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西夏的事情更是如此,相比遼朝和大宋,西夏人對自己都城的保護顯然不是鐵桶一塊,關於李元昊的醜聞已經傳的沸沸揚揚,天下人恥笑,西夏在大宋眼中便是沐猴而冠的那隻獼猴。


    就是因為西夏的事情與新台醜聞太過相像,所以趙禎才會情不自禁的念出詩經中的《新台》,說起來,老子搶兒子媳婦的事件在曆史上屢見不鮮,權利讓人獲得滿足的同時也會增長人的欲望。


    在這方麵最傑出的代表非李唐王朝的李隆基莫屬,因為他將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搶到後宮中冊封為貴妃,諷刺的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也用一首千古名詩《長恨歌》來描述,讓這一個一個動人心弦的翁媳愛情故事流傳千古,以致家喻戶曉,無人不知。


    但是,在古代數千年君王史上,他唐玄宗並不是第一個搶走兒媳婦的君王。比他早一千四百多年的衛宣公,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恰巧詩經也在其中以詩歌的形勢描述出來……


    這是人的欲望在作祟啊,趙禎看到了李元昊的死,並沒有什麽鬆一口氣的感覺,相反他感受到了一種恐懼,欲望這東西是一種毒藥,權利越大的時候,人越難控製這頭猛獸,一旦衝出自律的“牢籠”便會釀成一場可怕的悲劇,自己要不要給李元昊的醜聞也做一首詩?


    想了想趙禎便笑著搖了搖頭,還是算了,相比他的父親,李元昊根本不值得自己多費功夫,自從李元昊即位後,自己對西夏便沒有放上太過關注,西征是大宋勢在必行的事情,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擴展,即便是千年以後所謂的“和平世界”也是如此。


    相比千年之後,現在的華夏才算是一頭真正的猛獸,要知道數千年曆史的華夏就是一隻巨大而空蕩蕩的胃,從來沒有滿足的一天,經過小冰河期前兆的突然侵襲,大宋明顯感覺到了糧食的吃力。


    連大宋都有這種感覺,更別說是西夏這樣的國家了,而它不可否認也是華夏曆史的一部分,趙禎要為大宋負責,也要為華夏的曆史負責,這顆巨大的胃什麽時候才能填滿?


    無論豐年災年,大宋的糧食產量隻不過堪堪平衡而已,即便是豐年也不是整個國家都豐收,國土如此之大的王朝,有豐收便有歉收,有吃飽的便會有吃不飽的,這也是為何他要派遣船隊前往美洲尋找農作物的原因。


    西夏的災民情況趙禎從皇城司密報的字裏行間之中看的清楚,這是一場大災,易子而食慘無人道這種書麵語已經不能形容當時的慘烈,這種大饑荒大宋可很少遇到過,但在華夏史書中卻有不少的記載。


    這是一場由西夏皇帝李元昊自己釀成的人禍,自己用羊毛打擊西夏的農業很成功,但如果西夏反應過來並且開始積極備戰,準備糧食的話,根本不會出現這麽多的難民,其實到了最後,李元昊和興慶府中的貴族還想著自己的錢袋子。


    饑荒的時候什麽東西最值錢?當然是糧食了!在李元昊的眼中,國家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甚至包括國庫中堆積如山的糧食,而這些糧食免費發放給百姓,顯然是皇帝自己的損失。


    趙禎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李元昊的皇莊悄悄聯係了大宋的商賈,準備利用這些商賈從大宋搞到更多的糧食,用來賣給西夏的百姓……這便是趙禎最瞧不起他的地方。


    君王不應該把國庫中的錢財和糧食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這是屬於這個國家的,君王真正的私有財產其實是疆土和百姓,越是把疆土保護的越好,獲得產出的空間便越大;把治下的百姓保護的越好,獲得的財物便越多。


    與李元昊完全不同,趙禎一直小心翼翼的嗬護這自己的百姓,在他看來這些百姓不光是屬於自己這位君王的,也是屬於華夏的,他們每個人都構成華夏的一部分,百姓越多,生活的越好,便會使得大宋愈加的強大。


    千古以來許多君王的想法都錯了,其實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並不是擁有多少軍隊,也不是有多少武器裝備,而是百姓,百姓生活安康富足,所以人得到自己應得的,就如《禮記》中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是古人的烏托邦思想,也是最早的共產主義思想,雖然與後世的稍有出入,但卻並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即便是趙禎在看到這篇《大道之行也》的時候都震驚的目瞪口呆,不禁感歎華夏先哲的偉大。


    “陛下,皇城司傳來密信……”


    三才出現了,現在的他已經接替了陳琳的職務,擔任皇城司的頭頭,因為陳琳去世了。他在臨走之前十分的安詳,並且特意進宮向趙禎以及宮中的貴人拜別。


    靈兒說,她從沒有見過陳大官露出如此舒坦的表情,趙禎也是這麽覺得的,這個人一直活在責任之下,每天被無數的秘密所壓著,隻有死去才是一種解脫。


    他最後的所葬之處便是真宗皇帝的永定陵,據守護陵寢的侍衛說當他用最後的力氣放下斷龍石,從此之後永定陵才算是徹底封閉。


    小小的紙條一看就是從蠟丸中被取出的,發生這麽多的事情,現在的興慶府應該是密不透風的,也隻有用飛鴿傳書才能把消息傳遞出來。


    信上的話很少,但言簡意賅,短短幾句話便把興慶府發生的事情說的一清二楚,李元昊被兒子所傷,並與次日淩晨死於宮中,死因係金創崩裂所致。


    最重要的是最後的幾句話:“沒藏氏誕下子嗣,相國沒藏訛龐囚禁寧令哥,欲立沒藏氏之子李諒祚為帝,請陛下當機立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欲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欲乘風歸並收藏宋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