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聞濯還是怕。
鳳凰閣那日的印象太深,他難免會留下些質疑的種子,哪怕平日他二人再怎麽親密無間,但曾經死生一線的欺騙、隱瞞,所帶來的顧慮始終會盤踞在心裏越滾越大。
“不是這樣。”
他不知道該怎麽解釋,隻能單薄地用幾個否定的詞語,來讓他們逐漸拉遠的距離重新迴到起點。
他奮力想抬手,卻隻帶起渾身上下撕扯般的疼痛,新生的骨骼打碎他的行動的意圖,穩穩紮據在他的血肉裏,看著他作繭自縛的結果。
他疼的皺眉抽氣,攥緊了手心,本以為今夜難得無法再挨過去,卻見原本背過身的人又轉過來,伸手將他撈進了懷裏。
“還要為別人掉眼淚嗎?”
沈宓揪著他中衣的手指微曲,“不是為他們。”
聞濯見他這副樣子,又不由得心軟,“我每每望見你痛,都恨極了這樣教你痛的人,可他們全下了地底,我又止不住地想,你整個人的喜怒哀樂為什麽不能單屬於我。”
“不一樣。”沈宓想吻一吻他。
“如何不一樣?”聞濯沒有動,盯著他的雙眸問的認真。
“我隻想要你…”沈宓抬手抓了一把他的衣領。
聞濯叫他一句話收繳了所有唇槍舌劍,竟生出自己是個不得好死的王八蛋的念頭出來。
緊接著將唇覆了下去,嚐到了他眼角的幾點鹹……
三更天的時候,抱著沈宓起身去屋後浴池洗幹淨一身熱汗,瞧著他半闔上的眼睛,往他唇上輕啄了一下,“手腕疼嗎?”他問。
沈宓泡在水裏不大能感覺到四肢,微微搖了搖頭,垂眸靠進他懷裏,“不疼……”
聞濯看了他良久,在他徹底睡著之後,抱著他一起迴了榻上,徹夜未眠。
……
作者有話說:
聞濯:不是不算,時候未到。
上卷很多疑惑,這卷會解釋,之前很多提到的東西不是bug的存在。
作者:海星!打賞!評論!三連!
第79章 團圓飯
年三十這日,府中上下清醒的都異常的早,不過寅時末,濂澈便隨著濂淵一起將府中的舊桃符換成了新的,在裏院的長廊中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
院內的亭子底下也沒落下。上頭的爬牆虎藤已經褪成了枯黃顏色,掛了燈籠之後才有些熱鬧味。
院內的雪人還沒化完,濂澈趁著屋裏人還沒起,又鏟雪堆了兩個一模一樣的。
早間要吃團圓飯,廚房下了不少餃子,待在宴廳上桌擺好,人也都起了身。
上迴夜裏爭執過後,沈宓鮮少再開口說話,他二人之間鬧的別扭,直到年底最後這日也沒好。
平日相處的習慣沒變,就是心裏都藏著事情,臉上笑模樣不如先前的多,也不如先前親昵無間。
喝藥之事,沈宓也沒再鬧過苦,不管一日之中能吃多少的糖桂花,他總是神情淡淡,再多的不適也忍著不發。
他並不會哄人,也覺得如今這副樣子,不適合去做那樣的事情。
而聞濯態度亦然,他心下積壓連月的不滿,終於冒出了個由頭讓沈宓知曉,雖見沈宓對他剖白,可他還是覺得不夠。
起碼,也得沈宓親口承認,以後再也無關乎旁人,隻關乎他。
說白了,他二人就是在賭氣。
熱氣騰騰的餃子上了桌,眾人都瞧著聞濯動筷,待他夾起頭一個餃子在沈宓麵前的碗裏放下,接著發話教底下席位的眾人一齊動菜。
今日滿堂坐的都是府中親信,濂澈和濂淵也在其位。
團年圖的就是一個熱鬧,搶著將團圓的第一口餃子喂進嘴裏的大有人在,一筷子下去盤中便空了。
廚房又著手添了幾大盤上來,還添了些小菜,才教他們這群“餓死鬼”轉移視線少爭食。
餃子裏包了幾個寓意好兆頭的銅角,上下席位的盤子裏都放了些好些個,緣由上席隻有聞濯他二人,應當都能順利咬到銅角,得個新年好彩頭。
沈宓不大喜歡吃麵食,嚼了幾口覺得不合胃口,便拒絕了聞濯再次遞到唇邊的筷子。
他搖了搖頭,又垂下視線盯著案上某處走神。
“我方才瞧過,這個裏頭像是有銅角的,咬一口,圖個吉利。”聞濯道。
他始終無法對沈宓狠下心來。
哪怕次次都是他低頭,想開的那一瞬間,又確實覺得沈宓本來坐在月亮上等著他去哄。
誰教他沈序寧,偏偏長在他心間。
沈宓抬眸看了他一眼,“你不氣了?”
聞濯聽罷心裏徹底軟了,放下筷子歎了口氣,“我跟你能生什麽氣。”
沈宓看著他神色複雜,一句話也未曾再說。
聞濯重新將那隻餃子夾起來遞到他唇邊,“等你咬到這餃子裏的彩頭,此事就徹底翻篇了。”
沈宓啟唇咬下半隻,果然舌尖探到塊硬銅角,他吐出一半給聞濯看,抬了抬眉頭:翻篇了。
聞濯點了點頭,將他不願再吃的半隻餃子,流利地塞進了自己嘴裏。
早膳過後,杜若登門例行問診,順道提前拜個早年。
進了屋才露臉,便教聞濯賞了一錠金子,隨即客道那套也不做了,徑直上前替沈宓把了脈。
“近日修養的不錯。”
這話聽在沈宓的耳朵裏,約莫就是不用再一日服三劑湯藥的好兆頭。
但聽在聞濯的耳朵裏,就成了還能更好的意思,“可還需服用什麽藥?”
沈宓飛快瞪了他一眼,隨即看向杜若,聽見他說:“多的也用不上,先前開的方子保證每日不斷即可。”
“好兆頭”三個冒著赤色煙霧的大字,在沈宓心下緩緩變成墨色落幕。
“旁的忌諱呢?”聞濯又問。
“飲食清淡,多出門轉轉,”他忽然想起來一事,扭頭看向沈宓,“也要多開口說說話,免得憋壞了。”
沈宓:“……”
倒是也不至於。
“對了,”杜若衝他笑了笑,又轉向聞濯,“明日我將離京,這藥方子吃到二月初不要斷,稍後我將要換的方子給府醫寫好,日後由他抓藥煎藥就行。”
聞濯原本沒想到他能留到年底,哪曾想他連年都不打算過的。
人各有誌,他無話可說,點了點下巴,“那便預祝一路順風,倘若來日能夠再見,蓬門終始為君開。”
“借殿下吉言,也祝二位,新年安順。”
杜若衝他二人行完禮,便下去與府醫寫好方子,叮囑了事宜。
罷了領了聞濯備的謝禮和盤纏,順著還未幹涸的雪跡一路向了東去。
年底將軍府冷清,吳清瞳提早迴了娘家團年。
吳西樓正房夫人早逝,隻留下這一個姑娘,夫妻二人素來伉儷情深,自吳夫人辭世之後,吳西樓感懷多年,一直未曾續弦。
獨自將女兒撫養成人,平日吃穿用度從未吝嗇,由著她長成一個胸懷百川的姑娘家,逐漸也在自己的閨女身上,看到了已逝夫人的影子。
京都內的傳言的歌謠是如何編排吳氏“清齋月”的,他也曾聽過,隻是從未見過吳清瞳真正困於小人之言的時刻。
他一直也認為,女子這般沒什麽不好,倘若是自己家的姑娘,更是再好不過。
這樣的女子,如若有朝一日許配良人,那也得是頂天立地,胸中有山海的兒郎。
起初結果確實如他所願,後來賀懷汀身上不斷生出禍端,又有將軍府連月的冷清寂寥,他才生出絲後悔。
曾幾何時,他嘴皮子都磨破了都想要教唆吳清瞳和離,誰料他自己養出來的姑娘脾氣跟他一樣的倔。
哪怕同他爭的臉紅脖子粗也不肯鬆口,前前後後果真應了那句: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年底還是他拉下臉皮,駕著馬車前來接的吳清瞳迴家團年。
在吳府待了幾日,可算氣氛緩和。
大年三十這日,他父女二人照例團完年,一同坐在屋裏取暖,一人喝茶一人研磨替筆。
吳西樓躺在太師椅裏念道:“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曆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屠蘇”
“錯了。”吳清瞳忽而頓筆,望著他糾正說。
“什麽錯了,哪裏錯了?”吳西樓莫名其妙地抬起脖子,吹胡子瞪眼地跟她爭辯道。
吳清瞳重新提筆,邊寫邊念道:“是梅柳芳容(ti),鬆篁老態多。”
吳西樓皺起眉頭,“有這句嗎?”
“有,”吳清瞳接著寫了下去,“後麵一句才是,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吳西樓印象不深,不好同她爭論,怕到時候她咬著不放,自己這個年紀大的丟臉,“哪個能有你讀的書多,我這般的糟老頭子記性也不比你們年輕人呐。”
吳清瞳擱下筆,拿起宣紙,無奈地走到太師前攤開給他看,“是是是,是我勝之不武。”
吳西樓沉吟半晌,教她將宣紙裱上。
待她重新落座小爐旁,才又問道:“年關西北可傳過信?”
吳清瞳點了點頭,“自然傳過。”
“他說了何時迴來沒有?”
“我們信中不提歸期。”吳清瞳解釋道。
吳西樓一頭紮起來,“不提歸期提什麽?男人在外你不問,他萬一就鐵了心了不迴來,你找誰哭去。”
“他在北境守邊是正事,”吳清瞳滿臉無奈,“我何時沒出息的掉過眼淚了?”
鳳凰閣那日的印象太深,他難免會留下些質疑的種子,哪怕平日他二人再怎麽親密無間,但曾經死生一線的欺騙、隱瞞,所帶來的顧慮始終會盤踞在心裏越滾越大。
“不是這樣。”
他不知道該怎麽解釋,隻能單薄地用幾個否定的詞語,來讓他們逐漸拉遠的距離重新迴到起點。
他奮力想抬手,卻隻帶起渾身上下撕扯般的疼痛,新生的骨骼打碎他的行動的意圖,穩穩紮據在他的血肉裏,看著他作繭自縛的結果。
他疼的皺眉抽氣,攥緊了手心,本以為今夜難得無法再挨過去,卻見原本背過身的人又轉過來,伸手將他撈進了懷裏。
“還要為別人掉眼淚嗎?”
沈宓揪著他中衣的手指微曲,“不是為他們。”
聞濯見他這副樣子,又不由得心軟,“我每每望見你痛,都恨極了這樣教你痛的人,可他們全下了地底,我又止不住地想,你整個人的喜怒哀樂為什麽不能單屬於我。”
“不一樣。”沈宓想吻一吻他。
“如何不一樣?”聞濯沒有動,盯著他的雙眸問的認真。
“我隻想要你…”沈宓抬手抓了一把他的衣領。
聞濯叫他一句話收繳了所有唇槍舌劍,竟生出自己是個不得好死的王八蛋的念頭出來。
緊接著將唇覆了下去,嚐到了他眼角的幾點鹹……
三更天的時候,抱著沈宓起身去屋後浴池洗幹淨一身熱汗,瞧著他半闔上的眼睛,往他唇上輕啄了一下,“手腕疼嗎?”他問。
沈宓泡在水裏不大能感覺到四肢,微微搖了搖頭,垂眸靠進他懷裏,“不疼……”
聞濯看了他良久,在他徹底睡著之後,抱著他一起迴了榻上,徹夜未眠。
……
作者有話說:
聞濯:不是不算,時候未到。
上卷很多疑惑,這卷會解釋,之前很多提到的東西不是bug的存在。
作者:海星!打賞!評論!三連!
第79章 團圓飯
年三十這日,府中上下清醒的都異常的早,不過寅時末,濂澈便隨著濂淵一起將府中的舊桃符換成了新的,在裏院的長廊中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
院內的亭子底下也沒落下。上頭的爬牆虎藤已經褪成了枯黃顏色,掛了燈籠之後才有些熱鬧味。
院內的雪人還沒化完,濂澈趁著屋裏人還沒起,又鏟雪堆了兩個一模一樣的。
早間要吃團圓飯,廚房下了不少餃子,待在宴廳上桌擺好,人也都起了身。
上迴夜裏爭執過後,沈宓鮮少再開口說話,他二人之間鬧的別扭,直到年底最後這日也沒好。
平日相處的習慣沒變,就是心裏都藏著事情,臉上笑模樣不如先前的多,也不如先前親昵無間。
喝藥之事,沈宓也沒再鬧過苦,不管一日之中能吃多少的糖桂花,他總是神情淡淡,再多的不適也忍著不發。
他並不會哄人,也覺得如今這副樣子,不適合去做那樣的事情。
而聞濯態度亦然,他心下積壓連月的不滿,終於冒出了個由頭讓沈宓知曉,雖見沈宓對他剖白,可他還是覺得不夠。
起碼,也得沈宓親口承認,以後再也無關乎旁人,隻關乎他。
說白了,他二人就是在賭氣。
熱氣騰騰的餃子上了桌,眾人都瞧著聞濯動筷,待他夾起頭一個餃子在沈宓麵前的碗裏放下,接著發話教底下席位的眾人一齊動菜。
今日滿堂坐的都是府中親信,濂澈和濂淵也在其位。
團年圖的就是一個熱鬧,搶著將團圓的第一口餃子喂進嘴裏的大有人在,一筷子下去盤中便空了。
廚房又著手添了幾大盤上來,還添了些小菜,才教他們這群“餓死鬼”轉移視線少爭食。
餃子裏包了幾個寓意好兆頭的銅角,上下席位的盤子裏都放了些好些個,緣由上席隻有聞濯他二人,應當都能順利咬到銅角,得個新年好彩頭。
沈宓不大喜歡吃麵食,嚼了幾口覺得不合胃口,便拒絕了聞濯再次遞到唇邊的筷子。
他搖了搖頭,又垂下視線盯著案上某處走神。
“我方才瞧過,這個裏頭像是有銅角的,咬一口,圖個吉利。”聞濯道。
他始終無法對沈宓狠下心來。
哪怕次次都是他低頭,想開的那一瞬間,又確實覺得沈宓本來坐在月亮上等著他去哄。
誰教他沈序寧,偏偏長在他心間。
沈宓抬眸看了他一眼,“你不氣了?”
聞濯聽罷心裏徹底軟了,放下筷子歎了口氣,“我跟你能生什麽氣。”
沈宓看著他神色複雜,一句話也未曾再說。
聞濯重新將那隻餃子夾起來遞到他唇邊,“等你咬到這餃子裏的彩頭,此事就徹底翻篇了。”
沈宓啟唇咬下半隻,果然舌尖探到塊硬銅角,他吐出一半給聞濯看,抬了抬眉頭:翻篇了。
聞濯點了點頭,將他不願再吃的半隻餃子,流利地塞進了自己嘴裏。
早膳過後,杜若登門例行問診,順道提前拜個早年。
進了屋才露臉,便教聞濯賞了一錠金子,隨即客道那套也不做了,徑直上前替沈宓把了脈。
“近日修養的不錯。”
這話聽在沈宓的耳朵裏,約莫就是不用再一日服三劑湯藥的好兆頭。
但聽在聞濯的耳朵裏,就成了還能更好的意思,“可還需服用什麽藥?”
沈宓飛快瞪了他一眼,隨即看向杜若,聽見他說:“多的也用不上,先前開的方子保證每日不斷即可。”
“好兆頭”三個冒著赤色煙霧的大字,在沈宓心下緩緩變成墨色落幕。
“旁的忌諱呢?”聞濯又問。
“飲食清淡,多出門轉轉,”他忽然想起來一事,扭頭看向沈宓,“也要多開口說說話,免得憋壞了。”
沈宓:“……”
倒是也不至於。
“對了,”杜若衝他笑了笑,又轉向聞濯,“明日我將離京,這藥方子吃到二月初不要斷,稍後我將要換的方子給府醫寫好,日後由他抓藥煎藥就行。”
聞濯原本沒想到他能留到年底,哪曾想他連年都不打算過的。
人各有誌,他無話可說,點了點下巴,“那便預祝一路順風,倘若來日能夠再見,蓬門終始為君開。”
“借殿下吉言,也祝二位,新年安順。”
杜若衝他二人行完禮,便下去與府醫寫好方子,叮囑了事宜。
罷了領了聞濯備的謝禮和盤纏,順著還未幹涸的雪跡一路向了東去。
年底將軍府冷清,吳清瞳提早迴了娘家團年。
吳西樓正房夫人早逝,隻留下這一個姑娘,夫妻二人素來伉儷情深,自吳夫人辭世之後,吳西樓感懷多年,一直未曾續弦。
獨自將女兒撫養成人,平日吃穿用度從未吝嗇,由著她長成一個胸懷百川的姑娘家,逐漸也在自己的閨女身上,看到了已逝夫人的影子。
京都內的傳言的歌謠是如何編排吳氏“清齋月”的,他也曾聽過,隻是從未見過吳清瞳真正困於小人之言的時刻。
他一直也認為,女子這般沒什麽不好,倘若是自己家的姑娘,更是再好不過。
這樣的女子,如若有朝一日許配良人,那也得是頂天立地,胸中有山海的兒郎。
起初結果確實如他所願,後來賀懷汀身上不斷生出禍端,又有將軍府連月的冷清寂寥,他才生出絲後悔。
曾幾何時,他嘴皮子都磨破了都想要教唆吳清瞳和離,誰料他自己養出來的姑娘脾氣跟他一樣的倔。
哪怕同他爭的臉紅脖子粗也不肯鬆口,前前後後果真應了那句: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年底還是他拉下臉皮,駕著馬車前來接的吳清瞳迴家團年。
在吳府待了幾日,可算氣氛緩和。
大年三十這日,他父女二人照例團完年,一同坐在屋裏取暖,一人喝茶一人研磨替筆。
吳西樓躺在太師椅裏念道:“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曆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屠蘇”
“錯了。”吳清瞳忽而頓筆,望著他糾正說。
“什麽錯了,哪裏錯了?”吳西樓莫名其妙地抬起脖子,吹胡子瞪眼地跟她爭辯道。
吳清瞳重新提筆,邊寫邊念道:“是梅柳芳容(ti),鬆篁老態多。”
吳西樓皺起眉頭,“有這句嗎?”
“有,”吳清瞳接著寫了下去,“後麵一句才是,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吳西樓印象不深,不好同她爭論,怕到時候她咬著不放,自己這個年紀大的丟臉,“哪個能有你讀的書多,我這般的糟老頭子記性也不比你們年輕人呐。”
吳清瞳擱下筆,拿起宣紙,無奈地走到太師前攤開給他看,“是是是,是我勝之不武。”
吳西樓沉吟半晌,教她將宣紙裱上。
待她重新落座小爐旁,才又問道:“年關西北可傳過信?”
吳清瞳點了點頭,“自然傳過。”
“他說了何時迴來沒有?”
“我們信中不提歸期。”吳清瞳解釋道。
吳西樓一頭紮起來,“不提歸期提什麽?男人在外你不問,他萬一就鐵了心了不迴來,你找誰哭去。”
“他在北境守邊是正事,”吳清瞳滿臉無奈,“我何時沒出息的掉過眼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