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宓皺起眉頭,狼狽地從他懷裏離開,轉身對上他那雙沉如深井的眸。
聞濯平日從不掩藏自己的心情實感,所以在沈宓看來他的情緒再好操控不過,但此刻他對上的眸子他看不真切,裏麵沒有惱怒沒有難過,卻有幾分令人毛骨悚然的興奮。
沈宓抿下唇,越過他的身形,看見那群人圍成一團將馮昭平背走,其中還有被濺了一身血的賀雲舟,他在人群中冷靜的不像話,臨走時還迴頭看了沈宓一眼,
如同在說:
沈宓,你幹的好事!
沈宓,你欠的血債!
沈宓,你造的孽障!
沈宓,你會萬劫不複的!
“沈序寧……”
沈宓失神跌退幾步,忽而被一隻寬大且溫熱的手掌握住了手腕,那溫度好像有靈魂一般,將他心緒撫平,將他從迷惘裏拽進塵世。
他抬起雙眸。
再次撞進了對方瞳孔上自己的倒影裏。
宮城中的禁衛軍很快將此處圍了個水泄不通,方才躲在高處放冷箭的人也被揪了出來。
不過那人早抱著必死的決心行刺,冷箭放完,自己便咬碎了毒藥自盡,被禁衛軍拖出來的隻有一具屍體,幹幹淨淨,死無對證。
聞欽還是頭一迴當麵看見死人的場麵,他被嚇得不輕,幾個宮侍將他從桌子底下扶出來的時候,姿態都是前所未有的乖巧順從。
滿庭朝官賓客散了大半,還剩一些女眷哭哭啼啼的聲音經久不散。
沈宓宛如看了台身臨其境的大戲,演戲的人扼住他的唿吸,將他製掣的毫無反抗的餘地,此刻餘音淒婉艾艾,難得讓他喘口氣。
他垂首急促地吸了幾口氣,臉色蒼白,不自覺抓緊了握著他手腕的那隻手。
下一刻,那隻手的主人毫不憐香惜玉地抬起胳膊,逼著沈宓重新跟他對視。
也是這會兒沈宓才終於看清,原來聞濯眼角方才也被濺到了幾滴血。
由此更能斷定,馮昭平傷的真的很深,恐怕也死生難料。
他垂下眼簾,頭一次在聞濯麵前從善如流地解釋,“我並不知曉”
他看到聞濯另外一隻手上,沾的鮮血淋漓的斷箭,倏然頓住了要說的話。
那不知是馮昭平的血,還是他的。他也受傷了?
“並不知曉什麽?”聞濯在他的目光裏平靜地扔掉了斷箭。
沈宓接著說:“不知曉今日之事。”
聞濯失笑:“你覺得我該信你嗎?”
沈宓皺起眉:“殿下倘若想要處罰,我並無他言。”
聞濯抓著他手腕的手掌未鬆,反而又越收越緊的趨勢,他神情晦深地垂頭靠進沈宓肩裏,趁著沈宓鬆懈發狠似的咬了他一口。
隔著單薄的衣料,他能感覺到那底下皮肉骨頭的紋路,身前的人痛的微顫,渾身冰的不像個活人。
“罰完了。”聞濯說。
沈宓:“……”
他真切的覺得,比起瘋魔好像他才是所有人裏最正常的那個。
隨後聞濯帶他迴了承明殿。
一路他手都沒鬆開,好像是抓了什麽開關似的,神情沉的如水,卻又內斂的教人找不到破綻。
臨到書案前,沈宓抽了抽手,又教他攥的更緊,隨即被輕推坐到椅子上。
聞濯翻開他的手,在他屈膝麵前垂眸:“疼麽?”
沈宓順著他的視線看去,才後知後覺自己纏著紗布的手心,沁了些殷紅出來。
他一愣,下意識張了張嘴唇,目光掃到聞濯鴉青的睫,又收了聲音。
如今他二人獨處,總會有些莫名其妙的東西發酵出來,打亂他的思緒,雖恰好轉移了剛才那場禍亂引起的恐慌,卻將他拖進一個更深的漩渦裏教他沉淪。
在他愣神之際,聞濯已經解開了纏在他手心的紗布,原本快結痂的創口、教他方才拽著溫衣領的時候崩裂,此刻汩汩冒著淺紅的血。
定然很疼。聞濯止不住地這樣想。
他抿唇輕輕衝著那道創口唿了口涼氣,動作神情反常的有些不像他本人。
有些瘋,有些……
沈宓不願說出來,擰起眉正打算抽手,卻又在看見聞濯沾血的掌心時,來不及反應地頓了頓。
“不疼。”他心下有些焦躁地說。
聞濯抬起眸子,似是要他看穿沈宓一般緊緊盯著他的眼睛:“上迴湖心亭看雪,你說的疼。”
沈宓眉心又是一蹙,飛快抽迴了手,看向一旁岔開話題問:“你手上是如何沾上血的?”
聞濯起身翻出傷藥紗布,又落到他身前屈膝,卻遲遲不迴答他的問題。
他翻開掌心,將傷口露出來,方才他粗暴地用衣袖包紮了一下,這會兒已經沒再往外冒出血珠,但傷口的痕跡瞧上去並不淺。
聯想到他方才手中握著箭,事發之前又坐在賀懷汀他們那幾桌,不難猜想到,當時他是強行用手接了一支
“這一箭原本是射向賀懷汀的?”沈宓問。
聞濯用紗布沾了沾他掌心,默然倒上創藥給他重新包紮,自始至終沒有半句話。
這還是沈宓頭一迴遇到他這般安靜。
聞濯站起身,擦了兩把手中鮮血,跟方才給沈宓上藥那會兒比反差強烈地把藥粉隨意撒在了自己掌心,接著用紗布緊緊一纏,一頭用牙咬著挽了個結。
這情景看的沈宓心裏有些不舒服,於是不動聲色地避開了目光。
不久,終於聽到聞濯低啞著聲音開口說:“你不怕麽?”
沈宓抬起頭:“怕什麽?”
聞濯又盯著他,“你說你不知曉今日之事,”他目光冰冷接著說道:“他們連殺人這等大事都能瞞著,來日難道就不會殺到你的頭上?”
沈宓隱隱聽出來幾分關切,按耐下心頭迴道:“你這般追問我又是為了什麽呢?殿下。”他狠狠咬了下重音。
聽得聞濯心下有些發澀,他盯著沈宓冷漠的神情說不清想做些什麽,不由得又想起來當初在白葉寺提筆勾線的時候。
是罷,他不過自詡畫了廿載沈宓畫像,難道這個人就是他的所屬品了麽?
切實地說,愛欲不論,沈宓不過就是他當初跌落穀底時妄想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這件事他從前都分的萬分清楚。
可又是什麽時候變的不清楚的呢?
見他半晌不說話,沈宓有些不耐煩地眯了眯眼睛。“方才事發範圍內的人,都是北境的武將,馮昭平統領北境這麽多年,難道區區一支羽箭都躲不過嗎?”
自然是躲得過的。
至於為什麽沒躲過,那定然是有人從中作梗。但當時那片賓客都是馮昭平的下屬親衛,有誰會狼子野心謀害視自己為親兄弟的將領呢。
試想當時目的不純的人,隻有本就不該出現在席上的攝政王殿下了。
聽他意有所指的質問,聞濯扯了扯嘴角:“你覺得是我指使人放箭。”
為了爭奪權位,殺人又算什麽。
但他譏諷的神情落在沈宓眼裏,最後隻變成一塊石頭,壓在沈宓心底重重一振:“聞,我看不透你。”
從前一直看得透徹無比,今日確實如何也看不懂,他說不清為什麽,但心底的忌憚和懷疑叫囂的聲響,快要將他本就毫無信任的罩子打破。
他想逃
“那就不要看了。”
聞濯轉過頭,冰冷的目光涼的像隻蛇一樣,扼住了沈宓的喉嚨,毫不動搖地掐斷了沈宓心底冒出頭的求知欲。
沈宓:“……”
他微張的嘴唇重新閉上。
也是,聞濯是個什麽樣的人,同他又有什麽關係呢?
作者有話說:
沈宓:又是一口黑鍋…
第22章 除夕夜
沈宓從承明殿中出來時,望見了一直候在門外的溫。
他神情或許有些兔死狐悲的惋惜,卻又在瞧見沈宓完好無損時一閃而過。
沈宓不由得想,此刻的溫到底是在僥幸什麽,是光複大業,青雲得誌後萬鍾俸祿,還是家有恩仇以待沉冤得雪……
倘若這些,都需要旁人的命來當做墊腳石的話,他們溫家當真就能在業成之日,高枕無憂了麽。
溫似乎滿不在乎,他如往常一般,恭敬又帶些漫不經心地湊上來,半點不怕觸到沈宓晦氣地開口:“世子受驚了。”
沈宓冷笑,心道他可確實算是受驚了。
兩人隨即一道出宮迴了世子府,幾盞茶後便順利接到馮昭平已薨的消息。
溫理所當然地在世子府該做什麽做什麽,甚至把府裏屋簷底下沒掛完的紅燈籠,都給掛了上去,分毫不見避諱。
確實,人家無辜慘死又不是他的主意,又幹他何事。
倒是沈宓,悵然若失地在府上躲了大半日,茶飯不進地熬到半夜也不見吹燈歇息。
溫睡前催他就寢,也如平常一樣並未收到什麽迴應。
第二日,朝裏朝外為馮大將軍服喪,上上下下著素服,聞濯主張壓下了京都內的消息,沒有教馮昭平之死傳往北境。
邊塞初平戰事,倘若這時敗敵大將身死之聞傳出,難免不會讓那些蠻人再次生出禍心。
出於妥善考慮,如今朝內還需重新擢任將才,應當盡快找人接親北境統帥一職。
那群在廟堂鬥得如火如荼的老匹夫,此時都不太願意舉薦新人,個個生怕馮昭平身死之事,沾到自己身上節外生枝,頭一迴,由聞濯親自選定的人選,教朝廷內外都沒什麽廢話可說。
舉朝安靜得宛如上下一心。
聞濯平日從不掩藏自己的心情實感,所以在沈宓看來他的情緒再好操控不過,但此刻他對上的眸子他看不真切,裏麵沒有惱怒沒有難過,卻有幾分令人毛骨悚然的興奮。
沈宓抿下唇,越過他的身形,看見那群人圍成一團將馮昭平背走,其中還有被濺了一身血的賀雲舟,他在人群中冷靜的不像話,臨走時還迴頭看了沈宓一眼,
如同在說:
沈宓,你幹的好事!
沈宓,你欠的血債!
沈宓,你造的孽障!
沈宓,你會萬劫不複的!
“沈序寧……”
沈宓失神跌退幾步,忽而被一隻寬大且溫熱的手掌握住了手腕,那溫度好像有靈魂一般,將他心緒撫平,將他從迷惘裏拽進塵世。
他抬起雙眸。
再次撞進了對方瞳孔上自己的倒影裏。
宮城中的禁衛軍很快將此處圍了個水泄不通,方才躲在高處放冷箭的人也被揪了出來。
不過那人早抱著必死的決心行刺,冷箭放完,自己便咬碎了毒藥自盡,被禁衛軍拖出來的隻有一具屍體,幹幹淨淨,死無對證。
聞欽還是頭一迴當麵看見死人的場麵,他被嚇得不輕,幾個宮侍將他從桌子底下扶出來的時候,姿態都是前所未有的乖巧順從。
滿庭朝官賓客散了大半,還剩一些女眷哭哭啼啼的聲音經久不散。
沈宓宛如看了台身臨其境的大戲,演戲的人扼住他的唿吸,將他製掣的毫無反抗的餘地,此刻餘音淒婉艾艾,難得讓他喘口氣。
他垂首急促地吸了幾口氣,臉色蒼白,不自覺抓緊了握著他手腕的那隻手。
下一刻,那隻手的主人毫不憐香惜玉地抬起胳膊,逼著沈宓重新跟他對視。
也是這會兒沈宓才終於看清,原來聞濯眼角方才也被濺到了幾滴血。
由此更能斷定,馮昭平傷的真的很深,恐怕也死生難料。
他垂下眼簾,頭一次在聞濯麵前從善如流地解釋,“我並不知曉”
他看到聞濯另外一隻手上,沾的鮮血淋漓的斷箭,倏然頓住了要說的話。
那不知是馮昭平的血,還是他的。他也受傷了?
“並不知曉什麽?”聞濯在他的目光裏平靜地扔掉了斷箭。
沈宓接著說:“不知曉今日之事。”
聞濯失笑:“你覺得我該信你嗎?”
沈宓皺起眉:“殿下倘若想要處罰,我並無他言。”
聞濯抓著他手腕的手掌未鬆,反而又越收越緊的趨勢,他神情晦深地垂頭靠進沈宓肩裏,趁著沈宓鬆懈發狠似的咬了他一口。
隔著單薄的衣料,他能感覺到那底下皮肉骨頭的紋路,身前的人痛的微顫,渾身冰的不像個活人。
“罰完了。”聞濯說。
沈宓:“……”
他真切的覺得,比起瘋魔好像他才是所有人裏最正常的那個。
隨後聞濯帶他迴了承明殿。
一路他手都沒鬆開,好像是抓了什麽開關似的,神情沉的如水,卻又內斂的教人找不到破綻。
臨到書案前,沈宓抽了抽手,又教他攥的更緊,隨即被輕推坐到椅子上。
聞濯翻開他的手,在他屈膝麵前垂眸:“疼麽?”
沈宓順著他的視線看去,才後知後覺自己纏著紗布的手心,沁了些殷紅出來。
他一愣,下意識張了張嘴唇,目光掃到聞濯鴉青的睫,又收了聲音。
如今他二人獨處,總會有些莫名其妙的東西發酵出來,打亂他的思緒,雖恰好轉移了剛才那場禍亂引起的恐慌,卻將他拖進一個更深的漩渦裏教他沉淪。
在他愣神之際,聞濯已經解開了纏在他手心的紗布,原本快結痂的創口、教他方才拽著溫衣領的時候崩裂,此刻汩汩冒著淺紅的血。
定然很疼。聞濯止不住地這樣想。
他抿唇輕輕衝著那道創口唿了口涼氣,動作神情反常的有些不像他本人。
有些瘋,有些……
沈宓不願說出來,擰起眉正打算抽手,卻又在看見聞濯沾血的掌心時,來不及反應地頓了頓。
“不疼。”他心下有些焦躁地說。
聞濯抬起眸子,似是要他看穿沈宓一般緊緊盯著他的眼睛:“上迴湖心亭看雪,你說的疼。”
沈宓眉心又是一蹙,飛快抽迴了手,看向一旁岔開話題問:“你手上是如何沾上血的?”
聞濯起身翻出傷藥紗布,又落到他身前屈膝,卻遲遲不迴答他的問題。
他翻開掌心,將傷口露出來,方才他粗暴地用衣袖包紮了一下,這會兒已經沒再往外冒出血珠,但傷口的痕跡瞧上去並不淺。
聯想到他方才手中握著箭,事發之前又坐在賀懷汀他們那幾桌,不難猜想到,當時他是強行用手接了一支
“這一箭原本是射向賀懷汀的?”沈宓問。
聞濯用紗布沾了沾他掌心,默然倒上創藥給他重新包紮,自始至終沒有半句話。
這還是沈宓頭一迴遇到他這般安靜。
聞濯站起身,擦了兩把手中鮮血,跟方才給沈宓上藥那會兒比反差強烈地把藥粉隨意撒在了自己掌心,接著用紗布緊緊一纏,一頭用牙咬著挽了個結。
這情景看的沈宓心裏有些不舒服,於是不動聲色地避開了目光。
不久,終於聽到聞濯低啞著聲音開口說:“你不怕麽?”
沈宓抬起頭:“怕什麽?”
聞濯又盯著他,“你說你不知曉今日之事,”他目光冰冷接著說道:“他們連殺人這等大事都能瞞著,來日難道就不會殺到你的頭上?”
沈宓隱隱聽出來幾分關切,按耐下心頭迴道:“你這般追問我又是為了什麽呢?殿下。”他狠狠咬了下重音。
聽得聞濯心下有些發澀,他盯著沈宓冷漠的神情說不清想做些什麽,不由得又想起來當初在白葉寺提筆勾線的時候。
是罷,他不過自詡畫了廿載沈宓畫像,難道這個人就是他的所屬品了麽?
切實地說,愛欲不論,沈宓不過就是他當初跌落穀底時妄想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這件事他從前都分的萬分清楚。
可又是什麽時候變的不清楚的呢?
見他半晌不說話,沈宓有些不耐煩地眯了眯眼睛。“方才事發範圍內的人,都是北境的武將,馮昭平統領北境這麽多年,難道區區一支羽箭都躲不過嗎?”
自然是躲得過的。
至於為什麽沒躲過,那定然是有人從中作梗。但當時那片賓客都是馮昭平的下屬親衛,有誰會狼子野心謀害視自己為親兄弟的將領呢。
試想當時目的不純的人,隻有本就不該出現在席上的攝政王殿下了。
聽他意有所指的質問,聞濯扯了扯嘴角:“你覺得是我指使人放箭。”
為了爭奪權位,殺人又算什麽。
但他譏諷的神情落在沈宓眼裏,最後隻變成一塊石頭,壓在沈宓心底重重一振:“聞,我看不透你。”
從前一直看得透徹無比,今日確實如何也看不懂,他說不清為什麽,但心底的忌憚和懷疑叫囂的聲響,快要將他本就毫無信任的罩子打破。
他想逃
“那就不要看了。”
聞濯轉過頭,冰冷的目光涼的像隻蛇一樣,扼住了沈宓的喉嚨,毫不動搖地掐斷了沈宓心底冒出頭的求知欲。
沈宓:“……”
他微張的嘴唇重新閉上。
也是,聞濯是個什麽樣的人,同他又有什麽關係呢?
作者有話說:
沈宓:又是一口黑鍋…
第22章 除夕夜
沈宓從承明殿中出來時,望見了一直候在門外的溫。
他神情或許有些兔死狐悲的惋惜,卻又在瞧見沈宓完好無損時一閃而過。
沈宓不由得想,此刻的溫到底是在僥幸什麽,是光複大業,青雲得誌後萬鍾俸祿,還是家有恩仇以待沉冤得雪……
倘若這些,都需要旁人的命來當做墊腳石的話,他們溫家當真就能在業成之日,高枕無憂了麽。
溫似乎滿不在乎,他如往常一般,恭敬又帶些漫不經心地湊上來,半點不怕觸到沈宓晦氣地開口:“世子受驚了。”
沈宓冷笑,心道他可確實算是受驚了。
兩人隨即一道出宮迴了世子府,幾盞茶後便順利接到馮昭平已薨的消息。
溫理所當然地在世子府該做什麽做什麽,甚至把府裏屋簷底下沒掛完的紅燈籠,都給掛了上去,分毫不見避諱。
確實,人家無辜慘死又不是他的主意,又幹他何事。
倒是沈宓,悵然若失地在府上躲了大半日,茶飯不進地熬到半夜也不見吹燈歇息。
溫睡前催他就寢,也如平常一樣並未收到什麽迴應。
第二日,朝裏朝外為馮大將軍服喪,上上下下著素服,聞濯主張壓下了京都內的消息,沒有教馮昭平之死傳往北境。
邊塞初平戰事,倘若這時敗敵大將身死之聞傳出,難免不會讓那些蠻人再次生出禍心。
出於妥善考慮,如今朝內還需重新擢任將才,應當盡快找人接親北境統帥一職。
那群在廟堂鬥得如火如荼的老匹夫,此時都不太願意舉薦新人,個個生怕馮昭平身死之事,沾到自己身上節外生枝,頭一迴,由聞濯親自選定的人選,教朝廷內外都沒什麽廢話可說。
舉朝安靜得宛如上下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