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此刻看到趙禎都不會覺得他在為析津府被大宋收入囊中而高興,相反皇帝的臉上掛著一絲痛苦和憂傷,萬餘人的禁軍傷亡讓趙禎的心在滴血,這些都是大宋百姓家的子弟啊!
萬餘人代表著多少人家的頃刻之間失去了頂梁柱,斷了香火?趙禎甚至有些不敢迴京,他怕看到那些失去兒子的父母,他怕看到那些失去父親的孩子,更怕看到那些失去丈夫的妻子……
緊緊的盯著眼前的燭光發呆,整個人就如木雕的一般一動不動,看的一旁的夏竦心中感慨,官家把軍人的性命看的太重了些……
他自然是不能理解皇帝的心,在趙禎看來,無論死去的是士兵還是百姓,隻要他的大宋的子民,那都算是他的損失,每減少一個都是大宋的損失!
趙禎向來認為大宋是由人構成的,每個人都在為大宋出力,都在為國家出力,這些力量集中在一起後才會讓大宋這個帝國散發威儀和力量,所以每個人都是大宋重要組成部份。
蔡伯俙和包拯在進入析津府的行在後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遼朝的皇宮此刻正籠罩在一片悲傷的氣氛之中,即便大宋占領之後也是如此,門口的親衛一句話也不說,各個身穿白甲,麵無表情的拿著招魂幡站在那裏,十幾麵的白帆光看看便覺得陰森嚇人……
夏竦快步來到蔡伯俙和包拯身前,瞧見兩人的表情微微苦笑:“官家的心情不佳,爾等說話可要注意,蔡伯俙尤其是你,作為官家的伴讀,又是帝婿多多開解陛下才是!”
蔡伯俙點了點頭:“嗯,這是自然,不過官家自從拿下析津府便一直這樣?”
夏竦看了看大殿,轉頭小聲道:“一直如此,萬餘人的傷亡讓陛下心中難受的緊,這些天一直為將士們守靈,內外軍民無不稱讚官家的寬仁嘞!”
蔡伯俙一聽便知道夏竦的意思,眼睛一轉的說道:“這種事情應該傳遍整個燕雲嘛……是不是包學士?”
見夏竦和蔡伯俙的眼神緊緊的盯著自己,包拯莫名其妙的說道:“這是自然,官家向來克己複禮,慈民愛物,為人君,止於仁,這話陛下誠無愧焉!自然要曉喻四海……”
“知道就行,走咱們覲見官家,彭七你快快去傳報,免得讓官家還沉浸在憂傷之中對龍體無益更對大宋無益……”
彭七早就等不及了,快步走進充滿遼人特色的行在,這裏曾經是遼人皇帝的居所,但和大宋的相比就顯得簡單許多,沒一會他就迴轉出來道:“陛下宣駙馬都尉蔡伯俙,龍圖閣大學士包拯覲見!”
當蔡伯俙和包拯看到官家的時候微微一愣,眼前的官家並沒有夏竦說的那麽嚇人,隻不過是對著輿圖皺眉思考而已,兩根粗大的白蠟已經快要燒盡,燭台上厚厚的蠟汁盤結在一起。
趙禎聽到腳步抬頭道:“蔡伯俙你小子終於來了,朕要的東西都帶來了嗎?”
眼瞧著官家的模樣不需要開解,蔡伯俙自然不會把話題引上去,躬身道:“臣已經把官家需要的東西帶來了,不過火炮沉重還在路上,公路已經開始往析津府修建,最快半年後在析津府附近鋪展開形成路網!”
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好,此地是遼人的南京道,但既然現在他是我大宋的了,便更名北京道以示區別,路網必須在北京道全數展開來,工程自然交由當地百姓和商賈完成,那些個從遼朝上京城撈迴大筆錢財的商賈應該很願意接受這個差遣。”
蔡伯俙眼睛發亮的點了點頭:“陛下聖明,他們肯定想要接受這個巨大的工程,既不差錢,又能長久受益何樂而不為……”
包拯在一旁微微點頭,蔡伯俙在雲南也是用的這出,商賈們無不趨之若鶩,現在用在北京道也是極好的,不用朝廷掏錢,又能給百姓實惠,這些商賈的作用還真不小!
趙禎緩緩站起,這段時間老是惦記死去的將士,現在蔡伯俙帶著物資和補給來了,他也是時候走出悲傷,身為皇帝自己肩膀上的擔子可不輕,這段時間夏竦的表情和不好看,諫言的次數越來越多了,看了看下麵的包拯,趙禎可不打算讓他噴的自己滿臉口水……
趙禎感覺現在的自己不是在為自己攻伐燕雲,而是在為那死去的萬餘將士,為了那些不滅的英魂。肩膀上背負的東西又增加了,哪有理由在這裏悲傷……
安民告示已經在北京道各地發出,其中包括還未拿下的一小塊地區平州,那裏便是後世的唐山地區,緊靠渤海灣兵力所剩不多,而且有析津府在中間隔著,已經使得遼朝對他徹底喪失了控製權,完全是大宋的囊中之物,吞掉它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唯一和它相連的地方隻有北邊的北安州和澤州,可現在這兩個地方是自顧不暇,完全沒有能力援助平州,隻能看著它被大宋圍而不攻。
趙禎的安民告示中帶有許多勸降的意味在其中,隻要遼朝的契丹人投降,開放城門讓大宋的軍隊進駐,大宋定然會善待他們,大宋皇帝趙禎承諾保障他們的安全使得他們獲得和漢人百姓一樣的待遇,最為重要的是這份安民告示上蓋著大宋皇帝神寶,這意為簡單的安民告示其實就是一份聖旨,誰也不能違背的聖旨!
這算是給了平州契丹人一份獨特的保障,隻要是皇帝的聖旨就意味著不可更改,除非皇帝本人下旨,任何人都不能為難平州投降的契丹人。
當然這份安民告示的結尾依然有威脅的成分在其中,如果大宋給你臉麵你不要,那對不起石城的數萬精兵必會親自去取平州之地。
年關馬上到了,趙禎帶著大宋的將士們在燕雲過年,這給了析津府百姓以巨大的信心和安慰,流落在遼朝手中的這片華夏故土終於迴歸大宋,他們這些漢人終於認祖歸宗了。
隨著析津府被徹底的平定,百姓們自發的走上街頭表達自己的喜悅,無論男女老幼皆是高唿:“吾皇萬歲!”
這是燕雲百姓自發的唿喊,即便是被遼朝統治如此之久,但絕大多數的人心中依然留存著漢人最為本質的東西——迴歸華夏,迴歸正統!而大宋便是當今的正朔王朝!
萬餘人代表著多少人家的頃刻之間失去了頂梁柱,斷了香火?趙禎甚至有些不敢迴京,他怕看到那些失去兒子的父母,他怕看到那些失去父親的孩子,更怕看到那些失去丈夫的妻子……
緊緊的盯著眼前的燭光發呆,整個人就如木雕的一般一動不動,看的一旁的夏竦心中感慨,官家把軍人的性命看的太重了些……
他自然是不能理解皇帝的心,在趙禎看來,無論死去的是士兵還是百姓,隻要他的大宋的子民,那都算是他的損失,每減少一個都是大宋的損失!
趙禎向來認為大宋是由人構成的,每個人都在為大宋出力,都在為國家出力,這些力量集中在一起後才會讓大宋這個帝國散發威儀和力量,所以每個人都是大宋重要組成部份。
蔡伯俙和包拯在進入析津府的行在後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遼朝的皇宮此刻正籠罩在一片悲傷的氣氛之中,即便大宋占領之後也是如此,門口的親衛一句話也不說,各個身穿白甲,麵無表情的拿著招魂幡站在那裏,十幾麵的白帆光看看便覺得陰森嚇人……
夏竦快步來到蔡伯俙和包拯身前,瞧見兩人的表情微微苦笑:“官家的心情不佳,爾等說話可要注意,蔡伯俙尤其是你,作為官家的伴讀,又是帝婿多多開解陛下才是!”
蔡伯俙點了點頭:“嗯,這是自然,不過官家自從拿下析津府便一直這樣?”
夏竦看了看大殿,轉頭小聲道:“一直如此,萬餘人的傷亡讓陛下心中難受的緊,這些天一直為將士們守靈,內外軍民無不稱讚官家的寬仁嘞!”
蔡伯俙一聽便知道夏竦的意思,眼睛一轉的說道:“這種事情應該傳遍整個燕雲嘛……是不是包學士?”
見夏竦和蔡伯俙的眼神緊緊的盯著自己,包拯莫名其妙的說道:“這是自然,官家向來克己複禮,慈民愛物,為人君,止於仁,這話陛下誠無愧焉!自然要曉喻四海……”
“知道就行,走咱們覲見官家,彭七你快快去傳報,免得讓官家還沉浸在憂傷之中對龍體無益更對大宋無益……”
彭七早就等不及了,快步走進充滿遼人特色的行在,這裏曾經是遼人皇帝的居所,但和大宋的相比就顯得簡單許多,沒一會他就迴轉出來道:“陛下宣駙馬都尉蔡伯俙,龍圖閣大學士包拯覲見!”
當蔡伯俙和包拯看到官家的時候微微一愣,眼前的官家並沒有夏竦說的那麽嚇人,隻不過是對著輿圖皺眉思考而已,兩根粗大的白蠟已經快要燒盡,燭台上厚厚的蠟汁盤結在一起。
趙禎聽到腳步抬頭道:“蔡伯俙你小子終於來了,朕要的東西都帶來了嗎?”
眼瞧著官家的模樣不需要開解,蔡伯俙自然不會把話題引上去,躬身道:“臣已經把官家需要的東西帶來了,不過火炮沉重還在路上,公路已經開始往析津府修建,最快半年後在析津府附近鋪展開形成路網!”
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好,此地是遼人的南京道,但既然現在他是我大宋的了,便更名北京道以示區別,路網必須在北京道全數展開來,工程自然交由當地百姓和商賈完成,那些個從遼朝上京城撈迴大筆錢財的商賈應該很願意接受這個差遣。”
蔡伯俙眼睛發亮的點了點頭:“陛下聖明,他們肯定想要接受這個巨大的工程,既不差錢,又能長久受益何樂而不為……”
包拯在一旁微微點頭,蔡伯俙在雲南也是用的這出,商賈們無不趨之若鶩,現在用在北京道也是極好的,不用朝廷掏錢,又能給百姓實惠,這些商賈的作用還真不小!
趙禎緩緩站起,這段時間老是惦記死去的將士,現在蔡伯俙帶著物資和補給來了,他也是時候走出悲傷,身為皇帝自己肩膀上的擔子可不輕,這段時間夏竦的表情和不好看,諫言的次數越來越多了,看了看下麵的包拯,趙禎可不打算讓他噴的自己滿臉口水……
趙禎感覺現在的自己不是在為自己攻伐燕雲,而是在為那死去的萬餘將士,為了那些不滅的英魂。肩膀上背負的東西又增加了,哪有理由在這裏悲傷……
安民告示已經在北京道各地發出,其中包括還未拿下的一小塊地區平州,那裏便是後世的唐山地區,緊靠渤海灣兵力所剩不多,而且有析津府在中間隔著,已經使得遼朝對他徹底喪失了控製權,完全是大宋的囊中之物,吞掉它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唯一和它相連的地方隻有北邊的北安州和澤州,可現在這兩個地方是自顧不暇,完全沒有能力援助平州,隻能看著它被大宋圍而不攻。
趙禎的安民告示中帶有許多勸降的意味在其中,隻要遼朝的契丹人投降,開放城門讓大宋的軍隊進駐,大宋定然會善待他們,大宋皇帝趙禎承諾保障他們的安全使得他們獲得和漢人百姓一樣的待遇,最為重要的是這份安民告示上蓋著大宋皇帝神寶,這意為簡單的安民告示其實就是一份聖旨,誰也不能違背的聖旨!
這算是給了平州契丹人一份獨特的保障,隻要是皇帝的聖旨就意味著不可更改,除非皇帝本人下旨,任何人都不能為難平州投降的契丹人。
當然這份安民告示的結尾依然有威脅的成分在其中,如果大宋給你臉麵你不要,那對不起石城的數萬精兵必會親自去取平州之地。
年關馬上到了,趙禎帶著大宋的將士們在燕雲過年,這給了析津府百姓以巨大的信心和安慰,流落在遼朝手中的這片華夏故土終於迴歸大宋,他們這些漢人終於認祖歸宗了。
隨著析津府被徹底的平定,百姓們自發的走上街頭表達自己的喜悅,無論男女老幼皆是高唿:“吾皇萬歲!”
這是燕雲百姓自發的唿喊,即便是被遼朝統治如此之久,但絕大多數的人心中依然留存著漢人最為本質的東西——迴歸華夏,迴歸正統!而大宋便是當今的正朔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