組建完畢,這麽多年來,無論是戰爭還是準備戰爭,大宋的武器盔甲製造就從未停歇過,這樣龐大的軍費開銷自然養活了大宋的軍工,當然也讓軍工得以發展。


    板甲越來越精良,陌刀,橫刀,馬槊,弩箭越來越鋒利,棘輪弩也越來越精密,儲存的數量也是極為龐大的,和這些武器裝備一樣,大宋對退役士兵的儲存也是越來越多。


    相比原先役兵的解甲歸田時間,大宋要早上許多,這麽多年來,大宋一直控製著士兵的數量,這是一項龐大而必不可少的開支與負擔。


    所以每一屆的士兵都會按時的退役,在退役的同時,朝廷發放特製的銅牌以示身份,同時這銅牌上還有他所參加的戰鬥以及所獲得的功勳以示尊重!


    而每個銅牌的背後都有特別的一句話:若朕之所需,即召即戰!


    對於這塊小小的銅牌,許多解甲歸田的士兵們把它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無不是壓在神龕中或是牌位之下,都等待著官家征召的那一天。


    沒錯,這是官家的征召而非朝廷,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官家征召,意在官家需要他們,朝廷征召意在國家需要他們,所有人都清楚哪個重要。


    所有的士兵都是趙禎的士兵,都是直屬趙禎統轄的,他有著超越朝廷的調兵之權,也有超越兩府的統兵之權,更別說發兵與收兵之權都在趙禎的手中。


    兵權是這個時代最為重要的東西,即便是如趙禎,也不能把他交給別人。狄青這樣的將領也不過是有著率軍之權,即統率趙禎給予他的士兵進行作戰,一旦超出趙禎授權的範圍,監軍可不是吃白飯的……


    所有的退役士兵在接到當地州府衙門開出的官吏通告時,幾乎都是瞬間丟下手中的事情,急忙奔向自家的神龕牌位麵前,他們沒想到還有被官家重新啟用的一天。


    在退役的當天,他們便把所有東西收拾好放在輕便的背囊之中,而因為曾經的習慣,家中的廚房裏永遠都有一袋子炒麵準備著,隨時都能一攬而走,絕不會耽誤時間。


    當然,這時候總是會響起爹娘的叫罵聲,婦人的哭泣聲,以及孩子懵懂眼神和他們的叫好聲,所有的孩子隻要到了能說話的年歲都知曉當兵是勇士,是未來夢寐以求的方向,但他們卻不知曉,如鬥士般強大的父親可能會永遠的留在戰場上。


    許多人迴頭的一句話便是:“為了娃,俺也不能縮在家裏當慫貨嘞!”


    就在這簡單的話語中,三十萬大軍如細流般匯集成潮水,向大宋的鹽州,洪州而去,他們在那裏領取裝備,重新編為建製的奔赴西征的戰場,收獲往日裏的榮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欲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欲乘風歸並收藏宋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