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大同府的一眾文官們,向宣大總督張宗衡,解釋庫房中糧草物資稀少一事。所用的理由,竟然是天氣不好,軍服火藥受潮,要麽就是朝廷沒有及時撥付下來,再者就是大同的賦稅沒有收上來,他們無錢采購物資!
總督張宗衡,看著下麵這一群嬉皮笑臉的官員。心中是越想越氣,剛要發火,下麵的一名官員,笑嘻嘻的從懷中掏出了一遝兌票,遞到了張宗衡麵前。
張宗衡接過一看,竟然是山西鴻泰錢莊的兌票!足足五萬兩!總督張宗衡的火氣,立刻就熄滅了。
這時,那名官員再次笑嘻嘻的說道:總督大人,庫房裏的存銀和糧草,確實就這麽點兒了。難以支付曹將軍,所討要的份額。不過下窮們商量了一下,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去代王那裏,暫時拆借一下!代王府在大同府已經有200多年,所積累下來的財富,那是相當驚人!相信代王世子也是識時務的人傑,自然明白現在時局的緊迫性!我等在旁邊再好生勸慰一番,相信代王世子會把銀子借給咱們的。等到了明年稅賦一收上來,咱們連本帶息一起還給代王府即可。
總督張宗衡,拿著手裏的五萬兩銀子的兌票,聽著眾位官員說出的解決辦法。他細想了一下,覺得可行!主要原因是這五萬兩銀子的兌票,太讓人喜歡了。再有就是老代王去世,代王世子遲遲沒有接任代王!這裏麵可操作的空間很大啊。
總督張宗衡想到這裏,將手一翻,接著就將兌票放入了懷中。他笑嗬嗬的看了一圈在場的官員,笑著說道:諸位大人,皆是我大同府的肱骨之臣。 現在時局如此,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待會兒本總督就去代王府走一遭,隻是要麻煩諸位了,跟著本總督一同前往代王府了。哈哈哈哈!
在場的官員聽完後,皆是開心無比。總督張宗衡,這一開口,就將庫房丟失的物資和銀子的事,給抹平了。看來還是銀子厲害,隻要送到位,沒有擺不平的事!
當天下午,張宗衡的師爺孫明亮,就帶著五萬兩的銀票,前往了城內的山西鴻泰錢莊,將五萬兩銀子全部兌換了出來。鴻泰錢莊的王掌櫃,也是位精明的商人。他立刻笑著說道:孫師爺,這麽多銀子,直接拉往巡撫衙門,實在是不妥!如果孫師爺信得過我們鴻泰錢莊,不如將這事交給我們。我們自有辦法掩人耳目,將這五萬兩銀子,平平安安的送到巡撫衙門。
師爺孫明亮聽完後,思索了一會兒,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這事就交給你們鴻泰錢莊辦理吧!隻是記住一點,事情要悄悄的辦,切勿走漏風聲!不然大人那裏,咱們很難交差!
鴻泰錢莊的王掌櫃一聽,立刻笑著說道:孫師爺放心,辦這種事,咱們又不是頭一迴了,絕對出不了任何差池。
孫明亮點點頭,立刻帶著衙役返迴了巡撫衙門。而此時的總督張宗衡,正帶著一幫大同府的文官,來到了代王府。
這裏要交代一下,大同府的代王府,可是有小紫禁城之稱。它是按照南京皇宮的模樣,建造起來的。興建於洪武25年(1392年),完工於洪武29年(1396年)。在1644年,最後一任代王朱傳?,放火焚燒了代王府。隻留下一塊九龍壁,幸免於難!現在大同的代王府,是在2011年重建的!大家有空到大同旅遊,可以去看一下,還是相當不錯的!怎麽樣?看俺的書長知識吧!
代王世子朱彝梃,目前還沒有接任代王!自第九任代王朱鼎渭,在崇禎二年去世後,朝廷一直忙活著抵抗韃子,一直沒有聖旨下來,讓世子朱彝梃繼任代王。所以他是以世子的身份,來迎接總督張宗衡等眾多大同府的官員。
這正是:
倉庫物資被掏空,眾位官員臉不紅。
嘻嘻哈哈送重禮,相約來到代王宮。
在偏殿裏,雙方坐定後,代王宮裏的宮女,給眾人端上了茶水,便退了下去。這時,一名大同文官站起身來,笑著說道:世子殿下,您請求繼任代王的奏折,朝廷還沒有批紅吧?
世子朱彝梃聽完後,臉立刻就黑了下來。這件事情是他目前最大的心病,朝廷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到現在為止,他已經連上了三道奏折,可是仍然不見朝廷批複。這也讓他十分鬱悶和窩火!甚至於在眾兄弟麵前,他都有些抬不起頭來。
如今,突然聽到有人拿這件事情說事,這不是拿刀往他心窩子上紮嗎?他剛要發火,那名官員笑嗬嗬的說道:世子殿下,不用生氣!去年朝廷忙著,對付偷偷入關的韃子,實在是抽不出空來!而今年,京薊一帶的百姓,又要恢複生產,朝廷自然沒有工夫,來處理殿下的事情! 當然,可能朝廷也有別的打算。這個誰也說不準!
世子朱彝梃聽完,頓時就啞了火。在繼任代王這件事情上,他就怕再生枝節,生出事端來。若是朝廷真有別的打算,那麽對他來說,那將是晴天霹靂!
那官員見狀,笑了笑,繼續說道:當然,皇上和朝廷到底是什麽打算,誰也說不準!不過我等大同官員,要是在總督大人的帶領下,聯名上個保舉的折子,相信皇上和朝廷,會對世子殿下,有個交代的!
那名官員說完後,便喝起了茶,不再說話。話已經點透,怎麽理解?就看代王世子朱彝梃的了。
總督張宗衡聽完後,對這名官員,暗豎了一個大拇指!不過,他畢竟是宣大的一把手,現在又在代王宮,他也隻能裝作品茶,沒有流露出什麽高興的表情來!
而世子朱彝梃聽完後,心裏頓時咯噔一下。他心中暗道:要是大同府的一眾官員們,真給自己上一個保舉的奏折。弄不好自己接任代王一事,就真的能成!可是要大同府上下的所有官員,聯名保舉的話,他又怕觸犯了皇帝崇禎的忌諱!畢竟,藩王不可結交地方大臣,這可是成祖爺定下的規矩!而且朝廷對破壞規矩的藩王,處罰也是相當之重!可是自己到底該不該相信他們呢?萬一要是成了,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管理代王府,自己也就去了那塊心病!可是反過來說,一旦觸及到皇上的忌諱,那自己不是平白招來了禍端嗎?
想到這裏,代王世子朱彝梃,頓時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那名官員見狀,放下茶杯,笑了笑,說道:世子殿下,不用亂猜!總督大人既來帶領我等大同府的官員,來到代王宮。就有辦法,免除朝廷方麵的猜忌!相反,還能讓皇上,對殿下刮目相看!
代王世子朱彝挺聽完後,想了半天也沒有想明白是怎麽迴事?他隻好悻悻的問道:各位大人,要是能玉成此事,本殿下一定重禮相謝!
那大同官員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如今,韃子兵為大同府,可以說是來的十分突然!讓我大同上下,沒有絲毫的準備。目前,大同的士兵們,缺衣少糧,兵餉更是拖欠了將近一年之久!若是在這個時刻,世子殿下既出糧又出錢,再讓王府的侍衛協助守城!世子殿下,大同府隻要平安無事,您這可是大功一件哪!等戰事過後,我大同府官員,再將世子殿下的壯舉,詳細的報與朝廷知曉。相信皇上和滿朝的文武大臣們,自然會對世子殿下另眼相看!這繼任代王一事,難道還遠嗎?
這正是:
殿下煩心王位事,朝廷未準批付遲。
大同官員說時局,捐銀納餉守城池。
預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文章。
總督張宗衡,看著下麵這一群嬉皮笑臉的官員。心中是越想越氣,剛要發火,下麵的一名官員,笑嘻嘻的從懷中掏出了一遝兌票,遞到了張宗衡麵前。
張宗衡接過一看,竟然是山西鴻泰錢莊的兌票!足足五萬兩!總督張宗衡的火氣,立刻就熄滅了。
這時,那名官員再次笑嘻嘻的說道:總督大人,庫房裏的存銀和糧草,確實就這麽點兒了。難以支付曹將軍,所討要的份額。不過下窮們商量了一下,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去代王那裏,暫時拆借一下!代王府在大同府已經有200多年,所積累下來的財富,那是相當驚人!相信代王世子也是識時務的人傑,自然明白現在時局的緊迫性!我等在旁邊再好生勸慰一番,相信代王世子會把銀子借給咱們的。等到了明年稅賦一收上來,咱們連本帶息一起還給代王府即可。
總督張宗衡,拿著手裏的五萬兩銀子的兌票,聽著眾位官員說出的解決辦法。他細想了一下,覺得可行!主要原因是這五萬兩銀子的兌票,太讓人喜歡了。再有就是老代王去世,代王世子遲遲沒有接任代王!這裏麵可操作的空間很大啊。
總督張宗衡想到這裏,將手一翻,接著就將兌票放入了懷中。他笑嗬嗬的看了一圈在場的官員,笑著說道:諸位大人,皆是我大同府的肱骨之臣。 現在時局如此,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待會兒本總督就去代王府走一遭,隻是要麻煩諸位了,跟著本總督一同前往代王府了。哈哈哈哈!
在場的官員聽完後,皆是開心無比。總督張宗衡,這一開口,就將庫房丟失的物資和銀子的事,給抹平了。看來還是銀子厲害,隻要送到位,沒有擺不平的事!
當天下午,張宗衡的師爺孫明亮,就帶著五萬兩的銀票,前往了城內的山西鴻泰錢莊,將五萬兩銀子全部兌換了出來。鴻泰錢莊的王掌櫃,也是位精明的商人。他立刻笑著說道:孫師爺,這麽多銀子,直接拉往巡撫衙門,實在是不妥!如果孫師爺信得過我們鴻泰錢莊,不如將這事交給我們。我們自有辦法掩人耳目,將這五萬兩銀子,平平安安的送到巡撫衙門。
師爺孫明亮聽完後,思索了一會兒,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這事就交給你們鴻泰錢莊辦理吧!隻是記住一點,事情要悄悄的辦,切勿走漏風聲!不然大人那裏,咱們很難交差!
鴻泰錢莊的王掌櫃一聽,立刻笑著說道:孫師爺放心,辦這種事,咱們又不是頭一迴了,絕對出不了任何差池。
孫明亮點點頭,立刻帶著衙役返迴了巡撫衙門。而此時的總督張宗衡,正帶著一幫大同府的文官,來到了代王府。
這裏要交代一下,大同府的代王府,可是有小紫禁城之稱。它是按照南京皇宮的模樣,建造起來的。興建於洪武25年(1392年),完工於洪武29年(1396年)。在1644年,最後一任代王朱傳?,放火焚燒了代王府。隻留下一塊九龍壁,幸免於難!現在大同的代王府,是在2011年重建的!大家有空到大同旅遊,可以去看一下,還是相當不錯的!怎麽樣?看俺的書長知識吧!
代王世子朱彝梃,目前還沒有接任代王!自第九任代王朱鼎渭,在崇禎二年去世後,朝廷一直忙活著抵抗韃子,一直沒有聖旨下來,讓世子朱彝梃繼任代王。所以他是以世子的身份,來迎接總督張宗衡等眾多大同府的官員。
這正是:
倉庫物資被掏空,眾位官員臉不紅。
嘻嘻哈哈送重禮,相約來到代王宮。
在偏殿裏,雙方坐定後,代王宮裏的宮女,給眾人端上了茶水,便退了下去。這時,一名大同文官站起身來,笑著說道:世子殿下,您請求繼任代王的奏折,朝廷還沒有批紅吧?
世子朱彝梃聽完後,臉立刻就黑了下來。這件事情是他目前最大的心病,朝廷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到現在為止,他已經連上了三道奏折,可是仍然不見朝廷批複。這也讓他十分鬱悶和窩火!甚至於在眾兄弟麵前,他都有些抬不起頭來。
如今,突然聽到有人拿這件事情說事,這不是拿刀往他心窩子上紮嗎?他剛要發火,那名官員笑嗬嗬的說道:世子殿下,不用生氣!去年朝廷忙著,對付偷偷入關的韃子,實在是抽不出空來!而今年,京薊一帶的百姓,又要恢複生產,朝廷自然沒有工夫,來處理殿下的事情! 當然,可能朝廷也有別的打算。這個誰也說不準!
世子朱彝梃聽完,頓時就啞了火。在繼任代王這件事情上,他就怕再生枝節,生出事端來。若是朝廷真有別的打算,那麽對他來說,那將是晴天霹靂!
那官員見狀,笑了笑,繼續說道:當然,皇上和朝廷到底是什麽打算,誰也說不準!不過我等大同官員,要是在總督大人的帶領下,聯名上個保舉的折子,相信皇上和朝廷,會對世子殿下,有個交代的!
那名官員說完後,便喝起了茶,不再說話。話已經點透,怎麽理解?就看代王世子朱彝梃的了。
總督張宗衡聽完後,對這名官員,暗豎了一個大拇指!不過,他畢竟是宣大的一把手,現在又在代王宮,他也隻能裝作品茶,沒有流露出什麽高興的表情來!
而世子朱彝梃聽完後,心裏頓時咯噔一下。他心中暗道:要是大同府的一眾官員們,真給自己上一個保舉的奏折。弄不好自己接任代王一事,就真的能成!可是要大同府上下的所有官員,聯名保舉的話,他又怕觸犯了皇帝崇禎的忌諱!畢竟,藩王不可結交地方大臣,這可是成祖爺定下的規矩!而且朝廷對破壞規矩的藩王,處罰也是相當之重!可是自己到底該不該相信他們呢?萬一要是成了,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管理代王府,自己也就去了那塊心病!可是反過來說,一旦觸及到皇上的忌諱,那自己不是平白招來了禍端嗎?
想到這裏,代王世子朱彝梃,頓時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那名官員見狀,放下茶杯,笑了笑,說道:世子殿下,不用亂猜!總督大人既來帶領我等大同府的官員,來到代王宮。就有辦法,免除朝廷方麵的猜忌!相反,還能讓皇上,對殿下刮目相看!
代王世子朱彝挺聽完後,想了半天也沒有想明白是怎麽迴事?他隻好悻悻的問道:各位大人,要是能玉成此事,本殿下一定重禮相謝!
那大同官員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如今,韃子兵為大同府,可以說是來的十分突然!讓我大同上下,沒有絲毫的準備。目前,大同的士兵們,缺衣少糧,兵餉更是拖欠了將近一年之久!若是在這個時刻,世子殿下既出糧又出錢,再讓王府的侍衛協助守城!世子殿下,大同府隻要平安無事,您這可是大功一件哪!等戰事過後,我大同府官員,再將世子殿下的壯舉,詳細的報與朝廷知曉。相信皇上和滿朝的文武大臣們,自然會對世子殿下另眼相看!這繼任代王一事,難道還遠嗎?
這正是:
殿下煩心王位事,朝廷未準批付遲。
大同官員說時局,捐銀納餉守城池。
預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文章。