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鄧通,到了那廟裏,走過一片煙熏火燒的殿堂。向那後院的過道裏走去,剛才走上樓梯子,隻聽見上麵的屋子裏傳來一片念經的聲音,仔細一聽仿佛是和尚們正在為什麽逝者安息祈福。心裏吃驚,因為他沒聽說山上裏有什麽王家的人去世。但凡有王家的什麽人物走了,這梁園的山中定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仔細聽那頌經的經文,仿佛是廟裏的和尚走了。正在此時,看見樓上走下來一個之前認識的小和尚,見到鄧通,抬頭便說道:“劉管家來啦。”說完低頭不語,看見他雙眼微紅。“你這是?”“我師傅昨晚上圓寂了。”鄧通心裏一驚,然後鎮定下來從懷裏掏出那塊金子,遞給那小和尚說:“這個算是我給的香火錢。”那小和尚這才抬起頭來,看著鄧通接過了金子,用驚詫的眼光看著鄧通,仿佛在說:“這個怕是您的全部身家吧。”在他眼裏,自己就是一個平凡的人了。鄧通心裏想著,知道自己不是空門之人,不便去跟著誦讀經文。便退了下來,頭也不迴地走出了廟宇。想那去世的老者,這些年陪伴自己走出了生死之迷茫的歲月。心裏感激不免有些心酸起來。


    走出廟子,想到三月三的自己家裏的活動,因為雙親及自己的發妻黃氏之墳皆是在銅山的,無論如何自己得迴去一趟才好。


    一過想著,一邊沿途采摘花草,心裏想著把這些花草帶迴家裏,捆綁了送到各家的樓子裏去。


    迴到園子裏,幾個守門的小廝是新找來的,見到鄧通布衣素裹的一身莊戶人家的打扮,又背著一筐子花草,便議論紛紛:“聽說這個老頭之前是劉家的管家,住進那樓裏沒有幾天又被攆出來了。”“他那什麽管家,隻是之前這園子裏主人不在的時候守護院子的下人罷了,跟你我一樣。”正在此時,那劉秀子從門外進來,聽到二人的議論後,不由分說上去就是幾巴掌扇過去,厲聲斥責道:“老人家都是你們可以議論的嗎?再聽到你們咬舌根,我撕了你們的嘴巴”。


    兩個小廝,見到主子打了自己,嚇得半死。埋頭站在那裏再不敢開腔。原來那劉秀子正外出收了租子迴來,後麵還跟著管家劉順。見狀,那劉順連忙說:“這兩個小東西是才來園子裏不幾天的,主人家您別生氣才好。”“我先迴樓裏去了。扣除他倆的工資兩個月。”劉秀子說了各自走開。


    待劉秀子走遠,這管家劉順才告訴倆人道:“你們知道那老先生是什麽人嗎?”“不知道。”“是這園子裏所有主人家的幹爹。劉家裏的老人。我們女主人還叫他爺爺呢。再說你們家田土幾年未繳租子還是他給定的。你們就不知道感恩戴德?還口無遮攔。”“我們實在是不知道啊。還望管家大爺多多包涵,在主人家那裏美言幾句。”“沒趕你們出去算是主人家的客氣了。站在這裏護院守門、平時裏見到任何人進進出出,隻是笑臉相迎笑臉相送的就對了。”


    從此以後,這園子的人再也沒有敢議論鄧通半點的聲音了。


    在說鄧通迴到自己住處,將采摘來的花草,分門別類地捆起。又背著筐,往各家的樓子裏送去。


    且說枚韻知道公公對這個上巳節的重視,的確是很下了一翻功夫,首先這個節日氣氛得在這園子裏活躍起來,於是一日清晨,準備去給公公送早餐,順便與公公商量這上巳節的事宜。走到後廚,丫頭正從廚房出來,手上拎著飯盒子。見到枚韻說道:“劉老爺的早餐巳經備好,正準備送過去哩。”“今天就讓我去送吧。順便有些事情要與父親他啇議。接過飯盒提藍。


    去到公公的住宅,到了門口,門半掩,敲門了,進入一看,沒人。隻知道他老人家起得早,沒有想到這麽早。轉出門來,聽見附近有掘鋤頭挖地的聲音,跟著轉過去屋後,看見公公正在鋤菜地。於是走:“父親,媳婦給您送早飯來了。”“不就是在屋背後嗎,我便坐在這裏享用吧。”枚韻將飯盒藍子擱在地上,打開蓋子,一樣一樣的取出食物:“這個是公公送來的薺花熬的米粥。還有川西送過來的小泡菜,兩隻玉米麵窩窩頭。不知道合不合適父親您的口味。”


    一邊悉數端出來。


    “粗茶淡飯養生。”“還有就是,這不是要過上已節了嗎,過來與父親啇議哩……”鄧通從在地頭上,邊咀嚼食物邊說道:“這踏青的事就在這園裏了吧。這個園子我看方圓怕也有幾十百把裏的,那湖,那山,還有林子。夠遊一陣的了。至於上墳的事兒……”沉默了一會兒。“父親的意思是迴銅山。”“你準備去吧。”“媳婦知道了。”


    枚韻迴到樓裏,心裏算計著這個大事。正好,九皋從裏屋走出來。“我剛才給父親送了早餐迴來。父親交待,今年是我們家第一次過上巳節,要迴銅山。我這不正在想,應該怎麽做呢。”“怎麽做嗎?這還不簡單,我們家之前比這龐大的場景也多了。那可都是皇家風格啊。現在嗎,雖說不能太講究,但是也不能太不講究。首先是各家各戶人的服飾,我們大漢代的服飾融合了大量的傳統文化元素,如祥瑞圖案、龍鳳等象征吉祥的寓意。縫製的衣裳製的袍服,襦裙、襦袴、氅衣、褙子、比甲、直裰、襴衫、曲裾、半臂、襖裙、曳撒、圓領袍等必須要上等的料子。女人們,小姐們的鞋子用上等的皮子製作高筒皮靴。還有女子佩戴的麵紗材質要精美,一律用好的絲綢。”“那得用多少錢呢?”“要多少錢嗎,要多少都有。”“你是說先啟那湖底的吧。”正在此時,劉秀子進來了。“你們兩夫妻一起聊什麽事呢?”“不是上巳節了嗎。”“我也是為這事兒而來的,我剛才去過外公那裏了,他讓我來找叔叔嬸嬸啇量。”“正好。”


    三人坐在一起議起來:“我這幾日,去巡了我們家的莊戶,收到些租金迴來,無論怎樣,我們幾年未曾收過他們一粒糧食了……這些錢先拿出來過今年的上巳節吧。”“我看你也夠累的了,收點租金。上已節的費用,我已經安排了。”“叔叔說的是那湖底的錢吧。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動用它幹嘛呢?”“那銅幣在水裏浸泡,日生年久生鏽便腐爛了。那就是堆泥土了”“這樣嗎?那我們何不趕緊去撈上來。”“那得去與父親大人他啇量。”“現在就去。”


    那劉秀子作急得不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鄧通史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鄧成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鄧成渝並收藏鄧通史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