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又挨了聞濯一下。
“我並未罵你!”沈宓咬牙切齒地說。
聞濯悠然自得地點了點頭,“讓我覺得你在罵我也不行。”
他簡直欺人太甚,“你真的有病!”沈宓也是氣的口不擇言,不曉得該用什麽詞罵他了。
好在這迴,聞濯並沒有再用那有些令他難啟於齒的動作逗他,而是垂眸眼諱莫地盯了他良久。
沈宓正猶疑,忽然又見他傾身而來,如遮天蔽日一般蓋住了自己眼前的光線,麵不改色地用溫熱的唇貼上了自己
這樣的情景恍然教沈宓忽然想起那日在院子的梅林裏,他二人雙雙倒在雪地裏的一幕,眼前人與腦海中的重疊,身側也宛如暗香幽浮。
沈宓愣的忘了推開他。
等聞濯再離開他的唇時,神情更加意味深長,他似乎還有些高興,“出言不遜超過五次,也得罰。”
沈宓終於迴過神來,冷下神色問他:“殿下這是何意?”
聞濯笑了:“我現如今還不想死,我要你,陪我一起活著。”
沈宓有那麽一刻萬分想信他。
他自持命不由人,可如若能夠遠離那些紛爭安身立命,他又何嚐不想好好活著。
可聞濯沒有等他的答案,他或許也並不在意他的答案。
沈宓想,這樣也好。
這樣,或許他們就都能各自為謀,不會再沾上旁的什麽洗脫不淨。
***
由是,沈宓終於隨了聞濯當初的願搬進了宮中承明殿。
對外,他們隻是宣稱沈宓病重,世子府下人照看不力,而聞濯謹遵先帝遺旨,自然無法袖手旁觀,所以隻好把寧安世子接進了宮中修養。
至於為何會把寧安世子安置在自己的大殿,這個聞濯倒沒說。
不過隨著沈宓住過了一個冬,前來服侍的宮人都親耳聽到過他對攝政王殿下出言不遜,而且趾高氣揚的姿態半點也不顧及位分尊卑。
更離奇的是,這位聽說是手腕嚴苛雷厲風行的攝政王殿下,竟然每次都不見得惱,任由他言語辱罵,罔顧尊卑,甚至興起了還要同他一起笑鬧。
漸漸的,宮人心裏各自有了計較,還揣測出了不少流言版本。其中聞濯將沈宓囚禁於宮中折辱的一版,不知怎的就傳入了長樂殿聞欽的耳裏。
過年那段時間他徹底清靜,毫無節製地在一眾美人身上快活了不少日子,期間連沈宓進宮的消息都教他生生錯過。
近日隨著氣溫迴暖,在旁服侍的老太監存心再不慣他淫樂,美人便也不給他往宮裏塞了,任他鬧了好幾次終於把他催出殿門去。
結果他這才出來擁抱日月,便聽說了這沈宓靜養在承明殿,還被聞濯好生調.教的好消息,這等大快人心的場麵,他如何能不前去一觀。
於是差人架攆,匆匆忙忙趕去了承明殿。
今日戶部尚書顧楓眠特意拜謁聞濯,在其偏殿一同商榷官鹽漕運、以及年前由姚如許差辦的賦稅之事,所以聞欽到承明殿內時,隻有一個老太監出來迎他。
聞濯不在,他旁若無人得多,下了攆一指老太監的鼻子,便問沈宓在何處。
那老太監看他如此氣勢洶洶便不敢讓他直接進殿,在殿門口苦口婆心好說歹說,還差點挨了頓板子,結果沒勸成聞欽,倒把殿裏正午睡的沈宓給吵了起來。
屆時,聞欽這小王八蛋一看見滿身衣冠勝似雪的沈宓,臉都氣綠了,恨不得當場把那幾個在他宮中亂傳流言的侍從給掐死。
這算哪門子折磨?
給他吃給他喝,還給他穿的人模狗樣,是打算全皇宮陪他一起熬死麽!
“沈序寧,”聞欽氣不過,越過老太監直奔沈宓而去,“你倒真舒坦!”
沈宓一身軟骨頭恣肆地倚在朱紅鎏金的殿門框上,鬆鬆垮垮的睡袍穿的七分放浪八分不羈,渾看得聞欽牙癢癢。
“那怎麽辦呢,確實很舒坦。”沈宓一開口,聞欽就有點後悔沒直接動手。
但他又有點怵聞濯。
上迴他在宮裏拿劍刺傷沈宓,那之後大半個月聞濯都沒有再管過他,甚至他的召見不搭理,他上門也隻有罰站的份。
他不怕聞濯揚言要殺他,他就怕他這般不搭理他、不管他,像個陌生人一樣內裏不動聲色的籌謀著什麽。
他受不了。
此刻看著沈宓,他已然冷靜了許多,“你為什麽會在承明殿?”他問。
沈宓漫不經心地挑起眼皮,隔著眼紗好奇地看了他一眼,“你沒聽別人說?”
聞欽莫名其妙,“朕能聽別人說什麽?”
沈宓看著他這副昏庸的模樣,實在沒忍住輕笑了兩聲,隨著他那副病容的清冽神色,聞欽忽然感覺被他勾的心尖上一陣發麻。
他媽的!
他暗罵一聲,立馬擺了副兇神惡煞的模樣瞪向沈宓,“你不要以為朕不敢對你做什麽!”
沈宓懶懶“嗯”了一聲,接著毫不在意道:“當然,你什麽都敢。”
聞欽又被他這副順從的姿態搞得有些崩潰,但他沒忘自己來此的初衷,“你得了什麽病?”
沈宓訝異地又看了他一眼,“你不知道?”
聞欽緊鎖眉頭,一張少年俊朗的臉上滿是不悅,“廢話!朕要是知道用得著問你?”
沈宓聞言衝他盈盈一笑,掩著唇裝作不適地咳了兩聲,十分怨天尤人地衝聞欽擺了個眼神,“很不幸,是肺癆。”
聞欽聽完差點沒蹦三尺高。
“他媽的趕緊離我遠點!”
到底還是個孩子,一急躁起來居然連自己的天下至尊的身份都忘了。
沈宓動也沒動,又裝作氣虛地咳嗽了幾聲,將臉色都嗆紅了,“你也別怕,傳染這種事情也有僥幸的例子。”
聞欽再聽不得他那張嘴的喋喋不休了,三兩步登上轎攆,趕緊指揮宮人將他抬迴了長樂宮,一口氣召見了十幾個在冊聲望在頂的太醫,摸了整整一下午手腕,才堪堪相信自己是真沒病。
隻是沒病也得讓沈宓給氣出病來了。
原本晚間還打算去承明殿一趟,跟他皇叔討論一下把沈宓扔出宮去、由他自生自滅這件事。
卻聽身旁伺候的太監說,聞濯中午麵見朝臣迴殿之後好像不太高興。
聞欽剛聽完心裏就咯噔一聲,心說別不是沈宓又怎麽了害他背鍋吧,忐忑的把懷裏的糕點都放下了。
他裝著若無其事問為何。
太監好像見怪不怪一樣說:“世子午間吹風受了涼,不小心在攝政王麵前咳嗽了幾聲。”
這拆開一字一句聞欽都他娘的聽的懂,怎麽合在一起他就聽不懂了呢。
“什麽叫沈宓受了涼?”他問。
太監低著腦袋偷偷瞥了他一眼:“就是吹風受了涼。”
“他的肺癆呢?”
“世子沒有肺癆。”
“你之前怎麽不說?”
太監為難地眨了眨眼睛,“難道陛下想為難世子的時候,撞見殿下麽?”
聞欽真想說他一句好樣的!
他咬牙切齒換了個問題:“那皇叔到底為何不高興?”
太監盡量簡潔道:“世子受了涼。”
聞欽耳朵好像有些不管用,“什麽?”他又問。
太監戰戰兢兢抹了把額頭上的汗,“世子不聽殿下嚴令,隨意出殿吹風忤逆了殿下。”
是啊,這句才對嘛。
聞欽聽舒坦了,隨即便擺手讓他滾出了殿。
作者有話說:
世間珠玉人呐~
這還不是雙箭頭?
這還不甜不要錢?
這相愛相殺不好嗑?
這隱忍瘋批狗狗攻不愛?
這配角老太監和小皇帝不可愛?
這還不趕緊收藏、打賞、投海星?
愛我不真誠,打賞又不肯,收藏也不穩,求個海星都教我頭疼。
第26章 故人麵
暗夜迢迢,天邊掛起一勾月,熏熏蒙蒙的輪廓教層雲遮去大半,清寒陰沉,隱約凝紫。
殺人倒是不錯,賞月的話大可當作廢話來聽。
可誰教聞濯近來生出了一身的好脾氣,無論沈宓那潑皮提出什麽要求都能答應。
哪怕趁著料峭春風、出來看這壓根兒沒有看頭的月色,他也能立刻差人收拾出一間觀景位置好的偏殿,來供他二人對坐。
一壺梅花釀,一支筆一卷羅紋紙,一架鳳尾箜篌,一個沈宓,便能輕而易舉地養他歡心。
聽聞沈宓少時素來喜愛風雅之物,旁的世家貴胄的小公子打鳥的彈弓、射雕的彎弓,銷鐵如泥的寶劍耍得不亦樂乎,偏偏獨他擅琴擅畫,詩酒文章、花鳥蟲魚無一不精無一不曉。
說不曾貪慕過他人降服烈馬、挽弓射天狼那是假的,隻不過那一年春獵摔斷了手腳,便沒見他再碰過這些東西,後來就算見了也離得遠遠的。
旁人都以為他是痛的印象太深刻,實在怕了,加上他又在琴棋書畫之上頗有天賦,便更堅信他是不喜那些,兒郎意氣風發時最愛幹的事情。
也有人曾腹誹過他的喜好太過女兒家,三五嘲諷幾句他生的也像個姑娘,直到各自生長各自為家,說的笑的才拋之腦後,在世俗奔波中忘卻了個幹淨。
或許隻有沈宓十幾載過去仍舊停在原地,守著風雅之物做一個被嘉靖帝捧在手心的小世子。
是啊,他還有什麽不如意的,他讀過的書背過的詩,描過的畫撫過的琴,種過的花看過的景,旁人不知要消磨個多少年的力氣才能沾到半點邊,而他不消得動嘴便如探囊取物一般簡單。
“我並未罵你!”沈宓咬牙切齒地說。
聞濯悠然自得地點了點頭,“讓我覺得你在罵我也不行。”
他簡直欺人太甚,“你真的有病!”沈宓也是氣的口不擇言,不曉得該用什麽詞罵他了。
好在這迴,聞濯並沒有再用那有些令他難啟於齒的動作逗他,而是垂眸眼諱莫地盯了他良久。
沈宓正猶疑,忽然又見他傾身而來,如遮天蔽日一般蓋住了自己眼前的光線,麵不改色地用溫熱的唇貼上了自己
這樣的情景恍然教沈宓忽然想起那日在院子的梅林裏,他二人雙雙倒在雪地裏的一幕,眼前人與腦海中的重疊,身側也宛如暗香幽浮。
沈宓愣的忘了推開他。
等聞濯再離開他的唇時,神情更加意味深長,他似乎還有些高興,“出言不遜超過五次,也得罰。”
沈宓終於迴過神來,冷下神色問他:“殿下這是何意?”
聞濯笑了:“我現如今還不想死,我要你,陪我一起活著。”
沈宓有那麽一刻萬分想信他。
他自持命不由人,可如若能夠遠離那些紛爭安身立命,他又何嚐不想好好活著。
可聞濯沒有等他的答案,他或許也並不在意他的答案。
沈宓想,這樣也好。
這樣,或許他們就都能各自為謀,不會再沾上旁的什麽洗脫不淨。
***
由是,沈宓終於隨了聞濯當初的願搬進了宮中承明殿。
對外,他們隻是宣稱沈宓病重,世子府下人照看不力,而聞濯謹遵先帝遺旨,自然無法袖手旁觀,所以隻好把寧安世子接進了宮中修養。
至於為何會把寧安世子安置在自己的大殿,這個聞濯倒沒說。
不過隨著沈宓住過了一個冬,前來服侍的宮人都親耳聽到過他對攝政王殿下出言不遜,而且趾高氣揚的姿態半點也不顧及位分尊卑。
更離奇的是,這位聽說是手腕嚴苛雷厲風行的攝政王殿下,竟然每次都不見得惱,任由他言語辱罵,罔顧尊卑,甚至興起了還要同他一起笑鬧。
漸漸的,宮人心裏各自有了計較,還揣測出了不少流言版本。其中聞濯將沈宓囚禁於宮中折辱的一版,不知怎的就傳入了長樂殿聞欽的耳裏。
過年那段時間他徹底清靜,毫無節製地在一眾美人身上快活了不少日子,期間連沈宓進宮的消息都教他生生錯過。
近日隨著氣溫迴暖,在旁服侍的老太監存心再不慣他淫樂,美人便也不給他往宮裏塞了,任他鬧了好幾次終於把他催出殿門去。
結果他這才出來擁抱日月,便聽說了這沈宓靜養在承明殿,還被聞濯好生調.教的好消息,這等大快人心的場麵,他如何能不前去一觀。
於是差人架攆,匆匆忙忙趕去了承明殿。
今日戶部尚書顧楓眠特意拜謁聞濯,在其偏殿一同商榷官鹽漕運、以及年前由姚如許差辦的賦稅之事,所以聞欽到承明殿內時,隻有一個老太監出來迎他。
聞濯不在,他旁若無人得多,下了攆一指老太監的鼻子,便問沈宓在何處。
那老太監看他如此氣勢洶洶便不敢讓他直接進殿,在殿門口苦口婆心好說歹說,還差點挨了頓板子,結果沒勸成聞欽,倒把殿裏正午睡的沈宓給吵了起來。
屆時,聞欽這小王八蛋一看見滿身衣冠勝似雪的沈宓,臉都氣綠了,恨不得當場把那幾個在他宮中亂傳流言的侍從給掐死。
這算哪門子折磨?
給他吃給他喝,還給他穿的人模狗樣,是打算全皇宮陪他一起熬死麽!
“沈序寧,”聞欽氣不過,越過老太監直奔沈宓而去,“你倒真舒坦!”
沈宓一身軟骨頭恣肆地倚在朱紅鎏金的殿門框上,鬆鬆垮垮的睡袍穿的七分放浪八分不羈,渾看得聞欽牙癢癢。
“那怎麽辦呢,確實很舒坦。”沈宓一開口,聞欽就有點後悔沒直接動手。
但他又有點怵聞濯。
上迴他在宮裏拿劍刺傷沈宓,那之後大半個月聞濯都沒有再管過他,甚至他的召見不搭理,他上門也隻有罰站的份。
他不怕聞濯揚言要殺他,他就怕他這般不搭理他、不管他,像個陌生人一樣內裏不動聲色的籌謀著什麽。
他受不了。
此刻看著沈宓,他已然冷靜了許多,“你為什麽會在承明殿?”他問。
沈宓漫不經心地挑起眼皮,隔著眼紗好奇地看了他一眼,“你沒聽別人說?”
聞欽莫名其妙,“朕能聽別人說什麽?”
沈宓看著他這副昏庸的模樣,實在沒忍住輕笑了兩聲,隨著他那副病容的清冽神色,聞欽忽然感覺被他勾的心尖上一陣發麻。
他媽的!
他暗罵一聲,立馬擺了副兇神惡煞的模樣瞪向沈宓,“你不要以為朕不敢對你做什麽!”
沈宓懶懶“嗯”了一聲,接著毫不在意道:“當然,你什麽都敢。”
聞欽又被他這副順從的姿態搞得有些崩潰,但他沒忘自己來此的初衷,“你得了什麽病?”
沈宓訝異地又看了他一眼,“你不知道?”
聞欽緊鎖眉頭,一張少年俊朗的臉上滿是不悅,“廢話!朕要是知道用得著問你?”
沈宓聞言衝他盈盈一笑,掩著唇裝作不適地咳了兩聲,十分怨天尤人地衝聞欽擺了個眼神,“很不幸,是肺癆。”
聞欽聽完差點沒蹦三尺高。
“他媽的趕緊離我遠點!”
到底還是個孩子,一急躁起來居然連自己的天下至尊的身份都忘了。
沈宓動也沒動,又裝作氣虛地咳嗽了幾聲,將臉色都嗆紅了,“你也別怕,傳染這種事情也有僥幸的例子。”
聞欽再聽不得他那張嘴的喋喋不休了,三兩步登上轎攆,趕緊指揮宮人將他抬迴了長樂宮,一口氣召見了十幾個在冊聲望在頂的太醫,摸了整整一下午手腕,才堪堪相信自己是真沒病。
隻是沒病也得讓沈宓給氣出病來了。
原本晚間還打算去承明殿一趟,跟他皇叔討論一下把沈宓扔出宮去、由他自生自滅這件事。
卻聽身旁伺候的太監說,聞濯中午麵見朝臣迴殿之後好像不太高興。
聞欽剛聽完心裏就咯噔一聲,心說別不是沈宓又怎麽了害他背鍋吧,忐忑的把懷裏的糕點都放下了。
他裝著若無其事問為何。
太監好像見怪不怪一樣說:“世子午間吹風受了涼,不小心在攝政王麵前咳嗽了幾聲。”
這拆開一字一句聞欽都他娘的聽的懂,怎麽合在一起他就聽不懂了呢。
“什麽叫沈宓受了涼?”他問。
太監低著腦袋偷偷瞥了他一眼:“就是吹風受了涼。”
“他的肺癆呢?”
“世子沒有肺癆。”
“你之前怎麽不說?”
太監為難地眨了眨眼睛,“難道陛下想為難世子的時候,撞見殿下麽?”
聞欽真想說他一句好樣的!
他咬牙切齒換了個問題:“那皇叔到底為何不高興?”
太監盡量簡潔道:“世子受了涼。”
聞欽耳朵好像有些不管用,“什麽?”他又問。
太監戰戰兢兢抹了把額頭上的汗,“世子不聽殿下嚴令,隨意出殿吹風忤逆了殿下。”
是啊,這句才對嘛。
聞欽聽舒坦了,隨即便擺手讓他滾出了殿。
作者有話說:
世間珠玉人呐~
這還不是雙箭頭?
這還不甜不要錢?
這相愛相殺不好嗑?
這隱忍瘋批狗狗攻不愛?
這配角老太監和小皇帝不可愛?
這還不趕緊收藏、打賞、投海星?
愛我不真誠,打賞又不肯,收藏也不穩,求個海星都教我頭疼。
第26章 故人麵
暗夜迢迢,天邊掛起一勾月,熏熏蒙蒙的輪廓教層雲遮去大半,清寒陰沉,隱約凝紫。
殺人倒是不錯,賞月的話大可當作廢話來聽。
可誰教聞濯近來生出了一身的好脾氣,無論沈宓那潑皮提出什麽要求都能答應。
哪怕趁著料峭春風、出來看這壓根兒沒有看頭的月色,他也能立刻差人收拾出一間觀景位置好的偏殿,來供他二人對坐。
一壺梅花釀,一支筆一卷羅紋紙,一架鳳尾箜篌,一個沈宓,便能輕而易舉地養他歡心。
聽聞沈宓少時素來喜愛風雅之物,旁的世家貴胄的小公子打鳥的彈弓、射雕的彎弓,銷鐵如泥的寶劍耍得不亦樂乎,偏偏獨他擅琴擅畫,詩酒文章、花鳥蟲魚無一不精無一不曉。
說不曾貪慕過他人降服烈馬、挽弓射天狼那是假的,隻不過那一年春獵摔斷了手腳,便沒見他再碰過這些東西,後來就算見了也離得遠遠的。
旁人都以為他是痛的印象太深刻,實在怕了,加上他又在琴棋書畫之上頗有天賦,便更堅信他是不喜那些,兒郎意氣風發時最愛幹的事情。
也有人曾腹誹過他的喜好太過女兒家,三五嘲諷幾句他生的也像個姑娘,直到各自生長各自為家,說的笑的才拋之腦後,在世俗奔波中忘卻了個幹淨。
或許隻有沈宓十幾載過去仍舊停在原地,守著風雅之物做一個被嘉靖帝捧在手心的小世子。
是啊,他還有什麽不如意的,他讀過的書背過的詩,描過的畫撫過的琴,種過的花看過的景,旁人不知要消磨個多少年的力氣才能沾到半點邊,而他不消得動嘴便如探囊取物一般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