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也需要一個旗號,前宋尚火德,赤為尊色,元末農民起義軍便打著恢複前宋,重續漢統的旗號,裹紅巾,扯紅旗,稱紅巾軍。
在姬傲眼中,這些冒出來的紅巾軍戰士就仿佛一簇簇火苗,匯聚成巨大的火焰,將元軍逐漸吞噬,如同暴元帝國一般,風雨飄搖。
這是一場漂亮的伏擊戰,蒙元引以為傲的騎兵被算計得死死的,頃刻間便隻能在紅色的海洋中苦苦掙紮。
與此同時,一隊紅巾軍士兵則快速朝姬傲這邊圍了過來,將姬傲和那些還沒離開的武林人士部圍了起來,如同收網的漁夫,虎視眈眈。
那陳炳光也好,其他人也好,都不敢擅動了,雖然武林人士修習武藝,單兵作戰肯定比普通士兵強,可是大量士兵組成軍陣,刀槍劍戟齊下,任你是武林至尊,還是天下第一,依舊隻有被砍成肉泥的份。
這是集體與個體的力量差距,至少倚天屠龍世界的武力水平還做不到以個人之力橫掃千軍的程度。
姬傲到是不慌不忙,他有英澤劍護身,不懼,那邊的陳炳光卻是豆大的汗珠一直在冒。
終於,元軍徹底崩潰,剩餘部眾四散而逃,紅巾軍在歡唿聲中分出一隊人馬進行追擊,又派了一些人打掃戰場,指揮這支紅巾軍的將領則在部下崇敬的目光中帶人來到了被圍的武林人士這邊。
為首之人獅鼻闊口,目光如炬,臉型微有瑕疵,算不得英俊,看上去和尋常農夫類似,但是,他有一種非凡的氣度,那是自信和威嚴,是勝利和權勢培養出來的氣質,使得他雖然其貌不揚,卻在人群中很有辨識度。
所過之處,士卒都不自覺地挺胸突肚,尊敬愛戴的眼神毫不掩飾,可以看得出此人盡得軍心,而他也溫和以對,並無盛氣淩人之感,顯然將為將之道把握得極好,著實是個人傑。
他身側的幾員將領也很是不凡,有黝黑壯實,看著如同鐵塔的猛將,有長須飄飄,不擋儒雅之氣的儒將,有精悍輕捷,滿目靈動的銳將,有氣度沉穩,行步間仿若尺量寸規的謹將……
而且這些將領顯然對此人也非常心折,願意以他為尊,僅此一條,便足見此人對軍隊掌控力之強。
姬傲打量對方的時候,也注意到對方其實也一直在打量他,以及那些被圍住的武林人士,尤其是看到英澤劍後,便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但這名紅巾軍將領卻沒有就此多說什麽,而是先看向陳炳光,哈哈笑了起來,隨即指著他與其他人大喝:“拿下!”
“我看誰敢!別以為你們是紅巾軍老子就怕你們!”陳炳光臉色更差了,大吼著意圖負隅頑抗。
那紅巾軍將領冷笑著說道:“你便是陳炳光吧?你當然不怕,因為你投靠元狗,自以為抱上了大腿,又怎麽會怕咱們這些‘四等人’?可惜啊,你的元狗主子們剛剛被咱們紅巾兄弟給打得鬼哭狼嚎,基本上軍覆沒了,現在到要看看,你怎麽不怕法!”
武林人士中有不少人騷動起來,更有人質疑道:“陳炳光,你當了漢奸,投靠了元狗?”
“我沒有,別胡說,不是我!”陳炳光額頭的汗珠更密了,中原武林雖然有不少敗類投靠蒙元朝廷,卻一向都不受待見,畢竟異族壓迫是實實在在的,大多數漢人都是憎恨而希望推翻異族統治的,一旦投靠,那是千夫所指的事情。
“陳炳光,用不著否認了,你的確投靠了元狗!朱將軍,他身邊這些人都是元狗收買的漢奸敗類,其中更有幾個蒙古人,一查便知!”正在陳炳光否認的時候,一直站在他身邊的一個人突然喊了起來,並且與他拉開距離。
陳炳光看向“出賣”他的人,一臉難以置信:“李榮?你怎麽敢……”
“不好意思,在下姓花,名榮,家兄花雲,乃是紅巾軍密諜隊成員,專司偵查爾等背宗忘祖之徒!”那“李榮”哈哈大笑著歸入紅巾軍隊伍。
朱將軍高興地拍了拍花榮的肩膀:“好兄弟,辛苦你了。”
隨即轉向陳炳光:“你等是降,還是要負隅頑抗?”
見著紅巾軍銳利箭陣,刀槍劍戟如林,總是陳炳光有心頑抗,卻也軟了腿,終究是一臉頹喪地跪在地上,其他匪類也都很識時務地拋卻兵器投降,隻有兩個疑似蒙古人的喝罵著想要拉兩個墊背,卻被紅巾軍拋灑漁網捉住,應該是紅巾軍需要他們的口供情報,故而留了活口。
朱將軍見大局抵定,這才抱拳對眾人說道:“諸位,元狗卑劣,意圖傾覆中原武林,消磨我漢人血性之士,故而收買了不少背宗忘祖之賊子,借他們四處煽風點火,搞亂破壞,此番這陳炳光便是意圖聚攏各位後,便於元軍圍剿殺戮,我紅巾軍無意偵知此事,將計就計,這才有了這次伏擊勝利,說來諸位都算得上功臣,若蒙不棄,還請聽朱某懇切一言!”
被紅巾軍圍在中間,但與陳炳光沒什麽關聯的武林人士們頓時有了些小騷動,有人大喊:“這位將軍,您是我等救命恩人,別說一言,十言百言也是聽得的!”
眾人紛紛應和,朱將軍一點頭:“好!那朱某就直言了,前宋昏聵無能,失國傾亡於蒙元之手,至此後,我漢家貴胄淪落蠻夷鐵蹄之下已近百年,人命之賤,不抵牛馬,家財子女,不得保,昔日被我漢家先祖收拾得如同豚犬的蠻族,居然堂而皇之竊據中國,任意欺淩我等同族兄弟姐妹,這其中的悲慘苦楚,誰不身受?
如今暴元無道,天下逾苦,前有伯顏欲屠盡天下劉、李、趙、王、張等漢人大姓,後有脫脫強征數十萬無辜以命修河,天下沸騰,不複可忍,若我漢家兒郎再不奮起雄烈,便是在亡天下後要被這些蠻族斬草除根,滅族亡種了!
諸位都是業藝了得的好漢子,值此危急存亡之刻,不為保族保種出力,何故還要糾纏於江湖恩怨,綠林仇隙?這血,可流得不值了!
家國大義在前,我朱元璋在此,向諸位好漢誠摯邀請,共抗暴元,驅逐韃虜,複我河山,重開漢家日月!”
在姬傲眼中,這些冒出來的紅巾軍戰士就仿佛一簇簇火苗,匯聚成巨大的火焰,將元軍逐漸吞噬,如同暴元帝國一般,風雨飄搖。
這是一場漂亮的伏擊戰,蒙元引以為傲的騎兵被算計得死死的,頃刻間便隻能在紅色的海洋中苦苦掙紮。
與此同時,一隊紅巾軍士兵則快速朝姬傲這邊圍了過來,將姬傲和那些還沒離開的武林人士部圍了起來,如同收網的漁夫,虎視眈眈。
那陳炳光也好,其他人也好,都不敢擅動了,雖然武林人士修習武藝,單兵作戰肯定比普通士兵強,可是大量士兵組成軍陣,刀槍劍戟齊下,任你是武林至尊,還是天下第一,依舊隻有被砍成肉泥的份。
這是集體與個體的力量差距,至少倚天屠龍世界的武力水平還做不到以個人之力橫掃千軍的程度。
姬傲到是不慌不忙,他有英澤劍護身,不懼,那邊的陳炳光卻是豆大的汗珠一直在冒。
終於,元軍徹底崩潰,剩餘部眾四散而逃,紅巾軍在歡唿聲中分出一隊人馬進行追擊,又派了一些人打掃戰場,指揮這支紅巾軍的將領則在部下崇敬的目光中帶人來到了被圍的武林人士這邊。
為首之人獅鼻闊口,目光如炬,臉型微有瑕疵,算不得英俊,看上去和尋常農夫類似,但是,他有一種非凡的氣度,那是自信和威嚴,是勝利和權勢培養出來的氣質,使得他雖然其貌不揚,卻在人群中很有辨識度。
所過之處,士卒都不自覺地挺胸突肚,尊敬愛戴的眼神毫不掩飾,可以看得出此人盡得軍心,而他也溫和以對,並無盛氣淩人之感,顯然將為將之道把握得極好,著實是個人傑。
他身側的幾員將領也很是不凡,有黝黑壯實,看著如同鐵塔的猛將,有長須飄飄,不擋儒雅之氣的儒將,有精悍輕捷,滿目靈動的銳將,有氣度沉穩,行步間仿若尺量寸規的謹將……
而且這些將領顯然對此人也非常心折,願意以他為尊,僅此一條,便足見此人對軍隊掌控力之強。
姬傲打量對方的時候,也注意到對方其實也一直在打量他,以及那些被圍住的武林人士,尤其是看到英澤劍後,便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但這名紅巾軍將領卻沒有就此多說什麽,而是先看向陳炳光,哈哈笑了起來,隨即指著他與其他人大喝:“拿下!”
“我看誰敢!別以為你們是紅巾軍老子就怕你們!”陳炳光臉色更差了,大吼著意圖負隅頑抗。
那紅巾軍將領冷笑著說道:“你便是陳炳光吧?你當然不怕,因為你投靠元狗,自以為抱上了大腿,又怎麽會怕咱們這些‘四等人’?可惜啊,你的元狗主子們剛剛被咱們紅巾兄弟給打得鬼哭狼嚎,基本上軍覆沒了,現在到要看看,你怎麽不怕法!”
武林人士中有不少人騷動起來,更有人質疑道:“陳炳光,你當了漢奸,投靠了元狗?”
“我沒有,別胡說,不是我!”陳炳光額頭的汗珠更密了,中原武林雖然有不少敗類投靠蒙元朝廷,卻一向都不受待見,畢竟異族壓迫是實實在在的,大多數漢人都是憎恨而希望推翻異族統治的,一旦投靠,那是千夫所指的事情。
“陳炳光,用不著否認了,你的確投靠了元狗!朱將軍,他身邊這些人都是元狗收買的漢奸敗類,其中更有幾個蒙古人,一查便知!”正在陳炳光否認的時候,一直站在他身邊的一個人突然喊了起來,並且與他拉開距離。
陳炳光看向“出賣”他的人,一臉難以置信:“李榮?你怎麽敢……”
“不好意思,在下姓花,名榮,家兄花雲,乃是紅巾軍密諜隊成員,專司偵查爾等背宗忘祖之徒!”那“李榮”哈哈大笑著歸入紅巾軍隊伍。
朱將軍高興地拍了拍花榮的肩膀:“好兄弟,辛苦你了。”
隨即轉向陳炳光:“你等是降,還是要負隅頑抗?”
見著紅巾軍銳利箭陣,刀槍劍戟如林,總是陳炳光有心頑抗,卻也軟了腿,終究是一臉頹喪地跪在地上,其他匪類也都很識時務地拋卻兵器投降,隻有兩個疑似蒙古人的喝罵著想要拉兩個墊背,卻被紅巾軍拋灑漁網捉住,應該是紅巾軍需要他們的口供情報,故而留了活口。
朱將軍見大局抵定,這才抱拳對眾人說道:“諸位,元狗卑劣,意圖傾覆中原武林,消磨我漢人血性之士,故而收買了不少背宗忘祖之賊子,借他們四處煽風點火,搞亂破壞,此番這陳炳光便是意圖聚攏各位後,便於元軍圍剿殺戮,我紅巾軍無意偵知此事,將計就計,這才有了這次伏擊勝利,說來諸位都算得上功臣,若蒙不棄,還請聽朱某懇切一言!”
被紅巾軍圍在中間,但與陳炳光沒什麽關聯的武林人士們頓時有了些小騷動,有人大喊:“這位將軍,您是我等救命恩人,別說一言,十言百言也是聽得的!”
眾人紛紛應和,朱將軍一點頭:“好!那朱某就直言了,前宋昏聵無能,失國傾亡於蒙元之手,至此後,我漢家貴胄淪落蠻夷鐵蹄之下已近百年,人命之賤,不抵牛馬,家財子女,不得保,昔日被我漢家先祖收拾得如同豚犬的蠻族,居然堂而皇之竊據中國,任意欺淩我等同族兄弟姐妹,這其中的悲慘苦楚,誰不身受?
如今暴元無道,天下逾苦,前有伯顏欲屠盡天下劉、李、趙、王、張等漢人大姓,後有脫脫強征數十萬無辜以命修河,天下沸騰,不複可忍,若我漢家兒郎再不奮起雄烈,便是在亡天下後要被這些蠻族斬草除根,滅族亡種了!
諸位都是業藝了得的好漢子,值此危急存亡之刻,不為保族保種出力,何故還要糾纏於江湖恩怨,綠林仇隙?這血,可流得不值了!
家國大義在前,我朱元璋在此,向諸位好漢誠摯邀請,共抗暴元,驅逐韃虜,複我河山,重開漢家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